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汉韵 盛世长安 : 西安新出土文物精品展

文化   2024-10-18 07:31   上海  


秦风汉韵  盛世长安:西安新出土文物精品展 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近年发掘出土的秦汉时期文物精品为主题,从铜器到玉器,从礼器到日用模型明器,从贵族墓葬到平民墓葬,有重点地展示了秦汉时期长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


《秦风汉韵 盛世长安 : 西安新出土文物精品展》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编著的展览图录,遴选了西安新出土的154件(套)秦汉文物,按照质地和功用分成了“青铜余韵”“烧陶制瓷”“秦雕汉刻”“整衣鉴容”“如琢如磨”五个单元。

青铜余韵

秦风汉韵  盛世长安


秦汉时期,随着传统礼制渐趋式微以及铁器的异军突起,青铜器的地位逐渐被替代,器型趋于简素。“器以藏礼”的象征性含义已若存若亡,青铜器广泛用于社会诸多方面,尤以轻便实用的日常生活用具为主,成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历程中最后的闪光点。


铜朱雀玄武座博山熏炉

西汉中期

盖径9.2、盖高7.2、口径7.9、腹径9.8、柄长7.9、座长8.2、座宽7.3、通高23 厘米
重1.12 千克
2007 年,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长条村取土场M11 出土(M1147)


熏炉有盖,盖为博山形,其上镂空浮雕出层叠山峦,炉盘似豆盘,子口内敛,深腹外鼓,中腹一周宽凸带,凸带中部有一周凸棱,平底,下为一小圆饼形短柱,柱下接朱雀形炉柄,朱雀展翅翘尾,双足分立,站立于玄武形底座的龟背上,玄武呈伏卧状,仰首向上,四肢外露,短尾。


熏炉,又称燻炉,古代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说文解字·屮部》:“熏,火烟上出也。”《急就篇》颜师古注:“薰者,烧取其烟以为香也。”熏香的材料为薰草,是一种草本植物,有特殊的气味。古代作为熏香用的主要是蕙,即茅香,也有将高良姜、辛夷等和茅香混合在一起熏烧。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笥木牌上书有“葸(蕙)笥”,而且陶熏炉中盛有茅香高良姜、辛夷和藁本等香草。

汉代随着用香之风的盛行,熏炉十分流行,形制多样,制作精良,进入了熏炉的大发展时期。目前所见熏炉主要为铜质和陶质,形制有豆形熏炉、鼎形熏炉、簋形熏炉、斗形熏炉、凤鸟形熏炉、鸭形熏炉、竹节鼎形熏炉。有的为了携带方便,会加铸横向执柄。如满城汉墓M1 出土熏炉5 件,其中一件为豆形博山熏炉,通体错金,炉盘和炉盖上皆铸造出高低起伏、挺拔峻峭的山峦,炉盖因山势镂孔,山峦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猎人狩猎、野兽逃窜,加之山间林木点缀,栩栩如生,让人恍若置身山林场景之中,生意盎然;另有一件鼎形熏炉,盖面镂孔,足下承盘;还有一件带柄执炉,其下有三足,炉盖隆起,作菱形网格纹镂孔,外设筒形提笼,提笼周壁亦为菱形网格纹镂孔,上有提梁,可谓件件珍品。大多数中小型墓葬出土熏炉都是造型简单的豆形熏炉,早期的盖面镂孔为三角几何纹,无底盘,中期以后多流行下有底盘的博山盖豆形熏炉。

造型简单的直接将薰草置于炉腹中,利用炉盖上出烟孔进气燃熏,复杂的则在炉腹下部镂有进气孔,以便香草充分燃熏,这种熏炉下往往有承盘,用以盛放薰草燃烧后掉落的灰烬。

该器与1964 年西安市莲湖区南小巷出土的汉代“博山熏炉” 形制相近。



烧陶制瓷

秦风汉韵  盛世长安


秦汉时期,陶瓷烧造业是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此期陶器按质地可分泥质陶、硬陶、釉陶和少量的夹砂陶。陪葬陶器的品种和数量较以前大为增加,以实用器为主,模型明器亦得到较大发展,仿铜陶礼器流行。汉代釉陶器的烧制成功,开创了我国低温釉陶大量生产之先河。

 

彩绘陶茧形壶

西汉早期

口径10.5、沿宽1.4、颈径10.7、腹长径36、腹短径24.1、底径12.5、足高3.4、通高30.5 厘米

重3.011 千克

2014 年,西安市雁塔区上塔坡村北清凉山居M51 出土(M517)


微残,彩绘有脱落。泥质灰陶。分体轮制,然后黏接。侈口,平折沿外斜,方唇,束颈,椭圆卵形腹,高圏足微外撇。口沿内侧饰彩绘,口沿上施红彩,颈部有两周红彩,器身饰有大卷云纹,圏足有一周红彩;颈部饰凸弦纹,器身及圏足饰凹弦纹。


M51 为坐东朝西的竖穴墓道土洞墓,共出土器物6 件,同出器物有陶罐、缶、灶、釜、甑。根据墓葬和器物形制、器物组合判断该墓年代为西汉早期。
 
因器形似蚕茧而得名。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一般认为,茧形壶、扁壶、长颈蒜头壶这三种器物最具秦文化的典型特征。亦常见于西汉早期墓葬中,壶腹或彩绘流云、几何图案,或仅以暗刻弦纹装饰。

秦雕汉刻

秦风汉韵  盛世长安


秦汉时期统治阶级重视运用雕塑手段来彰显王权威严、显示社会地位,陶俑等雕塑作品以空前的规模和数量涌现。相较于秦俑,汉俑身形娇小,生动有趣,汉代工匠在塑造陶俑时十分注重人物精神的刻画。着衣式陶俑和塑衣式陶俑的展示了汉代的人物形象、服饰、发型、官职以及当时的社会面貌。

 

塑衣式女立俑

西汉晚期

高32 厘米

重1.132 千克

2004 年,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派出所M2 出土(M2∶10)

 

残缺,石膏修复黏接。泥质灰陶,通体施白衣,白衣上彩绘。立姿,头外裹巾,状如风帽,巾裹住两鬓及颌下,后侧下披至肩,巾内有衬,额前巾衬平齐,裹至眉上,两鬓巾衬稍外露。鹅蛋脸,面容清秀,五官紧凑,神情恬静自然。身着左襟右衽棉深衣,裙摆呈燕尾形曳于地,腰身特细,两袂较宽,袂口收窄,长裙局部残存黄彩,内穿交领中衣,领边和袂边均为红色。双手拢于腹前,手隐袂内。面施粉彩,眉毛及眼睛施黑彩,唇施红彩。

 

汉长安城京畿周边地区,西汉陶俑也有少量发现。

已刊发资料中,值得关注的是2005 年周原纸白汉代墓地的两座中小型墓出土的陶俑。可以说都是小型墓葬,但却出土了少量侍从俑和御手俑,因此发掘者认为“纸白墓地或许与汉代美阳县有关,墓主人身份较为特殊”。

 

© 著录: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2 年第10 期。



整衣鉴容

秦风汉韵  盛世长安


铜镜作为古代妆奁照容的用具,深受秦汉先民的喜爱和重视。汉代青铜镜上花纹争妍竞秀,蔚为大观。加铸铭文是汉镜的一大特色,铜镜铭文作为镜背的装饰纹样,内容丰富,体裁多元,鲜明地反映出了两汉时期人们的思想欲求、生活习俗和思考方式,真实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

 

七乳瑞兽禽鸟镜

西汉晚期

直径16.5 厘米

重763.2 克

2000 年,西安市未央区尤家庄荣海住宅小区M2 出土(M2∶20)


镜面有少量红褐色锈斑。圆形,镜体大而厚重,镜面外凸,表面多呈铅灰色,局部呈亮银色。镜背中心为半球形钮,钮部有穿,圆形钮座。座外九个圆座乳钉和九朵草叶纹相间分布,其外两周凸弦纹之间为一周S 形勾连夔纹。主纹区内两周短线纹和凸弦纹之间有七个圆座乳钉和七个瑞兽禽鸟相间分布,每个圆座乳钉外侧围绕八内向连弧纹,圆座间瑞兽禽鸟分别为:羽人跪弄多支灯、蟾蜍、独角兽、白虎、雀鸟、朱雀、青龙,空隙间饰以三叶草和卷云纹。宽缘上由内向外依次为一周锯齿纹、一周凸面宽弦纹、一周双线波折纹、一周锯齿纹。出土时置于墓主右肩部外侧。

 

此类镜又被称为“七子镜”,流行于新莽前后,多体大而制作精良,图案精美,反映了汉代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开辟了魏晋南北朝神兽镜的先河。
 

© 著录:程林泉、韩国河:《长安汉镜》,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2 页,图版55-1,图41-1。



如琢如磨

秦风汉韵  盛世长


我国是古代世界三大玉作中心之一,秦汉时期,玉器的使用步入新的阶段。秦汉时期,玉器的使用步入新的阶段,“灵玉”和“礼玉”生存空间被压缩,“葬玉”的使用明显增多。玉笄、玉带钩等日常装身具及铁剑柄端和鞘上的玉具相当普遍,出现玉印、玉刚卯等。玉蝉刀法粗犷,线条平直有力,俗称“汉八刀”。

 

玉蝉(口琀)

西汉中期

长6、宽3、厚0.6 厘米

重22 克

2007 年,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东区汉墓M42 出土(M427)


青玉,质温润,局部有白色浸斑。扁平体,背部隆起,底部较平,头部略呈弧形,双目外凸,弧线形双翼覆盖蝉身,腹肚中部微露。背部阴线刻画出头颈、双翼、尾部,底部阴线刻画出蝉的腹部轮廓及腹部上的横向纹饰。

 

玉蝉作为口琀是古代葬玉之一种,属于九窍塞玉。九窍指人体之两眼、两耳、两鼻孔、口、肛门等。玉窍塞是汉代人死后用以覆盖和堵塞人体九窍的玉制品,属于玉殓具。东晋葛洪《抱朴子》:“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这是时人对于九窍塞作用的认识。
 
汉代口琀之仪继承于古代饭含丧仪,“饭”是根据死者身份之不同将谷、贝等物放入死者口中,“含”是把珠、玉等物放在死者口中。《周礼·地官司徒·舍人》载:“丧纪,共饭米、熬谷”,郑玄注:“饭所以实口,不忍虚也。君用粱,大夫用稷,士用稻。”关于含,汉刘向《说苑·修文》云“天子含食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因此玉口琀又称饭玉。饭含意在生者希望死者在另一世界中继续享受生前的食禄。将玉做成蝉形含于死者口中,也蕴含着生者借蝉之脱壳重生,希冀死者精神不灭,转世再生的美好愿望。

 

© 著录:刘云辉:《陕西出土汉代玉器》,文物出版社、众志美术出版社,2009 年,第236 页,图版212-A。

长安是秦汉时期的都城所在,同时也是国际贸易的中心,天下财富与能工巧匠汇聚于此,使者往来不断,商贩不绝于旅,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本书意在为观众们开启一扇通往秦汉长安的大门,一起畅游我国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

购买方式

「往期回顾」

博物馆展览策划必备书单,快收藏起来!

国庆书单来了,50本文博图书慢慢看!

与山西古壁的不期而遇

人手一本!博物馆基础手册


公众号:文博圈读书会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文博圈
文博行业领先的传播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