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科学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就必须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政理、学理和情理,在讲好道理中体现思政课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思想性。
讲深政理,体现思政课的政治性
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任务。因此,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政课主要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特殊使命。因此,思政课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讲立场、讲方向,要坚持其政治引导性,用鲜明的政理引领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大中小学的不同学段,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需要发挥好其政治引导的基本功能,通过讲深政理,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体而言,思政课讲深政理,就是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意义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要求等,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与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新时代“两个大局”的新形势、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政治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政治清醒;教育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使学生自觉把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发展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
讲透学理,体现思政课的理论性
思政课虽然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但其教学内容绝不是简单的政治口号和政治宣传而是科学理论,思政课有其自身的学术内涵,具有深厚的理论性。作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的主阵地,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学科支撑,具有较为完备的科学体系和理论逻辑,学理阐释是思政课的重要支撑。思政课教学要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和理论的渴求来加强政治引导和价值观教育。因此,思政课要“以理服人”,鞭辟入里地讲理论、讲知识、讲科学,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等诸多科学原理,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武器,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它抓住了事物的根本、人的根本,是最科学、最彻底的理论。思政课讲透学理,就是要讲清楚讲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是什么”,还要讲好“为什么”和“怎么办”。具体而言,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思想内涵与本质特征,讲清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明白马克思主义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真理价值,通过透彻的学理分析,引导学生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完成在知识层面和学理层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生动实践和重大意义,尤其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世界观方法论,引导学生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观察分析社会问题,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和“所以必然”,从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坚定信心信仰、厚植爱国情怀,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成为理想高远、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讲活情理,体现思政课的思想性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基,以思想素质、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为现实指向,这决定了思政课要抵达人心、令人信服,必须展现自身的理论魅力,彰显思想的力量。因此,思政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思想引航是思政课的重要功能。思想是有情感和生命力的,这就要求思政课做到理性有温度、感性有态度,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通透的思想回应学生,用生动的情理说服学生。
“以情感人”是思政课重要的使命和职责。因为对思政课而言,单纯的理论灌输、非理性的激情说教,均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抵制;只有在理论传授的过程中伴以情感的表达与情怀的共鸣,思想才能在学生的意识中扎根并获得生命力。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思政课讲活情理,就是要善于讲故事、选案例,将“大智慧”融入“小故事”,寓理于事、就事论理、析事明理,借助故事的生动性、叙事性和趣味性把深刻的道理展示出来,确保把高深的思想讲得深入浅出,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叫人心服口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守正创新,杜绝僵化教条的说教模式,要做到情理兼修、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通过有温度、有情感、有态度的中国故事,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进行陈情与说理,让故事走进学生内心,触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在故事与案例中深刻领会道理和体悟思想,感受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不断激发爱党爱国情怀,在情理交融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滋养,坚定人生理想信念、激发奋进动力,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一深刻论述,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讲好思政课的道理,需要以政理为引导、以学理为支撑、以情理为纽带,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引导学生懂政理、明学理、通情理,从而彰显思政课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思想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育人目标。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历程与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1XKS002)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