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态(一)
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都不富裕,但是老一辈常常对孩子们讲,现在比起旧社会吃糠咽菜要好了许多,你们这一代算是赶上幸福生活啦,我们都在想像旧社会那是如何的苦日子。据说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仍然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还在过和旧社会一样的日子,于是我们感觉当下的生活应该知足。
计划经济时代,市民的日常生活必须品主要是凭本和票证供应,有粮本、煤本等本本,政府每月给每家每户发放各种票证。主要有:肉票、糖票、布票、棉花票、线票等,其他大件和紧俏商品也凭票去买,如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紧俏烟酒票等,当然后面这些票都是要经过有关领导批条子的。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粮本,针对每个人年龄、职业核定定量,没有工作的市民每人每月24斤粮食,干部每月27斤,工人每月按从事轻体力和重体力工作不同核定每月34-50斤不等,小孩子按年龄不同大概每人每月10-15斤。食用油一般是每人每月三两。粮食供应多数时间是30%细粮,70%粗粮,北方地区细粮就是白面,有90粉、80粉、富强粉,后来又出来一种雪花粉。粗粮主要是玉米面、高粱米或面,此外还有红薯干以及一些其他杂粮豆类,大米很少,一般人家能吃上大米饭,也是一种奢侈。居民们拿粮本可以到粮站取粮票,要是取全国粮票,还必须要有单位开的出差证明。
肉票、糖票、布票、棉花票、线票等也只是个定量指标,必须用人民币买。钱少的人家可能用不了,就要送给有钱的人家,否则就过期作废了。听说过有人亲戚在外地,想把家里的那些票给寄过来,但苦于买不起八分钱的邮票,从而作罢。
买肉是一件大事,记得当时每人每月供应一斤肉,每次买肉大家都希望买到肥的肉,那么是否认识卖肉的人,显得格外重要。那时卖肉的只有国营肉铺,卖肉的人也就那么几个人,在当地的出名程度和热度堪称第一,人人都想认识和巴结,就这样卖肉的被人们推崇为名人,当然能走通这个后门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如果有一回买肉你买到了肥肉,而且还顺带买到了一块猪板油,别提多开心啦。肥肉猪油回家后要切小块,然后放锅里炼油,油炼好了倒在罐子里慢慢用,锅里剩下的就是油索子,晾一晾不烫嘴了再拌上白糖,家里的孩子们你争我抢,有时还会叫邻居好朋友过来一起饱口福,那个香那个甜至今难忘。
那时候也可能是人们肚子里没有油水,或是孩子们好奇,总想找一些这吃的那吃的尝尝,有时候到喂马老汉那里要一点豆饼,几个人凑在一起品尝,豆饼油香油香的味道也能让孩子们饱一次口福。
烤麻雀、烤蚂蚱、甚至烤刺猬更是不错的美味。田地里种的大豆角角、豌豆角角,或是野地里生长的羊角角、沙奶奶、酸溜溜,都是孩子们喜爱的美食。
打沙枣则是孩子们的最爱。西山咀生长着许多沙枣树,每到秋天,成片成片的沙枣树结满了果实,压弯了枝头,诱人的沙枣吸引了那些闲不住的孩子,哪里的沙枣又大又好吃,孩子们几乎摸的一清二楚。于是约上三五好友,背上书包拿上竹竿走了,到了地方,分工明确,有人上树撇枝子,扔下去,太高的地方用竹竿打下来,下面的孩子捡沙枣装书包,直到书包装的鼓鼓囊囊,几个人找个地方坐下来,品尝着沙枣,那滋味涩涩的、酸酸甜甜的,彼此还评价着哪棵树上的,谁谁摘下来的更好吃,吃完了,地下撒下一片沙枣核。快到上 学时间了,孩子们赶紧跑到学校,在教室里偷偷吃,丢的地下尽是沙枣核,老师后来发现了说,怎么教室地下这么多羊粪珠珠,于是满教室的同学都憋不住笑出声来,老师也笑了,继而便是哄堂大笑,好不热闹。之后吃沙枣的那些同学便自觉的把教室地打扫干净了,没过几天,教室地下的“羊粪珠珠”顺理成章的又多了起来。(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