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内容!

文摘   2024-12-13 10:25   北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2024年经济工作情况和当前形势研判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根本保证与五个“必须统筹好”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
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总体要求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政策部署




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要打好政策“组合拳”。

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完善部门间有效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增强政策合力。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提高政策整体效能。

2025年要抓好九项重点任务

一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是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央地协同合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六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七是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提升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

八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九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


确保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自觉用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既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正视困难、保持清醒。
要全面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注重目标引领,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保证足够力度;强化系统思维,注重各类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放大政策效应。

要紧抓关键环节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针对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和外部挑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针对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持续用力推进风险处置。要大力提升抓落实的效能,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要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好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和及时应对社会安全事件。增强协同联动,反对本位主义,形成抓落实的合力。
加强预期管理,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提升政策引导力、影响力。同时,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加强战略谋划,制定好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1.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对于2024年经济增长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此前政治局会议表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对于明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会议给出定性目标: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而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体现相关表述。

“此次会议工作总基调较为罕见地提出了明年主要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解读称,明确提出“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放到了更加优先的位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意义十分重大。建议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这是预期引导,也是信心表达,非常重要。因为我国已经确立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也就是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需要从2020年到2035年的15年里年均增速达到4.72%。如果明年能够明确5%左右的增长,这样有利于“十四五”经济增速维持在5%左右的水平,也能够为以后留下更多的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表示,2025年经济增速预计仍会定在5.0%左右。首先,因为我国在2035年实现人均GDP翻番的目标,隐含要求是年均增长率不低于4.6%。其二,目前需要提振信心与预期。其三,经济增长目标作为政策指挥棒,方便调动资源保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今年的主要经济目标为:GDP增长5%左右、CPI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等。

2.提高财政赤字率

‍‍‍‍对比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的会议在财政政策方面直接提出“提高财政赤字率”。

事实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已经多次提到赤字率问题。10月1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蓝佛安表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11月8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蓝佛安表示,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近年来实际赤字率最高的年份是2023年和2020年,分别为3.8%、3.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提高赤字率”,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率有望达到4.0%。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率会明显上调,赤字率可能定在4%或以上,是非常重要的正面信号。这意味着打破过去多年思维定式,放弃了3%左右的财政赤字约束,采取更强有力的逆周期政策。

章俊也表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2025年赤字率在4%以上,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财政加码的方向在传统投资和民生之外,仍将进一步加码消费和房地产领域。

会议还提到要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根据官方公开数据,2024年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1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度为3.9万亿元。结合多位专家分析,明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在1.5万亿元至2万亿元,专项债额度有望在4.5万亿元左右。

3.适时降准降息

会议提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改变了自2011年以来的定调,市场关注明年货币政策将以何种方式进行适度宽松,此次会议给出了答案:降准、降息等。不过,受制于内外部环境,实际降低力度能到多少市场有一定分歧。会议提到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按照上述多位专家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预计仍会定在5.0%左右。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认为,结合前期的政策力度、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明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判断明年有可能降低OMO利率20-30bp并引导存贷款实际利率进一步下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左右、央行净买入国债的规模将明显大于今年。“当然,如果市场主体预期得到稳定、活力充分激发,那么明年货币政策宽松的幅度会比我们预测的小一些。”

“财政金融配合将成为明年宏观政策组合的主旋律,央行将借助买卖国债、买断式逆回购等创新工具支持财政政策发力,通过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支持产业政策发力。”明明认为。

短期来看,目前市场在等待新一轮降准何时落地。此前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提到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此内容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基本相同。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提出此要求,此前为“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体现了货币政策对物价的重视。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3.45万亿元,同比增长7.8%;广义货币(M2)余额309.71万亿元,同比增长7.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增速为同比增长4.8%;前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3%。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金融“挤水分”效应减弱后,明年新增信贷、社融规模有望恢复较快增长。

此外,会议还提出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宏观审慎方面,央行已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明确了建立健全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要素。潘功胜此前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将立足宏观视角,着力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动态平衡,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体系,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及时加强逆周期调节,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助力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央行已经推出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但实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4.大力提振消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列出了明年的九大重点任务,并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位,去年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列为第二位,位居“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之后。

明明表示,“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明年的重要政策抓手。2024年年初以来,消费在重要会议通稿中的位置有所前移,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放在科技创新之前,其中提振消费放在提高投资之前,体现国家层面对消费需求的重视。

“这意味着2025年要把提振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从而与以往逆周期调节往往更多偏向投资有所不同。这显示明年各项宏观政策将向提振消费集中用力,推动居民消费加速增长。明年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也会显著加码,不排除设立定向支持工具的可能;各级各部门会更加注重优化消费环境、拓展消费场景,重点支持文娱旅游等服务消费增长点。”王青认为。会议还提到,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两新”是今年大力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之一。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两新”工作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已经推动各方面出台实施细则近300项,持续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努力以“两新”政策激发品质新生活、产业新动能、市场新活力。

此次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明明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可能通过提升额度、拓宽使用范围等方式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此前表示,“两新”政策下一步安排,一方面将开展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效果评估,总结延续好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将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待履行相关程序后适时公开发布,持续以“两新”政策推动群众受益、企业获利、经济向好。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二级调研员宋英杰此前也表示,提前谋划明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接续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并持续完善汽车相关政策,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

5.地方债务未列入重点领域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具体点名了房地产、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非法金融活动。而去年的会议指出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

蓝佛安解读称,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党中央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确保经济财政平稳运行,以及地方政府化债实际等多种因素,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6万亿元债务限额,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上述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我们估算了一下,地方依靠自身努力化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有些地方是比较轻松的。”蓝佛安认为。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认为,作为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11月8日人大常委会公布的“6+4+2”化债方案,是一揽子、综合性的“组合拳”,力度大、靶向准、思路新,将有力推动地方债务化解。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化债缓解了地方政府的流动性风险,但化债仍未结束,部分区域仍面临付息压力和“三保”压力。要充分利用时间窗口构建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核心是建立债务和资本预算、提高中央事权和支出比重。

来源:新华社、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关注

往期推荐

“菜篮子”里看家底

信义乡:聚焦产品迭代,引领梅子产业大翻身

邹志荣:我国设施园艺技术进展与短板分析

包头:“慧”种地,绘“丰”景!

张友军:大力发展设施种植业 保障食物有效多元供给


中农富通知识店铺

联系方式

咨询手机:15811564620,13910786667
咨询热线:010-62392460
邮箱:ftyyxiaoshou@163.com

网址

中农富通公司网
www.zhongnongfutong.com
农业嘉年华网站
www.agricarnival.com
中农富通规划设计800余个精品项目;自建、参与运营15个千亩以上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与百余个国家的300余个农业机构有密切技术交流,1000余名实战经验丰富、硕博士为主的专业人员!国内外1000余位科研院校资深专家!全年打造5个农业高端会议。中农富通在山西太原、山西忻州、山西吕梁、江苏南京、江苏金湖、安徽马鞍山、广西南宁、广西玉林、四川成都、河北定州等地设立20余家分子公司和科技示范基地、产业示范基地,可以就近为各地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做深度服务。真诚期望与您携手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我国“三农”建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吧

中农富通
提供乡村产业项目策划、农业规划设计、工程建造、科技推广、运营策划、农产品产销对接等多元化、全方位、一站式农业高科技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