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不是廉价只是正常价格而已!网友一起感叹现在物价太贵了!

2024-11-05 08:44   广东  
关注我的你,是最善良的!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网友一起感叹现在物价太贵了!





“同样的商品,为什么拼多多更便宜?”这一直是困扰消费者和研究者的不解之谜。前段时间,因为沸沸扬扬的“火不过三年”报告,有券商组织了一场闭门调研会,请来了国内某零食快消品的高管进行了解读。


01
拼多多不是廉价只是正常价格而已!
拼多多,这可能是目前最让中国商界又爱又恨的名字。消费者有的夸它上天,说它便宜,真香。有的骂它到底,假货多、质量差。供应商有的夸它上天,说它出货量真是大。有的骂它到底,压榨供应商、仅退款、无底线压价。
员工有的夸它上天,不是我膝盖软啊,实在是给的太多了。有的骂它到底独裁、996、无限加班。旁观者有的夸它顺应了时代趋势,还有的骂它毁了中国制造业,让企业没有利润,
没法研发创新。

但事实却是,拼多多的规模和市值屡创新高,
甚至屡次超越了电商巨无霸。
品牌商从生意的角度,给这个话题一个更合理也更接近真实商业模型的解释,对于理解今天的零售行业、互联网平台有很多启发。
    目前,在国内零食行业排到了前几名,算是最早进入互联网领域的零食连锁品牌之一。商品在不同平台有着不同的价格,尽管可能包装、商品名有些区别,但实际上的确是一盘货,也有很多细心的消费者对此觉得很困扰。
  简单说,商家在平台上卖东西,成本主要包含三大块:生产、物流和销售。生产成本就是出厂价和拿货价,主要拼供应链,看你能在原材料上省多少,怎么跟供应商谈判。比如有品牌溢价的女装其实成本只有2折,而零食品类出厂价基本是55折。
   因为是一盘货,这块不止拼多多和天猫,所有电商平台基本一样。从物流开始,各平台开始有差距了。
同样卖100块钱,

拼多多有25块花在物流上,
天猫只有20块。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拼多多的成本要更高一些?第一个原因,拼多多为了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门槛,都是商家包邮,天猫多数还要消费者承担部分运费。
    第二个原因,是拼多多的模式与天猫不同,因为包邮,消费者可能看到一个饼干就直接下单了,接着看到一个话梅也下单了,因此,订单量更大,包裹更多。同样是消费400块,拼多多的用户可能会直接下了8个订单,而天猫用户可能会凑到一个订单里买,发了5个包裹。这5块钱的成本,一开始很多卖家觉得不划算,但是做电商成本的大头其实还没到。第三大块,销售成本,重头戏,占了商品总成本的30%左右。品牌的销售成本包括两块费用。一是销售费用,占比15%,用于产品给消费者的降价折扣;二是行销费用占比15%,用于购买广告流量及赠品发放等。这两块费用一般都是直接打包进入品牌商的年度预算框架内。
  这里面就发生了很微妙的成本差别。因为拼多多的商家多数根本用不完15%的行销费用,根本不需要购买流量。二、为什么品牌商愿意在拼多多上多打折?注意一下这15%的销售费用,意味着,其实商家都已经在成本之中预留了给消费者打八五折的空间,至于这部分折扣打不打,要看总成本的控制问题。
    现实中,如果15%的行销费用根本不够用,那么也就意味着,商家会缩减给消费者的折扣补过来。天猫的产品价格常年在95折,只有在双11等大促节才会大幅调动销售费用。但拼多多是常年维持85折,甚至很多商家还想要给到更低,要不是怕扰乱经销商体系,公司要平衡各渠道的价格,很多商家甚至希望在拼多多常年75折甚至7折销售。
  
拼多多商家为什么卖这么便宜?关键是行销费用。天猫有个阿里妈妈,里面有各式各样的营销工具,商家要花钱买流量和友军竞争,否则排名就会掉下去。大家可以到网上搜,“淘宝开车”,讲的就是商家们要不断烧钱买直通车,这部分的流量营销费用非常之多,在一些品类上,甚至可能会占到成本的25%到30%。如果你为了行销,就得花掉25%的成本来买流量,你自然只能给到消费95折的价格,不然你就是亏本的。
  而拼多多的流量分发机制是不一样的,虽然也有营销工具,也有算法排名,但现在并不成熟,你就算愿意烧钱,开放给商家的广告坑位也没多少。大家可以去拼多多里看,你很少能找到广告栏位,但是我们打开淘宝天猫,满屏幕的推荐、搜索排名那都是烧钱的工具。拼多多是典型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流量分发机制,你去烧钱投广告的效果,可能还不如直接降价1块钱,你去研究竞价排名的广告,还不如专心打磨一个爆款。
   一个低价的爆款冲出销量后,会带动全部商品的销售,这就是很多拼多多商家的策略。拿休闲零食类目来说,这个类目天猫官方给出的ROI是1:0.85,即用1块钱广告换0.85的生意,而拼多多是多少?自己的统计是1:5甚至是1:8。ROI就是投入产出比,按账面来看1:1回本,但实际算上生产和物流成本,基本要达到1:2才不亏钱。
    综合来看,拼多多的行销费用,就算你特别想花钱,实际上最多也只能用掉10%。这就弥补了物流上多出来的5%。加一块,30%的成本预算,你其实最多也就用掉了15%,那么剩下的15%,如果我们能给消费者打折,换来更多的销量,打造更好的品牌,商家其实是愿意的。总结来说,如果一个商家在电商平台辛辛苦苦做生意,哪怕最后不亏不赚,利润是0,拼多多的分布是:55%、20%、15%、10%,这里面的15%,就是平台通过自己的运营和流量分发模式,为商家留出了可以给消费者打折的空间。
    相较之下,天猫商家这几项数字为:55%、15%、5%、25%,所以,我们在天猫上的商品,理论上最多只能打95折。三、平台是否抽成,也造成了商品价格的区别计算完这些,还要注意一点,拼多多针对销售额只收0.6%的支付手续费,而天猫要收佣金是2.5%。这意味着拼多多平台通过不赚钱,又留出了2.5%的让利空间,而天猫,则是加上了2.5%,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其实购买商品的价格已经基本上是原价了。天猫商家为了少亏点,只好压缩销售费用,即减少对消费者的让利。
   同样的商品,为何拼多多卖得更便宜,原因就在这里,一个是要不断花钱买广告位,一个是让商家把买广告的钱,拿出来补贴消费者。做了拼多多快两年,我们才慢慢理解这家公司的运营逻辑。其实你会发现,拼多多上做得好的商家,和拼多多平台在风格上高度一致:都没有太多钱去搞营销广告,弄个晚会等等,但是在日常,会拿出非常多的预算来不断补贴消费者。在这样一个生态下,如果没有阿里二选一的压力,我们天然都愿意给拼多多上降价打折。
    而拼多多平台如果通过百亿补贴、天天领现金等营销活动,自己再继续投钱,这一点点的营销杠杆费用,就能撬动起非常巨大的规模效应,对于这一点,我们是非常佩服的。外界有人质疑拼多多补贴太多,其实是没有理解拼多多的整个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拼多多最厉害的是通过流量和算法,避开了营销费用的无谓投入。现在是消费社会,我们都接触了太多广告,这些广告打得越多,其实品牌商的商品就卖得越贵,中间商拿走了利润。而局中的买卖双方,并没有获得直接的好处。
   如果商家投放100个广告,都未必能换来一个订单,为什么不把这笔钱,拿来补贴10个刚好需要的消费者呢?这就是拼多多正在做的事。为什么拼多多商品价格全网最低?网上有人说是商品不好,其实我们的商品全网都是一批货,只是因为平台帮商家省钱,然后要求商家帮消费者省钱。至于拼多多未来会不会坚持这条路,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从我的视角看,目前来说,拼多多的这套玩法对于整个快消品行业都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整个行业未来会在移动互联网和新玩法的冲击下有更多变化,我们也在研究和适应这些变化。
    把时间调回拼多多成立的2015年,在电商这个最典型的“规模效应就是护城河”的行业,在那个阿里和京东已经几乎将市场瓜分完毕的时间点。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必须承认,拼多多已经改变了我们对商业世界的许多固有认知,它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什么。然而,拼多多的管理层,却一直保持着一种“神秘感”,极少露面、接受采访。这让外界一直难以得知拼多多的秘密。
直到去年年底,我在网上看到了新浪数科前COO、战略咨询顾问于冬琪老师,在采访了大量拼多多相关人士后,写出的两篇长文,让我大受启发。我觉得这大概率是目前市面上有关拼多多模式最全面的分析。
但低价本身,并不是壁垒,竞争对手做不到的低价才是。往下穿透,拼多多的低价背后,一定有着组织和战略方面的特点。这些,才是我们可以剖析、学习的。所以,能不能具体为我们说说,除了表面上的低价,我们究竟该从拼多多身上学到什么?
在一些坊间传闻里,拼多多的执行力已经被传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于冬琪说,在拼多多有一个词,叫“刚性执行”,意思就是绝对服从、说一不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不仅是高层定的战略方向、领导定的执行方案要绝对服从,甚至连直接调整你的工作安排,也要绝对服从。还是有点抽象,于冬琪老师说,我给你举个例子。
2020年,拼多多进入社区团购业务,这项必须扎根当地的业务,意味着在每个省都要有“省长”去推进项目。问题是,省长从哪来?从当地招吗?不,临时招人,必然无法完全认同拼多多独特的文化和战略方向。拼多多的方式是,从上海总部直接派。
这么大的工作调动,按理说总该搞个竞聘,调研一下员工意愿吧?但拼多多不是,它只有极少数的竞聘岗位,大多数省长,都是由高层直接任命。但凡有过搬办公室经验的人,可能都会意识到这件事有多困难。办公室一搬,原先步行上班的人,可能必须通勤半小时。员工为了工作方便租甚至买的房子,立刻成为了上班的阻碍。
哪怕只是将办公室挪个地方,还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区,员工都会有不满,哪怕表面上不说,心里也会抱怨,就可能有人离职。更何况拼多多的省长模式是,一声令下,让一位上海白领,直接去到那些有些偏远贫困的省份,然后就是找仓库、配货、招募团长、推进业务。
比如拼多多选择为消费者提供最低价格,那供应商的抱怨、甚至愤怒,拼多多都选择接受。再比如前两年火热的“拼多多砍一刀”,其实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曾觉得“不堪其扰”,由此对拼多多产生负面印象。但既然我们不是它的核心用户,那拼多多就无所谓我们的吐槽。在拼多多,领导不会让你“既要A满意、又要B满意、还要C满意”。第二个角度,是通过管理者的调控,实现指标的均衡。
虽然基层员工的指标单一,但拼多多管理层、特别是高管群体的指标,会更加多元、均衡。在执行的过程中,高层会更多的深入一线,及时纠偏。换句话说,虽然布置给员工的指标是单一的,但在怎么通过指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高层的心里是有数的。一方面,通过指标计算方式的设计,考虑尽量多元的要素。比如前面提到的“品类GMV和利润的相对增量”,就是一个综合了多个要素的单一指标。让员工在执行时不会顾此失彼。
另一方面,管理层也会在时间段内调整指标内容,比如这个月追一段A指标,下个月追一段B指标。在拼多多看来,指标设计的准确性,就体现着管理者的水平。设计的越准,水平越高。这就是拼多多执行力强的第一大秘诀:指标单一。大部分组织内耗,都来自目标的多元和摇摆,让员工无所适从,只能走歪门邪道。而拼多多的基层员工能省去钻空子、讨好领导、表演式加班等一大堆内耗环节。因为,单一的指标,容不得任何骚操作。
如果内部没有符合能力要求的员工,公司可能宁愿空降一位有经验的管理者。但拼多多的逻辑是:所有优秀的一线员工,都可以提拔成管理者试一试,集体赛马,行的人拿钱接着干,不行的人就下来。通过高额的激励,和大量的赛马,最终筛选出跑的最快的那匹马,也就是合格的管理者。如果赛马失败,那就回到原来的岗位,你还是一位优秀的员工。
比如前面提到的“省长”,一定有做得好的,有做的不好的。怎么办?赛马。定好业务指标,直接PK。一段时间过后,赢的省长直接合并掉输者的业务。输者调回总部,继续干原来的工作。再比如,在拼多多海外业务Temu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着巨大的仓库管理问题。没人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解决方案,那就定好指标,几个候选人各带一批团队,马鞭一抽,大家上吧。
为什么赛马机制下,大家都会义无反顾的向前冲,而不是集体摆烂?原因其实特别简单,因为拼多多真的给钱。拼多多给的钱多到什么程度?于冬琪老师说,还拿社区团购举例。在刚刚开始组建团队时,拼多多的HR,会直接驻扎到兴盛优选这样的竞品公司门口。
做什么?挖人。怎么挖?直接问员工,来,你工资多少?好,这个数是吧,给你2倍、3倍的工资,来拼多多吧。请注意,这是起薪。入职以后,每年还有加薪。大部分公司,每年的加薪普调幅度,都在10%左右,高一点的,了不起15%-20%。拼多多呢?拼多多的考核,是10%不合格、70%合格,20%优秀。
因为拼多多用这种方式,筛选出了那些对钱有最高渴望、并且愿意在这里挣这个钱的员工。拼多多,用最赤裸裸的方式,践行了最赤裸裸的职场原则:工作是来赚钱的。对员工而言,想赚钱,就要完成指标。对公司而言,想让员工有执行力,那就用钱说话。
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前面说到的执行力强、管理层说一不二、坚决执行,其实都隐含着一个前提:管理层的决策,必须极其精准。这种体系下,一旦管理层的决策出现偏差,负面效应就会反噬整个组织。在错误的路上,执行力越强,效果越糟。于冬琪老师说,这就必须提到,他在访谈拼多多员工时,发现的第二个奇怪的点了:
大部分员工,都对管理层的决策,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他们甚至这样说:拼多多的管理层,决策质量极高,甚至到了“基本不出错”的地步。这确实很奇怪,因为通常员工的思维,是觉得自己的领导是傻子,外行指导内行,不懂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为什么会这样?是拼多多的管理层特别聪明吗?
找到多家供应商,然后对比、赛马,选出最便宜的供应商,然后谈判、砍价,让他给自己平台最低、最优惠的价格。这是大部分平台都会做的事情,并不稀奇。假设最终,多轮筛选到了一家真的很便宜的供应商,无论采购怎么软磨硬泡、威逼利诱,供应商都哭丧着说,真的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一毛钱,我们就养不起团队了,要倒闭了,真的,真的啊。
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价格真的到底了?该差不多收手了?没错,这是大部分人的常规思路,但不是拼多多的思路。拼多多还有一步“奇招”,你先拿稳手机,别被吓到。拼多多会直接跳过谈判环节、不经过对方确认、单方面修改合同,直接试探供应商的底线价格。什么意思?本来商量好的3块钱一斤,拼多多直接在平台上给你改成2块8一斤,就看你还卖不卖?
只有做到这一步,这个供应商的价格,才算被真正压到了极致。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于冬琪老师还说,在拼多多的刚性执行文化下,很多上报的方案,拼多多的高层,比如阿布,会直接修改,并且不给任何解释,下发执行。但有一位员工说,虽然看起来霸道,但其实几轮打磨下来,就会发现,高层们坚持的,其实始终都是那么少数几个原则而已。
这就导致了一个特别奇特的现象:在外界看来,拼多多是一家“强权、独裁、不尊重员工主观能动性,不给员工主导权”的公司。但在拼多多的很多人看来,“拼多多反而是最给员工授权的公司”。因为你只要不违背高层们的几个大原则,然后以完成指标为导向,剩下的,其实全都是你自由发挥的空间。你可以尽情地想方法完成数据,最终用数据说话。
拼多多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它独特的收费模式。对所有平台型企业而言,它经营的最关键操作,就是“流量分发”。什么叫流量分发?比如你今天要上网买一台显示器,你搜索“显示器”这三个字时,平台究竟让哪位店家的显示器,显示在首页前端?
谁的显示靠前,谁的显示靠后,这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几乎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平台而言,流量分发的逻辑,存在三种,各自的获利方是截然不同的:1、出价高者得2、坑效高者得3、售价低者得
什么叫出价高者得?就是对搜索页面的结果,进行广告竞价排名。你是一家显示器品牌,想让你的产品,排在消费者搜索“显示器”这三个字时的最前面?那就出价吧。平台上有200个显示器商家,那就一起出价,谁付的广告费越多,谁就靠前。
这就叫“出价高者得”。这种模式谁最获利?平台最获利。平台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收取到最高的广告费。但显而易见,这种模式下,最终筛选出的是支付能力最强的商家,什么样的商家支付能力强?答案是减少成本、偷工减料。最终,这种模式一定会劣币驱逐良币,走向用户的对立面。
所有以挣广告费为第一目的的平台,最终会死于广告费。什么叫坑效高者得?就是让一个页面中有限的“坑位”,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假设你搜索“显示器”时,平台首页显示10款产品,这就是10个“坑位”,坑位所产生的销售额,就是“坑效”。坑效来自什么?来自产品的性价比、来自详情页的转化率设计等等要素。
所谓“坑效高者得”,就是能让消费者浏览这10个坑位时,产生最大销售额的购买,不要浪费了这极其宝贵的坑位。这种模式谁最获利?商家最获利。如果你将平台上的所有商家看成一个整体,这种模式可以让这个“商家大集合”,产生最多的销售额。什么叫售价低者得?就是平台会首先判断,这几款显示器是不是同样或者高度类似的显示器。
一旦判断类似,那就在多款产品中,直接推广售价最低的。这种模式谁最获利?消费者最获利。既然判断是相似甚至相同的产品,那就让商家间互相卷生卷死,吐出几乎所有利润空间,最终让消费者购买到最便宜的产品。拼多多采用的,就是消费者最获利的“售价低者得”逻辑。
拼多多的逻辑,叫“同类目直接给最低价流量,不用投推广”,拼多多只挣取一定比例佣金的钱。当然,如今拼多多也开始开发各种更多元的广告模式,但依旧没有改变,它流量分发的核心逻辑,始终是“低价”。
换句话说,拼多多从不定义什么是低价,它只用算法筛选低价。什么叫定义低价?就是比你的标准售价,打9折、8折、7折,这叫定义低价,拼多多从不这样做。什么叫筛选低价?就是只要你的价格比别人高,哪怕高一点点,你就没生意。我最近对一句话特别有感悟: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拼多多的顶层设计者,就是一群改变模型的人。如何明确员工、管理层、供应商之间关系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拼多多如何处理员工、管理层、供应商这几者间的关系。我觉得,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那这个词一定是:不装。什么叫“装”,就是用照顾彼此面子的方式,说出一些永远正确的场面话。比如,对员工的关系,大部分公司都会告诉员工,你们都是好样的,都是充满创造力的,是能解决遇到的一切困难的。但在拼多多,从入职第一天开始,就在行为的各个方面,向员工灌输这样一种理念:
所有重要的决策,管理层已经帮你们做完了。你们不需要动脑子思考决策,只需要坚决执行,完成指标,拿到高薪。对供应商,大部分公司会说,希望我们精诚合作,互利共赢。但在拼多多,它会用行为直接告诉供应商,我就是要代表消费者,压出你最多的剩余利润,压到你喘不过气为止。对高管自己,大部分公司会要求高管照顾到方方面面,既要用户获益,还要员工获益,还要供应商获益,最好再兼顾一下社会责任。
但在拼多多,高管告诉自己,你就坚守住最核心的原则,剩下的所有方面,哪管它洪水滔天,甚至管的越多,公司越差。这就是一种“不装”的智慧。用于冬琪老师的话说,拼多多背后,其实是极致的成功导向的实用主义。正是这一点不装,让所有竞争对手,都只能学会它的动作,但是学不会拼多多的组织灵魂。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对拼多多这家公司,有着怎样的印象?我承认,这种做法有着极大的争议,你并不必赞同,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全都学去。但至少,我们能从拼多多身上,学到一些我们能立刻带走的东西。想让团队有执行力,那就给指标单一、设计竞争、把钱给够。想做出高质量决策,那就少做决策、明确最核心的战略,不做“既要又要”的决策。想真正服务用户,那就设计系统,让自身与用户共同获益。
想提高效率,哪怕你做不到拼多多的“不装”,至少可以减少“装”的成分,丑话多说在前面。最后,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总结我从拼多多身上学到的东西,我觉得是“系统思维”。听完于冬琪老师的分享,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拼多多的高管们,一定是系统思维的顶级高手。他们在做的事情,就像是同时抛着三个球,一个都不能落地。
第一个球:用极致低价吸引大量买家,大量买家带来大量交易,带来极高效率。第二个球:极高效率带来高利润,进而用高工资吸引人才。第三个球:钱给够,我就可以用极致的赛马机制,让大家用最高的效率,创造极致低价。三个球循环抛起、落下,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拼多多。
拼多多这种模式,最大的风险,或者说潜在危机,在哪里?其实最大的风险,或许在“抛球的人”。也就是拼多多的高管们。据他所知,拼多多的许多高管,比如阿布,长期处于超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在员工眼里,高层在以一种“似乎不需要睡觉”的强度工作,梳理着公司的各项业务,几乎全年无休。用拼多多员工的话说:阿布无处不在。
这些高管在如此巨大的决策和经营压力下,他们的身体状态,是否是可持续的?并未可知,我们只能观望。这就解释了拼多多能够保持正常的物价,而其他平台因为各种内耗而表现为物价偏高的现象。也祝你从拼多多身上,
学到对自己有帮助的见解。

数字化转型行家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