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说 | 学校一周要闻

教育   2024-12-02 20:35   湖北  

校党委组织部组织科级及以下干部、

党员集中培训学习三中全会精神

培训现场(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全校党员、干部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日前,校党委组织部开展全校科级及以下干部和党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培训。


此次培训共安排3次集中学习,重点学习了共产党员网推出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课程,包括沈传亮教授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龚维斌教授的《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祝灵君教授的《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大家认真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进行交流研讨。

党委书记路海华亲临培训现场指导

校党委书记路海华高度重视培训效果,集中培训学习期间亲临现场指导。他指出,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员干部要深入理解、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履职尽责、真抓实干的内在动力和具体行动。


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加深了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成就的理解,增强了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领悟。下一步将以本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提升自我、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经管院举办湖北农业现代化

与农村发展专题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11月27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举行湖北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专题研讨会。校长李崇光、经管学院常务副院长兼湖北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林、院党总支书记王慧娟、副院长叶小芬、党总支副书记乔松,以及研究中心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会议。王慧娟主持会议。


李林从建设规划、基本条件、科研团队、管理制度及开放基金项目等方面汇报了研究中心主要工作进展。他表示,研究中心将努力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会者围绕“新质生产力与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产业转型”等主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工作。彭良平老师阐述了乡村农文旅融合方面的研究成果,周叶叶老师探讨了农业财税补贴政策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进展,陈琴弦老师探讨了如何通过整合营销传播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刘慧敏老师分享了乡村背景下湖北省绿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进展,沈永军老师结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享了跨城养老服务的研究进展。市场营销2201班苏智强等学生代表分享了大创项目、参与科研项目的实践工作。

校长李崇光作点评指导,并为师生讲授思政课

李崇光在点评指导中,他带着与会师生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湖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鼓励师生围绕“湖北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扛牢粮食生产责任”等重要论述,展开应对粮食安全风险等方向的研究。在谈到中心工作时,他肯定了老师和同学们工作扎实,提出了创新观点、创新方法、创新选题的更高要求,希望老师们首先要思考“研究成果谁来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定位,鼓励师生不拘泥于文献和网络资料,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深入开展实地调查研究获得更有研究价值的资源。他明确指出,研究要勇于创新,要有前瞻性,能紧扣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能为企业、产业、政府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随后,李崇光围绕湖北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这一主题,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指导。他指出,湖北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是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我校获批的第一个省级科研平台。作为培育类基地,将在2026年接受湖北省教育厅的验收检查,时间紧任务重,要整合校内外力量协同做好基地建设工作。他强调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要求师生要以产出成果为导向,凝练出特色。


此次研讨会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学生记录详尽笔记,计划深入研究,老师明晰了未来研究方向,将在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发展领域不断深耕和精进,深入探索湖北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推进湖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结对做好“传帮带教” 助力提升育人能力

17位老师受聘青年辅导员导师

授聘仪式现场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青年辅导员育人能力,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11月24日下午,学校在嘉鱼教学改革基地图书馆报告厅举行2024年青年辅导员导师授聘仪式,17位老师受聘青年辅导员导师。副校长邹星庐,党委副书记李雪出席仪式,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嘉鱼基地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副部长,学工部全体工作人员、嘉鱼基地全体辅导员参加。学生工作部常务副部长汪晓航主持仪式。

李雪宣读《关于做好2024-2025学年度青年辅导员导师选拔工作的通知》和青年辅导员与导师结对名单。她指出,青年辅导员导师制是依据我校青年教师培养管理规定而做出具体实施方案,通过选拔经验丰富的导师,采用结对子的形式对青年辅导员进行“传、帮、带、教”,旨在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校领导为青年辅导员导师颁发聘书

林飞等17位老师受聘为2024年青年辅导员导师,聘期一年。邹星庐、李雪为青年辅导员导师颁发聘书。


随后,在温馨的音乐声中,青年辅导员上台向导师献花。青年辅导员代表张雨枫,导师代表、嘉鱼基地党总支副书记张晶分别发言,分享工作经历和感悟

副校长邹星庐讲话

邹星庐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工战线的辛苦工作,对全体青年辅导员提出殷切期望:对待工作要脚踏实地,将平时每一项工作落实落地;对待学生要关怀备至,知道学生在哪里、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在干什么、知道学生遇到了哪些困难,用心用情去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对待同事要团结有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他强调,青年辅导员要珍惜这一年宝贵的学习机会,虚心向导师请教;导师要耐心指导,帮助青年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全面发展。

据了解,实施青年辅导员导师制既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也是我校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创新实践,旨在通过以老带新的培养方式,进一步推进我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不断提升我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学校在实施青年辅导员导师制的同时,还发布了《武昌首义学院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质量提升专项督导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仪式后,全体导师深入所带青年辅导员的晚点名现场,开展指导工作。

经管院教学成果及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亮相国家级学术团体教学年会

经管院提交的教学成果获评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学论文

经管院提交的两项教学成果获大会收录

经管院常务副院长李林的课程思政创新报告获颁宣讲证书

11月22日至24日,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24教学年会暨市场学发展论坛在浙江财经大学举行。我校校长助理景奉杰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林教授应邀参会。经管学院提交的两项教学成果分别获评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学论文。

本次大会以“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市场学建设的新使命”为主题,分为主旨演讲、分论坛分享、企业参访等环节。来自全国171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0多名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及行业专家与会。会上,70余名嘉宾开展近100场报告,共同探讨数智时代背景下新质人才培养与市场学发展相关议题,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推动全国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我校校长助理景奉杰应邀担任主旨演讲环节主持人

景奉杰应邀担任主旨演讲环节主持人,李林在分论坛分享优秀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此次我校获评优秀教学成果的是,融合型市场营销系列课程省级教学团队提交的教学成果《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基地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获评优秀教学论文的是,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项目团队提交的教学论文《思政铸魂商道:价值引领与创新实践——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创新报告》。优秀教学成果及优秀教学论文均获得大会颁发的收录证书,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同时获得大会颁发的宣讲证书。

经管院常务副院长李林作优秀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在课程思政创新报告专场分论坛,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武昌首义学院等7所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分享了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李林在报告中从课程基本情况、课程思政教学问题梳理、课程思政教学特色与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与推广等四个方面分享了我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与教学效果。李林的分享获得了参会同行的认可及赞赏,大家表示要加强学习与交流,互学互鉴共进步。

左右滑动,查看证书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是经民政部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全国各高等院校从事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为国家一级学会。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主办,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承办。大会围绕数智时代市场营销学的新质人才议题,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下的市场营销学师资培养、教学设计、教材和案例开发以及产学研融合等主题,对于推动市场营销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学子获全国大学生红色全景

资源创意展示大赛3项一等奖

点击查看大图

11月26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全景资源创意展示大赛结果出炉,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四支团队参赛,荣获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


大赛由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天津大学)和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天津大学)主办,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的200余所高校参加,共提交作品700余件。


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马院高度重视此次比赛,大力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等实际情况,组建四支参赛团队。马院组织教师全程精心指导学生,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创作参赛作品,使作品生动、立体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时刻和革命旧址,最终喜获大奖。


此次获奖,不仅使马院在思政育人中运用红色数字资源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得到认可,也彰显了其在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中运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的初步成效。而且通过参赛,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激发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与追求。未来,马院将积极拓宽红色数字资源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深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吸引力,更加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机电院获首届中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

教育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

11月23日至25日,首届“科德杯”中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我校机电与自动化学院申报的项目“应用型高校机电类专业OBE理念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中赛区区域赛一等奖入围全国总决赛,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常务副院长李硕代表项目组作现场汇报,李硕、王娇、赵燕参加现场答辩,该项目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我校是本次大赛唯一进入全国总决赛的民办高校。

本次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旨在促进机械行业产教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比赛采用区域赛和国赛两级赛制,设本科、研究生和企业三个组别,分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中、华东和华南7个区域赛赛区。参赛高校140余所,参与企业400余家,300多个项目参加区域赛角逐,最终本科组101项、研究生组14项、企业组15项,共计130个项目晋级全国总决赛。


近年来,机电与自动化学院与华中数控、北京华晟、武汉金石兴等多家企业合作,在产业学院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共建、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工作上稳扎稳打。此次申报的项目立足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把握一个定位:坚守立德树人,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两个抓手:产教融合+能力产出导向;持续四个建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教育教学平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三个目标:产业需求定义学生能力产出、“工业级”创新实践环境培养现场工程能力、新工科人才产教协同培养并持续改进。

机电院常务副院长李硕代表项目组作现场汇报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机电学院教师团队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认可,更是对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的肯定。机电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聚焦教育教学改革,有力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激发新质生产力,赋能专业内涵建设,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产教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其间,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召开理事长工作(扩大)会议,我校副校长兼机电学院院长吴波教授被增补为联盟常务理事。

学校第三期“宏志助航计划”——

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班顺利结业

11月23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项目武昌首义学院第三期培训班完成既定教学计划圆满落幕。来自各学院(基地)130名2025届毕业生参训完成主题课程,顺利结业。

本期就业能力培训班由华中科技大学培训基地就业指导教师团队来校授课,培训为期5天,共40课时。课程围绕大学生求职分析与优势识别、探索求职方向与决策、就业信息搜索与求职网络建立、求职简历撰写与书面沟通能力提升、个体面试与表达能力提升、群体面试与领导力提升、求职计划制定与求职心态调节、求职行动促进、企业参观、实战招聘会等10个主题,旨在促进就业意识、转变就业态度、推动就业行动、提升就业能力。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和实践化,以提高培训效果。


主题课程采取分组互动教学,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指导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实操环节超过50%,体现参训学员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课堂氛围活跃,内容贴合求职就业实际。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工作人员担任班主任全程跟班管理,协助授课教师帮助参训学员增强求职信心、提升求职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课程内容扎实、干货满满、受益良多,将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求职进程中,用所学所得,打开求职的大门。

学校高度重视“宏志助航计划”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工作,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与华中科技大学培训基地密切联系,制定了系统周密的培训实施方案,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期培训任务。下阶段,学校将通过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的就业培训课程,持续优化毕业生就业服务,采用小规模、接地气、一对一的就业帮扶计划、简历门诊等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切实帮助毕业生针对性地解决求职中面临的棘手问题,塑造积极的求职心态,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保卫处联合辖区派出所开展校园反恐防暴演练

为进一步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提高校园安保人员应对暴力恐怖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11月26日上午,保卫处联合辖区南湖派出所开展校园反恐防暴演练活动。南湖派出所驻校民警、我校保卫处副处长现场指挥,治安消防科、校卫队防暴小分队参加演练活动。

活动开始前,南湖派出所警官张映通报了当前国内反恐防暴形势,并强调学校安保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他详细介绍了防暴盾牌、抓捕叉、警棍等反恐防暴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并现场进行了演示。

此次活动演练了“暴徒持凶器校内伤人”场景。首先,一名“假想嫌疑人”持械硬闯校园,被门卫发现并拦下,随后发生争执。嫌疑人掏出凶器,门卫一边周旋一边报警求助。校园“110”接警后,迅速带领防暴队员将犯罪嫌疑人控制,随后向保卫处负责人汇报。应急演练完成。


张映警官对演练进行了讲评,肯定了参演人员的快速反应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指出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警校联动,全力守护校园及师生安全。此次活动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校卫队员“反恐防暴”认知和警觉性,以及遇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反恐防暴”工作积累了经验,为创建平安校园、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



图文丨新闻中心

排版 | 葛思晗

编辑 | 代杨


武昌首义学院
武昌首义学院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