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超越国家权力的科技巨头们即将落幕?

科技   2024-11-13 15:44   广东  

在今天的美国,几位科技大亨正悄然改变着权力的版图。贝索斯的亚马逊、马斯克的SpaceX、扎克伯格的Meta、黄仁勋的英伟达等公司,已不仅是单纯的商业巨头,而被视作新的全球性力量。

在一片资本与技术织成的强大网络中,这些科技巨头不仅操控着经济的命脉,还逐步跨越国家的边界,挑战传统的权力体系。

科技巨头的力量:超越国家权力的边界

围绕科技巨头如贝索斯、马斯克、扎克伯格、黄仁勋等人的权力问题,逐渐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技大亨的权力已经超越了国家,甚至开始重新塑造全球秩序。这些企业不仅拥有海量资本和全球影响力,还有着支撑起这一切的尖端科技,几乎难以撼动。像贝索斯的亚马逊、扎克伯格的Meta、黄仁勋的英伟达和马斯克的特斯拉和SpaceX,已不再只是巨头企业,而是掌控全球经济命脉的超级权力。

正如伊恩·布雷默在《外交事务》上所言:“400年来,国家一直是全球事务的主要参与者。但这种局面正被少数科技公司打破,它们正与国家竞争并影响着地缘政治……科技巨头已经不再是普通公司,而是掌握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关键部分的力量。”在《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更将马斯克比作“网络神”,因为他同时掌控了太空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力。

这种权力最典型的案例便是马斯克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影响。冲突初期,俄军切断了乌克兰的网络通信,乌方一度陷入混乱。乌克兰紧急求助于马斯克,希望获得Starlink卫星终端支持。马斯克迅速应允,不久后,几百台Starlink设备抵达乌克兰,帮助恢复了战时通讯。

然而,当乌克兰计划使用Starlink进行军事行动时,马斯克担心这可能会引发核战争,因此关闭了克里米亚附近的Starlink网络。乌军在最后关头才得知消息,不得不取消关键任务——一场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决策,竟因马斯克的“个人恐惧”而被迫中止。

在其他方面,科技巨头的权力也不容小觑。举例而言,2016年美国大选后,脸书、推特等平台相继封禁了特朗普、马杜罗、博索纳罗等多国领导人的社交账号,以至于国家元首的“发声权”被掌控在一群硅谷高管手中,这引发了对企业权力边界的广泛争议。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大佬不仅在商业领域统治一方,还在政治舞台上攫取了某种话语权。 

科技巨头的权力受限?全球展开反击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种观点认为科技巨头的权力正在被逐步削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坐视科技企业“为所欲为”,而是主动出手制衡它们的影响力。在巴西,马斯克宣布推特(X平台)将删除法院要求的某些账户后,《纽约时报》评论称,这表明在科技公司与国家的较量中,政府依然占据上风;而在俄罗斯,普京打造“主权互联网”,将几乎所有西方社交平台逐出境内,迫使YouTube也岌岌可危。类似地,在法国,电报应用Telegram的创始人杜罗夫因不配合监管被拘捕,国家开始强势干预科技公司在本土的行动 。

在这一反制科技巨头的浪潮中,西方民主国家也在逐渐行动。欧盟推出《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打击社交媒体巨头的内容放任行为,同时也力图遏制其垄断。更重要的是,欧盟还计划在2024年正式推出针对AI的法律框架,来治理科技公司的AI应用。

而美国在拜登政府的推动下,由FTC的可汗和司法部的坎特领导的一系列反垄断举措,也让科技公司不再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例如,今年8月,一位联邦法官判定谷歌的搜索引擎存在非法垄断,可能将迫使该公司接受分拆。这或许标志着硅谷繁荣的“黄金时代”已然动摇 。

科技巨头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命运

科技巨头的命运,正在全球政治背景下发生重大变化。尤其在民主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科技公司所面临的处境可谓“冰火两重天”。

早在十多年前,中国政府就看到了科技巨头的潜在威胁,并迅速采取措施,将谷歌、脸书等西方科技公司挡在国门之外。类似地,俄罗斯、伊朗、印度和土耳其等国家也采取了激进手段来控制科技公司。在俄罗斯,普京试图构建“主权互联网”,屏蔽了几乎所有西方社交平台;印度政府则对公司施加强烈的压迫,明确警告若不配合当地政策,员工将面临被逮捕的风险。即便是YouTube这样的全球社交巨头,也因担心失去印度市场而不得不对政府妥协。由此可见,在这些国家,科技公司的行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企业难以如硅谷那般自由发展。 

科技霸主的未来:创新驱动与监管重压下的变革

即便面临监管层层压制,但在新兴领域如AI、卫星、量子计算等尖端科技,科技巨头们依然保有强大话语权。

例如,OpenAI的创始人奥特曼在经历了一次“董事会风波”后东山再起,公开宣称计划筹集7万亿美元用于“重塑半导体产业”——这一数额已经超过除中美外所有国家的GDP总和。又如黄仁勋的英伟达,作为全球最高市值之一的芯片企业,其AI芯片被认为是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黄仁勋更是以“摇滚巨星”般的姿态出现在台湾省,引来无数粉丝拥趸。而马斯克的SpaceX则与NASA的火箭发射日程高度关联,美国政府多项卫星任务都依赖他的火箭。2023年,他的公司共获得了17个联邦机构的近100份合同,总值高达30亿美元 。

然而,科技巨头的地位终究难以永固。首先,技术创新本质上具有扩散特性,突破性技术会迅速被复制、模仿或逆向工程,最终形成全球化的普及。上世纪的贝尔实验室、施乐帕克等创新先驱,虽然一度辉煌,但都因技术扩散和竞争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今天的科技巨头也不例外,注定将被新一代更具雄心的竞争者替代,这是硅谷故事的核心逻辑。

其次,科技巨头的权力虽大,但始终受限于国家意志。马云、杜罗夫等人的经历正是明证。国家不容挑战的本质不会改变,尤其是在民主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中,科技公司一旦触犯红线,往往会遭遇猛烈打击。

在民主国家,这种监管虽然温和,但立法压力、反垄断诉讼等形式,依然对科技巨头的未来构成威胁。正如学者莫伊塞斯·纳伊姆在《权力的复仇》中指出:“科技巨头的极端权力将难以为继,未来会受到更多的制约。”这一权力博弈的周期或将持续数十年,但可以预见,今天的科技巨头不可能永远高枕无忧,权力的边界正在重塑。

AI远航指南
在AIGC时代,「AI远航指南」引领您在AI浪潮中远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