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乙锭(EB)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溴化乙锭具有一定的毒性,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刺激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
防范:操作时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
注:EB已经被核酸染料(sybrsafe)取代,很多实验室都禁用EB。
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用途广泛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基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皮肤接触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防范:使用时带好手套和护目镜,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
二硫苏糖醇(DTT),同基乙醇一样是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可用作蛋白质的保护剂,用于防止蛋白质内的半胱氨酸被氧化。也可用于SDS-PAGE电泳时样品的添加剂,用于彻底打破蛋白质中的二硫键。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防范: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DEPC即焦碳酸二乙酯(diethylpyrocarbonate),可灭活各种蛋白质,是RNA酶的强抑制剂。DEPC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DEPC毒性并不是很强,但吸入的毒性是最强。
防范:通风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带好手套和护目镜,并避免接触皮肤,不小心沾到手上注意立即冲洗。
B-巯基乙醇是一种强还原剂,它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它的羟基使它能够溶解于水中,并且降低它的挥发性。常用于抽提核酸或蛋白质电泳的loadingbuffer内,主要作用是破坏二硫键。B-巯基乙醇有难闻气味。高浓度溶液对黏膜、上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有极大损害。
防范:需要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在通风橱内操作。
Trizol常温下为紫红色液体。其主要成分为苯酚和异硫氰酸胍。Trizol常作为一种新型总RNA抽提试剂,可以直接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其含有苯酚、异硫氰酸胍等物质,能迅速破碎细胞并抑制细胞释放出的核酸酶,保持RNA的完整性。苯酚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异硫氰酸胍则具有刺激性。
防范:如皮肤接触Trizol,请立即用大量去垢剂和水冲洗,如仍有不适,立即就医。
CHCl3氯仿,学名为三氯甲烷,因为其相对稳定,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并能溶于许多有机化合物,能很有效的从植物材料中提取物质,主要用于核酸抽提中的萃取。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它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和肾,它也是易挥发气体。
防范: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通风橱里进行。
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因为其强氧化性,可有效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酵母菌等,所以一般作为杀菌剂,消毒剂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具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白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高浓度过氧化氢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该蒸汽会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防范: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胶手套,在通风橱内操作。
紫外光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光源。能够用在无菌室进行灭菌,也会用来观察凝胶中的核酸,在实验室里常用的紫外光源包括手提式紫外灯和紫外透射仪。紫外光可损伤眼视网膜,紫外线也是诱变剂和致癌物。
防范:只能通过吸收有害波长的滤片或安全玻璃片才能观察。切勿用裸眼和没有防护装置的紫外光源,打开紫外光源要采用适当防护装置。在紫外光下操作时要戴合适的预防性手套。
苯可以引起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甚至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第一位因素是接触苯的浓度。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造成急性中毒,发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像喝醉酒一样,严重者神志昏迷,摔倒吐、走路不稳,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即可能慢性中毒,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白血病。
防范: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通风橱里进行。
甲醛有很大的毒性并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很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防范: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汽雾。使用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操作。远离热火花及明火。
叠氮化钠(NaN3)主要用于细菌培养、配制叠氮钠血液培养基、硫化物及硫氰酸盐的试剂、有机合成、制造叠氮酸、叠氮铅和纯钠。除草剂。因其在强烈撞击的情况下快速分解并产生大量氮气,叠氮化钠可以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制造。毒性非常大,含有叠氮钠的溶液要标记清楚。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
防范: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丙烯酰胺属中等毒性物质。可通过皮肤吸收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危害主要是引起神经毒性,同时还有生殖、发育毒性。神经毒性作用表现为周围神经退行性变化和脑中涉及学习、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部位的退行性变化,试验还显示丙烯酰胺可能是一种致癌物,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如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累积毒性,不容易排毒。
防范:因此,在搬运和使用中必须穿戴防护用具,如防毒服,防毒口罩及防毒手套等。
N,N'-亚甲双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可用作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交联剂、生物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多肽、核酸)的分离。具有取代基丙烯酰胺,因此具有一定的毒性。能轻微刺激眼睛、皮肤和粘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防范:应避免与人体长时间直接接触,切勿吸入粉末,误触应用清水洗净。
苯甲基磺酰氟(PMSF),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
防范:使用时应佩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操作。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或皮肤,将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掉。
吉姆萨染料可用于制作血液涂片检查寄生性原生动物,如疟原虫、锥虫;对致病性螺旋体、病毒、立克次氏体过氧化酶、染色体(染色体带型分析)等染色;也可应用于组织培养研究和试剂。咽下可致命或引起眼睛失明,通过吸入和皮肤吸收都是有毒的,其存在的危险是不可逆的效应。
防范:操作时应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里操作,不要吸入其粉末。
Triton X-100能溶解脂质,以增加抗体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在生命科学领域,该产品经常被用于水中帮助分解蛋白酶。基因工程中还用作限制性内切酶的缓冲液的成分之能够引起严重的眼睛刺激和灼伤。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害。
防范:操作时应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里操作。
过硫酸铵是一种强氧化剂,还可用作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对黏膜和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
防范: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始终在通风橱里操作,操作完后彻底洗手。
TEMED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微腥臭味,在分子生物学中,可以用于配制SDS-PAGE胶。TEMED可以催化APS产生自由基,从而加速聚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可作为一种促凝剂使用。具有强神经毒性。
防范:使用时防止误吸,通风橱快速操作,存放时密封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有毒,是一种刺激物,并造成对眼睛的严重损伤的危险。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
防范: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不要吸入其粉末。
三氯乙酸(TCA)有很强的腐蚀性。
防范: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防目镜。
二甲苯:可燃,高浓度有麻醉作用。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防范:戴好橡胶手套和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保持通风,始终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甲醇有毒,致命剂量大约是70毫升,甲醇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汽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
防范:佩戴好防毒面具和护目镜,避免接触其蒸汽,注意在通风橱内操作。
盐酸的性状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浓盐酸(发烟盐酸)会挥发出酸雾。盐酸本身和酸雾都会腐蚀人体组织,可能会不可逆地损伤呼吸器官、眼部、皮肤和胃肠等。在将盐酸与氧化剂(例如漂白剂次氯酸钠或高锰酸钾等)混合时,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
防范:佩戴橡胶手套或聚氯乙烯手套、护目镜、耐化学品的衣物和鞋子等,容器上需要标注腐蚀品的标志,在通风橱内操作。
具有强碱性及腐蚀性,吸入后强烈刺激呼吸道或造成灼伤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可致死。
防范:操作时戴好耐酸碱手套。
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防范:操作时佩戴防毒口罩,戴橡皮耐酸碱手套。
大家评论区,可以说说用过的最难闻的试剂是什么?
或者吐槽一下曾经的实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