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冠英 | 人才评价改革需要注重成效 在评估反馈中进行动态调整

学术   2024-10-25 18:19   北京  



10月18日,人才发展专委会第三届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论坛在康复大学举行。论坛期间,围绕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人才发展专委会学术委员会秘书秦冠英接受了采访。秦冠英表示,各大高校在快速推进人才评价改革的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改革的成效,在持续反馈中动态调整改革措施,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人才发展专委会:地方医科院校人才引进工作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

秦冠英:人才引进对于地方医科院校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坚持人才引进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人才引进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工作,要与后续的人才发展、人才评价、人才管理和人才流动等相结合,形成系统性的人才工作体系。只有建成这样的体系,人才引进工作才能在正确目标指引下持续健康的发展。

这两年,我们CUSS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中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加强了人才引进,但不少高校由于缺乏系统化的措施,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情况是人才引进过多、过快,但院校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资源供给不充分、配置不到位,大量集中引进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路径上面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当这些教师遭遇职业发展瓶颈的时候,又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流和流动机制,造成大量学术人才的流失,以及前期学术资源投入的浪费。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学校引进人才过少、过慢,这导致人才队伍无法有效支撑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最终对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医科院校人才引进的关键,在于坚持整个人才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只有具备院校发展的整体性思维,才能把握好局部的人才引进,同时做好引进后相关体制机制的配套建设。


人才发展专委会:作为青年学者代表,您对于当下的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有哪些期盼?

秦冠英: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针对人才评价改革推出了具体的细分政策,探索出了诸如绿色通道、代表作评价、独立第三方外审、引入外部主体参与评价,以及科研成果等同转化机制等有益的改革举措,这无疑是令人感到欣喜和鼓舞的。

不管是作为大学教师,还是研究教育评价改革的学者,我认为当下应该重点关注的是人才评价改革的成效。目前,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各大高校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学术发展,对于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想,是时候对整个评价改革进行一个总体的回顾了。只有通过回顾和评估改革,我们才能回答改革是否达成预期目标、改革是否有效等基本问题。也只有回顾和评估改革,我们才能进一步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和改革目标,确保整个改革行稳致远。因此,评估和反思改革,是当下我最关心的、最期盼的。


人才发展专委会:您觉得新医科人才评价最显著的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秦冠英:我认为,对新医科人才评价的认识,应当建立在三个基本规律之上。一是一般人才评价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二是学术人才评价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三是医学专业人才评价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这三个规律的融合,构成了新医科人才评价的基本逻辑。

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医科人才评价体系,要遵循上述三个基本规律,即遵循一般人才评价与发展的规律,尊重新医科人才作为自然人的发展;遵循学术人才评价与发展的规律,尊重新医科人才作为学术人的发展;遵循医学专业人才评价与发展的规律,尊重新医科人才作为专业人的发展。只有做到这些,才有可能比较完整和系统地总结新医科人才评价的特点。


关注学术桥视频号,观看更多论坛精彩内容~

责编:长白、小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庞玉成 | 学科交叉、院院合一:新医科发展重在创新融合

第三届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论坛顺利举行



人才发展专委会
开展人才研究 服务人才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