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对近期民族文学青年创作的观察思考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从《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到元好问、萨都剌、纳兰性德,各民族的作家、作品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民族文学事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民族文学创作是传承中华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学表达,是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高度重视下,我国文学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出一大批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变革和人民奋斗的优秀作品。
11月16日,以“人民大地 文学无疆”为主题的“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广西南宁举行今年7月,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20-2023)揭晓,获奖的25部作品和5位译者集中彰显了新时代民族文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反映了新时代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综观本届骏马奖获奖作家作品,有一个现象尤为值得关注,获奖作者中有10人出生于1980年之后(其中1人出生于1990年后),占比1/3,这说明少数民族青年作家正在成长为新时代民族文学事业的重要生力军,青年作家展现出的艺术水准与旺盛活力,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民族文学的青春力量与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新时代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现将近期民族文学青年创作的态势、问题与工作分析如下:(一)各民族青年作家聚焦现实中国,用文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励、鼓舞、感召着每一位中华儿女,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在这一宏伟征程中,各民族青年作家积极响应时代召唤,书写新时代的中国现实,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气象,有力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本届骏马奖获奖者中,回族作家柳客行(1995年生)是最年轻的一位,他因脊髓性肌萎缩症只能在轮椅上坚持生活与创作,被称为“西海固小史铁生”。他的散文集《青白石阶》通过对生活的记述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人性的美好,体现了作者对文学深沉的热爱。在11月16日全国直播的“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上,他的文学追求与积极的人生态度感动了千万观众。藏族作家王小忠(1980年生)的《兄弟记》,土家族作家向迅(1984年生)的《与父亲书》都敏锐探察乡土社会变革中的人伦关系和精神嬗变,致力于从家族史、日常生活的角度书写不同民族人民的深度融合,用感动人心的人物形象触及文学的时代主题。正如向迅所言,“我的父亲,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土家族父亲,也不仅仅是一位农民父亲,而是一位具有某种普遍代表性的中国父亲。在个人身上写出一种普遍的命运,也是我的追求。”蒙古族作家娜仁高娃(1980年生)的小说集《驮着魂灵的马》深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中的“沙窝地”,用人物群像的方式展示了严酷生存环境中人性的善良与光辉,表现了人们对生活怀有的热情与希望。报告文学方面,蒙古族作家牛海坤(1980年生)的《让世界看见》书写蒙古族基层共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展现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开创新生活的喜悦和温暖、豪迈与自信,让世界看见中国妇女在脱贫攻坚中的风采,梳理并展示了蒙古族刺绣文化;侗族作家姚瑶(1979年生)《“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描写大山深处名不见经传的苗寨因一场场“村BA”赛事走红全国,从特定角度勾勒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村庄发展过程,反映出百姓幸福、村庄命运、国家兴旺三者之间的深刻联系。在本届骏马奖获奖作品之外,其他优秀少数民族青年作家近期的创作也值得关注。回族作家马金莲(1983年生)的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以80万字的篇幅纵深展现了从上世纪80年代直至当下的宏阔历史,小说融合个人奋斗史、家庭命运史、易地扶贫搬迁的乡镇变迁史、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史,以富有地方文化诗意的笔触展开一幅辽阔的西北风情画卷。瑶族网络文学作家我本疯狂(1988年生)的《铁骨铮铮》以宁西高铁建设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以主人公的无私奉献展现大国工匠精神,都展现出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和拥抱。(二)各民族青年作家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背景下,描绘缤纷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宽阔的精神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实现脱贫奔小康的千年夙愿,凝聚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少数民族青年作家从纷繁多彩的地域生活、民俗风情中,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壮丽的历史进程与精神图景。在本届骏马奖获奖作品中,羌族作家羌人六(1987年生)的散文集《绿皮火车》真切描摹龙门山断裂带上的人生与生命,这一方水土的世事烟火背后是苍天之下的蓬勃生机。佤族诗人张伟锋(1986年生)的《空山寂》以云南的山水为背景,在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中表达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白族作家北雁(1982年生)的散文《洱海笔记》描述洱海沿岸的山川地理、土地作物、文化民俗,对地方风景的呈现背后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业。在本届骏马奖获奖作品之外,也有一批青年少数民族作家聚焦风土民情,从各自视角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景。彝族作家阿微木依萝(1982年生)从16岁开始“跑江湖”,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先后学习过理发、制衣技术,摆过水果摊也进过工厂。在散文集《檐上的月亮》等作品中,个人经验浓缩着生动的中国故事,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文学创作的资源,这里面有为更多人所共情共感的打工生活与城市经验。”黎族作家金戈(1983年生)的长诗《椰岛雄鹰》以抗战时期黎族英雄陈理文为主人公,书写英雄人物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认为“民族作家应该爱自己的民族,更应该以本民族故事丰富中华民族的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回族诗人马文秀(1993年生)的诗集《三江源记》表达的也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环境共有的保护意识,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和谐共生的普遍追求,在她看来,“少数民族作家需要时刻铭记自己的民族身份与民族特性,更要努力敞开胸怀,拥抱更广阔的世界,融入当代文化圈的整体格局中”。畲族作家朝颜(1980年生)的非遗主题散文集《古陂的舞者》、东乡族作家丁颜(1990年生)的小说《雪山之恋》、蒙古族作家索南才让(1985年生)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荒原上》、满族作家王熠(1988年生)的网络小说《敦煌:千年飞天舞》等一大批作品陆续涌现,证明书写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从各自民族角度展示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生活与梦想,已成为广大青年少数民族作家普遍而自觉的价值追求。(三)各民族青年作家以题材、技法、风格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彰显新时代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面貌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时代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时代、新的生活需要新的文学,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新感受、新经验、新故事,呼唤着新的创作理念、新的表达方式、新的审美风尚。在本届骏马奖获奖作品中,青年作家的创新意识尤为令人印象深刻。满族作家马伯庸(1980年生)的《大医》在抗战救国的历史风云中展现医者仁心,呈现了中国红十字会事业中的红色血脉和信仰,作者以扎实的史学功底、踏实的探索精神、真切的家国情怀,从那些历史的烟尘与缝隙中找到了构思故事的巧妙入口,以近似于电子游戏任务设计的新思维、新经验结构篇章,写出了既深沉厚重又跌宕起伏的佳作。除了《大医》,马伯庸近些年的创作都展现出了一以贯之的创作热情与创新才情,其文学文本及影视改编作品拥有广泛受众。彝族作家包倬(1980年生)的小说集《十寻》以名为阿尼卡的彝族山寨为背景,写普通人走出大山看世界,用“寻找”主题在现代社会与精神故乡之间结构出十个短篇小说,体现出了鲜明的文体意识。在本届骏马奖获奖作品之外,一大批体现着青年朝气锐气的新人新作回应时代之变,不断以创新创造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回族作家宋阿曼(1991年生)的小说集《啊朋友再见》,将互联网一代的生存经验引入日常生活题材的创作之中,重新发现了“90后”一代的青春。有青年作家在创作谈中说,“青年写作不该是一种时期的写作,它是一种态度,区别于青春写作和中年写作。或者说,本身就只有一种写作,就是这种具有矛盾和诱惑、但仍保持自由、爱、信任的青年写作”,这种态度浓缩着广大青年作家对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深刻认识。二、中国作家协会以扎实工作引导民族文学青年创作力量中国作协牢记“国之大者”,把民族文学工作融入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大局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团结、凝聚广大青年作家,扶持、引导新时代民族文学创作,持续推动民族文学事业繁荣发展。(一)紧扣“做人的工作”,大力培育新时代民族文学新生力量
中国作协始终把育人才、强队伍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资源和组织优势,不断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致力于建设一支覆盖各民族、涵盖各门类、结构均衡、规模宏大的多民族作家队伍。在中国作协会员发展工作中,长期对少数民族作者、特别是对人口较少民族作者进行倾斜,截至目前,中国作协会员中少数民族作家共计2291人,占会员总数的14.2%。最近五年来,鲁迅文学院累计培养少数民族学员762人,全面涵盖了55个少数民族,其中刘少一(土家族)、张伟锋(佤族)、娜仁高娃(蒙古族)、卢少英(彝族)、张远伦(苗族)、牛海坤(蒙古族)等多位青年学员均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民族文学》杂志坚持每年举办作家和翻译家培训班,通过改稿、培训等方式挖掘年轻人才,参加过汉文版培训班的朝颜(畲族)、羌人六(羌族)等青年作家已成为当下文学界的活跃力量。长期以来,中国作协优化资源配置,在作品发表、图书出版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细致的帮扶,《民族文学》杂志汉文版常设“本刊新人”栏目,从中走出了马金莲(回族)、索南才让(蒙古族)等“80后”作家,柳客行(回族)、李司平(傣族)、巴燕·塔斯肯(哈萨克族)等“90后”作家。《民族文学》五个少数民族文字版侧重于鼓励支持民族文学的创作、翻译,重点发现、培养一批有才华、有潜力的青年作家和翻译家。《文艺报》自2006年起专门开设“少数民族文艺专刊”,及时反映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的创作情况。《诗刊》持续关注少数民族诗人诗作的发表比例,每年一届的“青春诗会”以及诗集出版均涵盖不同民族地区的优秀诗人诗作,其中张远伦(苗族)、冯娜(白族)、鲁娟(彝族)已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诗歌奖。2024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评审结果图书出版方面,2018年起,中国作协启动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至今已累计评选出版68部作品。其中吕翼(彝族)《马嘶》、马占祥(回族)《西北辞》、朝颜(畲族)《陪审员手记》、扎西才让(藏族)《桑多镇》、羌人六(羌族)《绿皮火车》、黄芳(壮族)《落下来》、柳客行(回族)《青白石阶》、张伟锋(佤族)《空山寂》等分别荣获第十二、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由丛书推出的作家马金莲(回族)、索南才让(蒙古族)获得鲁迅文学奖,刘少一(土家族)、李达伟(白族)、阿舍(维吾尔族)、娜仁高娃(蒙古族)等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11月15日,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推进会在广西南宁召开自2022年启动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中,少数民族作者选题占比不断提升。陈茂智(瑶族)《红薯大地》、郑欲翔(彝族)《人往低处走》、麦苏(满族)《陶三圆的春夏秋冬》等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支持的4期62个项目中,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共8部,占比约13%,其中马金莲《亲爱的人们》、马伯庸《大医》、索南才让《船的城市》等3部来自“80后”青年作者。(三)引领创作方向,充分发挥文学奖项和理论评论的导向作用
文学奖项是奖掖精品力作、激励作家创作、引导公众阅读的重要方式。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自1981年设立以来,已评选出十三届,共计759部获奖作品、49名获奖译者。第十三届骏马奖评选中,青年作家的集中崛起成为备受瞩目的亮点之一。首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从左至右:孙频、郑在欢、渡澜)2022年起每年评选的“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中,首届即有出生于1999年的蒙古族作家渡澜入选,极大鼓舞了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的创作热情。《民族文学》年度奖不断为文学界推介年轻有为的少数民族青年作家。《人民文学》奖、《诗刊》陈子昂诗歌奖等综合类奖项中的少数民族作家获奖比例不断上升,推出的杨知寒(回族)等青年作家已成为当下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同时,中国作协立足组织和专业优势,把好文学批评方向盘,不断加强新时代民族文学理论评论队伍建设。举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先后在北京、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多次举办民族文学论坛。《文艺报》“少数民族文艺专刊”在理论评论方面,围绕“以文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设专栏。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把对多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的关注融入日常工作中,在广西南宁举办“新时代青年写作的可能性”研讨会、在西藏拉萨举办“西藏青年作家研讨会”,有意识地加强对各民族青年作家的思想引领,唤醒新时代民族文学的青春气息。三、当前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部分青年作家关于国家民族工作的理论储备、关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知识素养还有短板,中国作协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引导,帮助青年作家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衡量民族文学作品的一个根本评判标准。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族文学青年创作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近年来涌现的一批优秀少数民族青年作家中有很多人来自基层,并未受过系统的文学、历史教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一些作家对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领悟还不够深刻,一些作品对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书写还不够充分。为了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真正落到实处,中国作协和各级作协将与国家民委等相关部门单位通力合作,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理论阐释与交流研讨、历史梳理与现实实践有机融合,在博物馆、文学馆等具体空间开展政治性与学理性兼备、专业性与文学性融合的培训,为少数民族青年作家提供思想理论与知识储备上的帮助。(二)民族文学青年创作的传播效果有待提升,今后中国作协将进一步完善扶持机制,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创作走进人民群众
9月26日,“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单元推介会在山西平遥举行近年来,中国作协不断探索新时代文学在融媒体格局下的传播途径,以“中国文学盛典”“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人民文学》联手“与辉同行”等工作为代表,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时代文学的传播格局仍有待进一步拓宽,具体到民族文学青年创作上就更是如此。很多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写出了艺术水准很高的作品,但其影响力更多还是局限在本民族或特定地区,未能充分抵达更多读者的精神世界。针对这一状况,中国作协将进一步探索工作方法,延伸工作手臂,依托“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名刊名社拓展计划”以及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等平台与机制,在发表、出版、传播上对优秀少数民族青年作家进行全链条、全生态的扶持与帮助,力求让更多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力作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当中。民族文学的传播自有其特殊性,尤其是涉及到历史观念、宗教信仰、风俗文化的内容都需要准确理解、严格把关。中国作协将继续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强化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思维与能力,将相关工作做在前面,与期刊社、出版社、高校、科研机构等保持密切联动,在重点作品创作阶段就通过审读会、改稿会、专家咨询会等形式,在专业知识、民族宗教政策等方面为作家提供有效帮助,为优秀青年民族文学作品的面世保驾护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新的贡献。(三)一些散落在基层的民族文学新生力量仍有待团结,中国作协将进一步完善青年作家培养工作机制,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文学人才队伍
我们应该注意到,还有不少扎根基层或身处新文学群体中的少数民族青年作家有待团结,一些人数较少民族以及偏远地区中的青年作家有待发现。今后中国作协将进一步发挥既有工作机制的效用,通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客座研究员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民族文学力量的团结与培养,不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中国作协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帮助解决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在创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坚实后盾。发掘和选树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典型,向社会展示其优秀作品和良好形象,吸引更多人投身创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来源 |《文艺报》2024年12月6日2版
制作 | 米 乐
审核 | 丛龙瑞 斯日古冷 刘淑楠 奎宇轩 朱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