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模型】几何变换之对称(折叠)

文摘   2024-11-18 00:31   福建  

本主题相关内容*截图如下,后续还有更多【山言杰语】,期待大家可以关注阅读并留言讨论。



【山言杰语】

对于几何模型有几句不吐不快。如果着急找相关资料,请跳过我下面的唠叨,直接看最后。

1.模型教学勿泛化(引用钱德春老师论文的观点)。

过多的模型教学给学生补充很多的二级结论,然后找到适合这个结论应用的题目来训练,这样的教学很可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的固化僵化。

2.几何模型教学有其有效性的一面,因为学了一些特别的几何模型解法以后,就好比多学了一些定理。几何解题有更多定理可以用,有更多的模块化思维,就可以更快的识别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及其背后的有关结论,从而可以更快的思考分析问题。比如可以使用三线合一证明问题的地方,还有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地方,使用这样全等推导出的高级的定理比使用全等三角形来证明肯定要快要简洁。但是学生要熟悉这些高级定理的使用要有一个过程,过多的补充高级定理未必适合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不够的孩子。


对于几何难点专题采用微专题的复习教学设计,一线教师也常常采用,对此我是认同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对相同解法相同知识点的问题实现类化思维(引用钟建林老师的论文成果),找到其变化中不变的方法技巧。(当然还需要适当的变式不断打破模式固化。)

关键是要精选典例,并注意各个例题之间的联系与变化。不宜采到篮子里都是菜。


3.另外对这些结论称几何模型,个人认为是不准确的说法,但是现在连正式的期刊杂志也满屏幕这样的文章了,大家都这么说,也无力无意与之争辩。个人认为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可以把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称为基本图形分析法。对这两个词的考证与文献综述研究是个大问题,不方便简单说明,先略过。有意的朋友欢迎私下讨论交流。

我特意搜了一下微信,截图如下真的满屏。


4.数学教学不应该简单教结论,然后应用结论;更恰当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从基础的定理图形出发去生成更高级的图形,从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路径出发,关注几何图形中的线段之间的关系和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边角关系的转化等角度来发现新结论。比如教材上的角平分线遇平行线导等腰的例题,这个题目显然是知二导一的三个问题,还可以分类为平行线平行腰或平行底边两种位置特征。应该可以应用逆向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更多的探索与发现。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而不是刷题式强化,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并发现问题,启发其智慧……


我们三爱群团队一直利用QQ群收集存档资料。且使用QQ群文件搜索发现更多同类的材料。这也是为什么使用QQ存档资料的一个原因。存起来方便不占用内存,找起来方便,下载也便捷。

我们团队收集整理了一些网络上很多关于几何模型的资料。截图如下

更详细的关于这系列资料的信息如下文链接,文章里面有下载资料的方法,需要的自己来找找。
公益分享——中考几何模型资料(读者可能最关心的事情在这里,点击进去看看吧)

以上资料与简单思考随手分享在网络空间,希望可以对读者有用。需要更多资料请联系艾澍老师微信或QQ。加入任何一个三爱群微信群QQ群可以联系到她。以下是一个两千人大群。如果不能加入这个群可以给后台留言。

下面是三爱群更多的省份的QQ群进群通道,建议大家加入当地省份QQ群可以找到更多本地资料。


【公益分享】三爱群整理了江苏省初中数学的大量资料,需要的朋友请查阅入群通道

【公益分享】爱浙江群开放如图

【公益分享】爱山东群开放,实名制进群

进群实名制注明地市姓名。另外网络空间潜伏一些广告党,请大家注意防护识别,以免上当。


更多群的介绍,请读者在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留言需要加入的QQ群。会自动回复大家的问题。

关于师道自然公众号的自动回复


需要加微信群扫描二维码如下
群里难免有广告党潜伏,大家注意防护个人信息安全。


师道自然
分享林山杰数学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