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习仲勋与齐心结为夫妻,并将爱情融入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心心相印,患难与共,携手度过58个春秋。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幸福的。
齐心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我和仲勋同志相伴的日子里,我一直把他对我说的“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当作人生的座右铭。年轻的时候,我对他的这三句话不能完全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太抽象。可到了现在,回想起仲勋同志的话来,才深深地领悟到了这些话的含义。我觉得能够和我崇敬的师长、丈夫和挚友——习仲勋同志生活在一起,过一辈子,是无比幸福的。
由相识到相知
习仲勋与齐心是在陕北的绥德相识、相知、相爱的。
绥德在延安以北,原名“绥德州”,素有“天下名州”、陕北“旱码头”之称。当时绥德是陕甘宁边区最大的地区,但又是1940年解放的新区,受反动军阀何绍南统治时间较长,政治情况较为复杂。
1943年2月,党中央调习仲勋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主持绥德地委工作。毛主席亲自同他谈话,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没有那么敏感了,到新的地方去,也是锻炼嘛!”
在此之前,习仲勋任关中分区书记,工作成绩斐然。1939年,毛主席曾为习仲勋亲笔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写在一幅约一尺长、五寸宽的漂白布上。习仲勋将题词长期带在身边,作为鼓励自己努力改造世界观的一面镜子。
就在习仲勋走马上任的一个月后,齐心也来到了绥德。那时,齐心虽然还不足20岁,但已有5年的党龄。
1923年11月,齐心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家庭,其父齐厚之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法律系,有学识,重情义,为人厚道,深受相识人士和邻里的尊敬。其母邓耀珍是一位刚强正直、思想开明的女性。抗战初期,当三个子女先后参加革命后,她也于1940年从北平沦陷区来到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被誉为“骑着毛驴上太行”的革命老妈妈。
◆齐心
齐心从小受到父母爱国思想和优良品德的熏陶,然而,对她有决定性影响并把她引上革命之路的却是姐姐齐云。1939年3月,年仅15岁的齐心,在已参加革命的姐姐带领下,离开日寇占领的北平,来到太行深处的抗大一分校女生队学习,成为一名八路军女战士。经历战火的考验,她于8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转为正式党员。而后奉调到延安学习、工作。1943年4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抽调一批骨干力量派赴绥德师范开展学生工作。齐心是主要带队人。到达绥德后,编入绥师秋三四级学习并担任支部书记,后调整到三二级毕业班任党总支委员。
当时,绥德师范与绥德地委所在地相距不远,都在“九贞观”。
齐心刚到绥德,便看见墙上有“欢迎习仲勋同志来绥德地区主持工作”的标语,由此,“习仲勋”这个名字便闯入了她的记忆。不久,习仲勋来绥德师范作报告,坐在下面的齐心虽然只是远远地看到他,但生动精彩的报告与年轻有为的书记还是给齐心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也是在这一年的夏天,他们有了第一次相遇。习仲勋在绥师谈完工作返回地委,与迎面走来的齐心邂逅相遇。齐心习惯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军礼。习仲勋看了看这位英姿飒爽的女战士,微笑地点了点头。齐心后来回忆:“虽然只是匆匆而过,那一瞬间却给我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
习仲勋主持地委工作期间,正逢康生在延安大搞“抢救失足者”运动,以致逼供信、假坦白之风在绥德蔓延开来,绥德师范也深受影响,一时草木皆兵、人人自危。对此,习仲勋非常重视,直接指导绥德师范的运动,多次把齐心等学生代表叫到地委谈话。
◆习仲勋
一次,在习仲勋办公的窑洞里,当齐心汇报到绥德师范出现的问题时,习仲勋说道:你们对运动要保持头脑清醒,如果这样下去,连你们几位也会被怀疑。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协助党组织扭转混乱局面。
听了这番循循善诱的谈话,齐心心中的困惑与苦闷一扫而尽。她望着墙上挂的毛主席题写的“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八个大字,一种敬佩之情油然升起。
齐心回忆道: 这个阶段,我作为党员学生参加了绥师总支委,开大会经常作为学生代表担任主席团成员。由此我和仲勋在工作中见面的机会就增多了。即便是见不到面时,仲勋也经常给我做书面指示,使我能够及时了解到整个运动的部署情况。仲勋对我的信任,无疑是对我学习和工作的一种鞭策和鼓励。虽然不是个别接触,但在共同的战斗中我亲眼看到了他的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目睹了他政治家的风度。甚至地委召开的扩大积极分子会议,党组织也让我参加,使我深切体会到他敢于冒风险、实事求是、敢于纠偏,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精神。
选择终身伴侣竟像选配干部一样严肃认真
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缠绵细语。两颗炽热的心却一步一步地靠近,感情也一步一步地加深。然而,他们的恋爱依然带有战争年代的特色,按照战争年代特有的方式进行着。习仲勋让齐心写了一份自传交给自己。他选择终身伴侣竟像选配干部一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齐心的经历很简单,用齐云的话就是:“我妹妹是一张白纸”,因此,“自传”也只有短短的一两百字。有趣的是,当习仲勋看到自传中写到,为早日参加革命,曾盲目地从家里偷跑过两次,都被父亲追了回去时,他笑着对齐心说:“我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
相比之下,齐心对习仲勋的历史却不甚了了。一向谦虚严谨,不愿张扬的习仲勋在给齐心的信中,只轻描淡写地写道,“我是陕甘苏区创建者中最年轻的一个”。
这时,抗大总校副校长兼教育长的何长工也写信给习仲勋,介绍齐心及其家庭的情况,信中特别说道:齐心是到延安才长大的,我认识她的姐姐,见过她的父亲。
◆习仲勋与齐心夫妇。
经过全面了解和认真考虑后,习仲勋给齐心写信:“一件大事来到了”,“我一定要解决好”。由领导与被领导的工作关系,一下子上升到“终身大事”,齐心既感到顺理成章又感到有些突然,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粒石子而泛起涟漪。为理清思绪,齐心还是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一起学习的姐妹,大家都支持她的选择。
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他们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这在战争年代实在是太“奢侈”了,“奢侈”得足以令所有的人羡慕。
1944年4月28日,他们幸福地结合了。婚礼在绥德地委后院的一个窑洞里举行,绥德地区的党政军领导同志都前来庆贺。何长工当证婚人。被称为“中国的福尔摩斯”的地区保安分处副处长布鲁还特地为他们拍了两张新婚照。在大家的祝贺和谈笑声中几位领导同志和习仲勋、齐心同桌用餐。
齐心后来评价:“这在当时的条件下,算得上是很隆重的婚礼了。”
千里有缘来相会。一个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领导干部,一个从北平来的城市姑娘,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结成革命的伉俪。
那一年,习仲勋31岁,齐心21岁。
“这哪里是普通的信件,是革命的两地书呀”
在婚后温馨幸福的气氛中,习仲勋郑重地对妻子说:“从此以后,我们就休戚相关了。但是,我不愿意陷在小圈子里。”齐心理解丈夫的意思。她知道丈夫肩上的担子很重,在艰难的岁月里,很难过多地关照自己;她更知道作为领导干部的妻子更应自重自强自立。
是年夏天,齐心从绥德师范毕业,即被派到沙滩坪第一乡政府当文书,乡政府设在郝家桥。后来又担任义合区委副书记、延安市北关区委副书记,经常以一个乡或村为单位进行重点调研,总结经验。
而习仲勋则担任更重要的领导职务。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8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45年冬,为了适应抗战胜利后开拓新解放区的形势,中央决定从陕北抽调一批干部,习仲勋被调到西北局机关工作。习仲勋对毛主席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没在领导机关工作过,怕难以胜任。”毛主席热情地鼓励说:“正是因为你长期在下面,没有在上面,所以才调你到上面来工作。把你调动一下,放在新的岗位上,你就得动脑筋了,就得调查研究,想办法把工作做好。” 而后,习仲勋还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30年后,习仲勋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有时候我随彭总在前方打仗,有时候和贺龙元帅一道组织晋绥、陕甘宁边区的人力、物力支援部队,一直到大西北全部解放,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
◆1947年3月,彭德怀(左二)、习仲勋(左三)等在青化砭战场前线阵地上。
1947年春,胡宗南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面对10倍于自己、且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英勇抗击。3月18日,在历时7天的保卫战后,毛主席率中央机关主动撤离延安,随即开始了转战陕北的艰苦岁月。习仲勋则协助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与敌军周旋,接连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使蒋介石“三个月解决陕北问题”的企图化为泡影。
青化砭大捷后,党中央决定在安塞真武洞召开祝捷大会,组织上为了能让齐心和习仲勋见上一面,也让她参加慰问团。不料,一见面,习仲勋非常生气,当着众人严厉地批评:“这么艰苦,你来干什么!”齐心为之一怔,但马上意识到自己实在不应该来这里,影响太不好了。随后,习仲勋又说:“如果战争十年不结束,我宁可十年不见你。”此时,齐心不仅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批评,而且为有这样的一位严于律己的丈夫而感到自豪。
在残酷的战争岁月中,他们离多聚少,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家,为数不多的鸿雁传书便成了连结他们感情的纽带。在信中,习仲勋鼓励妻子:“农村是一个大学校,是学之不尽的知识宝库,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习仲勋特别强调基层工作的重要性:“给群众东西,向群众要东西,都要经过乡,如果能做好一个乡的工作,就能做好一个区的工作。”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齐心每收到丈夫的信,总是看了又看,读了又读,心中充满了欢乐,脸上洋溢着幸福。回忆这段往事,她说:“那时,虽说我们经常相距几百里之遥,但我们的感情却日益深厚。我对仲勋同志的严格要求不仅毫无怨言,反而从心底里感激他对我的教导和培养。”
一位战友看了习仲勋写给齐心的信后笑着说:“这哪里是普通的信件,是革命的两地书呀!”
“我不仅是个好爸爸,而且是个好丈夫”
1949年3月1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了,秘书立即电告正在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的习仲勋,庆贺喜获“千金”。因为孩子出生在延安桥儿沟的中央医院,所以,齐心的母亲就给她取名为“桥桥”。
习仲勋非常爱女儿,只要工作稍有间隙,就会把女儿抱来看看。有一回,孩子拉屎在他身上,见此,齐心直叫糟糕,习仲勋却笑着说:“子屎不臭,子屎不臭。”
尽管习仲勋非常疼爱孩子,但从不娇惯。齐心在回忆录中写了这样一件事:
记得我在参加长安县“三反五反”试点时,仲勋曾在一个星期天带桥桥(两岁左右)到长安县检查工作,顺便让孩子看看我,因为女儿总要找妈妈。傍晚,当他们就要回西安时,桥桥扑到我的怀里大哭起来,一定要我也一同回去。看到女儿满是眼泪的小脸,我动心了。想想晚上没有什么活动,第二天一大早我可以坐大车赶回县委所在地,不至延误工作。但仲勋考虑影响,没有同意我一同回去,硬是抱着哭喊着妈妈的桥桥离开了我。
◆习仲勋夫妇与女儿桥桥。
习仲勋一贯支持妻子的工作和学习,从不要求她牺牲工作来照顾家庭。到北京后,齐心又生下两个男孩,一个取名为近平、一个取名为远平,他们都是断奶后由习仲勋照顾。那时他们的孩子都是住校或全托,家里没有请保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工作很繁重,但仍尽量抽出时间照管孩子,以支持妻子的学习与工作。习仲勋有时还要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他不觉烦,却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之打闹的时候,最为开心。有人称赞习仲勋是一个好爸爸,他便风趣而又豪迈地说:“我不仅是个好爸爸,而且是个好丈夫。”
齐心在马列学院学习后被留在中央党校工作,单位离家较远,因此,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搭公交车回去,到家时已是晚上8点钟了,星期天晚上又要赶回单位。尽管每次齐心离家时,孩子们依依难舍的“妈妈再见”的告别声令人心碎,但习仲勋却从没考虑过为妻子调换离家近些的单位,齐心也从来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她回忆道:“那时,我心里想的就是服从组织安排,不能耽误工作,甚至孩子患了重病,我也没有请过假。”
◆习仲勋一家。
习仲勋与齐心严以律己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工作人员。在习老身边工作20年的张志功回忆:
习仲勋对夫人齐心同志一贯要求很严。齐心本人也很自觉、自爱,不因是首长夫人而自恃高贵,她不参与政务,却很支持习书记工作。与平民百姓一样,在生活上从不表现特殊,在工作上也不甘于落后。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时,离家很远,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来去都乘公共汽车。难能可贵的是她在党校奶婴儿期间,为了避开下班乘车高峰,连续几年让保姆抱小孩提前坐公共汽车回家,待她下班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
也许是习仲勋特爱孩子的缘故,所以他特别重视从严教子。他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红布鞋,习近平因同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习仲勋却对他说:“染黑了一样。”
正是由于严格的家教和环境的熏陶,才使习仲勋的子女都很争气,在“文革”时虽然被打成“黑帮”子弟,并分别到陕西农村插队或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当战士,但都能经受住考验和磨难,后来都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材。
“一个丈夫能做到如此,是需要有博大胸怀的”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他们家的家风。
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一次,衣着朴素的齐心参加一个晚会,有人私下议论:“你看,习副总理的夫人穿着怎么那么土啊!”齐心听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回家对丈夫说了,习仲勋听后笑着说:“土比洋好!”
1958年,在一次晚会上,周恩来总理见到了齐心,高兴地说:“这么多年,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年轻,哪里像35岁,4个孩子的妈妈呢?”于是决定让齐心参加外事活动。但习仲勋对妻子要求很严,只让齐心参加对蒙古主席泽登巴尔夫妇的接待工作,以后就很少参加涉外活动了。
1962年,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因小说《刘志丹》一案,习仲勋受到错误的批判。会议决定成立审查委员会,对习仲勋的所谓“反党集团”案进行审查。紧接着便是“文化大革命”,习仲勋一共蒙冤16年。期间,齐心受株连“审查”,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七年有余。夫妻天各一方,苦度时日。
1978年,习仲勋的冤案终于平反昭雪,出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后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多次率团出国访问。按规定,夫人是可以陪同的,但习仲勋仍嘱咐妻子谨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齐心始终未踏出国门一步,连港澳也没去过,最远只去过深圳的沙头角。
因为爱,所以严。
习仲勋深爱自己的妻子,因此他更懂得严于律己,让爱情永远保持亮丽的色彩。
对于这一点,齐心非常理解,非常赞同,她在回忆录中写道:
也许是与解放前我一直在农村做基层工作,解放后又先后在农村、马列学院学习,在中央党校工作离家又远,和家人在一起活动时候特少有关系,以至于有人误以为仲勋同志对我不关心,不像其他人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但是,作为妻子的我,心里十分理解丈夫的良苦用心,他这是鼓励我自强自重,希望我能成为对党的事业有用的人。所以,无论别人怎么想,我心里是有数的,我觉得一个丈夫能做到如此,是需要有博大胸怀的。
关于什么是幸福?有人说:两个人牵着手,一天天变老就是幸福。习仲勋与齐心就是这样幸福的伴侣。
◆1983年,齐心与习仲勋在山东蓬莱。
1997年4月28日,在南方休息的习仲勋给北京家中的妻子打来了长途电话,庆贺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习仲勋明知故问:“我们结婚多少年啦?”
齐心回答:“55年啦!”
“我祝你健康长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习仲勋说。
齐心感到他的祝词分量很重,激动地说:“我对你照顾得很不够啊!”
习仲勋听后着急了,说:“怎么这么说呢?你对党对人民忠诚,一生为革命做了很多的工作,也为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些是很重要的。”
习仲勋还叮嘱:“我们的这次通话你要把它记录下来,告诉孩子们,让他们明白事理。”
电话两端的老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