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低空经济联盟于2024年11月27日在全球低空经济论坛年会上正式发布了《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引起了很大反响,应各地大数据部门、交投部门、发改部门和一些产业园区、投资机构要求,现将该报告摘登如下,供大家参考,核心内容主要来自罗军著《低空经济》一书。】
若有需要交流沟通的地方,均可留言或电话咨询,我们将积极协助各地做好低空经济产业规划和顶层设计,共同推动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罗军,系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全球低空经济论坛秘书长,先后出版六部专著和1本教程,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报告,四所大学兼职教授,是我国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科技领域重要的推动者。
01
—
关于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主要是指1000米以下空域,通过常态化飞行所形成的经济业态;包括载人和载物两种商业模式,以及由此所带动的相关配套产业。
02
—
低空经济的要素构成
低空经济主要由硬件、软件和应用三部分构成。
硬件主要是指低空飞行器(飞行装备),包括无人机、eVTOL、轻型飞机、直升机等,以及与之配套的航电、控制系统等相关装备。
软件主要是指空中飞行保障,包括交通指挥平台(含气象、通感等)、地面若干服务平台,为低空常态化飞行提供保障服务。
应用主要是指低空飞行的服务对象,包括物流快递、农林植保、应急抢险、线路巡检、道路巡查、城市管理、文旅观光、空中的士、私人出行等商业行为和应用场景,涉及一二三产业,是构成低空经济的核心。
2024年11月27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无人机专家向锦武院士、牛津大学教授peter院士、许浩主任、王传臣总编辑、罗军教授共同出席《低空经济》首发式。
03
—
低空经济要具备哪些基础条件
低空经济的形成需要具备空域开放和常态化飞行两大基础条件。
空域开放是基础,是构成低空经济的先决条件;只有低空空域开放了,可以方便快捷的申请航线,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才谈得上低空飞行。
空域开放仅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空中交通指挥平台和若干地面服务平台建设,才能确保常态化飞行。
常态化飞行至关重要,是低空经济的重中之重。如果仅仅只是象征性或者很少的飞行流量,是不可能形成经济业态的,也不可能成为低空经济。
04
—
发展低空产业的最佳模式是什么
发展低空产业的最佳模式:思路+平台+资源+政策。
无论发展低空经济,还是发展其他任何新兴经济、新兴业态大都同时需要具备四个条件,才能快速抢占制高点。
一是思路。对低空经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尤其对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发展路径、商业模式要有清晰的掌握,还要对本地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自身资源禀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谈得上思路。我们过去很多地方做的产业规划与实际脱节,无法执行。主要是缺乏清晰的路线图,对行业认识不够,目标过于庞大宏观,导致很多规划做出来就了事,很少派上用场。
二是平台。有了思路如何执行?需要路径。有条件的地方要用平台思维集聚资源,不能一开始就把目标聚焦在一个点,而应该聚焦在一个面。有了平台(面)就有了掌握资源的话语权,就可以快速集聚上下游企业。
三是资源。既指企业资源,又指平台资源。很多城市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第一城,却把目标聚焦到一个一个企业身上,急于出成果,错失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平台思维要高打高举,率先集聚一批行业顶尖的稀缺资源,通过平台去集聚上下游龙头企业,快速形成行业生态。
四是政策。任何新兴行业起步初期,各级政府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但是很多地方喜欢撒胡椒面一样,把鸡蛋放在若干篮子里,导致很多企业虽然来了,得到的政策却很少,其他地方有更好的政策就跑了,根本留不住。新兴行业的企业起步初期规模都比较小,都需要政策给予支持,要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做“耐心招商”,培育“耐心资本”和“耐心企业”。
今年,低空经济很热,一批经济发达城市虽然在低空领域的基础并不突出,但积极性很高,力度很大。其实,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应该有很大的区别,发达地区应该先做战略布局,搭建平台支撑,做乘法;而中西部地区则着眼于当前,做加法。因为中西部地区往往投入一笔钱是希望马上能够看到回报,才能形成循环;而发达地区投入一笔钱并不急于收回来,而是考虑五年十年之后能够几倍几十倍的增长。两者的区别和逻辑关系完全不一样,但是我们发现发达地区的做法似乎与中西部地区并无两样,这就导致我们很多前沿性科技都只是停留在应用端,却缺乏更大胆的创新与颠覆。
05
—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有哪些
无人机将无处不在。成为物流快递、农林植保、应急抢险、城市管理、电力巡检、线路巡查、旅游观光的主要工具;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无人机都将成为低空飞行的主角。
无人驾驶将全面普及。随着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路网云等新技术的完善和成熟,未来两三年我们的很多汽车都将推行无人驾驶,而空中飞行器也将全面普及无人驾驶技术。以后乘坐eVTOL等低空飞行器,既可以选择有人驾驶,也可选择无人驾驶,主要是无人驾驶为主。
eVTOL等新型飞行器将进入千家万户。大概两三年以后,我国主要大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和地面飞行服务设施将基本建成,eVTOL也将大批量商业化。eVTOL的市场价格也将从千万逐渐降低,到2030年四五座的eVTOL有望保持在两三百万价格区间,将可能有10万架eVTOL进入家庭或成为空中的士。
空中的士将成为大中城市主要的空中交通工具。由于eVTOL具有噪音低、无人驾驶、方便快捷、价格适度等优点,将会成为空中出行的主要工具,并作为空中的士的优先选项。
通用航空在低空经济的带动下,将逐渐发展壮大,主要以轻型私人飞机和大中型无人货运无人机为主。轻型飞机主要用于文旅观光、野外作业、物流快递、城市间中长距离转运为主;大中型无人机主要是物流快递。大概在2035年左右,人均GDP突破3万美金以后,上千万的私人飞机和商务飞机将会逐步成为通用航空的主要交通工具。
06
—
低空经济有哪些成熟的商业模式
遍布大中城市的飞行站(服务站)是很好的项目。具有现金流好,固定资产投入不高,回报稳定等优点,属于稀缺资源,值得投入。
大中城市的交通指挥平台和航线投资与运营。空中航线属于政府所有,但是可以通过投资建设交通指挥平台和服务平台获取相应的投资回报收益,就好比投资高速公路与政府商定一个收费年限一样的道理。属于稀缺资源,收入稳定,且收益逐年增加,回报高。
空中的士与定制服务平台。属于航线经营,特许经营的范畴,是稀缺资源,收入稳定,回报高,值得投入。
金融租赁与保险。属于金融业务,门槛较高,不适于大众参与,是保险公司、金融行业竞争激烈的新兴市场。
当前,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无人机、eVTOL等硬件的生产上,应该把视野面拓宽一些。有无人机就有无人机管制,就有反无人机,也是一个与无人机规模相当的产业。还有围绕飞行器运行的数字基座、服务平台、信号传输、航电等产业,也很重要,且是相当庞大的产业。两三年以后,硬件行业的竞争将非常残酷,产品迭代加快。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无人机企业过万家,规模以上的无人机企业超过2000多家,将有一大半无人机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同时,还会涌现一大批技术含量更高的无人机企业。eVTOL行业也如此。目前国内已经或正在进入eVTOL的企业超过百家,全球超过千家,具备一定基础和实力的eVTOL企业不到10家。
07
—
低空经济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各地低空经济推进工作如火如荼,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低空经济最后一公里究竟该如何打通?还有哪些障碍和问题?
很多观点认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应用场景如何突破,找到应用场景就找到了开启低空经济大门的钥匙;也有人说空域不放开,飞行器都飞不起来,还谈什么应用?
站在不同的角度,面对同样的问题自然会有不同的解读。客观来说,当前困扰低空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并不仅仅只是空域的问题,也不仅仅只是应用场景的问题。即使空域开放了,飞行器就可以常态化飞起来吗?当然不是,如果只有几家飞行器在空中飞,通过目视就可以看见彼此,自动避让,还无大碍。如果每条航线上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架飞行器穿梭,靠目视是无法解决的。如果没有这么大的飞行量,何谈低空经济呢?要确保飞起来,还要安全有序,就需要有飞行规则和安全规则,空中交通指挥网络、气象网络、通感系统等平台支撑必不可少。
我们要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有总体的战略定位,才知道我们接下来哪些是必须选项,哪些是优先选项,哪些是备注选项。其次要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第三才是拓展一批可以快速复制的应用场景,通过市场匹配资源,通过市场激活需求。
当下,大家都很急,可是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我们当前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没有两三年的积累和完善,低空经济是无法真正形成的。
08
—
无人机和eVTOL不是低空经济的全部
无人机是低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低空经济的全部;低空经济也不仅仅只有无人机。eVTOL也不是低空经济的全部,也仅仅只是低空经济的一部分。
发展低空经济一定要掌握低空经济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并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区位特点、资源禀赋,找准自身低空经济发展的路线图。
09
—
哪些城市有望成为低空经济第一城?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无疑深圳、广州的力度最大,影响力也最大;而从产业基础来看,虽然深圳、广州的无人机占我国的70%,我国无人机占全球70%,但是我国的无人机主要是消费级。相对低空经济来说,深圳、广州、苏州、南京、成都的实力大都差不多,基本都是一张“白纸”。
如果从航空产业基础来看,真正有实力的是西安和上海,然后才是哈尔滨、沈阳这些城市。但是,很遗憾的是,今年这几个城市对低空经济的反应都比较慢。上海拥有中国商飞整机及完善的配套服务能力和人才基础,加上地处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好东西实在太多了,上海并不急迫。而西安、哈尔滨、沈阳这些城市实力最强,基础最好,却反应最慢。如果一开始西安就敢于喊出“争创低空经济第一城”的口号,并快速行动起来的话,可能深圳、广州也要掂量掂量。
在低空经济起步初期,西安、哈尔滨、沈阳这些城市明显掉队了。接下来,就看如何“出牌”,如果措施得当,还是有机会重新回到低空经济第一方阵。我们要呼吁西安、哈尔滨、沈阳重新认识低空经济,做好战略布局,勇往直前。
目前来看,究竟谁能成为低空经济第一城,为时尚早,但主动权已经掌握在深圳、广州,由于开放度高,经济基础好,只要措施得当,就能快速集聚国际国内上下游优势资源,并率先做好空中交通网络和地面飞行服务设施,率先打造一批可以快速复制的应用场景,自然就成为低空经济的示范龙头城市;而其他城市虽然有所被动,但是机会仍然存在。
中 国 低 空 经 济 联 盟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由民航系统、航天航空系统、电科系统、通用航空系列、eVTOL系列、无人机系列、空天地一体化系列、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等共同发起创办的非独立法人、非营利性的行业智库平台,并于2024年8月3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正式发起成立。
-联盟宗旨:不断探索低空经济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应用场景,促进国际交流与协作,引领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副理事长单位:民航数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交遥感、交控科技、九洲空管、航天南湖、航天宏图、狮尾智能、千方科技、零重力飞机工业、沃兰特航空、沃飞长空、时的科技、亿航智能、峰飞航空、澳盛科技、平安财产保险、中兴通讯、超图软件、华设设计、湾区硅谷
-常务理事单位:航天万润、航天时代飞鹏、大有时空、千寻位置、云圣智能、雷通科技、星逻智能、兆恒众力、北京市政总院、能飞航空、东方通(数字天堂)、巢管家、卓翼智能、联合飞机、青铁金汇、博雅讯飞、南昌航空大学、郑州航空工业学院
-注册会员:翼新智能、明途科技、华体科技、倍特人力、湖南通航无人机、华成航泰、数字政通、中电科七所、中电科钻石飞机
-发起会员:万里行、玖壹聚珀、木牛科技、景德镇航空、中青旅、邮科院、德事隆、威海广泰、中科星图、中科云图、中科未来、中科智鹏、沈阳智联、山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通用航空学院、首航直升机、湖州交投、里能行能源、河南空管、朗萨航空、朋岳生物、牧羽天航空、筑航航空、迪诺利特、时空大数据、八达岭机场、力翔智能、天汇智能、刻光时代、多基观测、海南兴茂、浪潮应急、中宇航空、飞客航空、上元航空、中研宏科、中飞智动、翼趣飞科技、大唐信科、科比特、中合盛资本、中兴产业基金、金鑫寰宇、万晓控股、厦门通用航空协会、北京低空经济联盟、京津冀低空经济联盟等。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全球低空经济论坛 www.claec.com.cn. 010-84783803 、15810359495。邮箱:laebj202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