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军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低空经济》作者
“针对传统汽车产业最近正在加快向飞行汽车转型这一问题,各界专家有很多不同观点,为了更好的认清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少走弯路,加强科学普及低空经济知识,今天刊发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低空经济》作者罗军的署名文章,供汽车界、投资界朋友们参考。欢迎各位朋友供稿讨论或留言讨论”
01
—
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崛起
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以1379万辆成为全球第一;2013年,我国汽车产量突破2000万辆;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汽车生产和市场销售最大市场。
据公安部交管部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4.4亿辆,其中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预计2024年汽车销量将超过3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1300万辆。
研究机构Jato Dynamics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共售出1340万辆新车,同比增长23%,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7.9%,而美国品牌销量为1193万辆,同比增长9%,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15.2%,而日系品牌在全球市场以2359万辆的销量继续领跑。
以上数据清晰表明:我国汽车市场是全球增速最大的市场,我国汽车品牌的实力显著增强,年销量已经超越美国,仅次于日本。但是,我国汽车产业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并无法掩盖行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局。
02
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加快了行业洗牌
近些年,传统的几家大型汽车厂家日子并不好过,造车新势力和华为相继挤入电动汽车这个赛道以后,汽车格局开始悄然改变。一方面汽车行业早在10年前就开始向新能源转型,混合动力、氢动力、纯电动等几种动力的汽车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在展开激烈竞争。随着特斯拉率先崛起,纯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而一直犹豫不决的几家传统汽车龙头显然正在被边缘化,不仅国内如此,处于全球前几大的汽车集团基本上也面临同样的困扰。国内汽车行业新的格局已然成形。但是不仅如此,汽车行业早在两三年前开始了第二波转型,那就是数字化与智能化结合而孕育的无人驾驶技术。
目前,无论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国内,无人驾驶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卫星导航技术等新科技的突破,已经非常成熟。当前正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一旦交通规则和责任认定等完善以后,相信未来两三年,无人驾驶将无处不在。
03
飞行汽车不是汽车加飞行器那么简单
最近十年,汽车产业面临的两轮调整,加快了行业快速洗牌。不过,最近发现传统汽车厂家并不甘于被淘汰,正在加速追赶第三波浪潮,那就是“飞行汽车”。
从目前国内几家汽车厂家目前推出的“飞行汽车”来看,可能未来之路并不平坦。我在我的新书《低空经济》一书中专门对飞行汽车做了深入分析。一方面,飞行汽车不是一个新概念,从50年代起,飞行汽车一直在断断续续的推进。今天,美国、日本和国内的很多工程师、企业都在不断探索飞行汽车的可行性;另外方面,飞行汽车主要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所谓广义的飞行汽车是指一切可以飞起来的飞行器都称之为“飞行汽车”,尤其以即将面市的eVTOL为主;而狭义的飞行汽车,主要是既可以在地面上跑,又可以飞起来的交通工具。从国内目前发布的几款飞行汽车来看,属于狭义的飞行汽车,也就是“汽车+飞行器”,满足了既可以作为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又可以飞行起来在空中自由飞翔。但是,一旦作为商品走向市场,需要考虑实用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如果考虑在地面行驶,无疑汽车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果在空中飞行,那无疑是eVTOL等新型飞行器更好。无论是分离式飞行汽车,还是融合一体式,都面临几个硬伤:一是性价比,显然“汽车+飞行器”的成本要远远高于eVTOL;二是安全性和舒适性,无疑空中距离最短,更节约时间,更节约成本,eVTOL性价比和舒适性、安全性远远高于“汽车+飞行器”;三是市场究竟在哪里?有多大?恐怕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想清楚,“汽车+飞行器”是个很好的概念,既可以地面上跑,又可以空中飞,功能看起来很齐全,但是哪些群体是刚需群体?这个群体究竟有多大。
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主要是一些“玩家”或者图新鲜感,不能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一方面有车的人希望消费升级,购买eVTOL,方便出行;二是空中的士,作为空中交通运输工具,首先要考虑舒适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三是物流快递,既要考虑性价比,又要考虑实用性。
由于地面交通已经非常拥挤,加快立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传统汽车的确增长空间有限,需要未雨绸缪,加快战略布局;我们不否认“汽车+飞行器”是未来低空经济的一个细分方向,但是这个方向无疑实在太窄,容不小太多的汽车厂家往里面扎。低空经济的赛道数十万亿级;我们的汽车厂家要对低空经济未来趋势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研判,避免进入“死胡同”或走进“羊肠小道”,而耽误大好的发展时机。
中 国 低 空 经 济 联 盟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由民航系统、航天航空系统、电科系统、通用航空系列、eVTOL系列、无人机系列、空天地一体化系列、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等共同发起创办的非官方、非独立法人、非营利性的行业智库平台,并于2024年8月3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正式发起成立。
-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是由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和北京湾区硅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以推动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合作的高端对话平台。首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年会于11月26-27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向锦武院士、peter院士等国内外800多位嘉宾出席。
-联盟宗旨:不断探索低空经济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应用场景,促进国际交流与协作,引领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副理事长单位:民航数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交遥感、交控科技、九洲空管、航天南湖、航天宏图、狮尾智能、千方科技、沃兰特航空、沃飞长空、时的科技、亿航智能、峰飞航空、零重力飞机工业、澳盛科技、平安财产保险、中兴通讯、超图软件、华设设计、超图软件、湾区硅谷
-常务理事单位:航天万润、航天时代飞鹏、大有时空、千寻位置、云圣智能、雷通科技、星逻智能、兆恒众力、北京市政总院、能飞航空、东方通(数字天堂)、巢管家、卓翼智能、联合飞机、青铁金汇、博雅讯飞、南昌航空大学、郑州航空工业学院
-注册会员:翼新智能、明途科技、华体科技、倍特人力、湖南通航无人机、华成航泰、数字政通、中电科七所、中电科钻石飞机
-发起会员:万里行、玖壹聚珀、木牛科技、景德镇航空、中青旅、邮科院、德事隆、威海广泰、中科星图、中科云图、中科未来、中科智鹏、沈阳智联、山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通用航空学院、首航直升机、湖州交投、里能行能源、河南空管、朗萨航空、朋岳生物、牧羽天航空、筑航航空、迪诺利特、时空大数据、八达岭机场、力翔智能、天汇智能、刻光时代、多基观测、海南兴茂、浪潮应急、中宇航空、飞客航空、上元航空、中研宏科、中飞智动、翼趣飞科技、大唐信科、科比特、中合盛资本、中兴产业基金、金鑫寰宇、万晓控股、厦门通用航空协会、北京低空经济联盟、京津冀低空经济联盟等。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全球低空经济论坛 www.claec.com.cn. 010-84783803 、15810359495。邮箱:laebj202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