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刚刚建立关系时,即理想化的投射。此时的人往往是盲目的,或者此时的爱情是盲目的。那些充满“激情之爱”的人往往会将爱人过分理想化,从而忽视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比如放大对方的吸引力,而忽略缺点。至少在短时间内,这种幻想会帮助他们建立这种激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当生活一起共度,人们会变得越来越现实,浪漫也会随之消失。理想渐渐暗淡,所有浪漫戏法终将被戳穿。浪漫逐渐地消退,是因为熟悉感会使人变得更加现实,甚至毫无保留地更客观地审视对方。
人们期待的婚姻似乎更接近这样一种情形:在二十多岁时,情侣们沉浸在浪漫的爱情中,发誓要共度余生,并期待对方的激情能够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结。(《爱与岁月:精神分析下的爱情》)
我们无法做到激情永存,甚至无法达到爱人所期望的最低的激情程度。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结婚后浪漫之爱会逐渐减弱。
让我们沮丧的是激情之爱会消退,但让我们庆幸的是,也许长期的爱情存在着别的原因。浪漫之爱、温情之爱,甚至伴随同情之爱的爱情让人们拥有成功及稳定的亲密关系的三个重要基础。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会慢慢变老,激情也会悄悄褪去,但亲密和承诺却会日益增强。相伴之爱会比浪漫之爱更加稳定,能够长期维系亲密关系的人通常会向伴侣表达出更多相伴之爱、温情之爱和同情之爱。他们也往往活得更幸福。虽然相伴之爱不依赖于激情,身处相伴之爱中的人却仍然会感到满足。夫妻会成为非常好的朋友,而这种友谊也会维持他们的亲密关系。
要着力去培养与爱人之间的友谊、温情,在努力保持新鲜感的同时把握每一个与爱人有关的探索、生活以及关爱对方的机会。如果对爱人迫切的欲望逐渐演变为平静而深厚的情感,也不要为此奇怪或者失望,这种幸福的结果往往会让你成为一个拥有非常满意的亲密关系的幸运的人。
很大程度上爱无法持久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自身还不够成熟、无法足够清楚地认识自我。还是那句老话:在认识一个“对的人”之前,我们需要先认识清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