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给孩子最好物质的父母,往往收获最少感恩;默默付出的父母,反而更容易获得孩子的孝心

文摘   2024-11-30 08:08   辽宁  

“投入的越多,孩子心里装的越少。”

我曾经听过很多父母的抱怨:自己付出全部给了孩子,到头来却换不回一句暖心的话。

每天忙着接送、补课、辅导作业,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可孩子却连个“谢谢”都不会说。

反而那些看似不那么“优秀”的父母,虽然没给孩子太多物质条件,但孩子特别懂事,特别体贴父母。

这是为什么呢?


01 给太多,反而让孩子觉得理所应当

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刘雨跟我哭诉:她的女儿上初中,家里条件不错,她和老公都是高管,给女儿最好的一切。

可每次要求女儿做点家务,女儿就说:“你们不是有钱吗?请个保姆不就行了!”

要求女儿自己收拾房间,女儿说:“我要写作业,我要补课,我要上兴趣班,哪有时间收拾?你们总让我学这学那,现在又要我做家务,你们到底想让我干嘛?”

刘雨特别难过:“我们给她最好的,就是希望她能少走弯路,成为更优秀的人。可她现在,把我们的付出都当成了理所应当。”

这就是现实版的“皇帝的新衣”,父母以为自己给的都是爱,却不知道这些“爱”正在慢慢吞噬孩子的感恩之心。


02 默默付出的父母,懂得留白的艺术

我有个邻居王阿姨,是个普通的清洁工。

她的儿子现在是某互联网大厂的技术主管,每个月都会抽时间陪妈妈,还给妈妈换了新手机,教她用抖音、刷视频。

王阿姨说:“我那时候没钱给他报补习班,就让他自己在家看书。他想学编程,我就省吃俭用给他买了台二手电脑。他现在有出息了,总说要好好孝顺我,其实我觉得他能有今天,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种默默付出的父母,无形中给孩子留出了成长的空间。

他们不会事事都替孩子安排好,而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在孩子迷茫的时候给予指引。

这种简单朴实的爱,反而让孩子更容易感受到父母的不易,也更懂得感恩。


03 过度付出,实际上是绑架了孩子的人生

很多父母不明白,过度的付出和保护,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控制。

我认识一对夫妻,为了孩子上好学校,特意在学区房旁边又买了套房子。

孩子的学习、吃饭、作息,事无巨细都要管。

孩子考了95分,他们会说:“你看隔壁家孩子考了98分,你是不是玩手机玩太久了?”

这哪里是在为孩子好?分明是在用“爱”的名义,绑架孩子的人生。

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要么变得叛逆,要么变得畏畏缩缩,永远活在父母的期望里。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对父母心存感激?他们心里只会有委屈和不甘。


04 教会孩子感恩,要学会“给与取”的平衡

我常跟来访的父母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给予,而是教会他们如何获取。

适度的物质匮乏,能让孩子学会珍惜;适度的挫折,能让孩子学会坚强;适度的放手,能让孩子学会独立。

你不用样样都给孩子最好的,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想要什么,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有句话说得好:“爱是一门学问,既要懂得给予,也要懂得保留。”

对孩子的爱,需要有度。给太多,反而会变成溺爱;给太少,又会让孩子觉得缺失。

找到那个平衡点,或许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智慧。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god轩
介绍一下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