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发家?探秘无锡杨氏家族与李鸿章的不解之缘

情感   2024-11-05 01:18   中国  

在晚清的历史长河中,无锡杨氏家族以其独特的商业智慧和深厚的家族底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无锡乃至江苏地区民族工商业的先驱。



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杨氏家族从官宦之家向工商巨擘的华丽转身,也深刻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与转型。

无锡杨氏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汉太尉杨震,其后代在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由杨时在无锡创立东林书院,讲学前后长达18年之久。


杨时被尊为道南始祖,其五子八孙中不乏进士、官员,为无锡杨氏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近代无锡杨氏家族,则以杨宗濂、杨宗瀚兄弟为代表,开启了家族发展的新篇章。


杨宗濂的父亲杨延俊与李鸿章是同年进士,两人交情深厚。



1847 年,李鸿章前往京师参加会试,会试一共有三场,第一场设在初九,第二场设在十二,第三场在十五。


李鸿章本来信心满满,然而一场疟疾却让他有些始料未及,李鸿章考完第一场,便感到浑身燥热不舒服,连手都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李鸿章返回的途中,恰好遇到了一名同考场的考生,这名考生名叫杨延俊,字菊仙。


杨延俊得知李鸿章患病,赶紧搀扶他回到了房间,服侍他汤药之后,二人聊了几句。



李鸿章得知杨延俊乃是无锡人,家里世代经商,也算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如今家族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进士及第,在朝为官,让家族事业更上一层楼。


病榻之上的李鸿章看着杨延俊,心里流动着一股暖流,他与杨延俊素昧平生,只是萍水相逢,杨延俊值此大考之时,肯腾出宝贵时间照顾自己,已是大大的不易了。


李鸿章在心里告诉自己,将来飞黄腾达之日,定不忘今日服侍汤药之恩。


果然,两人后来双双高中进士,两人在京城的这段遭遇成为一生情谊的发端。


后来杨延俊因病去世,李鸿章接到这个消息,不禁捶胸扼腕,心痛不已。


李鸿章望着天空,长叹道:“菊仙兄,几十年交情,我竟不能送你最后一程,当真可叹!不过你放心,自此以后,我保你杨家一世荣华!”



1862年,李鸿章率领淮军东下上海,杨宗濂、杨宗瀚兄弟相继入其幕府,深得赏识。


杨宗濂长期在天津总办武备学堂,一度也兼督办顺直纺织事务;杨宗瀚则在刘铭传督理台湾军务并任台湾巡抚时,参与过台湾南北铁路的兴建。



这段经历不仅为杨氏兄弟积累了丰富的官场经验,更为他们日后投身工商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95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决定辞官回乡,利用无锡农村物产和人力资源,创办一家纺织厂。


他们将厂名定为“业勤”,取古训“业精于勤荒于嬉”之意,寓意着家族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业勤纱厂的成立,标志着近代工商业在无锡的兴起,杨氏也成为无锡第一个创办工商企业的家族。

然而,业勤纱厂的创办并非一帆风顺。



当时商风初开,杨氏兄弟筹股并非一帆风顺。


尽管他们认股各4万两,常州表弟刘氏兄弟认股各2万两,但对外招股却遭冷遇,刘氏兄弟股金未及半数,致使机价花本无以偿付。


关键时刻,杨宗瀚急赴南京,求助于两江总督刘坤一,挪借积谷公款10万两;在北方的昔日同僚又在杨氏兄弟鼓动下入股4万两,再由杨宗瀚变卖了部分田产和妻女首饰拼凑到2万两,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业勤纱厂装备先进,拥有细纱机1万余锭,并配套清花、梳棉、棉条、粗纱、摇纱等设备和工序,还有车床和刨床的机修间。



动力为3台兰开夏式火管锅炉,建锅炉间配两台350匹马力双缸蒸汽机,另有一台直流发电机,主要供给全厂照明用电。


这在当时国内纺织企业中已属先进。


该厂产品由于是机器生产,质量、产量均高于土法生产,销路广甚至供不应求,因此获利甚丰。


此后,业勤纱厂不断扩员添锭,连年获利,除偿清所借的积谷款和债务外,还发了大财。

业勤纱厂的成功,不仅为杨氏家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更为无锡地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开拓性的带头作用。



在杨氏家族的带动下,无锡逐渐形成了棉纺织业、缫丝业、粮食加工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并相继崛起了以杨、周、薛、荣、唐蔡、唐程等六大家族集团为龙头的民族工商业群体。

杨氏家族在李鸿章的支持下,不仅在工商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


杨宗濂之子杨翰西,辛亥革命后参与管理业勤纱厂,并在1917年创办了无锡电话公司,无锡的现代通讯工具也是从杨氏家族开始的。


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无锡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此外,杨氏家族还与无锡其他工商业家族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例如,薛南溟是薛福成的大儿子,早年依靠父亲的荫庇进入了李鸿章门下。



他目睹了晚清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又气愤洋人横行不法,于是萌生经商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想法。


薛南溟在上海考察时遇上了无锡老乡周舜卿(周氏家族领头人),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创办了永泰丝厂。



这一合作不仅促进了无锡丝绸业的发展,也为杨氏家族与周、薛等家族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杨氏家族在李鸿章的支持下逐渐崛起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族文化和商业智慧。


他们注重家族成员的教育和培养,鼓励后代投身工商业领域。


同时,他们也善于结交权贵、寻求政治支持,以推动家族事业的发展。



这种家族文化和商业智慧不仅为杨氏家族在晚清时期的崛起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杨氏家族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家族事业也经历了起伏和波折。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无锡地区遭受了日寇的侵袭和破坏,杨氏家族的厂房和设备也遭到了严重损毁。


尽管如此,杨氏家族的后代子孙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恢复和发展家族事业,为无锡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无锡杨氏家族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他们留下的家族文化和商业智慧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时代的变迁中,只有不断适应和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家族事业的传承中,只有注重教育和培养才能保持长久的繁荣。


无锡杨氏家族在李鸿章支持下的崛起之路不仅是一段辉煌的历史记忆,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天地人和
探秘宇宙万物,静观世间人情,共促天地人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