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争端持续发酵,而菲律宾的对外政策显然火上浇油。作为一个小国,菲律宾在国力上远不及中国,但马科斯政府似乎选择了走强硬路线,频频派遣海警船只巡航争议区域,以示不服。9月14日,由于补给不足,菲律宾一艘滞留在仙宾礁的海警船被迫撤离。短短几天后,马科斯政府再次宣布派遣新的船只前往该地区,仿佛是要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死磕”。
然而,菲律宾的这些行动并没有得到周边国家的支持,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尼纷纷表态希望保持南海的稳定,避免卷入争端。菲律宾的“强硬”路线让它在东盟的“朋友圈”中越发孤立,似乎只剩下自己在南海问题上孤军奋战。
外部压力之下,菲律宾国内的政治裂痕也越发清晰。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公开宣称,她与马科斯从来不是朋友,并明确表示两人未来不会再有任何合作。作为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的这一声明无疑是两大家族彻底决裂的标志。
杜特尔特家族一向主张与中国保持务实合作,避免过度依赖美国,认为只有这样,菲律宾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利益。而马科斯则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他不仅积极亲美,还在南海问题上选择了更激进的立场。
两大家族的公开决裂,实际上反映了菲律宾内部对国家外交路线的深层次分歧。马科斯的“亲美”政策虽然得到一些支持,但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这种过度依赖美国的策略是否真的能为菲律宾带来好处。毕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坚定,更多时候表现得谨慎且模糊。
马科斯政府显然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认为依靠这个“老大哥”能够在南海问题上为菲律宾撑腰。然而,现实并不如马科斯所愿。9月17日,美国“罗斯福”号航母短暂出现在南海,似乎是要向菲律宾表明立场。然而仅仅一天后,当解放军在南海进行军事演习时,这艘航母立马望风而逃。这一表现让人不禁怀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为菲律宾出头。
事实上,马科斯的亲姐姐伊梅对此早有警告。她多次公开反对马科斯的亲美政策,认为菲律宾过度依赖美国是一个危险的赌注。她主张通过与中国的对话来缓和紧张局势,而不是盲目挑衅。伊梅的言论反映了菲律宾国内务实派的声音,他们意识到,一旦南海局势进一步升级,美国未必会为菲律宾下场,菲律宾的“依美”策略可能会陷入一个无解的局面。
在南海问题上频频挑衅中国,马科斯政府显然希望通过这种强硬姿态来提升自己在国内的支持率,特别是在面临杜特尔特家族挑战的情况下。然而,这种冒险的外交策略,非但没有为马科斯赢得国内的广泛支持,反而加剧了政治分裂。杜特尔特家族的突然决裂,是菲律宾国内政治危机的一个缩影。马科斯的对外强硬,配合国内的分裂局面,形成了双重压力,让他的执政局面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