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多聚焦于有限的课堂教学与标准化考核,难以充分激发同学们对运动的内在热忱与持久探索的精神。校园跑以其独特的开放性、自主性与社交性,成功吸引了广大同学踊跃参与。体育运动不再是强制完成的刻板任务,而是变成了同学们主动追求健康自律的生活方式,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跑步,在奔跑中感受运动的乐趣与魅力。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近那些“奔跑者”,聆听他们的心声吧。
奔跑塑造坚毅品质
交通学院 孙伟根
来自交通学院的孙伟根同学,对自己的要求是每日校园跑不低于5公里,配速不低于四分半。他分享了自己从每日跑中总结出来的心得---跑步前,热身活动至关重要,转动脚踝、手腕,压压腿,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却能有效避免受伤;跑步时,身体微微前倾,手臂自然摆动,脚步轻盈落地,建议保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节奏。若跑步中身体出现不适,如呼吸困难或关节疼痛,务必及时停下。跑步后,不要立刻坐下或躺下,要进行拉伸运动,以减少肌肉酸痛。他提醒大家,跑步时切不可心急,要循序渐进找到自己的节奏并保持稳定,在保证不受伤的前提下坚持锻炼,此外,他强调,跑步强度因人而异,每个人都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调整跑步强度。
孙伟根同学提到,曾经的自己只是偶尔运动,身体素质并不理想,自从学校大力推广跑步运动后,他深受校园内浓厚跑步氛围的影响,从一名跑步小白变成了熟知跑步技巧、体能训练方法以及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的跑步达人。如今,跑步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深刻感受到跑步的魅力与价值,也在奔跑中不断挑战自我,塑造出了积极向上、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
小目标成就大蜕变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孙瑞
来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孙瑞同学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小小的目标---每次校园跑都要比上一次提升配速,这个小目标激励着他不断挑战自我,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他的速度与耐力不断提升。如今,他已从开始时的悠然慢跑者蜕变成了奋力追风者,这不仅是速度的跃迁,更是意志与激情的淬炼,彰显着青春蓬勃的生命力与无畏前行的勇气。
孙瑞同学认为,下午放学后或晚上进行跑步最为适宜,此时课程结束、身心放松,身心状态都比较利于运动。他提到,为激发同学们对跑步的热情和参与度,学校会定期举办跑步经验分享会及专项训练活动,为跑步爱好者提供专业的教练指导和训练资源,帮助同学们提高跑步水平。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他从大家的分享中感受到了鼓舞和力量,也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了很多实用的跑步技巧和训练策略,使他能够更科学地调整自己的跑步计划,不断突破自我,更有动力去追逐自己的小目标,实现从内而外的大蜕变。
心灵减负轻松前行
人工智能学院 赵悦
来自人工智能学院的赵悦同学将校园视作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小世界,每次奔跑其中,熟悉的景色都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她沉醉于跑步的纯粹,双脚规律交替、身体舒展的过程让她深深着迷。她说,双脚踏上跑道的瞬间,能让自己忘却学习的紧张忙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挑战。
赵悦同学通常选择在晚自习前跑步,此时跑步可以让她卸下一天快节奏学习带来的压力,每次跑完,身体虽感疲惫,内心却满是成就感与能量。她提到,学校对跑步运动的宣传推广,让她和很多同学都认识到,跑步不仅可以提升身体素质,还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是缓解压力和改善情绪的天然良方。也正是在这一契机下,很多像她一样的同学都主动走进操场,开启自己的跑步之旅,并且逐渐爱上了这种简单而有效的减压方式。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冥想跑、音乐跑等特色活动,从中可以更好地放松身心,提升跑步的体验感和幸福感。作为学校多元化运动理念的受益者,她认为,跑步已经成为大多数同学释放心灵压力的热门选择,每日一跑能够帮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找到一片宁静的心灵港湾。
自律成长你追我赶
智能制造学院 陈仲宇
来自智能制造学院的陈仲宇同学通过校园跑收获了更加自律的自己,跑步已经融入他的日常生活,成为他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最初跑10圈时的漫长与疲惫,到如今轻松完成15公里、半马成绩稳步提升,陈仲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坚持的力量,他在一次次突破中深刻领悟到毅力的可贵与坚持带来的成长。
陈仲宇同学认为,校园跑的开展让操场上奔跑的身影不断增多,大家在你追我赶中彼此激励、共同进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带动的跑步热潮,让整个校园充满了运动的气息,这种氛围感染着每一名学子,促使大家养成自律的运动习惯,在良性竞争中不断突破自我,在相互追赶中共同成长进步。此外,学校设立的跑步奖励、跑步打卡、“跑步之星”评选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同学参与其中,同学们通过参加活动不仅能获得荣誉证书,还能得到专业的跑步装备,这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跑步积极性,让跑步文化在山东工程的校园生根发芽。
以跑会友多彩生活
现代艺术学院 张震
来自现代艺术学院的张震同学认为校园跑是丰富大学生活、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绝佳方式。校园跑让他结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他和朋友们分享经验与感悟,为大学生活增添了乐趣与色彩。
张震同学深切感受到,体育教学改革催生的校园跑活动,如同一条友谊的纽带,将原本陌生的同学们紧密相连,让大家在跑步中收获珍贵的友谊,让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操场上,他们一起奔跑、互相鼓励,共同突破自己的极限,这种共同奋斗的经历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还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校园跑让张震与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的朋友圈子不断扩大,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期待学校多多开展团队合作项目,如接力跑、团队越野赛等,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信任与默契,让跑步的社交属性得到充分发挥。
目标引领心性磨砺
智能制造学院 田欣
来自智能制造学院的田欣同学将校园跑作为自己达成目标、磨砺心性的有效手段,每次跑步前她都会设定里程、速度等目标。加入到校园跑计划之前,她遇事容易焦虑急躁,在跑步过程中,她学着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跑步让他的心性变得稳定平和。
田欣同学强调,参加校园跑对磨砺心性有很多好处。首先,跑步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坚持的活动,跑步能够帮助急躁的人学会平静。通过持续的锻炼,你会意识到,很多事情并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步来。其次,跑步时的节奏感和呼吸控制能帮助你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每次坚持跑完,都会让你感受到成就感,培养了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的决心。长期坚持下去,急躁的性格就能逐渐得到改善。她还说,非常感谢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所强调的科学跑步理念,为同学们提供了正确的跑步指引,让大家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既能磨砺心性,又能保障自身健康。
跑团相伴携手共进
建筑工程学院 姚同涛
建筑工程学院的姚同涛同学因跑步结识了山东工程跑步者协会,在这里,他与来自各学院志同道合的学长学姐们相互扶持、彼此督促,共同进步,在他们的带领和鼓励下,他在校园马拉松中取得了第8名的优异成绩,还参加了首次马拉松比赛。
姚同涛同学认为,学校操场良好的运动氛围让跑步不再寂寞,校园跑活动有助于督促同学们坚持跑步。跑步既能让锻炼我们的骨骼与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分泌多巴胺提高幸福感与专注力,还能让我们从容应对800米、1000米等高强度体测项目。他认为,积极参加校园跑,就如同为自己的“健康银行”储蓄能量,每一次跑步,都是在为未来积累健康资本,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积累会逐渐转化为一种稳定的内在力量,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加从容不迫。
姚同涛同学所在的跑步者协会成立于2023年,如今成员已有100余人。在他看来,校园跑活动与跑步者协会等活动社团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校园跑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轻松参与的跑步平台,让更多人了解跑步的乐趣并加入其中,跑步者协会等活动社团为跑步爱好者提供了更专业的训练指导和社交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更高的水平上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校园跑活动和跑步者协会相互补充,共同为校园文化注入活力,让跑步成为更多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致力于通过校园跑活动,激励学子探索身体潜能,鼓励学子收获健康快乐。走近这些 “奔跑者”就会发现,校园跑不只是单纯的体育锻炼,而是新型的社交平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其中,因为跑步不仅为他们带来了健康的体魄,也赋予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校园跑活动如一簇簇绽放的花朵,不仅装点了校园的冬日,更悄然改变着的运动习惯,跑步俨然已经成为释放压力的最佳方式,成为了一种新时尚、新的生活方式。
秋冬时节的山东工程校园景色宜人,在这样的校园里奔跑,留下的是青春最美的记忆。
同学们,还在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在校园里尽情奔跑,释放青春活力,收获健康与成长!Let's go!
供稿 / 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室
初审 / 刘太山
校对 / 赵方越、房业粮
排版 / 张燕
编辑 / 韩彤、于浩然
审核 / 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