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来就是多样的,偏偏有些父母只想把孩子往同一个模子里塞。”
现在的育儿环境真让人无奈,走在街上随处可见带娃的父母,不是在说“你看人家小明又考了第一”,就是“别人家孩子都考上清华了”。
每每看到这种场景,我都忍不住想感慨:你让孩子往哪里逃?
我在做情感咨询工作的这些年,接触过很被父母过度要求而变得自卑叛逆的孩子。
相反,那些被父母尊重个性、理解差异的孩子,往往活得很精彩。
这让我越发相信: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比较,而是欣赏;不是批评,而是理解。
01 比较是最廉价的教育方式
前几天,一位妈妈带着她15岁的女儿小雨来找我咨询。
这孩子眼神躲闪,说话声音很小,全程低着头,一看就是自信心严重不足。
“我们家小雨从小学习成绩就不错,但就是比不上隔壁老王家的孩子。我经常跟她说,你看人家王诗涵,什么都学得那么好,你怎么就不行呢?”
这位妈妈说这话时,我注意到小雨的手明显在抖。
后来单独和小雨聊天,她才说出心里话:“我真的很讨厌被拿去和别人比较,好像我做什么都不够好,永远达不到妈妈的期望。”
唉,这不就是典型的“比较式教育”吗?父母以为用别人的优秀来刺激孩子,就能让孩子变得更好。
殊不知,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慢慢丧失自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02 尊重个性才能激发潜能
说到尊重孩子个性的典范,我就不得不提我的一个朋友小陈。
她家孩子小北从小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但特别喜欢画画和手工。
换作其他家长,可能早就急得跳脚了:“你看看人家谁家孩子不是奥数班补习班轮着上?”但小陈夫妻俩却选择了支持孩子:既然喜欢艺术,那就好好发展这个特长。
结果你猜怎么着?现在小北不仅在美术方面表现出色,其他学科的成绩也都不错。
为什么?因为获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让他有了足够的自信和动力。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花朵,有的是玫瑰,有的是百合,关键是要让他们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绽放方式。”
03 真正的教育是放手不是控制
很多父母总觉得自己吃过的苦,走过的弯路,就一定要替孩子规避掉。
他们恨不得把自己的人生经验都塞给孩子,却忘了孩子也需要自己去经历、去成长。
就像我经常跟来访的家长说的:“你们想要的是听话的机器人,还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如果是后者,就得学会放手。”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填鸭,是启发而不是限制。
真正优秀的父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退后一步,给孩子犯错和成长的空间。
我见过太多因为父母过度保护和控制,而变得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人。
他们习惯了依赖父母的决定,到了该独立的年龄反而不知所措。
记住,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
无意义的比较只会让孩子有心理负担,不如好好沟通,看看的孩子到底需要的什么,给孩子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让Ta能勇敢地展翅飞翔。
因为最好的教育,永远都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