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京城东的七乡河栖霞段,长约11.6km,源于宝华山西麓,流经南京江宁区的汤山街道和镇江句容市宝华镇,在栖霞区境内注入长江。旧时因流经汤山、骆墅、孟塘、孟北、龙泉、东阳、三阳七个乡镇而得名。
七乡河在过去发挥着重要的泄洪、灌溉作用,是深受家乡父老喜爱的母亲河,然而,也曾因为工业、生活污水入河,加之农业面源污染,成了一条“问题河”。如今的七乡河,通过水环境治理,实现了从“问题河”到“幸福河”的华丽转变,不仅恢复了其原有的生态功能,更提高了景观价值。
控源截污
内外兼治各美其美
河湖的污染在水体,但根源在岸上。以入河排污口排查为抓手,构建“养护+监管”同步发力运行管理模式,多维度开展入河排污口“查、测、溯”工作,针对现状已查明的不同类型沿河排放口,采用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加强治理。在管控污水来源问题上,在箱涵出口处增设闸门进行控制,满足排口排水和截污的双重需要,以实现“碧水长流”的目标。
在外部的污水来源得到控制后,影响河道水质的就是内部环境。采用机械清淤疏浚,对河道进行内源治理,并投放弱氧化剂和改性沸石颗粒,对底泥进行强化处理,抑制池底厌氧菌的繁殖,为构建水生植物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生态修复 以“绿”执笔锦上添“美”
走在七乡河边,一丛丛的芦苇正纤腰袅袅地在蓝天下摇曳着,河面上美人蕉、黄菖蒲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点缀其间,水下,清晰可见柔软翠绿的苦草缓缓浮动,鱼儿在其间穿梭自如,更添惬意。
水生态是水环境治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重要一环,而“海绵河道”的建设,是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促进水生态恢复的关键。在七乡河主河道西岸(宁镇公路至仙林大道段)及支流西湖大沟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海绵建设,通过定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构建水岸贯通带,营造良好的生物栖息繁衍环境,并辅以高效能曝气等手段进行水质净化,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河道”,形成水系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长效保持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七乡河河道主要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达到地表水环境Ⅲ类标准。“现在这碧波荡漾的河道,就是我小时候记忆中的模样。”住在七乡河附近的居民李女士表示,她在七乡河附近生活了近40年,目睹它从清澈到黑臭的“衰退”,又见证了它从黑臭到清澈的“华丽转身”,成为市民群众滨水、亲水、观水、赏水的好去处。
景观打造 以水增韵美美与共
清风徐来,河面波光潋滟,漾起层层涟漪,岸边居民三三两两,悠然漫步,心中的烦恼似乎也随着波纹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愉悦和宁静。“以前这块河水都被污染了,没人愿意过来,现在管控以后,水质变得好多了,环境也变美了,只要有空,我都会来溜达溜达。”已经70多岁的市民王大爷高兴地说道。
幸福河道不仅在于其水净,还在于其景美。在做好河体整治的同时,增加河道亲水性和景观多样性,不仅对两岸树木、草坪进行养护,还建设了居民亲水平台以及全长3.6公里的步道。这条步道采用透水材料建造,不仅美观,还具有环保功能,能够促进雨水的渗透和循环,减少地表径流。步道蜿蜒曲折,沿着河道延伸,成为附近居民日常休闲娱乐、饭后散步休憩、夏日避暑纳凉理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