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位教授的成果中感受天理科研活力! | 教育强国看天津

教育   2024-11-19 09:30   天津  



教育强国看天津

——我市教育系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巡礼


TIANJIN

本期巡礼

天津理工大学



之前,本报推出了“在‘科研强校战略中展现‘天理作为 | 教育强国看天津”(查看详情)和“5年增长2.4倍!在数字中领略天理成就! | 教育强国看天津”(查看详情)。下面,小编带您继续走进天津理工大学——



典型案例

探索“赋权改革+作价入股”新形式



“要不是学校搭建平台并不断支持推动,我的专利技术大概率还是实验室里的‘摆设’。”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民芳感慨地说。

2023年9月,陈民芳教授(左三)与团队成员在试验车间进行科研项目交流。


陈民芳从事医用可降解镁合金材料研究已16年,拥有相关专利12项。过去因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顺畅,不少专利成果只能“束之高阁”。近年来,学校聚焦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和重要行业各种“堵点”,积极对接地方和企业现实需求,打造了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路”,即以“赋权改革+作价入股”的形式,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陈民芳介绍,2021年,天津市重大科技创新攻关成果的“天津号”纯太阳能汽车,在研发中遇到轻量化的瓶颈。团队镁合金材料的出现,最终为“天津号”最后10%“瘦身”作出贡献。2022年底,在学校支持下,她以专利入股的方式与天津一家企业合作成立了一家以生产颅颌面骨修复器件用可降解生物材料为主打产品的公司,这也是天津市首个官方认定的高校教授公开以专利入股方式成立公司的案例。在她以专利作价入股成立公司的激励下,学校科研人员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创新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之前,科研人员想要进行知识产权投资,需要自己和很多部门对接,最后还要上报学校审批,时间长,流程复杂,操作困难。”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闫慧说。


2024年11月,闫慧副教授(左一)进行新型二维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项目研究。


2022年,天津理工大学开展了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综合试点建设,出台了系列文件,积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将传统的“国资介入持股企业—国资退出”两步流程,简化为“入股国资即退出”一步流程,缩短了工作链条,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服务科研人员工作效率,这切实解决了科研人员进行知识产权投资难的问题。


闫慧所在的科研团队研究的二维超薄材料,厚度只有头发丝的五万分之一,是遥感成像设备、内脑芯片和电子皮肤等前沿领域急需的新材料。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下,该研究成果顺利以50万元作价入股天开园注册企业,预计明年将批量产出投入市场。在科研收益方面,其中科研成果的90%奖励给项目负责人,剩余10%发放给团队的其他科研人员,这也有效提升了科研人员的收益占比,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让科技成果转化之路更通畅,加速了学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作者 | 彭未风

编辑 | 骁骁


天津教育报
天津教育报公众号是天津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以传播教育资讯为主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