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勤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文摘   2024-12-17 16:45   北京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性

(一)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

加工业对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和民生产业。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农产品加工业营收位于工业经济营收的第一位,2023年农产品加工业占工业比重13.2%,占国民经济比重5.2%。

2023年工业营业收入前10行业排名


(二)农产品加工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

农产品加工业处于“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中之重,是统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安全化;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有利于提高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反哺机制。

(三)有利于膳食安全和健康中国建设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保障供给”向“营养健康”转变。食品工业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基石。从我国近40年的发展来看,粮食消费占居民消费结构的份额越来越少,油类肉类的消费越来越多,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开始从“吃得饱”向“吃得香”转变。

主要农产品消费总量变化(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但是“吃得香”不一定吃得健康,所以未来怎么在“吃得香”和吃得健康方面取得平衡需要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来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和《柳叶刀》研究,膳食是仅次于遗传而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二大因素,约16.2%的疾病负担归因于膳食,因此,食品工业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坚实保障。此外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效应凸显。

(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十三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年从业人数平均保持在1391万人以上,平均每亿元产值吸纳劳动力数量自2017年开始超过工业同期水平。对保障就业增长,带动农业竞争力能力明显提高,对促进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1.3亿农户,户年均增收超3000元。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

(一)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目前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阶段。回顾过去75年的时间,我们把农产品加工业分成4个阶段:

第一,初步建设阶段(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初期),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业工业体系,但活力不足、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第二,兴起阶段(改革开放之后到2000年之间),随着思想解放、制度转变,各行各业都欣欣向荣,加工业也不例外。农产品加工业开始进入自身发展的黄金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第三,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2012年),这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增长的10年黄金期,每年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年均增速超过了同期轻工业增速。

第四,转型升级阶段(2013年至今),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增速也呈现回落态势,但科技创新、规模效益、结构效率不断提升。

(二)平均规模稳步增长

总体来看,近10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规模指数处于上升状态,增长率约为19%,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仍能保持规模不下降。

2013-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指数及增速(2012=100)

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平均资产指数上升较多,10年间上涨幅度约为35.6%。增长最快的一年为2013年,指数增长0.089,2018年为唯一负增长年份,指数下降4.31,降幅为3.35%。

(三)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由整体跟跑向“三跑”并存转变,其中我国领跑、并跑、跟跑技术分别占比10%、32%和58%;在国际领跑技术里,美国居于领先地位,占统计技术的48%,其次为日本29%、德国13%、中国5%和英国5%。总体来说,我国技术进步显著,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以及压力比较大。

(四)产业集聚态势明显

1.向农产品主产区聚集。在山东、江苏、河南、广东、湖北等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五的省份,营业收入总量占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近五成。

2.向加工业园区聚集。全国一些有条件的地方陆续建成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园区。这些园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集中规范管理,既保证了农产品加工用地、用水、用电等各项公共服务保障,又极大地节约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成本,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经营效益,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

3.向特色产品加工区聚集。凭借原料资源和传统饮食文化优势,一些具有浓厚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区已经形成。山东、河南、四川、内蒙等10个畜禽养殖大省,肉类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到全国总量的60%。河南速冻食品占全国的60%左右。

(五)加工转化不断提升

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增值水平不断提高,在延长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04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不到1:1,2022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2.52:1。主要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率由2015年的65.4%提高到2022年的72%。

(六)领军企业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约8万家,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稳步提高,涌现了一批技术先进、品牌知名、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领军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据统计,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1亿元及以上的企业超过3.5万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6.6%;10亿元及以上企业约2500家,100亿元及以上有94家。
综上,我国加工企业规模和平均规模的增长是一致的,都在不断提升,以上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的6个进展,但是也存在2个严重不足

(一)加工产业链不够长

乡村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健全;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72%,比发达国家低14个百分点。以玉米产业链条为例,我国85%以上玉米处于初级加工。水平。

(二)成果转化不充分

我国有领跑技术、跟跑技术和并跑技术,但是真正转化为产业应用的只有百分之十几。我国8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技术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研究能力相对薄弱;46%的技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40%处于中试阶段,14%处于产业化阶段;而发达国家的加工技术产业化比例达80%以上;由此可见,在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未来增长空间很大,需求也很大。
图源:包图网
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一)原料专用化提升产业质量

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为主体,相关服务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新型农业,加工原料专用化提升,有利于调整产业链供应链结构,引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全组分梯次利用促进高质绿色发展

全组包含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棉麻加工、林产品加工等;分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梯次利用,促进绿色高质发展。

(三)智能装备革新传统加工模式

智能装备的革新会带来传统加工模式的转变。随着工业4.0和5G时代的来临,农产品加工装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无人工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智慧工厂逐步取代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工厂。

(四)精准营养塑造食品产业新格局

以食品组学、大数据为基础的食品定制化、智能化加工制造正在加快发展。如: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基于个人DNA分析的定制化、个性化饮食服务,帮助人类从当前食品供应“一刀切”的状态,向真正的个人量身打造的饮食方向转变。

(五)中央厨房深刻改变食品供应链

通过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感知物联和智能控制技术等,形成食品工业机器人、食品智能制造生产线、智慧厨房及供应链系统等,进而产生以智能化食品智能化加工、中央厨房工厂、智慧化餐厅、新零售新业态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模式。

(六)全程冷链携手平台经济引领消费升级

通过融合休闲采摘、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电商销售等,刺激消费。

(七)增材制造颠覆传统食品制造模式

基于快速自动成形增材制造、图像图形处理、数字化控制、机电和材料等工业化数字化技术,生产传统食品和新型食品。

(八)生物合成支撑食品产业新业态

如:通过牲畜干细胞培育,使肉类生产成为可持续工程,包括动物源人造肉和“细胞”生产的人造奶,其关键技术是初始细胞的增殖分化调控和培养。

图源:包图网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重点

(一)促进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

1.推进产地加工减损增效。支持发展储藏保鲜、预冷烘干等延时类加工,清选分级、分割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发酵压榨、产地果汁加工等食品类初加工,推动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转化。

2.推进精深加工提质增效。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与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创新发展新型分子食品加工、精准营养食品、专用型功能性食品。

3.推进综合利用加工节本增效。推动农业及加工副产物循环高值梯次利用,支持加工园区集成推广减损增效加工技术装备,推进资源循环发展。

(二)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

1.培育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产业发展水平高、带动农户能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新认定一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指导地方围绕本地优势主导产业,加强省、市、县级加工龙头企业培育。

3.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依托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分工协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3.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家。组建企业家专家团队,选择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的农业企业家,建立定期交流机制、重大政策征求意见机制,切实发挥企业家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三)强化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

1.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完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全国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创新中心、工程中心、专业研发中心和技术科研试验基地。
2.加快技术创新应用。分行业、分品种梳理产业问题短板,开展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发、集成、试验和示范,提升加工技术装备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3.布局未来加工产业。开展前瞻性研究,推动立项一批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专项,组织研究生物合成、细胞工厂、数字智能等前沿技术,集成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发展新质生产力。

图源:包图网

(四)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

1.分类建设加工园区。支持产粮大县、畜牧大县、渔业大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建设一批高标准原料、高效益加工、高效能物流、高科技支撑、高质量品牌的农产品加工园区。
2.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园区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环保处理等配套设施,健全科技研发、融资担保、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头部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向园区集聚。鼓励区县异地合作共建加工园区。
3.打造园区精品品牌。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建设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和国际性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推进农业食品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国家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

(五)引领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1.以加工增值为重点建设大宗农产品产业集群。围绕稻谷、小麦、大豆、牛羊、生猪、奶等大宗农产品,新布局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建设预冷冷藏、烘干、屠宰、商品化处理等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改造提升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生产线,促进加工转化增值,增强大宗农产品产业链韧性。
2.以补链延链为重点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新布局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加工环节,重点突破一批小众类特色农产品的加工技术和装备,提高特色农产品产后加工处理能力。

(六)支撑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建设优质高效、集中连片的标准化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清选、分级、烘干、屠宰、包装等初加工设施,新建或改造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完善田头市场、镇域集散中心和批发市场等,配套冷藏保鲜、商品化处理等设施,配备网络、信息等新技术应用设施。

(七)推进农产品加工与休闲融合拓展

在休闲农业重点县,推进休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联动发展;依托美丽休闲乡村,鼓励开发一批农事体验、休闲康养项目,打造一批传统手工艺品等“伴手礼”产品,带动本地农副产品及加工制成品地产地销;沿着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结合农耕文化节、民俗文化节等,开展手工制作体验、乡土美食品鉴等农事、美食、民俗体验活动。

图源:包图网

作者:程勤阳(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二级研究员)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中农富通”根据第十四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嘉宾发言内容整理,已获得授权发布;图片来源于包图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关注

往期推荐

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

文旅融合展新姿 诗画陇原引客来

邹志荣:我国设施园艺技术进展与短板分析

辽宁:打造现代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三产融合成就亿元大市场

科技赋能富民产业“省劲”更“生金”


中农富通知识店铺

联系方式

咨询手机:15811564620,13910786667
咨询热线:010-62392460
邮箱:ftyyxiaoshou@163.com

网址

中农富通公司网
www.zhongnongfutong.com
农业嘉年华网站
www.agricarnival.com
中农富通规划设计800余个精品项目;自建、参与运营15个千亩以上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与百余个国家的300余个农业机构有密切技术交流,1000余名实战经验丰富、硕博士为主的专业人员!国内外1000余位科研院校资深专家!全年打造5个农业高端会议。中农富通在山西太原、山西忻州、山西吕梁、江苏南京、江苏金湖、安徽马鞍山、广西南宁、广西玉林、四川成都、河北定州等地设立20余家分子公司和科技示范基地、产业示范基地,可以就近为各地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做深度服务。真诚期望与您携手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我国“三农”建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吧

中农富通
提供乡村产业项目策划、农业规划设计、工程建造、科技推广、运营策划、农产品产销对接等多元化、全方位、一站式农业高科技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