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羊区数学教研员刘艳老师莅临我校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指导,我校蒋欣汝老师和曾力娟老师分别展示了两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
蒋欣汝老师:《蚂蚁做操》
蒋欣汝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课《蚂蚁做操》,蒋老师引导学生探索12×4的多种计算方法。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展示了口算、点子图、表格以及竖式计算等多种方法,在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不仅对比和联系了这些方法,更深刻理解了算理的本质——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计算道理一致。后面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算理后,老师引导学生尝试计算三(多)位数乘一位数,完成算理的迁移。蒋老师的深入引导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多样化的算法,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们能够从多角度深入理解竖式计算本质。
曾力娟老师:《数图形的学问》
四年级的曾力娟老师带来了《数图形的学问》一课。她以“数图形里到底有什么学问?”这个问题开启了课堂,并通过“鼹鼠钻洞”这一看似与数学无关的趣味情景,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曾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对规则的解读,理解了解决“鼹鼠钻洞一共有多少条路线”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数清楚“一共有多少条线段”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曾老师首先从具体情境中提炼出问题,接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解决问题。随后,老师总结了这类问题的特征,最终实现了从个别问题到一般规律的结构化教学。
教研员点评与总结
刘艳老师对这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非常认可两位老师采用的结构化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孩子们的思维过程得以显现。她强调,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
未来的数学教育中,我们将继续秉持“结构化教学助学生思维发展”的理念,为孩子们打造更具挑战性的数学学习之旅。
END
撰文|杨 力
图片|杨 力
编辑|罗 军
初审|陈 萍
终审|马 毅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