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微光刺破黑夜,远处的山头被一片火光映红,枪声与喊杀声交织着,回荡在冰冷的空气中。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激战,而她,孙玉凤,站在一切的中心——枪口对准的,却是她的未婚夫,李荆璞。
“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李荆璞的声音因愤怒和不可置信而颤抖。
“闭嘴!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孙玉凤冷冷地回道,声音里带着决绝的悲凉。她的手微微颤抖,但眼神中却没有一丝动摇。
在场的抗联战士被这一幕惊呆了——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下,她竟将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自己的爱人。
“她背叛了吗?不可能!”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疑惑。
然而,这一切的答案,早在孙玉凤的人生轨迹中埋下了伏笔。
孙玉凤,黑龙江安宁县沙河镇人,父亲是晚清的秀才,家风开明。这个看似与世无争的家庭,却孕育了一个敢于冲破传统枷锁、背负民族大义的女子。
她的美丽是十里八村公认的,“孙家的大姑娘,像仙女一样。”邻里的夸赞让父母既骄傲又忧虑。在那动荡的年代,美貌更多是一种负担,尤其是在日军肆虐的东北,年轻女子随时可能成为日军暴行的牺牲品。
“不能再等了,得给闺女找个好人家。”孙家父母愁得夜不能寐。他们挑来挑去,把目光锁定在表侄周仓身上。
周仓,家里知根知底,父亲曾是东北军的高官。但这看似完美的联姻,却遭到了孙玉凤的强烈反对。
“让我嫁给一个汉奸?不可能!”
原来,周仓的父亲在东北沦陷后投靠了日军,成了伪警长。父亲被抗联击毙后,周仓非但不觉羞耻,反而继承了父亲的伪职,成了日军的走狗。
孙玉凤的拒绝让周仓恼羞成怒,他频繁上门纠缠,却没想到孙玉凤的态度突然转变——她开始温柔地对待这个表哥,甚至主动提出学枪法。
周仓被美色冲昏了头脑,欣喜若狂地教她使用“王八盒子”。孙玉凤则暗自发誓:学会用枪,就离开这个家,去投奔抗联。
大年腊月二十八,孙玉凤悄悄收拾行李,天蒙蒙亮时跪别父母,消失在风雪中。
她冒着严寒,穿越荒野,终于在表舅万邦的帮助下,找到了名震敌胆的“平南洋”李荆璞。
初见李荆璞,孙玉凤的心扑通乱跳。他是传说中的英雄,英俊、冷峻、沉着果敢。他们在战火中结下深厚的情感,而孙玉凤的果断与勇气,也深深吸引了李荆璞。
“抗战胜利,我就娶你。”这是李荆璞的承诺,但他们都知道,这一天太遥远。
1936年,抗联接到了一项绝密任务:运送一批从苏联获取的武器。这批武器对抗联的存亡至关重要。
他们深知此行的凶险,却没有料到,因大雪封山留下的脚印暴露了行踪。日本关东军设下天罗地网,等待他们的,是一场致命的伏击。
战斗打响,枪林弹雨中,孙玉凤和李荆璞并肩作战。他们知道,胜利的希望渺茫,但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必须拼到最后一刻。
“不能这样下去了,咱们会全军覆没!”孙玉凤眼里噙着泪,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转头望向李荆璞,目光中充满了痛苦与不舍。“你必须走,带着剩下的武器冲出去。”
“我不走!我们一起!”
“闭嘴!”孙玉凤拔出手枪,指向李荆璞,“你走不走?”
“你敢杀我?”
“你信不信,我现在就扣扳机?”孙玉凤的声音冷得像刀子。她知道,这是她唯一能让他活下去的办法。
战友们终于明白她的用意。有人试图阻止,有人默默落泪。李荆璞最后选择了撤退,但在离开前,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那是诀别。
孙玉凤没有退路,她举枪冲向敌人,吸引了所有火力。最后,她在日军的围攻中,毅然跳下悬崖。
她的牺牲为队伍争取了时间,武器最终被安全送达。这位巾帼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抗联的希望。
多年后,李荆璞站在悬崖边,沉默不语。他的手紧紧握着那把枪——那是孙玉凤留下的。
“她是英雄。”
他低声说,声音里是刻骨的悔恨和无尽的怀念。
历史的风沙埋没了太多人的名字,但孙玉凤的故事,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她的选择,是对抗战精神的完美诠释。
而讽刺的是,那些她拼命反抗的侵略者,那些贪生怕死的伪军,如今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没人记得他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