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波散文》西山咀往事(五)

文摘   2024-05-11 20:36   日本  

                     旗委大院


       旗委大院是我们这些曾经居住在那里的孩子们最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大家都很怀念那段时光,每当相聚,都要抖一抖聊一聊儿时的那些事,有能让人笑的,也有让人哭的,但大家似乎都在幸福着。

       旗委全称为中国共产党乌拉特前旗委员会,旗委大院位于大转盘西北,坐北朝南,左边挨着人民银行,右边挨着武装部,隔马路对面是商业局。

       旗委大院分为办公区和家属区两部分。办公区靠南迎街,院墙由青砖砌成,墙的上半部分砌成空十字型镂空图案,墙的最上面垒成带坡度的小檐,整个造型美观大方,里外通透。在院墙的正中有一个大门,大门两旁方方正正的两个门垛,庄重肃穆,上面安着很大的灯,灯罩是磨砂玻璃的,晚上灯亮时,灯光很柔和不晃眼,很像北京长安街上的那种灯。进了大门首先看到一排青砖红瓦的平房,平房大门的上方有一个由两根粗大的柱支撑的雨罩,下面有三扇蓝色的大门。进去里面左右各有一间小一点的房间是传达室,靠北面是长长的走廊,走廊两端尽头各有一个会议室,所有的办公室都是朝南的,大多是旗委领导的办公室。从走廊中间的后门出去,有一条青砖铺成的小路,夏秋时节两旁的柳树垂下来柔柔的轻轻的摇曳。小路两旁各有两排平房,每排房的前后都有序的种着桃树和杏树,春天开花,秋天挂果,每排房的窗下都砌着花池,种着八瓣梅、大竹芪等花,春夏季花开的很旺很好看。整个大院的两侧是车辆行走的路,西边的路旁长着一排高大的钻天杨;东边的路旁则是生长着一排树干很粗的大叶杨,十分茂盛。机关院的后排是食堂、仓库和车库。从车库东头绕到背后有一个猪圈,养了好几头肥猪。

       旗委机关后面便是家属院,西侧有五排独门独院的住宅,住着旗领导,大概13级以上才有资格住。东侧是养马的马厩,有四、五匹高头大马,主要是供干部们下乡公务骑乘的。        

       再往后是两列平房,每列五排,共十排房,有一排四户的有一排五户的,整个院里总共约住着不到五十户人家,虽说叫大院,但和现在住的楼房比起来,大约也就是一幢四个单元的六层楼房的户数差不多。家属院的围墙是用土夯的,西墙外是一片杨树林,东墙外是一片果树林,后墙外是蔬菜地和一片沙枣林,每当沙枣树开花季节,那花散出浓浓的桂花香味儿,好闻极了,人们也把沙枣树称之为桂香柳。

   

   

       大院外的世界是绿的香的诱人的,也是院里孩子们光顾最多的地方。夏秋时节,西墙外的树荫底下常常看到孩子们的身影,尤其是在午休的时候,不知疲倦的熊孩子们(当地人称之为怂娃娃们)吵吵闹闹叽叽喳喳,吵得大人睡不着,有人便出来喊骂一通,孩子们又跑到另一个地方继续吵闹,又有人出来喊骂,再挪一个地方,玩得开心时笑声朗朗,玩得紧张时闭气凝神,玩得不快时便有人砸摊子撂挑子,吵嘴打架不欢而散。那时候孩子们时髦把各自的经常玩的东西集中起来“伙伙”玩,伙伙就相当于入股,东西是个人贡献小集体所有。被砸最多的是当初大家一起和泥搬砖垒起来的那个“伙伙”的乒乓球台子。吵架了恼上几天,又来了,在别人的劝说撮合下,虽然有点扭捏,终归又和好了,又一起伙伙把乒乓球台子修好,继续玩。那个年龄的熊孩子们好像都没心没肺,长大以后,常吵嘴打架的熊孩子们反而都是最要好的朋友。


       东墙外的果树林和北墙外的瓜地更是熊孩子们时常惦记的地方,偷瓜偷果子成了儿时拿不到台面的经历,那时候有几个没有这种经历的孩子呢。瓜果成熟的季节,觊觎已久的熊孩子们便蠢蠢欲动,天黑之后潜入园中拧瓜摘果,有时被看园人发现了,抱着瓜果便跑,心惊胆颤,直到看不见有人追来,才找个地方坐下来享受果实,感觉每一个瓜果都是又甜又香,其实好多都没有熟透,但不知为什么仍然感觉比街上买来的好吃,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吗!


       好多年大院里家家户户都不围院墙,好多人家门前都盖一个比窗台还要低的小凉房,里面放点煤和一些杂物什么的。天冷时存点煤是必须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有铁炉子,也称之为洋炉子,炉子通过一段火筒从房间里的烟道排烟。洋炉子点火前的程序叫架火,第一层先往燎盘上放点报纸或其他最易染的东西,第二层放一些劈成小段的木头,第三层再放入一些碎煤块,点火时只需点燃一张纸,从燎盘底下点燃炉子里的报纸。不太会架火的,有时候搞得满屋子烟也点不着,不得不重新架火。会点的人一般是一次成功,火炉子很快便会听到呼噜噜的声音,顷刻炉子便热了起来,火大时炉子会烧的通红。那时候烧的煤主要来自乌达,营盘湾以及周边产煤地区。乌达煤面儿多,不好快速燃烧,而且会炼出焦炭,火焰不是很足。一般都是做饭的大灶用的多,点火加煤面子拉风箱,大多数孩子都会。那个年代很多人都会筛料炭捡料炭,一般都是乌达煤的料炭。营盘湾煤是块煤,比较容易点燃,火力十足。阿盟产的古拉本煤很硬,燃烧慢烟少且燃烧时间长。有那么几年时兴烧一种无烟煤,是伊盟产的,基本没有烟,非常易燃,甚至用报纸就能点燃,晚上睡觉前用它礞炉子是最好的,一直到第二天起来火也不会灭,现在城里的孩子们大多数对过去的这种取暖做饭方式可能闻所未闻。


       有些人家门口还会盖一个不太大的猪圈,年初买一头小猪,养到来年冬天杀了吃肉,冬天把猪肉冻起来放在小凉房里面慢慢吃,等到春暖,放不住了便拿出来切成块,煮熟后拿盐腌上放进坛子中,再灌满猪油封住,这样就能存放很长时间,一般都能吃上大半年。当地人最常吃的就是猪肉绘酸菜,现在成了巴蒙的经典美食,还有一道菜叫腌猪肉小白菜,现在好多巴盟饭馆都有这道菜,非常有名,估计美食家朱自冶也未必吃过。


       家属院里有常放着几样东西,两只铁皮水桶和一根扁担,还有两只箩头和一个小推车,都是公用的,谁家用完了再放回原位,从来没有丢失过。令人难忘的是还有一尊石头碓子并配有杵子,碓杵子主要是用来捣糕的。当地人爱吃个黄米糕,一般人家逢喜庆节日都要吃,特别喜欢吃的人家会经常吃,专门提供一尊碓杵,可见有多少人喜好这一口。那时候好多人家的门基本上都不锁门,更没有防盗护栏这些东西,出门时只是把锁头挂在门划子上,防止猪狗拱开门进来,多少年也没有听说谁家丢东西,院子里的那几件公用物件也没有任何人将其占为己有。


       我家门前原来有一条路,经常有人赶着马车、驴车、牛车从门前经过。牛车的轮子是用木头做成的,轮子上钉一圈铁条,车轴也是木制的没有轴承,人们都叫它二饼子车。每架牛车上都挂着一个油葫芦,里面装的是麻油,每当车轴吱吱扭扭响的厉害,车倌便从油葫芦里弄出来一些麻油润滑润滑车轴,当地人常说的“敖麻油”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吧。马车和驴车那个时候基本上都是胶轮的了,显得轻快多了,至少赶牛车的人是很羡慕的。


       这条路上有时候还会有驼队经过。驼队一般有十余峰骆驼,大的驼队甚至有二、三十峰,很长很长,牵骆驼的也只有两三个人。走在最前头的骆驼有人牵着缰绳,脖子上挂着很大的一个铁铃铛,走起来一晃一晃,叮咚作响,声音好洪亮也很好听,排尾的骆驼脖子上也挂着同样的铃铛,与前面的铃铛遥相呼应,好像二重奏似的,伴随着骆驼们优雅的的脚步一路远去,不知驼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有那驼铃声还在久久的回荡。

       过了两年,门前的那条小路上盖了新房子,那些车马骆驼也不知从哪里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听见那熟悉的牛车吱吱扭扭的响声和驼铃的声音了。(未完)


        


凌伯
我是您的服务员开通优选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