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26期

科技   科技互联网   2024-09-08 20:17   四川  

周日播报


【AI出海】

交出成绩单,

前8个月AI移动应用收入20亿美元

2024 年已经来到了 9 月份,AI 依然是各界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坏消息是,在大家心里真正能跑通 PMF 的产品依然还只有那几个,但好消息是,越来越多厂商的入局在推动产业前进,即便很多产品可能还无法跑正、真正实现盈利,但越来越多新产品出现在用户视野范围之内,并获得了用户的“投币”认可。

1、欧洲、拉美下载收入占比均在 Top3,值得关注

根据 SensorTower 9 月 2 日发布的数据,2024 年前 8 个月,AI 应用收入同比增长 51% 至 20 亿美元,预计 2024 年全年收入将达到 33 亿美元。相应,SensorTower 预计下载量同比增长幅度也有 26%。

下载方面,从区域市场的角度来看,AI 移动应用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所不同,虽然下载量依然主要由新兴市场贡献,但细节有差异。印度依然领先,占比 21%,拉丁美洲的用户对 AI 应用认可度也很高,比印度的下载量占比只低 1 个百分点,欧洲排在第 3,占比 15%,该数据相对反常(整体移动 App 来看,基本上欧洲国家排不进下载前十)。因为此次统计不包括第三方安卓市场下载量,所以中国排名靠后,不在 Top5。

收入方面,下载占比仅 11%的北美市场,贡献了 47%的收入,欧洲第 2,占比 21%,拉美市场依然表现不错,收入占比第 3,8%。虽然拉美市场,下载占比和收入占比,与北美欧洲相比,属于倒挂,但入场和买量门槛都较低,一些出海产品例如 Poly.ai(可参考我们之前的选题《教育大厂“不务正业”,AI 社交出海巴西、拿下近 600 万月活》),也通过拉美市场起步,可重点关注。

在整体数据部分,SensorTower 给出了今年前 8 个月全球 AI 应用下载的 Top30,我们也对这些 App 进行了梳理。

2、套壳 AI 助手会死?

从类别来看,AI Chatbot 占了一半,15 款产品入榜,其中 AI 陪伴类(创建角色与之聊天)4 款,剩余 11 款为 ChatGPT 为代表的助手类,除了 OpenAI、Google、微软、字节几家大厂之外,均为中小厂商产品,且中小厂商的产品收入都还可以,ChatGPT 在快速增长,“但套壳 AI 助手会死”,依然言之尚早。

图片是第 2 大类别,总计 10 款产品入榜。第 3 为教育,均为中国厂商出品,字节 Gauth 和作业帮 Question.AI。剩余为音频、视频与翻译各 1 款,音频产品为格像科技的 Beat.ly,视频产品为 AI Video Editor: ShotCut AI,根据现有信息总部位于新加坡。

3、华人团队/中国企业11 款产品入榜,占比超过 1/3

AI 出海,中国企业依然没有落下,前 8 个月下载 Top30 产品里有 11 款来自中国,美国和土耳其各自 5 款,剩余其他国家均只有 1 款产品入榜。

中国厂商中,入榜产品数量最多的为字节,一共 3 款,在 AI Chatbot、教育和图片类各自有 1 款产品入榜,其次为作业帮,分别是 AI 陪伴类产品 Poly.AI 和帮写作业的 Question.AI。

在看完整体趋势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我们关于AI Chatbot 和图片&视频等细分赛道的解读部分。(>>>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国内潮流社区公司,孵化出

全球月访问300w+生图产品 | 对话一线

在去年的榜单中,我们观察到以 Midjourney、Leonardo.ai 为首的生图产品都获得了不少的流量。但从 7 月份的榜单中我们看到,Top10 的 AI 生图产品无一例外都出现了流量下滑,而 Midjourney 36% 的环比降幅,格外扎眼。

本月 AI 生图产品 Top10 的流量
均出现下滑|图片来源:AI产品榜

生图产品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吗?在出海 AI 生图产品 Tensor.Art 的运营负责人思禹眼中,显然不是,不仅如此,她认为现在的市场中可能孕育着新的机会。Tensor.Art 7 月的网站流量达到 397W,7 月环比涨幅达 14.4%,算是一匹小黑马,暂时还未被收录到产品榜单中,目前大概能排在生图产品流量第 9 的位置

对于这样一款入局并不早,公司背景也并不雄厚的产品,却靠较为精准的定位,技术积累和对社区的经营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押注孩子的AI陪伴与教育,

山东女孩获OpenAI投资

教育的未来会是怎样?毫无疑问,我们正站在一个由 AI 引领的变革风口——它不仅能重塑知识的获取路径,更可能点燃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激情。本期,我们很高兴邀请到 Heeyo AI 的创始人曲晓音,聊聊她的创业之路。

晓音出生在青岛,本科在美国读书,毕业后加入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任产品经理。2019 年,26 岁的晓音从斯坦福 MBA 辍学创办 Run The World,这家公司于 2023 年被成功收购。

今年,晓音带着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 AI 技术的热情,开启了一段旨在'Empower 1 billion kids to accomplish their wildest dreams'的旅程。她相信孩子们每次闪现的好奇心都可能是梦想的起点。通过个性化的 AI 教育伙伴,Heeyo 致力于为 3 到 11 岁的儿童提供支持和引导,让他们在游戏和探索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Heeyo AI 凭借其创新理念和强大潜力,已成功吸引了包括 OpenAI 在内的一系列知名投资者的支持。这一认可不仅为 Heeyo AI 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进一步印证了其在 AI 教育领域的未来潜力。

从硅谷的创新文化到家庭教育的个性化需求,从 AI 技术的成熟应用到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怀,晓音的视角跨越了技术与人文。在 Heeyo AI 的世界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而 Heeyo 里的各类 AI 角色,成为了他们最忠实的伙伴和导师。(>>>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电商出海】

净利润跌96%,极米科技“凛冬已至”

投影仪卖不动,极米科技的下滑还在继续。

7 月底,极米科技发布了 2024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上半年极米科技归母净利润为 367.31 万,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8905.43 万,同比下降 96.04%。要知道,2023 年极米科技的业绩下降幅度就已经超过了 75%,上半年继续暴跌,哪怕贵为“投影仪一哥”也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图源:极米科技公告

屋漏偏逢连夜雨,极米科技的表现使得背后的资本开始出现松动。就在今年 5 月 1 日,公司第二大股东百度再次减持,将股份进一步降低到了 4.27%。

从 2013 年成立之初,极米科技在产品打磨、技术创新和资本的助推下经历了一波跨越式增长,逐渐超越爱普生等国际巨头,成为全球家用投影仪第一品牌。到现在营收艰难为继,净利润持续暴跌,不可否认和当下整个投影仪市场的不景气有关。

据 IDC 数据,2023 年我国投影仪市场出货量为 473.6 万台,同比下降 6.2%;销售额 147.7 亿,同比下降 25.6%。销售额下跌幅度倍数于出货量,意味着投影仪设备的平均售价也在逐渐走低。

在投影仪赛道连续 6 年出货量排名第一的极米科技,在国内市场已经内卷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能靠出海走出一条新路吗?(>>>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逆境开局实现反转,

出海8个月冲到购物Top榜单

关于为何做品牌,答案本应是千人千面的,但在前几年消费投资的浪潮中,不少人面对诱惑逐渐丢失了本心。资本追求回报无可厚非,但做品牌的目的如果最终只剩扩张、上市,恐怕很难有好结果。

不过,当无数曾经融资、被追捧的新锐品牌逐渐销声匿迹,我们也不必对行业感到失望。毕竟还有很多拒绝诱惑、坚持初心的人,从一开始就在扛着逆境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别样的品牌活法。

今天,当他们的逆境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所有人的困局,这些探索也有了更大的意义。

此前,浪潮新消费与智能首饰品牌 TOTWOO 创始人王洁明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从 2015 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定位于情感连接的智能珠宝品牌发布开始,王洁明就走上了一条不被人理解的道路,不融资、不被看好、传统供应链无法满足生产……

这是很多新品类都会遇到的挑战,但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王洁明的情况要艰难得多。如今,TOTWOO 已经是世界上唯一真正保有珠宝外形的智能可穿戴首饰,并在美国各类购物榜、品牌榜上数次冲到前几,一度超过 Tiffany 等国际大牌。

“这几年,我们每年的销售利润都在翻番,但在这之前,没有人知道我们有 3 次都快要倒闭了。”

今天很多从低难度开局的人还不适应行业变化后的高难度模式,或许从一开始就把难度调到最高的王洁明,他一路走来之后对于品牌的理解、用户情绪价值的把握,以及出海方面难得的实践,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调整自己。

浪潮新消费:在做 totwoo 之前,你最开始在新华社工作,后来去了 VIVA 做了国内最大的手机杂志平台,然后还接触过 MCN、电商等项目,为什么你进行了这么多不同角度的探索?

王洁明:这跟媒体人本身的行业属性有关,天然会对各个领域都产生浓郁的兴趣。

我以前在瑞典做过驻外记者,在北欧报道过各个领域的顶级跨国公司,以及文化、音乐、娱乐相关的内容,所以我在后来创业时,也想找一些新的、有意思的、能让人停不下来的东西尝试。

浪潮新消费:在这些探索中,你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先驱,有没有找到什么共性?

王洁明:在新华社我**了很多全球顶级的企业家、创始人,以及艺术家、科学家。而这些人身上有个重要的共性:他们特别地坚持初心,只要是喜欢、想探索的东西,就会不遗余力地去投入。

这些成功的人也影响着我,驱动我去探索自己内心喜欢的事,并且要做出不一样的东西来。所以我想的是怎么把一件独特的事情做好,而不是好像做品牌就一定要为了上市,这两者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浪潮新消费:你最后落脚在 totwoo 上面,是因为它将珠宝和智能、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吗?

王洁明:对,这个概括蛮到位的。经常有人问我:你究竟是在做首饰还是智能产品?你做电商的时候要上哪个类目?

我的回答是:totwoo 卖的是 Love,是爱与连接。

这是件非常柔软、感性的事,可做智能首饰又要极其理性,因为智能模块丝毫马虎不得。

做珠宝是手工活,甚至工匠的心情都会影响产品最终的呈现;而把智能模块放进首饰里是个非常严谨的过程,但凡有一点误差,防水、充电以及信号就会出问题,而且还要理性地从用户角度推敲产品细节。

做品牌就像做人一样,你最终打动另一个人的是能提供足够情绪价值的那些东西,这些才能真正进到人心里去。

浪潮新消费:前几年消费投资最热的时候,你还是守住了自己的初心或者是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去思考清楚了这件事,所以那段时间你们好像是没有融资的。

王洁明:对,我觉得创始人得把这个道理想清楚:如果我做的是世界上没有人验证过的事情,连我自己都没能真正论证出未来,外部的投资机构更想不清楚,大家也就没办法交流。你可以坚信自己,但无需苛求别人。

抛开情怀,投融资本质就是一门生意。人家投你是要挣钱的,如果企业模型不能匹配机构的投资逻辑,那大家还是各干各的好。(>>>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利润告急,亚马逊或开启双重收费

2024 年,亚马逊新增的两大关于入库的费用,正如同五指山一般压在卖家们的利润上。

AMZ123 获悉,自 2024 年 3 月 1 日起,入库配置费正式生效后,来自业内的讨论便络绎不绝。大多数卖家认为,这笔突如其来的新费用不仅加重了成本负担,还对运营影响颇深。

而雪上加霜的是,从业内反馈来看,若有极端情况,入库配置费还可能与另一项入库相关费用,入库缺陷费产生“化学反应”,对亚马逊美国站卖家们的本就不富裕的利润造成重击。

据了解,亚马逊入库缺陷费于 2024 年 2 月 1 日正式生效。根据通知,若卖家货件不符合亚马逊的要求或与入库计划不同库存,亚马逊将会拒收货件,并向卖家收取入库缺陷费。

具体而言,被配送至错误位置、已删除和已丢弃的货件都有可能造成货件拒收或额外收费。其中有一种情况是:在多个目的地入库计划中,其他货件未在第一个货件送达后 30 天内送达,或创建货件分配为多目的地货件,仅发送其中部分而删除其余分货件 (删仓)。

换句话说就是,若卖家的分仓货件超过 30 天未送达,将有可能被亚马逊同时收取入库配置费和入库缺陷费,产生巨额物流成本。

而在近期,就有卖家反映,其原本正常优化拆分的 4 票货件,由于海关检查,导致其中有一票货件距离首个货件到仓时间超过了 30 天,造成原本入库配置费为 0 的 4 票货件,后续在被收取入库缺陷费的基础上,又全部重新被收取了高额的几百美金的入库配置费。

图片来源于知无不言

同时 AMZ123 了解到,业内拥有同样遭遇的亚马逊卖家不在少数:

“正常拆分货件同时发货,因为仓库乱接收导致 30 天内这几个货件到不了,亚马逊不仅罚我们入库缺陷费,被乱接收的货件还直接按最高入库配置费算。”

“我们也是这样,一下子多扣几千美金。”

综合卖家反馈,导致分仓货件超时送达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海关检查、仓库接收出错等问题,但亚马逊几乎都毫不例外地判定为需要收取入库配置费与入库缺陷费。(>>>关注微信公众号“白鲸出海”,后台回复“49975”,查看完整文章<<<)

【游戏出海】

一年内第3款千万月流水产品

为什么是这家厂商“华丽转身”

把带吸量玩法的大休闲产品做出高流水,是这两年很多中小厂商希望走通的转型之路。从目前来看,走这条路线最成功的厂商包括 Voodoo(「Mob Control」、「Block Jam 3D」),Lion Studios(「Hexa Sort」)以及 Rollic(「Twisted Tangle」、「Screw Jam」),国内一些厂商也在加大力度试水。

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原本擅长超休玩法的厂商们,在数值设计和游戏内容上不断优化,头部产品的流水天花板也不断抬高。这之中 Rollic 的表现格外突出,目前最头部的产品「Screw Jam」7 月双端流水已经达到 530 万美元(点点数据),这个数据放在很多重度品类里也算好看,何况休闲。

目前「Screw Jam」的月流水(蓝色)已经
明显高于其它同类产品 |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而就在「Screw Jam」不断刷新流水新高的同时,Rollic 又有一款新品「Seat Away」爬榜,最近 30 天流水达到 118 万美元(约合 838 万人民币),日流水目前也已经达到 5 万美元,眼看又要成为下一款月流水超过千万人民币的产品。

通过这一款产品,我们看到,Rollic 开始在类似消除的体验之外,探索更多的游戏设计和变现模式。这款新品在思路上反而更像是传统益智游戏“华容道”,选取的改造素材则变成了此前很火的超休玩法“挪车”。

除了华容道玩法能否继消除之后被 Rollic 打造成高流水游戏值得讨论之外;Rollic 一年之内做出 3 款超千万月流水的休闲游戏,其“方法论”也已经十分值得关注。虽然在玩法上新游戏融合了桌游《华容道(Kloski)》等玩法,又在难度曲线的设计上下了功夫,但是总体的商业化思路却仍沿用之前产品已经被证明了的模式。(>>>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眼红中国小游戏收入,

苹果和微信坐上了谈判桌

当坊间疯传淘宝 App 将全面支持微信支付之际,苹果与微信之间的纠纷还在继续。

日前,“苹果 微信”词条刷榜微博热搜,随着消息持续发酵,围绕“iOS18.2 系统将无法使用微信”“iPhone16 不支持微信”等话题,外界众说纷纭、猜测不断。对于传闻,苹果客服和腾讯公司工作人员均回应称,暂时没有得到这个消息。

此次苹果与微信的争议仍然集中于支付系统和“苹果税”,而主要焦点则在于,苹果希望腾讯能封堵微信小程序中存在的支付漏洞。

早在今年 8 月,就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公司正在加大对腾讯、字节跳动的施压力度,要求其对微信、抖音的支付系统作出根本性改变,否则将拒绝提供更新服务。据知情人士透露,近几个月来,苹果一直要求这两家公司封堵微信和抖音应用内存在的漏洞,因为该漏洞能够被开发者利用,将用户引向外部支付系统,从而规避苹果通常收取的 30% 佣金。而首当其冲的,正是当红炸子鸡:小游戏。

随后在 8 月中旬举办的腾讯 2024 年 Q2 财报会议上,腾讯方面回应称,目前腾讯并没有通过内购对 iOS 上的小游戏进行商业化。如果能顺利实现商业化,不仅符合腾讯和苹果公司的利益,更符合游戏开发者和用户的利益。但腾讯方面同时也强调,希望以经济上可持续,同时也公平的条件来实现这一目标。

事实上在腾讯正式回应之前,圈内就有一个半公开的秘密:对于 iOS 上的小游戏,不但苹果无法抽取“苹果税”,微信也不参与分成。只不过这一次,苹果和腾讯把这件事摆到了台面上公开谈判。究其原因,是国内小游戏日益庞大的市场规模。

根据《2024 年 1-6 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今年上半年,小程序移动游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游戏)收入 166.03 亿元,同比增长 60.5%。其中内购产生的实销收入 90.98 亿元,同比增长 81.56%;广告变现收入 75.05 亿元,同比增长 40.74%。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报告首次计入小游戏数据,其增长势头可见一斑。

若从市场份额来看,小游戏已占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总收入的 11%;而且,小游戏市场收入已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内购收入占比也在逐年提升。

眼看一个规模如此巨大的蓝海市场日渐兴旺,开发者在自家平台赚得盆满钵满、而自己却没落得半点儿好处,苹果怎么可能不着急?

可问题是,强行征收 30%“苹果税”,不但严重影响中国开发者、发行商的利润率,还对正在繁荣生长的微信、抖音小游戏生态打击甚大。长远来看,收益降低、热情消退还可能导致开发者就此离场,伤及渠道方苹果的根本利益。这种三输局面,肯定不是苹果想看到的。

那该怎么办?为今之计,也许只有一条路:苹果低头。

其实,“苹果降税”早有先例。近年来,苹果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频频遭到政府起诉和调查。今年 3 月,欧盟向苹果开出超 18 亿欧元的反垄断罚单,而后者也于同期大幅降低了在欧盟地区的“苹果税”(调整前:标准企业 30%,小型企业 15%;调整后:标准企业 17%,小型企业 10%)。

此轮调整后,中国已是全球苹果抽成率最高的地区。但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单凭国内开发者的声音,大概很难让苹果主动低头,毕竟强势如腾讯,也要跟苹果扯皮很久很久。

而除了强逼苹果低头外,微信的另一个对策是另辟蹊径,培养玩家通过 PC 场景游玩小游戏的习惯。陀螺发现,最新版本的微信 PC 客户端,已经提供了包括 PC 充值折扣服务,并在页面上展示经过 PC 端优化的部分小游戏产品。

此外,玩家还可以通过热门品类、朋友在玩、新游尝鲜等路径,接触更多小游戏。可见,微信方面显然有意在 PC 端丰富小游戏体验,拓展 PC 小游戏客群。更重要的是,此举在建设新生态的同时,也可以直接绕开苹果等渠道抽成。

长期来看,渠道让利肯定是行业大势所趋。

腾讯方面也在财报会议上指出,数字产业与应用商城间之所以关系紧张,根源是应用商店对游戏和其他形式的数字内容会收取 30% 的费用,而游戏行业认为这个是非常沉重的负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出于监管原因还是商业原因,应用商店的分成都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以小游戏为导火索,苹果为代表的渠道方地位或许将被进一步撼动。(>>>关注微信公众号“白鲸出海”,后台回复“49964”,查看完整文章<<<)

推荐阅读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21期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22期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23期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24期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25期

商务合作

Cassie | 微信:18506490569

Ares | 微信:18606066421

Lina | 微信:13381020131

媒体合作

Echo | 微信:13003974360

开发者&卖家对接

Demerly | 微信:18150844790

客服服务

Lia | 微信:baijing018

与CEO聊合作

白鲸出海魏方丹 | 微信:bjbandari02

(添加请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长按识别二维码,备注“白鲸”申请加入白鲸社群,获取更多资讯、活动、资源

白鲸出海
白鲸出海,泛互联网出海服务平台,白鲸专注于具备互联网属性的行业、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出海,包括应用、游戏、电商、区块链、智能手机及硬件、旅游、网络文学、影视、动漫、教育、体育和金融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