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组织人事报》刊登整版文章
专题报道上飞院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
一起来看《组织人事报》的报道↓↓↓
前言
大飞机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工程技术人才在大飞机产业发展中发挥着“第一资源”的关键作用。当前,大飞机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对全产业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上飞院)是中国商飞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也是国产大飞机工程技术人才的用人主体。
近年来,上飞院初步探索出贯通“高校——企业——产业”全链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路径,打造了一支“年轻化、高学历”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现有员工4300余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64%,博士、硕士学历人员占比90%,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近45%。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园区
案例特色
产 业:
大飞机产业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端制造业。C919国产大飞机的研制,共有1000余家企业、高校院所,30多万人才参与,涉及新材料、现代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
上飞院作为大飞机型号研制的龙头,不仅需要在产业链中集成上游供应商、下游航空公司、维修机构,还要聚拢全产业链人才,融合成技术攻坚的整体。
人 才:
上飞院联合高校开发课程,将企业内部培训资料转化为高校课堂教学资料;共建“大飞机班”,探索商用飞机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
建立关键设备揭榜挂帅征集项目公示机制,大胆任用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重要技术职务、领衔重要技术项目。
依托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面向全产业输送专业培训,实现“理念、体系、组织、流程、工具、方法”的有效对接。
骨干研究员走进高校授课
前移飞机工程师培养关口
11月2日,在2024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开幕式上,国产C919和C909飞机首次双机编队开展飞行表演,赢得观众热情欢呼。目前,C919已在国航、东航、南航等我国三大航空公司投入商业运营;与此同时,今年C919首次飞抵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开展高高原运行关键系统研发试飞,首次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执行商业航班任务,首次飞出国门亮相新加坡航展……国产大飞机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进展。十多年的奋斗,我国走完了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大型客机的全过程。
C919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
上飞院担负着国产大飞机项目研制的技术抓总责任,承担着设计研发、试验验证、适航取证等重大任务。扩大商用飞机领域卓越工程师队伍规模、提升人才质量一直是研究院人才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上飞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把握高校企业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大机遇,瞄准软件开发、机载系统、先进材料等急需紧缺专业,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11所国内高等院校合作共建“大飞机班”,探索商用飞机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自开班以来,上飞院依托“大飞机班”累计培养340余人,超过70%在毕业后直接入职上飞院,实现了“订单式”培养与“定向式”就业。
“大飞机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何特殊?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近3年的在校时间,几乎一半都在企业学习实训,我的毕业课题就来自我参与的工程项目;我们的学习课程也是校企双方共同定制的,充分融入了大飞机设计研发的实践内容。毕业入职后,我能无缝衔接自己岗位工作!”曾就读于上海大学“大飞机班”、现入职上飞院系统集成部的一位设计员表示。
从2021年起,上飞院负责机体结构设计与验证的型号骨干人员走进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与高校教师一起开发并讲授《民用飞机机体设计与验证》这门48学时的研究生必修课。课程内容包含了理论知识、案例设计、现场教学等多个模块,开课后受到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为了把枯燥的专业知识讲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下足了功夫。例如,在静强度分析与实践课程中,我们给每个小组发一张塑料卡片,让学生自己演示卡片在不同的受力作用下的行为模式,让大家直观地感受静强度的失效模式。此外,在客户选型中心、在大飞机总装现场、在C919全机试验现场,我们面对真实的大飞机实物现场讲解。不仅我们的学生、旁听的研究生,就连学院的老师们,都争先恐后参加现场课。”上飞院翼面部三级专业总师柯志强表示。
技术骨干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课堂
这是上飞院探索商用飞机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另一重要举措,通过将企业内部培训资料转化为高校课堂教学资料,上飞院联合合作高校开发了一系列兼具理论、实践内容的校企合作课程,确保课堂讲授的就是一线使用的,成功将培养关口前移,有效解决了课堂与实践、科研与产业“两张皮”等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了11学期授课,培养了198名研究生。与此同时,一批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导师”队伍也逐渐形成,目前,上飞院累计与4所高校合作开设10门大飞机专业课程,配齐配强80余位企业导师。
青年人才领衔重要项目
研发成果与职业发展挂钩
“搞大飞机,不能只靠一腔热血,要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无论是机翼设计、发动机性能优化,还是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都离不开深入的数学研究和计算。这些年来,我在工作中,不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数理分析能力,这让我受益良多。”上飞院电控软件部部长、党支部书记易子淳向青年员工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
2年前,易子淳挑起了大飞机高安全机载软件研发攻关的重担,并成功入选第二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2年来,上飞持续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进一步加强培养、使用。现如今,易子淳已经成长为国产大飞机机载软件研制体系的技术带头人,牵头研制了数款高等级机载软件,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为破解大飞机研发中跨学科、跨领域技术难题,上飞院进一步破除“四唯”,实行目标导向的“军令状”制度,建立关键设备揭榜挂帅征集项目公示机制,大胆任用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重要技术职务、领衔重要技术项目。“从前为了保证项目顺利交付,往往具有一定职称和工作年限的技术专家,才能承担关键设备的研发贡献,现在我们打破资历限制,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揭榜’,跨专业组建攻关队。”上飞院教育培训中心负责青年科技人才、产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伍婷表示。
上飞院青年科技人才开展技术攻关
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正让人才成就事业、事业激励人才,上飞院面向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创新探索等领域实行的差异化、个性化评价机制,将研究水平、应用价值等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与人才薪酬相挂钩。同时,为科技成果转化突出的团队提供专项激励。
在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的同时,上飞院也努力解决好员工的关键小事。围绕住房问题,全力争取属地人才公寓安居工作,一次性实现830余名员工入住;围绕婚恋问题,举办“青春合伙人”特色活动,帮助50余对青年人才组建家庭;围绕子女托育问题,建成上海市第一家教育颁证的企业内部托育园,解决好人才“后顾之忧”。
“过去食堂用餐时,我们常常吐槽:工作上,技术突破难题重重;工作外,相亲、买房、育孩同样不容易。现在,研究院帮大家解决了不少生活上的事情,餐桌上,大家常常聊技术和工程进度,每个人都充满干劲。”一名上飞院员工表示。
培训输出、认证互通
行业人才用统一“语言”沟通
智能手机普及后,随时随地都能上网已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刚需,可在乘坐飞机时,大多数人却不得不暂时放下手机。即便有些航班上开通了互联网,但要么有各种使用限制,要么就是网速慢、费用贵。而空地通信系统能够为乘客提供更低时延、更大带宽、更快速率特点的客舱WIFI覆盖服务,在万米高空上“看直播、刷视频”将成为现实。
空地通信系统的研制离不开主制造商、航空公司、设备供应商、通信运营商等多方主体的参与,几乎覆盖了整个产业链。上飞院作为主制造商,处在整个产业链的中心位置,不仅需要在产业链中集成上游供应商、下游航空公司、维修机构,还要将工作背景、专业能力等差异极大的全产业链人才聚拢,融合成一个技术攻坚的整体。
“上飞院有一套用来指导机载系统研制的统一标准。我们特别注重对研发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这套标准,这样我们就能用统一的‘语言’沟通、统一的‘武器’作战。”上飞院空地通信系统团队技术负责人唐泽娴说。
国产大飞机的研发、制造、运营、维修等,离不开大量上下游企业的配合,如何实现全产业人才资源的赋能、提升?近年来,上飞院依托航空领域唯一的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积极申报国家、上海市高级研修、知识更新项目,面向全产业输送基于大飞机特点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测试性、适航、构型、环境、软硬件”等八大主体的培训,实现“理念、体系、组织、流程、工具、方法”的有效对接,8年来累计开展20余期研修项目,为超过7000名产业人才注力赋能。
人才融合的关键还在于全产业资质认证互通。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民机公司,经过上飞院设计授权认证的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开展机头相关设计工作;在浙江、湖南、贵州等地,当地企业通过人员能力培育认证后可申请进入大飞机供应商目录;在航空公司、维修机构,经过主制造商认证的工程技术人员可直接开展技术支持等工作……“主制造商也需要扎根产业,去学习、拓展系统供应商的部分关键技术;供应商、航空公司等也在与主制造商的合作中按照航空标准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提升了自身能力、拓展了未来业务范围。此外,我们计划提出统一的商用飞机产业工程技术人才标准,制定能力模型、评价体系,发布人才报告,产才融合的未来大有可为。”伍婷表示。
编辑|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