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多维度发力 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政务   2024-10-09 15:46   北京  





























































点击“中国财政”即可关注!


多维度发力

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浙江省义乌市财政局
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商贸经济繁荣,商城特征鲜明。广大民营企业是义乌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也是义乌经济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浙江省义乌市财政局围绕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一号改革工程”,坚持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着力打造便利、公平、透明、法治的营商环境,以义乌的“速度”、“精度”、“温度”、“准度”,持续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2023年全市市场经营主体总量已突破105万户,占全省1/10;电商主体突破60万户,占全省1/3。

政策引领

跑出退税“新速度”

2023年9月20日,义乌国际陆港铁路场站正式获批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金华、义乌成为全国第二家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地区。此前,出口企业在货物离境向海关报关后才能由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如今从启运港出发即可申请出口退税,退税周期提前十五天以上。义乌市财政局牵头构建“数据直达、服务直享、政策直通”的启运港退税模式,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2023年累计完成退税87.3万元。

一是全方位联动,打通过程梗阻。打造内外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由财政牵头,建立“财、关、税、港”横向、纵向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梳理形成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工作方案和“任务、责任、问题”三张清单,针对统筹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梗阻通力合作、逐一解决。构建税务海关间“数据双联动”模式,加强报关、退税管理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衔接,实现数据直连直传,助力企业退税速度“快上加快”。
二是全覆盖宣贯,实现“应知尽知”。织密“立体化、广覆盖”政策宣传网。线下召开政策宣讲会,编印《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操作手册》,明晰退税流程,有力提升企业政策知晓度。线上通过媒体报道、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加大政策宣贯,有效扩大企业政策知悉面,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三是全过程服务,确保“应享尽享”。逐户摸排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举办政策辅导解读会,全面收集政策适用企业存在的问题。建立税企“一对一”咨询辅导机制,出口企业报关后符合退税政策条件的,即开展“一对一”实务操作指导,扎实做好跟踪服务。建立重点企业“上门服务”机制,部门联合上门开展政策宣讲和调研,提升企业政策获得感。

数字赋能

打磨惠企“新精度”

针对惠企政策体系庞大、管理欠规范等问题,义乌市财政局坚持数字化赋能,以“一网通服”平台为抓手,迭代升级管理、服务、监督多维度功能,实现智能匹配、多跨协同、数据共享,健全完善惠企政策直达服务机制,让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应兑尽兑”。2023年新平台累计上线政策文件128个,拆解颗粒化政策365条,成功兑付企业3289家,资金18.9亿元。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实现政策“应上尽上”。印发《关于完善“一网通服”平台政策管理和兑付管理机制的通知》,明确政策颗粒化拆解规则,规范政策发布申报流程,完善政策兑付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以资金支付环节为抓手,设置财务核算中心“无政策不支付”规则,资金支付指令必须通过“一网通服”平台推送,倒逼部门政策“应上尽上”,更好发挥平台政策展示功能。
二是优化平台功能,实现政策“精准直达”。利用标签技术进行智能适配,按照行业分类、企业分类、亩产效益、信用等级等维度,对企业和政策实行标签化管理,企业登录平台后根据匹配结果自动推送政策,精准实现“政策找企业”。
三是推动多跨协同,实现兑付“透明高效”。借助数据共享平台,协同利用税务、人社等7个部门涉及纳税参保、工商登记、信用评价等超100个数据项,以“数据线上跑”代替“纸质线下跑”,简化企业申报数据项、提高申报信息准确性,同时实现跨部门自动联审,可减少审核时间10天左右,提升政策兑付审核效率。
四是加强预警监督,实现监管“有为有效”。设置企业信用等级、亩产效益评价、违法记录等事前审核预警指标,降低政策资金超发、错发风险。设置申报受理逾期、审核超期、支付超期等事中预警功能,督促主管部门提高政策兑现及时性。设置重复申报、重复享受等多个事后预警监督模型,为政策主管部门提供预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堵塞政策漏洞、降低资金风险。

政采纾困

展现助企“新温度”

深入实施政府采购公平竞争改革,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导向的功能,提高政府办事及采购效率,保证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政策升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要求对于分散限额标准(50万)以上、不属于“技术复杂型”、“设备(服务)要求高型”等特殊采购项目的,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2023年,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项目金额达5.45亿元。积极落实政府采购预付款比例,要求采购单位对中小企业合同约定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合同金额的4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70%。2023年,政府采购合同约定预付款金额达4.8亿元。

二是数智升级,抢占采购数字赛道。推行采购档案管理电子化试点,依托政采云算力优势,搭建统一电子归档模块,有效整合政府采购全过程业务数据,便利采购主体线上归档。督促采购供应行为“规范化”,扎实做好网超商品价格监测,及时暂停清退存在经营异常、重大违法行为等问题,不再具备参与政府采购资格的供应商。

三是共享升级,打造多方共赢平台。加大绿色扶贫采购力度,加大对山区26县以及对口帮扶地区农副产品的采购力度。推进实施政府绿色采购,绿色采购比例达96%。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大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和产品入驻政采云制造(精品)馆。搭建分散服务采购平台,开展分散限额(50万)以下分散服务电子卖场建设,将信息技术、商务中介、租赁服务等16大类的分散服务领域企业资源进行共享,助推企业服务项目信息公开、价格透明、服务公开。

改革提效

探索稽核“新准度”

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痛点难点,义乌市财政局找准项目评审这一“小切口”,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审核行为,打造精准、高效、清廉稽核新模式,推动项目稽核营商环境优化。

一是放管结合,聚力“高效稽核”。通过精简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项目审核时间平均压缩约58%。推进项目清理工作,2023年共清理历史遗留未结算疑难项目341个,审结项目226个,完成率达66.28%。优化稽核职能,出台《政府性投资项目结算财政评审监督管理办法》,对400万元以下项目结算采取备案制,集中精力审核400万元以上项目,推动财政从管理职能向监督职能转变。创新稽核方式,部分项目试行提前稽核,变“反复对账”为“一锤定音”,预计可节省对账时间一年以上。
二是深化改革,打造“精准稽核”。贯彻“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审核理念,助推政府投资项目顺利落地、全市造价行业高质量发展。编制7类工程支出标准并应用于新建项目审核,推动项目支出审核精细化。按专业分类制定预算重点评审操作指引,规整项目预算编制口径,推动预算审核规范化。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核规程》,规范审核流程,确保有制度可依、有措施可用。
三是防范风险,构建“清廉稽核”。坚决落实集体决策制度,邀请专家参加稽核项目决策会议,变个人定案为集体决策。简化稽核流程,解决逐级复核造成的流程长、时效慢问题,提高稽核质量,降低廉政风险。运用数字监管模式,优化稽核管理系统,所有业务流转、资料存储、文书往来均通过系统完成,做到工作留痕、数据可查,降低审核风险。


来源:《中国财政》2024年第17期
责任编辑:陆安平
值班编辑:姚文萱
排版制作:姚文萱



声明:“中国财政”微信公号所刊载文章、图片及音乐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致电010-88227042,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中国财政
财政部主管的中央级财经媒体,全国百强社科期刊。我们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与财政改革同行,致力做好财政改革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和推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