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咀镇是乌拉特前旗所在地。五十年代末乌拉特前旗搬到这里,当时的西山咀镇分为新、旧山咀。
旧山咀也称为东山咀,位于卧羊台脚下,退水渠畔,110国道贯穿其中。
自古以来,依傍交通要道形成的集镇往往都是过往车辆行人集中和买卖繁荣的集镇,有水旱码头之称,而且好多的服务业都与人的流动有关,旧山咀就是在这交通要道长期形成的。在道路两旁,主要有商店、饭馆、车马大店、运输社、铁匠铺、钉马掌铺等。街道两边的房屋主要是土坯砌成的,外面抹一层大苒红胶泥,有的还要抹一层白灰,房顶都是用红胶泥土掺上麦秸搅拌成苒泥抹出来的。后套地区的土质带有粘性,遇水后不容易流失,有很好的防水作用,所以人们在盖房子时常用来抹墙抹顶防水。
在旧山咀的西面,新建了一个区域人们习惯称之为新山咀。
镇上当时有两条主要街道,一条南北走向,从火车站往北到农研所,叫红旗大街;另一条东西走向,从旧山咀往西到看守所,叫东风大街。六、七十年代这两条街的路面还都是沙石路面,走的时间长了就成了搓板路。路的两边各有一条小渠,主要是用来排水,同时还用来浇灌路边的树。
两条大道交叉口,修了一个圆形的大花池,里面种了一些花草树木,后来还建了一个雕塑,人们习惯叫大转盘。从大转盘往四面辐射有好多机关单位,商业门店,学校,工厂,部队,家属区一般都建在各单位后院。大转盘的东南侧有一个当地标志性建筑,那就是电影院。
电影院
在大转盘的东南方向有一个比较大的俄式建筑,也是镇上标志性建筑-电影院,因为时常在这里召开大型会议和大型活动,更多的是文艺演出,当地人也称其大礼堂,严格的讲称影剧院更为贴切一些。
电影院座东朝西,大门前有一个广场,广场东侧是高高的台阶,上了台阶便是并排着三个褐色的双扇大门,大门很高大气派,可以里外开。进了大门是一个大的厅,地面是水磨石现磨的,很平很光。在大厅的两侧分别有能够上到二楼的台阶,二楼上是放映厅,有两个放映机的机位。迎着大门的有左右两个高大的双扇大门,左边的门是单号出入,右边的门是双号出入,观众从这里进出观众席。在礼堂的南侧和北侧各有一个小一些的门,南侧的那个门是个检票口,北侧的门通向外面的厕所。通常在散场后所有的门都会打开,以便使人们更快的离场。观众席大约有一千个座位。礼堂的顶篷很高,上面镶满了大大小小的灯,全部打开后把整个礼堂照的通明,有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礼堂的东端是一个很大的舞台,是演戏和开会用的,舞台上面很高,挂着好多的舞台灯,有好几种颜色,演出开始后不停地变幻。舞台上的幕布是紫红色天鹅绒的面料,打着很自然的褶从高高的屋顶一直垂到舞台上,又高大又气派,里面还有两层薄一点的幕布,在变换场景时用。电影幕布在舞台中央,平时是升上去的,放电影时才会放下来。观众看电影的时候面朝东。文革期间在放映电影前一般都要先演一个新闻纪录片,而所有的纪录片的篇头都是闪闪发光的天安门,以至于后来到北京看到天安门,总感觉天安门是座东朝西,
电影院是当地传播多种文化和信息的最重要平台,也是聚会、社交、休闲、年轻人约会的场所。
电影院大部分时间是放映电影。文革前印象深刻的电影主要有:《挪吒闹海》《小兵张嘎》《孙悟空大闹天宫》《宝葫芦的秘密》《国庆十点钟》《大李老李和小李》《李双双》《冰山上的来客》等。尤其是《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孩子们看了后都喜欢模仿里面的人物,有一阵子大院里的小男孩们都做一把木头手枪,再用树枝编成一圈戴在头上,跑到野外的沟壕里,模仿电影里的情景啪啪啪的打枪游戏,小兵张嘎成了那时孩子们的偶像。
文革时期电影少了许多,主要是八个样板戏反复演,那个年代的人们,基本上都会唱上几段。此外《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青松岭》等电影也是频繁上演的电影。
文革后期,电影又繁荣起来,当时的《少林寺》《小花》《戴手铐的旅客》《牧马人》《芙蓉镇》《庐山恋》《五朵金花》《阿诗玛》等电影深深感染和感化了那个年代的人们。
还有不少外国电影,《追捕》《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第八个是铜像》《海岸风雷》《卖花姑娘》等电影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电影好多人都会反复看上几遍才过瘾。
有一个段子概括了这些国家电影的特点:苏联电影老是一套,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
电影票不好买,售票口经常排队甚至靠挤才能买到票,有的时候特别热门的电影还要走后门托关系才能买
电影院这个地方除了演电影还能演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有前旗剧团,乌兰牧骑,巴盟歌舞团等文艺团体演出。演出过许多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有大型歌剧、话剧,地方小戏主要以二人台为主,舞蹈、器乐演奏、民歌演唱更是应有尽有。也有好多演艺名人,印象最深刻的有贾世元、杜明忠,刘佩兰,爱女子,崔兰芳,马成士等明星演员。特别是贾世元老先生扮演的刘干妈,那更是一绝,无人不知晓无人不佩服。
当地还有一支文艺劲旅,那就是前旗席包厂的业余戏班子。席包厂的职工大多是从河北白洋淀过来的,爱唱戏能唱戏的人很多,好多人都会武术。这个戏班子唱的是河北梆子,能演大型古装戏。生、旦、净、丑样样都有,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内容主要在文革前才能看到,当时人们看这样的戏叫做看大戏。其演出的大型古装戏《穆桂英挂帅》《三打白骨精》《铡美案》《打金枝》深受人们的喜欢。
小孩子们最爱看的是孙悟空,那手中的金箍棒,舞的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翻跟头,前空翻,后空翻,一连几十个,直叫人连声喝彩,掌声雷动。演员们演出结束卸了装,从舞台后门出来,便有许多小孩子围着,想看看哪个是包公,哪个是穆桂英,哪个是孙悟空,也许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粉丝追星吧。
这里还经常召开大型会议,搞庆祝活动,记得1969年“九大”召开的那一天晚上很晚了,忽然外面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好多人都跑出去看热闹,眼前的情景就像过年一样。那个年代报纸上有一个词叫“号外”,“九大”的胜利召开无疑是那一天最大的号外。
文革初间,搞了一种形式叫“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把文化大革命推向了一个高潮,电影院门前的广场成了贴大字报的场所,也是大辩论的场所。当时有一个口号叫作“要文斗不要武斗”,于是一些观点不一致的又好斗嘴的人便聚到这里开展大辩论。记得当时旗广播站有姓陈的女播音员,是个上海人,口才极好,一般三五个人和她辩论都不是对手。后来旗里两大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出现了一种怪象叫做“文攻武卫”,于是也懒得文斗了,直接升级为武斗,电影院门前便成了一个战场。
这里还是批斗所谓“走资派”的场所,一个个被打成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人,被造反派挂上牌子,戴上高高的纸帽子,低头弯腰,接受无情的批斗甚至毒打。现在想起来十年文革有多少人蒙受不白之冤,甚至有人被迫害致死,其中有一些都是我们熟悉的人。文革以后出现了一些文学作品,称为伤痕文学,描述了那个年代令人痛心的事情,使得人们对文革产生了深深的反思。
现在电影院已经改头换面,但是它却记忆和沉淀了西山咀几十年的过往岁月和逝去的时光。
朋友,如果你是一个曾经生长和生活在西山咀的人,如果现在驻足大转盘看电影院,或坐在电影院里望着舞台,你会想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