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班子开展2024年度
民主生活会前集中学习
1月7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委扩大会,聚焦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主题,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前专题理论学习。全体校领导、党委委员、党总支书记、直属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路海华主持学习。
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王艳青带领与会人员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湖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
路海华作总结讲话。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强纪律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必要手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聚焦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不断深化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认识,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坚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路海华强调,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在民主生活会前开展集中学习,既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重要环节,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规定动作。学校领导班子要发挥好“头雁”作用,严格对标对表,坚持严实标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对待,确保民主生活会开出成效、转化实效、收获长效。
路海华还对基层党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进行了部署。
金鑫莫文婷参加洪山区两会并建言献策
洪山区人大代表、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鑫(右)
洪山区政协常委、我校城市建设学院副院长莫文婷(左)参会
12月29日至30日,洪山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协洪山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洪山区人大代表、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鑫,洪山区政协常委、我校城市建设学院副院长莫文婷参会,认真履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责,并积极建言献策。
金鑫在会上发言提出:一是加大力度促进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二是密切关注大学生、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三是进一步释放楼宇经济活力,精准定位招商市场,制定招商策略,加大宣传,提升楼宇知名度,在楼宇发展不同阶段,动态调整租金和政策。会前,金鑫经过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意见和现场勘查,立足与基层治理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子女入学、生活环境改善等问题,向大会提交了三份代表建议。
莫文婷在《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报告》讨论会上,就区政府在促进城建行业大学生就业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并提交了三份提案,关注社会民生、环境保护及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校召开2024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
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
会议现场
1月13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8楼理事会接待厅会议室召开2024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议。全体党委委员,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李雪主持。
本次述职采取现场述职和书面述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上,8位二级党组织书记围绕抓基层党建工作重点内容进行现场述职。5位二级党组织书记进行了书面述职。校党委书记路海华代表学校党委对二级党组织书记逐一进行点评,点明亮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要求。
党委书记路海华讲话
路海华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成绩。他指出,过去一年,各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在支部规范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一融双高”方面均有所突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围绕新一年的党建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持之以恒抓好理论研究学习,真正学有所获;二是持之以恒坚持强基固本,助力“一融双高”;三是持之以恒抓强党风廉政,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会上,与会人员对各二级党组织书记述职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
校党委副书记李雪为外院学生讲授思政课
校党委副书记李雪为外院学生讲授思政课
近日,党委副书记李雪在成学楼112室为外国语学院学生讲授“青春语志汇蓝图,时代发展我同行”思政课。外院2023级英语专业学生参加。
李雪强调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规划职业时要胸怀大局,充分考虑国家需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她以优秀校友黄海军等先进事迹,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李雪结合外国语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建议同学们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新时代青年。
校党委副书记李雪与学生代表亲切交流
李雪还与学生代表进行了亲切交流,询问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未来规划,让同学们倍感温暖。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李雪副书记的思政课极具指导意义,决心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之中,以小我之力汇聚成大我之潮,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优秀的外语人才。
学校召开校级教学督导总结交流会
为全面总结本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促进学校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4年12月27日,学校召开校级督导总结交流会。副校长李桂兰出席会议,全体校级督导、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全体成员、教务处及校企合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由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刘媛媛主持。
刘媛媛对本学期教学督导工作进行总结。本学期院校两级督导加强对校企合作专业教学主要环节及嘉鱼教学改革基地的教学质量监控,校级督导重点加强对新进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并及时交流和帮扶。同时,进一步优化教学检查机制,质量监测重心下移,有效促进教学单位质量保障机制的优化和完善。
校级教学督导梳理总结本学期工作,讨论了优秀案例和突出问题,并提出建议。教务处、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人在会议中征求了督导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意见。
李桂兰对教学督导们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代表学校表示衷心感谢。她还对教学督导队伍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这是一支潜心研究课堂教学,专注于教师专业成长,致力于一线教学把脉的专业性、指导性、咨询性的强有力队伍,期待在各位专家督导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探索创新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学校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结果揭晓
1月7日,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省赛选拔赛结果揭晓,共评出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
其中,艺设学院肖巍、范思佳,机电学院雷丹获一等奖;新法学院郑传洋、城建学院胡高茜、外语学院汪苹芳、信科学院付丽伟获二等奖;城建学院杜丁、新法学院段艺群、基科部龙冰、艺设学院徐齐、信科学院徐琴、经管学院秦珏获三等奖。
本届大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不断提高教学创新水平和教学质量。来自全校各教学单位23位教师参赛。他们通过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详实的教学案例分析,分别展示了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厚功底和创新思维。
副校长李桂兰表示,举办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不仅激发了教师们的教学创新热情,更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希望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充分展示 互相学习 彼此借鉴 共同提升
辅导员“说班级”活动完美收官
活动现场
1月10日,2024—2025学年度辅导员“说班级”决赛在成学楼106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李雪出席,校长助理兼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洪波、组织部部长王艳青、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朱勤超、校团委书记罗萍、学生工作部常务副部长汪晓航、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杨琳、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陈天军担任比赛评委。各学院、基地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全体辅导员现场观摩比赛。
此次活动以“赓续教育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为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更好地履职尽责,争做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和有温度的思政工作者,提升思政工作育人能力和水平。全校2024级辅导员参加活动,经过初赛,共有14名辅导员进入决赛。
14位辅导员依次作精彩展示(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决赛中,辅导员们通过8分钟PPT展示,介绍各自带班情况,挖掘班级管理中的亮点与创新点,同时提出未来建设规划。
经现场评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邢晓珂、嘉鱼教学改革基地胡佳奇获一等奖,城市建设学院刘腾子、机电与自动化学院李思、经济管理学院冯欢、嘉鱼教学改革基地姚永鑫获二等奖,嘉鱼教学改革基地刘亚美、周冰尘、蔡雅晶、梁佳佳、吴琴、尹晨浩、刘佳峻、万雪青获三等奖。
校党委副书记李雪讲话
李雪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通过本次比赛,辅导员们充分展示交流了班级管理和育人方面的创新思路与有效实践,达到了相互学习、彼此借鉴的目的。希望辅导员们把比赛中的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细、做实、做优班级管理和育人工作,更好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校领导、各党总支书记、职能部门负责人与获奖辅导员合影
新法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大会
辰龙旧岁留祥瑞,巳蛇新程展宏图。1月8日上午,新闻与文法学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大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鑫,学院院长吕尚彬,党总支书记杨芳,常务副院长余林,副院长郑传洋、李涛,党总支副书记吴菁,特聘专家以及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一年的辛勤耕耘与丰硕成果,展望新一年的发展蓝图。吕尚彬主持大会。
余林以《智能融合驱动新质飞跃》为题作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杨芳以《党建领航 融合赋能 构建新时代学院育人新格局》作专题发言。
金鑫讲话。她对新法学院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全院教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学院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提出殷切希望。金鑫勉励全院师生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实现学院“第二次飞跃”和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最后,她对该院全体教职工致以新年的美好祝愿。
吕尚彬作总结发言,表示过去的一年新法院在教育思想大讨论和实际工作中,探索出了“智能传播智能融合”的二次飞跃的战略思路,学院的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大成绩。新的一年,学院将按照“智能传播智能融合”的航向,努力拓展新质传播、新质文化和新质司法教育,将学院党建、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师们纷纷表示,对学院的“第二次飞跃”充满信心,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携手同心,争取为学校和学院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工会举办教职工春联书法作品展暨新春民俗活动
活动现场
实践环节搬到网上新华社
学生专业能力看着涨
日前,记者从新闻与文法学院获悉,2024年底,该院广播电视学专业2101班黄晗、冀煜豪、石雷等在新华网实习期间参与拍摄的“信访局访谈”专栏稿件,《信访局长访谈丨柯东海:着力抓好“五个统筹”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在新华网客户端浏览量突破132万。新华网湖北分公司负责人对该院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双方商定,将进一步拓宽双方合作领域,结合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在课题研究、智库服务及舆情管理等方面深入探索,以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新华网作为国内外知名传媒机构,被称为网上新华社。一直以来,新法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培养成效,将其作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核心环节,自2020年起,与新华网开展了为期4年多的持续深度合作,历届学生在实习期间均完成高质量实践作品,获新华网湖北分公司领导高度肯定。
2021年,编导专业2018级学生创作的系列作品《乡村振兴的江夏故事》(6集)登上新华网,并荣获当年湖北省网络视听作品优秀奖,为后续的持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编导专业2020级40人参加《纪实片创作实训》,与新华网再度携手创作《长江航运十年》系列短视频,在新华网上播发后网络点赞量超过千万,成绩斐然。2023年,由常务副院长余林带队,广电系师生前往襄阳市保康县尧治河村开展创作实践,参照新华网《秀我中国》栏目作品制作标准,在该网记者指导下,实践作品《拚出来的尧治河》在新华网播发,并获得当年全省网络视听作品评比优秀奖。2024年12月,广播电视学专业2021级31名学生整班制全体进了新华网湖北分公司进行实习。
“把课堂搬进新华网,成为广电系实践教学的一大亮点。在这里,学生们能够接触到国际知名传媒机构的先进理念和专业技术,亲身感受国家级媒体的工作氛围和严格要求。新华网的记者们不仅给予学生悉心指导,从选题论证到文稿撰写,从策划文案到拍摄技巧,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一直致力于推动广电系实践教学创新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该系副主任王正中说,“通过与新华网合作,学生们的作品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得到传播,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创作信心和成就感。”
新法学院副院长郑传洋表示,广电专业于2019年第一批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建设无缝对接视听媒体发展转型趋势,一方面不断紧扣视听核心业务开展专业实践改革,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主流媒体实践平台实施高层次育人,通过学校和媒体单位协同取得诸多实践成果,极大促进了学生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增加了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砝码。
2024年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项目
中期检查答辩会顺利举行
答辩会以学院为单位有序展开,全面检验各项目团队的阶段性成果,并为项目的后续发展提供指导与支持。各学院精心组织中期答辩会,学院领导、专业教师的全面评审为项目团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建议。
参加答辩项目涉及领域广泛,答辩过程中,各团队充分展示其项目的独特魅力与创新价值,全面汇报了项目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经费使用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对专家组提出的问题现场作答。
通过答辩,各项目团队对自身项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确了改进方向,为深入实践和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2024年立项项目中,70个项目顺利通过了中期检查,1个项目申请中止。延期结题的2个项目均顺利结题。
此次答辩会不但检验了同学们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是促进成长的机遇。团队将持续优化项目,探索未知,争取在成果展示中取得更好成绩。学校将提供更多资源和指导,助力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文、图 | 新闻中心
排版 | 葛思晗
编辑 | 代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