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打造“五共五化”实践育人新模式 提升思政教育引领力

文摘   2025-01-08 19:47   山东  

近日,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公布了山东省职业院校加强思政引领力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报送的《打造“五共五化”实践育人新模式 提升思政教育引领力》入选优秀典型案例。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强化系统思维,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打造“五共五化”实践育人新模式,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引领力。

五共
机制共建、平台共搭、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元素共挖


共建育人机制,上下协同促发展。构建形成了学校党委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多部门协作的“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方向一致性、目标共同性、内容契合性等进行系统设计。

共搭育人平台,同绘教育同心圆。学校在创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大中小一体化、对口帮扶、结对共建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有效拓展了思政实践平台。

共享育人资源,立足地方特色开发教学资源。走进章丘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展览馆、章丘区水河村舜耕九州等红色教育基地,山东省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三涧溪村,章丘梆子博物馆等文化体验展示场所,将地方特色资源持续深入地融入思政教育。

共建育人课程,开展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联合备课。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联合备课,找到思政与专业的契合点,形成逻辑问题链,让理论知识点精准敲击到学生的共鸣点。

共挖育人元素,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坚持主题递进化,一年一主题、进阶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线路专题化,围绕“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海洋”“彩色乡村”四大专题,系统设计“思想探源之路”“乡村振兴之路”等系列线路。

五化
主体协同化、目标一体化、内容融通化、资源课程化、评价规范化



育人主体协同化,同心聚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校地会商、问题协商、育人共商”形成合力。建强“大师资”,遴选一批涵盖专家学者、模范人物等教师队伍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开展现场教学。

育人目标一体化,同向发力。定期召开育人目标专题会议,将课程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和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育人目标一体化。

育人资源课程化,同向凝力。通过形态转化、内容转化和教学转化,将社会育人资源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育人资源课程化。

育人内容融通化,同汇协力。通过联合备课,将思政内容细化到不同类型课程之中,将创新理念、工匠精神等融入到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实现育人内容融通化。

育人评价规范化,同行助力。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将“育德成效”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观测点,实现育人评价规范化。

成效
通过实施“五共五化”实践育人新模式,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截至目前,学校建立了思政实践基地40余个,开展了理论宣讲普及等社区实践品牌项目30余个,组织了社区常态化开展实践活动600余次,累计3万余人次参与,学生实践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等多个奖项,16所兄弟高校前来学习该模式,团队教师多次受邀在全国会议上做主旨报告,累计3000余人次教师受益。第三方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在2023年用人单位对学校满意度调查中,对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满意度为96.88%。新华网、中国教育在线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学校开展思政实践教育典型经验。




此次入选山东省职业院校加强思政引领力优秀典型案例库,是对学校在思政引领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实践的充分肯定学校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2025新年贺词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度“十大新闻”,揭晓!

全国职教界最高荣誉!我校喜获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供稿 /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潇

初审 / 刘太山

校对 / 赵方越、董苗苗

排版 / 韩彤、张守瑞

编辑 /  韩彤、张守瑞

审核 /  张元


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sdgctxy@163.com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展示学校特色 塑造学校品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