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人物写生,主张力求将对象表现得朴实自然,着力于神态、情绪的体察与刻画,使其淋漓于纸上。我画的并不好,但却是这样想的。
要画好人物,首先对所要表现的对象须有强烈的感情和表现欲望,才会笔墨之间有情有意有内容,这是极为重要的因素。1980年冬,我在广东一个华侨农场体验生活,看到很多被越南当局迫害回国的难侨,激起我对越南当局忘恩负义、疯狂反华排华的野蛮行径的义愤和对受害者的同情,便决心要画好难侨的形象,以揭露越南当局的残暴罪行。由于有了这个主导思想,在画的时候情绪就比较高,画得也就比较顺利。
我画写生是以线为主,从结构入手,先以墨线勾勒。能一笔解决问题的就不再画第二笔。墨线不一定处处画到,尤其是在虚的地方,可留待渲染时用没骨或泼墨的方法补成。画完墨线,再以淡墨补加较虚的结构。用笔要洗练,精细处注意墨色的变化,一些有助于体现对象的地方可反复强调反复加强。运线时脑子里想的是对象给自己的种种感受。例如画年老的人就不像年轻人各个部位都富有活力,往往是由于缺乏弹性而显得松弛。当然老年人之间也不尽相同。画时既要想着对象,同时也要想着画面上笔墨情趣的发挥。
至于线的主次、虚实、疏密、浓淡、粗细、变化,只能根据对象和画面整体节奏的需要灵活处理。但思想上得预先有个大体安排。
线条用笔要稳健沉着,洗练概括,富有弹性和韧性方显结实。不宜画得太光太直,线要匀称,在匀称中求变化。变化要含蓄,避免无节奏的忽粗忽细。运笔不宜过快,过巧,能拙中见巧为好。行笔过快容易轻浮无味,有单薄的感觉。笔的运行过程是对形象感受自然流露的过程。运笔的快慢是相对而言,不能走极端。
总之,每画一笔都要有内容,有讲究,有追求,有趣味。墨色的变化要透明活泼,淋漓有韵致。在画的过程当中,应不断地进行调整,注意大关系和局部的效果,以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目的。
1980年冬我到浙江舟山和广东乌石渔港体验生活,接触大海和渔民在我还是第一次,所以感受很新鲜。通过体验生活对渔民的思想、性格、精神气质有了一些体会。
由于他们长期工作生活在大海之上,经受着烈日、风浪或严寒的考验和锻炼的原故,一般都养成了开朗豪放的性格。思想诚实,形象浑厚饱满,如我画的杨福华同志,他是当地出海捕鱼最富经验的名老大,同时又是在解放海南的战斗中多次荣立战功的英雄,他的事迹和形象给我以极大的感染力。在画他的时候,我即抓住上述的种种感受,并将这种感情倾注到一笔一划中去,通过笔墨有意识地作了强调和夸张,竭力使其形象浑厚饱满,朴实刚直。
画眼:
我作人物写生都是从眼部画起,因为它是传神的主要部位,必须先抓。我感觉渔民的眼神与一般常见的工人或农民有所不同,尤其是船老大在出海工作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那饱经风霜指挥着所有渔船的工作,同时又要随时警惕着风云的突变,给渔船带来的意外威胁而长期养成的敏锐目光。
画法是以浓墨画眼珠,再以稍干之笔画眼皮,用笔要慢、稳、准、拙、活,避免重复,眼睛的形象要画得具体生动,再用较淡墨画眼睑,润湿眼珠和眼周围比较明显的小结构,但不宜面面俱到,多注意气韵和与其它器官的呼应关系。
画鼻:
鼻梁鼻头的形象,人各不同。画时既要掌握其特点,又要掌握好分寸和与眼部的关系。尤其是鼻孔部分的形象表现对体现人物的情绪极关重要,应认真刻画,鼻头下部的用笔宜虚不宜实,鼻孔的形象虚实要画得似有呼吸之感,不能太圆也不能太方。线条要圆润,从鼻根画起,须注意鼻梁处的微妙转折,然后用淡墨在鼻翼处勾画或皴染,即有圆浑隆起之感。
画嘴:
嘴唇、嘴角更是富于表情的器官,其形象的微妙变化对体现人物的性格、情绪有直接关系,应细心观察认真刻画,先以较淡墨色画口缝,次画下唇,再画上唇,用笔用墨须有变化,嘴角要画虚,鼻唇沟不宜画得太具体太实在,若画得过实,嘴就显得不能动了。只能画到与鼻头部分有呼应关系即可。总之,整个嘴部用笔用墨相对地要虚一些,才显得有活动的余地。
画眉:
人常说眉目传神。的确,眉毛的形象和表情说明的问题很多,它在体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龄等方面的特点极为明显。眉毛的画法用笔不宜过湿,要根据其形象的特点和转折力求简练概括,有虚有实,再根据表情和结构的需要用淡墨在局部加以补充。
画耳:
耳朵的形状也很丰富多彩,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刻画,是很有助于表现人物的。画时可适当放松一些,笔墨的浓淡虚实应有变化,要强调形状结构上的特点,转折舒畅,洗练概括。
画面部轮廓:
画时要注意由情绪而产生的肌肉运动的转折关系,应中锋用笔,线条方显圆浑饱满,要画得准确流畅,并注意上下左右的虚实对比。
画头发:
一般来说,一个人头发的形象与其人的性格、身份、职业等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比如一般科学家的发式与渔民的发式就大不相同,这也许是由于职业的特点条件以至性格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科学家由于长期的冷静思考,其发型显得恬静整洁,渔民由于长年飘泊在大海风雨之中,其发型显得风尘仆仆。所以头发的形象对体现人物的特点是有极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一般简单地画出头发的感觉来就满足。
画的方法应整笔与破笔互用,多注意整体的转折与变化,用笔不宜太实或太碎,如有不足处,稍干可以淡墨作局部补充。但须注意结构特点,或用破墨的办法。不论用何种画法,均应注意发部与五官部位的呼应关系以及整个画面的气韵和黑色节奏的设计和谐,才不致于孤立。
画手:
人物画中手的形象说明问题之多不亚于其它部位。如上所述,须根据人物的特点予以夸张,如画老农的手用笔要苍健朴拙以显其朴实浑厚;而画少女的手用笔则宜矫捷圆润以显其丰满柔和。总之对手的刻画应有足够的重视。
画衣纹:
国画人物衣纹处理的成败,关乎着整个画幅的效果。
人物的衣纹表现要删繁就简,从大处着眼,除关节转折处的衣纹来龙去脉和结构特点须有所交待外,其余皆可尽量概括。用笔可慢可快,但不要忽快忽慢,线条变化应有良好的节奏感。要避免忽粗忽细,忽浓忽淡的现象,不妨先画得匀称一些,然后按画面气势虚实的需要再强调某一部分。主要部位线条宜实,次要部分线条宜虚,线条的起笔运笔落笔如同书法,要运气并贯穿始终,切忌浮滑平抹。
衣服着色可用泼墨的方法,任其淋漓扩散,惟在体现形象的地方对水分要控制适度,不然混为一团即显无力。泼墨处须注意用笔,尤其是大面积衣服转折处的地方的结构应有所交待,否则就会感到平板单调。
总的来说,就是要强调对对象的具体感受,表现方法不能绝对。画的时候心意要“巧”,而用笔要“拙”,拙中见巧较耐寻味。
上述是我作画的一些不成熟方法和肤浅体会,仅供同志们参考,并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