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
I导读:第一案理中丸案,组方基本也纳入了六君子汤,还有甘草干姜汤、小半夏汤等,非常契合脾胃虚寒之痰饮病。第二案为乌梅丸治吐蛔正治,但提示我们乌梅丸并非见虫杀虫之剂,而是一定要有肝逆犯胃、上热下寒才可。第三案寒疝,原用暖肝煎无效,以当归四逆汤合暖肝煎核心药物(乌药、茴香、沉香)便有效果,对比两方,可见寒凝之症细辛不可少。
姚甫应用经方点滴经验
作者介绍:姚甫(1885~1982),陇县人。原陇县老中医。擅长内伤杂病。姚师名希虞,字甫(1885—1982),陇县东南公社人。临床七十余年,学验颇丰。兹将应用经方中点滴经验介绍如下。姚师认为:“唾为脾之液,脾虚中寒,水湿不运,聚而为涎,上泛为唾。治宜健脾温中为主,佐以和中化痰,以理中汤加味最妥当”。王某,女,41岁,农民。1975年6月患腹泻后,至8月唾液日渐增多,不时唾出,唾液清稀,有时挟白痰,甚至说话吃饭时亦不能控制。伴四肢乏力,形寒纳差,舌淡苔腻,脉沉细而缓。延医治疗无效,余请教于师。先生沉思片刻说:“《伤寒论》云:‘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处以理中汤加味:党参15克,白术10克,干姜5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陈皮8克,神曲12克,薏仁18克,炙草6克,生姜5克。
姚师受陆渊雷先生《伤寒论今释》乌梅丸项下之案例启发,经临床反复实践,体会到此方并非专为杀虫而设,而是治疗厥阴经寒热错杂蛔厥证的代表方剂。用以调理寒热,和胃止呕及久痢不止均有捷效。但必以肝逆犯胃为指征,挟有手足发厥,上热下寒,渴不欲饮,舌苔薄白,脉弦细等症。陈某,男,53岁,农民。患者有吐蛔虫史。一月来,每日早饭后即呕吐饮食涎沫,其味酸苦,嘈杂心烦,一直延至下午一、二时,致每日不敢用早餐。曾服止吐药惘效。于1973年5月1日找姚师诊治。证见手足发厥,上热下寒,口渴不欲饮,食少肌瘦,大便稀溏,午后身热面赤,舌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肝逆犯胃,用乌梅丸转枢厥阴。
乌梅16克,党参12克,细辛5克,桂枝5克,附片6克,干姜5克,黄连4克,黄柏6克,当归6克,花椒6克,法夏10克。煎服三剂,症状大减。后用原方配丸服至半月后,呕吐已平,手足温和,饮食渐增。
党参、白术、山药、莲肉、酒芍、川芎、神曲各30克,炙草9克,扁豆4克。为末,姜汁打神曲糊丸如梧子大,每服60丸,空腹开水送下,每日二次,药尽病愈。方名四逆而不用姜附者,因姜附治阴盛阳虚之寒。故以养血活血之当归为君,以调和营卫之桂芍为臣,佐细辛以通达表里上下之经脉,使木通以开通内外阴阳,更以大枣甘草益中气而培土,则一切血虚寒滞,湿痹挛痛之症皆可治之。姚师习用此方,兹举例如下:张某,男,47岁,农民。1981年夏,因涉水多日,曾有少腹疼痛之症,疼剧则呕吐、肢厥,但二便正常,当时找余诊治,服药数剂暂愈。但遇感冒则发,四肢厥冷,面色苍白,阴囊清冷,睾丸掣痛,连及少腹,但无红肿。脉沉细而弦,舌苔白腻。经余用暖肝煎等方服之不愈,后将此病情转告姚师。
当归、酒芍各12克,桂枝、细辛、炙草各4克,木通、沉香各3克,台乌、小茴香各6克,茯苓9克。服一剂痛止,三剂后诸证消失。遵师所嘱,复诊时处以十四味建中汤培补脾肾之阳,以资巩固。随访至今再未复发。以后谈此病时,姚师云:“寒疝之病多由水、寒、风冷外遏,木失所养,经乏所荣而成。同时肝之经脉络于阴器,因此治疝药与肝经关系甚为密切。故治寒疝腹痛,须养血暖肝,温经逐寒方能奏效,而当归四逆汤正合此病之机理”。并用此方治疗类似病例数人,均收捷效。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