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包博·知时节】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文摘   2024-10-08 21:16   内蒙古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鸿雁来宾、雀入水为蛤


志愿包博,魅力北疆。大家好,我是包头博物馆志愿者——崔笑一丁。今天我要为您介绍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




寒露



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每年的公历10月7日至9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便是寒露节气。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故名“寒露”。

中国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寒露时节,鸿雁南飞,寻找温暖的栖息地;雀鸟不见,古人以为它们化作了海边的蛤蜊;而菊花则开始盛开,为秋日的景致添上一抹金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寒露节气的本质。在农历的九月,随着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气温开始明显下降,夜晚的露水因寒气凝结而显得更加清冷,故名寒露。这一节气的确立,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一种精确描述,更是古人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寒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中的凉意日益明显。与此同时,物候变化显得尤为突出。菊花在这个季节竞相绽放,成为了标志性的花卉。它们傲霜斗寒,顽强地盛开,不仅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也体现了高洁的品格。此外,成群的大雁开始南迁,寻找更为温暖的栖息地;而蛰虫也开始忙碌地准备冬眠,以躲避即将到来的严寒。这些自然界的现象,都显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使得这个时节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在寒露节气,民间有着丰富的习俗活动。如登高望远,以赏秋景、抒情怀;饮菊花酒,以清热解毒、明目祛风;还有吃芝麻、螃蟹等时令美食,以滋补身体、抵御寒冷。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养生智慧。

寒露虽寒,但人们的情感却更加温暖。在这个时节里,家人团聚,共享丰收的喜悦;朋友相聚,共话秋日的私语。我们不仅要关注自然的变化,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更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份温暖与美好延续下去。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志愿包博·知时节】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图文编辑:马菊鸿

活动策划:王杨馨

参与志愿者:崔笑一丁、宋艳美、黄玉叶、郭潇、柯昊

审核:龚鹏 李阳

终审:叶永晟


包头博物馆 包头市文物保护中心
包头博物馆是一座立足包头、文物展品涵盖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以收藏、征集、保管、研究、宣传来展示包头及周边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