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组入展!第五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结果揭晓

文化   2024-10-19 08:02   上海  
2024·第五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的终评工作已于2024年9月2日顺利完成。评审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宗旨,兼顾民族志学术研究与摄影艺术审美的双重标准,最终遴选出20组作品。入展作品将荣获中国民族博物馆颁发的金收藏奖,并于北京国际摄影周期间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隆重推出展览。

第五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
入展作品名录




入展作品

(20组)


(作品顺序按作者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1《哀牢哈尼人》


作者

曹家麟 

作品共 30幅



2《蒙鼓——重构与先人心灵对话的空间》


作者

陈钢 

作品共 30 幅



3《耳朵里的春天》


作者

大萌 

作品共 23 幅



4《山那边是我家》


作者

方云峰 

作品共 30 幅




5《帕米尔高原之花》




作者

傅春 

作品共 30 幅



6《凉山州彝族传统葬仪》


作者

胡小平 

作品共 30 幅




7《苗乡探古》


作者

旷惠民 

作品共 18 幅





8《拾年·达里雅博依·沿河而徙》

作者

刘辉 

作品共 30 幅

9《三峡移民新生活》


作者

鲁翔 

作品共 30 幅




10《老两口》


作者

朴亨莲 

作品共 30 幅



11《边墙 百姓》


作者

田相臣 

作品共 25 幅




12《鹰图腾》


作者

王晴 

作品共 30 幅



13《我的清江30年》




作者

王双跃 

作品共 30 幅





14《90后鄂温克小伙回到家乡,成为森林驯鹿人》


作者

王伟 

作品共 30 幅






15《千年传承——塔穆嘎》




作者

乌云娜 

作品共 29 幅



16《他乡·故乡 —— 直台羌寨的前世今生》


作者

徐  献 

作品共 24 幅


17《东莞记忆2011-2012:流水线上的柯尔克孜人》




作者

占有兵 

作品共 30 幅



18《海上疍家人“登陆”》


作者

张茂 

作品共 23 幅



19《社·像》




作者

张伟

作品共 30 幅




20《草色遥看近却无》


作者

张旭

作品共 21 幅



评委寄语

终评委


中国人自古有一个信念——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中国民族博物馆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民族影像志收藏体系,是为中华民族造一本完整的像册,为未来中国留一部浩繁的影册。这正是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的使命——为子孙后代建造一座关于中华民族的影像记忆库、影像档案库、影像文物库。

感谢深耕于民族影像志创作的摄影师们!在人类社会前所未有地迎来一个影像生产大爆炸的时代,您们耐心深沉地潜入宏大历史的日常,从当下情景构建民族记忆,将灵动现实拼合进历史长卷,用每一个人群的生活,用每一个地域的样貌,用每一种文化遗产的情态,拼合出一个完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

期待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影像记忆库庋藏丰饶!期待更多的摄影师为记忆库添加储存!

——郑茜



郑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发起者、策展人。




今年北京国际摄影周的主题是影像·生命·永恒,中国民族影像志双年展的持续举办,无疑是对影像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长河里,承载的记忆与传承的生命永恒意义最好的阐释,期待展览在北京国际摄影周的精彩呈现。

——赵迎新



赵迎新
北京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高质量的民族影像志,不仅是摄影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共融的需要。

——李树峰



李树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曾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



在本届中国民族影像志的评选中,我们看到了太多优秀的民族影像专题,竞争激烈,难以取舍,其实很多没有入展的作品也是非常优秀的。在这里祝贺入展的20位摄影师,也为没有入展的感到遗憾。中国民族影像志是一个公正、开放、包容的摄影大赛,他为致力于真实记录当代中国的摄影师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

——那日松



那日松
映画廊艺术总监、策展人,“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创始人



中华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进入第五届的评选与展览阶段,从数以千计的影像作品中,我们体察到摄影家们对故土的热爱,对远方的追寻,对文化的审思以及对传承的期许,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广袤与生生不息。民族志影像的力量不只在于描摹世相,更在于籍由这些光影的笔触,铭刻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以民族志影像为旗,引领我们不忘过往,不惧将来。
——朱靖江



朱靖江
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影像人类学教学研究与民族志电影创作。


人类的智慧是动物行为与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而文化是在智慧的基础上代代相传的仪式感。出反映了历史的演变,能感受社会群体或个体动作中智慧与文化,并充分反应摄影技术,捕捉到深入人心的画面的图片故事,是我作为中国民族博物馆主办的“2024·第五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的评委目标。今年也有幸看到不少很有代表性的纪实类作品,特别是几组新疆题材的图片故事很有特点。每一届的民族志摄影展已经成为了我汲取影像养分的机会之一,期待第六届的佳作。

——库尔班江·赛买提



库尔班江·赛买提
出品人,独立制片人,导演,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我从新疆来》《我到新疆去》《我从中国来-海外新疆人》等系列图书作者;人文纪录片《我从新疆来》《我到新疆去》《新疆滋味》出品人,总制片人,总导演;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上海江汗格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CEO。



回顾整个评审过程,我被众多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深深打动。这些参赛作品涵盖了中国各民族的生活与文化,从北方的粗犷风情到南方的细腻温婉,摄影师们通过镜头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独特风貌。作品不仅记录了各民族的日常生活,还展示他的节庆仪式、宗教信仰和手工艺传承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场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摄影师深入偏远地区,细致地进行田野调查,用镜头记录下了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揭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的作品跨度甚至长达10年以上,这些影像不仅是对民族生活的记录,更是对地域文化的全面展示,让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也能体会到他们在共同土地上所分享的文化纽带。这种地域与民族的交织,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魅力,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宝贵机会。

——梁君健



梁君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传播、影视人类学等方向的研究。纪录片作品曾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国内外重要影展。



中华文明的一大突出特性就是她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的重要成因,就是中华民族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史料的持续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正是有了持续的历史记载,中华文明五千余年的记忆才能像大河一样,浩浩汤汤,奔腾向前;也正是由于我们对历史的尊重,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才能绵绵不息,流传至今。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信息的记载也有了更多的方式。除了文字,还能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历史与文化。在影像中,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加鲜活;在影像中,中华各民族的故事更加生动。我想,这就是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的意义所在。鼓励更多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中华各民族丰富的生产生活方式,用快门捕捉中华各民族并肩奋斗的瞬间,用底片记录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程。

——田苗



田苗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 副研究馆员




第一次参与民族影像志的评选,在纪实影像越来越衰微的当下,没想到还是能看到如此多的摄影人在坚持长期记录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中国民族博物馆能收藏最优秀的作品,功莫大焉。

前天看傅拥军老师直播讲解美国传教士甘博拍摄的一百年前的中国老照片,没有绚丽的手法,朴实端正的反而在当下看着很“当代”。所以有些题材,手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思想去记录下来。也许当下被“鄙视”,也许一百年后也会是另一种珍贵的“当代”。我觉得民族影像就是这种题材。

当然,也希望很多老摄影人在拍摄时不要随大流,沉下来多一点对拍摄题材的认知和思考,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如此的绚丽多彩,是不是一定都要用“黑白”来凸显“逼格”,在各种民俗文化表演的表面下,是不是有更好的深度来揭开这些民族的内涵。

小子不才,一点浅见。

——浦峰



浦峰
新京报摄影记者,中国首个青年纪实摄影师联盟“拾城”创始人


初评委


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主办的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今年是第五届了,正好十个年头。这十年,也是中国影像人类学蓬勃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当中,得益于“双年展”的持续影响力,“民族志摄影”这一概念的学术合法性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强化,其中所蕴含的学理和方法也逐渐为摄影界所接受,使我们的摄影创作在艺术表现之外拓展出文化阐释的广阔空间。同时,通过广大摄影人不断的深入实践,摄影——作为“大影像”概念中基础且重要的一环,其有别于动态影像的独特的媒介特征和审美价值也开始被更多地认识到。在此过程中,影像人类学的学科边界及影像民族志的文本类型亦得以进一步明确。

民族志电影(纪录片)和民族志摄影,宛如影像民族志的“左膀右臂”,而在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推动下隔年举办的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和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则像是以一套左右互搏的“组合拳”的方式全面践行着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学术使命,也彰显出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历史担当。很荣幸受邀参与到今年的评审工作中,祝贺所有入围和入展的作者,预祝本届展览圆满成功,也祝愿中国民族影像事业蒸蒸日上、再续荣辉。

——德戈金夫



德戈金夫
摄影师,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日本写真艺术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青年摄影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会员。



民族影像志是摄影作品,也是民族志“写作文本”;是行云流水的叙事,更是不同人群、不同社区、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直观文献。以博物馆方式留存国家记忆,传承民族文化,为历史留印,为时代见证,是中国民族博物馆发起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征集事项的重要意义。

——周婷婷



周婷婷

中国民族博物馆展陈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的评审在技术层面始终围绕“美学原则”“真实性”“完整性”“人文关怀”“稀缺性”这五个维度展开,各维度之间地位平等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张可视化的“雷达图”。每一组作品在各维度上的表现能力,呈现在雷达图上的饱满程度即是作品的得分。

五届摄影展评审下来,让我欣喜的感受到已经有更多的作者理解了本摄影展的基本要义,能够按照我们需要的范式进行记录、创作和组稿。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评审难度,因为更多的优秀民族志影像作品和更多好的题材让我难以取舍。当然,最好的作品最终还是取决于作者对创作题材的理解深度,取决于能不能“田野”,够不够“深耕”。

真诚期望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持续办下去,为我们的后代留存真实和可以触摸的记忆!

——于游



于游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员,“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项目执行人。
资料:中国民族博物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文博圈
文博行业领先的传播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