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专访】倾一座城 成一双人

文摘   2024-03-08 12:46   美国  

倾城之恋·导演专访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人是多么小!


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


——好像我们自己做的了主似的!


 导演介绍 


张靖岳 Oliver

Class of 2024

Economics + Biology Major

 

戏剧经历

PCT 2023春季制作《日出》中饰演胡四

PCT 2023秋季制作《恋爱的犀牛》中饰演牙刷







为何选择担任《倾城之恋》的导演?



我初次与张爱玲的作品相遇,并非通过她的文字,而是电影《色,戒》。对于那时刚踏入高中的我来说,这部电影除了惊悚悬疑之外,更被我视为R级影片。真正让我领略张爱玲的文字魅力的是《红玫瑰与白玫瑰》,那是我首次意识到,即便是平淡的语气和客观的描述,也能编织出多数人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东西——人性的深刻内涵。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我看到了身处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挣扎与悲哀,这其中又不乏琐碎而短暂的喜悦,它们最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无奈和叹息,而这些特质,无一例外地贯穿了张爱玲的其他作品。


《倾城之恋》作为张爱玲的成名作之一,文中满含着对爱情的悲观看法和对一个时代的深刻失望。在那个年代,男人谋爱,女人谋生,构成了最真实的社会写照。相较于张爱玲的其他作品,《倾城之恋》是唯一一个拥有相对圆满结局的作品,这种极具苍凉感的幸福结局,更能让读者见证那个时代的缩影。与同年代的纯话剧作品不同,《倾城之恋》没有剧烈的冲突和起伏,没有绝对的高潮与低谷,张爱玲通过参差对比的手法,客观而平实地叙述了一个离异少妇在民国时期是如何立足社会,并以爱情为名求生存的故事。


出于对《倾城之恋》深刻的反思和喜爱,我选择了担任导演一职。我希望能将这份作品搬上舞台,更希望能将历史的缩影展现给观众。我相信,当幕布缓缓拉开,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还有当爱情的疮口被揭开时露出的复杂人性,以及那个时代留下的苍凉伤痕。





和副导演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由于《倾城之恋》没有成熟剧本,导演组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浏览了原著和同名电视剧及电影,最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合作创作了一份半原创剧本。这里特别感谢我们的主席Angie,她不仅为我们现有的剧本搭建了基本结构,还指导并参与了关于各个角色的台词编写。


Fiona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不仅负责预告片的脚本构思、拍摄和剪辑,还在排练中担任了督导工作。除此之外,她作为编舞和舞蹈指导的角色,帮助演员更佳地掌握了剧中的舞蹈动作。


Sinnie是剧本编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她承担了一部分的剧本编词,使得整个剧本层次更加丰富,情感更佳细腻。此外,她还在排练中帮助演员们更好地了解了自己角色的人物成色。


Gary作为我们的摄影师,负责把控拍摄节奏和设备,确保了我们预告片以及所有花絮的质量。他的专业技能以及一丝不苟的精神为整个戏剧的的制作过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Eva身为我们的美术指导,在服化道以及舞台设计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她的专业和负责为预告片以及最终演出的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addy作为我们的舞台总监,是导演组和其他成员们沟通的重要桥梁,她的贡献包括但不限于传达导演组的要求以及统筹规划舞台效果。她的认真负责让剧组的所有人能在最后的演出阶段达成最默契的配合。


总而言之,我们每位团队成员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尽展所能,除此之外,每位成员都拥有着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和深度的专注力。我坚信,我们团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品质的绝对追求注定会铸就一个优秀的作品,将一个时代的缩影完美地展现在舞台上。


《倾城之恋》介绍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她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尽管小说通篇描述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复杂微妙的爱情故事,爱情只不过是张爱玲探讨人性的载体,如果用言情或感情定义张爱玲的文字是对于张爱玲最大的误解。她的文字既美丽又尖锐,能够深入地探讨爱情、婚姻、家庭和社会地位等主题,展示出人性的多面性和生活的复杂性。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看到的《倾城之恋》都是不一样的:幼年时,看到的或许是追爱的刻骨铭心,青年时,看到的或许是世态炎凉和人心的复杂,更年长时,看到的或许没有爱情,只有漫漫的无奈和心酸。在这部剧中,我希望能展现白流苏是如何在大环境的压迫下褪去棱角,范柳原是如何在危难中觉醒,以及二人是如何在世俗的眼光中开启各自的救赎之路。

 

《倾城之恋》之所以能超脱小说和戏剧作品的范畴,主要原因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内容能够触及读者和观众的内心,引发人们对于自我和社会深层次的思考,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爱情与自我实现、道德与欲望、变迁与适应以及理想与现实。这部作品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复杂的人性、丰满的理想和现实的社会,指引人们对生活和自我价值做出深刻的思考。



挑战


和机遇




对于这部剧而言,面临的两大挑战分别是演员间的协同共鸣以及深层次的情感投入。这部剧涉及三对夫妻角色,我在筹备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只有当演员间激发出所谓的“化学反应”,他们才能真实呈现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因此,在演员的闲暇时光,我鼓励他们通过共同用餐等活动增进相互理解,以培养彼此间的默契。若缺乏这种默契,舞台上便难以展现出一个准确的“家”的氛围。除此之外,在本剧中,精准而真挚的情感表达尤为关键,演员必须放下自我,全心投入角色。在那短暂的两小时内,我期望演员们能完全以角色的身份生活。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对演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训练,意在训练他们“真听、真看、真感受”。只有当演员摒弃掉矫揉造作的表演技巧,回归到表演的真谛时,他们塑造的角色才能显得真实,进而带动整个剧组的表现力。同时,我还要求每位演员撰写人物小传,以深化对角色的理解,从而能够由内而外地展现出“我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的角色本质。


大多数戏剧作品,如《日出》、《恋爱的犀牛》、《老妇还乡》等,均拥有成熟并可直接用于排练的剧本。然而,尽管《倾城之恋》曾被改编为舞台剧并上演,它仍未拥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成熟剧本。虽然剧本改编的过程充满挑战,但这也无疑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创作机遇。在现有的原始剧本中,我们发现了结构松散、人物塑造过于单一且缺乏深度等多个问题。鉴于张爱玲笔下的文字客观且平静,我们在剧本中增加了更多角色间的对立戏份,从而刻写他们对爱情或生活的激烈冲突。由于在小说原著中,张爱玲并未详尽描绘每个人物的命运,导致许多角色在故事后半部分逐渐淡出,所以我们基于对这些角色的深入剖析,创造性地设定了他们的决定、遭遇和未来。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部戏剧,不仅呈现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更重要的是,让观众感受到旧时代的压抑氛围和跨越时代的人性的复杂性。



启发和解读

在排练过程中,与演员们紧密合作不仅赋予了我深化对角色理解的契机,也开启了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探索张爱玲笔下故事的新视野。


张爱玲的作品中透露出的冷漠与自我关注特质,无疑与她的早年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她的生母思想前卫,父亲保守腐旧,生母为了逃离吸食鸦片的父亲而留下了年幼的张爱玲和弟弟远赴英国。因此,张爱玲的童年只有阴沉的父亲和冷漠的继母陪伴,这种成长背景让她对温情持有一种轻视和嘲讽的态度,但同时内心又充满了对温情的渴望和期待。正如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所言:“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在阿德勒看来,童年时期的忽视是导致成长过程中许多问题的常见原因。由于童年时期的冷落,张爱玲学会了不依赖他人,当面对社会的冷漠时,她更倾向于认为整个社会都是如此,这也解释了她笔下那些凄凉而绝望的文字。


从另一个角度看,张爱玲笔下的许多故事应验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与“超我”三层精神结构模型中,我们了解到人会从遵循本能的 “本我”,到平衡现实与欲望的“自我”,再到内化社会与道德规范的“超我”。然而,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变化和标准进程完全相反。起初,白流苏努力适应家庭和社会的期待,致力于成为一个遵循传统道德规范的人,以妥协换取平静的生活。可之后,她在范柳原的邀请下跳舞,这一行为也证明白流苏接受了“自我”,开始意识到循规蹈矩的弊端,显现了自我认知的觉醒。最终,白流苏向“本我”的原始欲望屈服,摆脱了道德的束缚。尽管范柳原原本是被介绍给她妹妹的未婚夫,白流苏仍不顾一切地奔向他,表现出了对潜意识中的渴望——以爱谋生,为爱而爱。通过《倾城之恋》,我们可以看到白流苏不同阶段的细腻心理,她从一个满身枷锁的大家闺秀,蜕变为一个平凡妇人的过程,这一转变实质上是她从“超我”向“本我”的心理旅程。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笔下的角色的复杂性。如同张爱玲本身,出于自我保护,她给自己戴上了无数张“面具”,同样的,她也给她塑造的角色戴上了不同的“面具”,让他们变得复杂而又极具个性。根据荣格精神分析学说,每个人都给自己戴着“人格面具”,一个面具代表一个子人格,它是人格的侧面但绝不和主人格重合。每个子人格都是独立的,但子人格不等同于自我的真实个性,它们的优点在于能被用来和不同的人和睦相处,是社交和公共活动中的基础。在《倾城之恋》中,我们可以看到范柳原对于中国怀有美好的想象和憧憬,只不过现实的冷漠和人性的自私让他深感失望:所有人只看到了他身上的名和利,而家中有女儿的更是会挤破门给他送上自己的闺女。在迫不得已下,范柳原给自己戴上了风流浪子的“人格面具”。它不代表真实的范柳原,因为范柳原从内心深处渴望真挚的爱情,希望能有一个懂他的另一半,我们也可以看到白流苏和战争揭开了范柳原的这层面具,让他得到了内心的救赎。


这部戏剧中每个角色的复杂性让每位观众都能有所感触。考虑到每个人对生活、爱情和社会的不同看法,我并不希望断言哪种理解是绝对正确的。这或许也是张爱玲创作的初衷——希望每个人能从她的故事中看到不同的特色和人物矛盾,然后选择最触动心灵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在创作和排练的每一刻,我见证了演员们对《倾城之恋》的深入理解、不断探索以及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变化,这也正是这部戏剧的美妙之处。





向观众传播的主题


我想通这部戏剧传播的核心思想是,希望大家能够平衡现实和理想。


在剧场的舞台上,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梦想与妥协、理想与现实碰撞的世界。在生活的舞台上,希望每个人在追梦的同时,即便面临着现实的限制与挑战,也能够学会勇敢、坦然地去面对。无论是在拼搏事业还是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找到现实和理想的平衡点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我衷心希望,在观看这部戏剧的两小时中,观众能深切感受那来自民国旧时代社会的沉重压迫,以及那贯穿时代的复杂人性。然而,千万不要忘了,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故事几乎从不以婚姻告终。若有一件事,若有一个人,令你心甘情愿地去努力或奉献,别忘了在旅途中和自我和解,让内心的平和引领你前行。命运将会安排你最美好的归宿,正如同范柳原和白流苏的最终谢幕。


Penn Chinese Theater


倾城之恋



文案 | Oliver Zhang

编辑|Caroline Chen


宾大中文戏剧社
给你提供来自PCT的第一手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