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吴梦军:履职建言、担当作为,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文摘   2025-01-24 12:27   山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1月23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山东会堂闭幕。今年的省“两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与会期间,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委员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履职尽责、共商大计,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每年的全省两会,教育话题都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鼓与呼,一直是省政协常委、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梦军职责所在、心中所念。

联合日报对吴梦军履职情况进行专题报道

作为省政协“产教融合•界别同心汇”牵头委员,过去一年里,吴梦军就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组织了多次专题研讨和调研活动,形成建议、提案等成果,并荣获了2024年度山东省政协“履职优秀委员”称号。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吴梦军围绕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发展先后带来了《关于加强低空经济产业时空物联智能技术人才培养的建议》《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建议》《关于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建议》三项提案以及《关于扩展“3+2”对口贯通培养试点高校类型的建议》联合提案,道出了她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呼吁和心声。与会期间,央广网、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闪电新闻客户端、联合日报、山东侨报等媒体对吴梦军进行了采访。


提供“好政策” 加强低空经济产业时空物联智能技术人才培养


吴梦军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省具有显著优势,发展基础较好、市场潜力大,对高水平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迫切。通过调研,吴梦军发现此类人才培养难度大,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不紧密,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产业链时空物联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吴梦军建议:要通过完善行业标准与规范制定、人才培养体系、产教融合协同机制、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支持、人才引进与保障政策等方面来加以解决,同时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低空经济中下游企业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共同研发时空物联智能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赋能产业发展。

牵头成立全国时空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为积极响应《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更好实现政、校、企、行协同发展,2024年11月,由山东大学、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作为发起单位,组织成立了全国时空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结合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在行业的应用与推广,培养新质人才,搭建服务时空物联领域合作平台,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打出“组合拳” 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营造养老服务人才“供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良好氛围,吴梦军建议从“加快学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健全养老服务行业薪酬体系、对非涉老专业人员提供转型机遇”等方面加快养老服务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人力和技能支撑。

吴梦军接受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记者采访

吴梦军认为,养老行业日益引起从国家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一方面,许多地方出台政策支持养老事业发展,另一方面,从事养老服务的人才培养却大大落后于社会需求,有些学校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生受到企业“疯抢”,远不能满足中高端养老服务现实需求。她建议:一是参照给予师范生减免学费的政策,对养老服务专业的学生减免学费,同时在招生计划、实习实训、产教融合等方面给予职业院校支持,鼓励开设养老相关专业;二是政府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对参与养老服务“订单式”培养的学校和养老机构,给予一定补贴;三是出台养老服务行业入职补贴、岗位补贴、见习留用补贴等人才激励政策,增加养老服务行业和工作岗位吸引力,营造待遇留人的良好就业氛围;四是为与涉老专业相近的在校大学生(比如护理、康复、心理、营养、社会工作等)、与涉老相关职业的社会工作人员(比如医疗、护理、康复、营养、社会工作等)提供转型机遇,打造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转型升级快捷通道。

培育“新模式” 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吴梦军接受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记者采访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60岁以上人口达2391万,占总人口比例23.62%,老年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山东省的老龄化呈现出总量大、增速快、高龄化三大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既带来了巨大挑战,也蕴含着重要发展机遇。

吴梦军认为,当前我省银发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服务供给看,一些刚需型服务,如针对高龄和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服务供给还不充足;从产品种类看,老年用品的供应和研发尚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从科技发展看,智慧养老和远程医疗等服务远未成型。为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她建议:建立政府主导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制度设计,建立“时间银行”养老服务系统,发展壮大特色老年用品产业,开发银发医养服务新场景,如“中医机构+养老机构”“中医院+社区医院+居家养老”等模式,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向社区、家庭延伸辐射;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工作者、康复医师、养老顾问等人才扎根基层,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扩展“多类型”  扩大“3+2”对口贯通

培养试点高校范围


山东自2013年起开展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这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职业教育升学路径,不仅满足了学生对于本科学历的渴望,更实现了高职(专科)和本科所学专业的高效衔接与提升,受到家长、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根据山东省2024年招生情况,全省“3+2”专本贯通培养试点高职院校共67所,衔接本科院校共计30所,共计286个专业点,招生规模11325人。

为推进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学生和高职(专科)院校提供更多选择,吴梦军建议:应进一步扩展试点院校类型,将职业本科高校纳入“3+2”对口贯通衔接本科院校范围,更好推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实现高水平职普融通,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另外,两会期间,吴梦军还就文化强省建设建言献策。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创造新的经济业态。要推动文化产业‘出彩出圈’,让其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出工出力’”。为此,她建议:一是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二是加强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营造适合人才集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吸引人才参与到文化产业发展中来;三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在财政、金融、用地和人才保障等方面拿出真招实招,着力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困局;四是提升数字赋能,助力产业出彩。依托虚拟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促进数字文化“产、学、研、服”一体化发展,五是着力培育“雁阵型”文化产业集群。加强统筹规划,打造出一批集技术研发、创意设计、生产制造、产品发布、展示交易、传播消费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国际化区域性高端文化产业聚集区。通过以上措施,加快形成我省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城市文化“融”起来,数字文化“建”起来,文化品牌“强”起来,文化企业“优”起来的发展态势。





省两会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正式发布,这对于吴梦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深耕职教领域多年,她坚信:职业教育所承载的是千万家庭对教育公平沉甸甸的期盼,是每个人对实现人生出彩的深切期待。职业教育发展的好与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与低,关系着每年成百上千万毕业生能否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关系着每个从职业院校走出来的学生及其家庭的幸福,关系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奋楫扬帆,开启奋斗新征程;担当作为,书写履职新答卷。吴梦军呼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再次校准方向,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扬起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劲风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彰显职业教育的新担当。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2025新年贺词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度“十大新闻”,揭晓!

全国职教界最高荣誉!我校喜获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供稿 / 党委宣传部

后期 / 张含笑

初审 / 刘太山

校对 / 赵方越

排版 / 韩彤、张守瑞

编辑 /  韩彤、张守瑞

审核 /  张元


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sdgctxy@163.com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展示学校特色 塑造学校品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