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春海|未来财富的比拼是无人机和机器人

2025-01-12 09:12   海南  

 以后大家关于财富的比拼可能就是无人机和机器人的数量。就像今天的提问,未来你都不一定要来,可以让机器人提问,它会将所有情况梳理出来,也会帮你把稿子整理出来。”近日,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副理事长、北京低空经济联盟执行主席、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接受凤凰财经采访的许多观点值得借鉴,今天摘选部分供大家参考。



01

未来8到10年万亿低空经济或产生巨无霸企业


记者:您觉得发起华证低空经济产业指数的必要性是什么?交控科技或北京低空产业联盟在此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郜春海:低空经济现在一个是“热”,一个是“乱”。作为北京低空产业联盟的轮值主席,我们与华证指数高管交流后觉得大家对经济产业新形态,包括投资者及创业者往哪个方向走,有很多困惑。

低空经济产业指数首先将低空经济分为飞行服务及空域调度管理、航空器、基础设施和运营商四大板块,用新的方式将基本模型建立起来,为大家科普低空经济的产业形态、产业分布及未来走势。第二,很多大型国央企、小企业,甚至个人创业者都杀到低空经济。到底哪些领域空间大,哪些领域与企业特质相关联,可以用指数为他们做引导。第三,投资者的钱到底往哪走?资本一定要找到利益最大化或核心价值更高的地方。通过低空经济指数也可以给投资者一定的指导并辅助决策。

(华证低空经济产业指数对低空经济的行业分类)

记者:您曾经说过,要是光做无人机,没有场景应用,只能堆在库房里面。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有很多,您觉得最有潜力的应用场景是哪一个?

郜春海:四大块和木桶一样,这四大块都建立起来,桶才能存到一定的水。如果只有航空器,没有基础设施、飞行服务、航空管理服务的话也不行。所以,这四个方面都要兼顾到。

低空经济的场景分为三类:一类是赋能类的传统行业,农林植保、应急救援及旅游观光、政务一体化这些人类可先行的场景。第二,载物的物流。第三,低空发展到最后一定要载人,通过低空经济来实现通勤、观光、旅游。能不能实现每家每户都有飞行汽车,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所以,低空经济最早能实现的场景是以赋能为主,通过此种场景把四大板块逐步聚集,为后续载物及载人提供技术支持。

记者:有专家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空间将达到10万亿。您觉得此种说法是否有夸张的成分?

郜春海:最近民航局有个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万亿,到2035年是3.5万亿。如此发展下去,低空经济几万亿的市场规模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它的场景非常多,每个人都可以融入低空经济。低空经济在未来8到10年有可能产生巨无霸企业,现在大家都还在探索阶段。

02

行业先锋变成先烈,企业发展切记步子跨得太大


记者:此前,估值曾达140亿的低空鼻祖德国初代eVTOL企业申请破产,对当前整个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来讲,是个不小的打击。您怎么看这事?事实上,大多数大中型无人机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您觉得实现盈利的关键点是什么?

郜春海:我觉得这是产业的特点,一个新的产业或行业出来以后,总有个发展的过程,有很多先锋会变成“先烈”。但是,他们仍然值得大家尊重,因为他们做了很多探索的事情。一个企业倒闭有很多原因,我一直在强调,不管是哪个企业,一定要“小步快跑”,步子要迈得小一点。很多倒闭的企业其实是因为步子跨得太大,造成企业破产。

低空经济既然是一种形式,它最大的优势是把空域作为一个生产要素,本身就有天然性的优势和低成本的特质。空域资源一旦管理好,空间非常大。它在空中是立体的、三维的,有很多条路可以去应用。所以,低空经济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自己从先锋变成“先烈”。

记者:您觉得倒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资金的原因吗?您曾经说过,资本都在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已经不是蓝海,而是红海、血海。资本有时候是把双刃剑,您觉得应该如何平衡资本与低空经济科技本身之间的关系?

郜春海:企业一般是独立的,但资本一旦进来,就会有很多限制条件。因为做技术的人一般认为只要把技术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但是资本更多考虑如何将技术转化成产品,转化成市场,这是他们所关心的。所以,资本与企业在结合的时候一定要去关注好技术、产品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环节断了以后,资本很快会撤离。如果资本在后期不再投入,自然会导致资金断裂,从而造成对企业的损害。当前经济形势下,不再像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希望资本投入以后尽快有回报。


03

以后财富比拼的是无人机和机器人的数量 


记者:最近,英伟达很火。黄仁勋称自动驾驶汽车革命时代到来,无人驾驶出租车将成为第一个万亿规模的机器人产业。您怎么看?您怎么评价黄仁勋及目前大火的英伟达?

郜春海:这是一个正常现象,人类社会走到现在,人工智能也好,大模型也罢,已经势不可挡,势头来得比我们想象得还要猛。

我一直强调要把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价值结合起来,而不是简单地让无人机去飞一飞。例如,无人机飞过之后,是否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识别,以此形成决策依据。载物时,我们如何让其更加稳定安全,包括环境、气象、电磁干扰等因素都与人工智能及数据相关。低空经济是天然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经济形态,它获得数据的能力和方便程度,要比传统产业获得数据容易得多。

记者:目前大火的英伟达布局的领域也很多,您最看好哪个领域的发展?机器人吗?因为目前机器人智能也比较火热。

郜春海:智能肯定是一个趋势,以后机器人与无人机可以结合起来。未来的应用场景是,以后真正坐在飞机的不是你,而是你的机器人。因为人们太忙了,就可以找10个机器人、利用10几架无人机一起帮着做事情。

大家以后比拼财富时,可能比拼的是无人机和机器人的数量。机器人分助理一、助理二……当你忙的时候,助理一帮你去谈合同,无人机可以帮你去做其他工作。

记者:那其实是富人才有的生活方式吧?

郜春海:我们普通人就可以,富人可以有20个机器人,咱们有两个机器人也可以。

记者:这种场景您觉得多长时间能实现?科技平权之后,机器人价格会下降吗?

郜春海:我觉得会很快,十年左右差不多,技术进步会使机器人价格下降。一旦人工智能等很多内容变成可复制性,成本更会加速下降。就像芯片一样,算力其实是呈几何数地增加,但成本成倍地往下降。基本是这样的逻辑。

记者:马斯克说,10年后机器人数量将是人类10倍,您认同吗?

郜春海:有这样的可能性,现在的汽车不是比人多吗?并且这些机器人是与AI结合的机器人,有特定功能的机器人,可以协助人做一些特别的事情。

记者:既然机器人把这些事情都帮人类做了,人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这又落脚在未来机器人是否会比人更聪明的话题上。您觉得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就像电影中的人机大战,碳基文明(人类)会被硅基文明(AI)所取代吗?

郜春海:人类在不断创造和探索文明,同时自己也在不断进步,就像几百年前人类也有不少担心,实际情况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科技和人类是互相成就和成长的。

记者:也就是说您并不担心技术的演变,会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威胁?

郜春海:是的,只是不要指望所有人都能控制好机器人,就像不是所有人都会开车、开飞机等一样。其实智能机器人就是一个工具,人类赋予它的功能和性能不同而已。

04

投资低空经济一定要把账算明白


记者:您觉得低空经济目前有泡沫吗?它的生命周期会持续多久?

郜春海:低空经济有一定的泡沫在里面。大家在投资时,一定要把账算明白,它不像其他新能源,大家拿资本可以培育10年或20年。投资低空经济的目的是要迅速把账算过来,要有盈利。如果短时间没有盈利,一定就是泡沫。

所以我建议做低空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不是真需求;第二,技术是否可行;第三,账能不能算得过来。如果这三个条件具备,我觉得是可以的。如果这三点都算不过来,这里面可能会存在很大的泡沫。

记者:2024年被称为中国低空经济元年”。有专家称,2030年无人驾驶将全面覆盖,您觉得老百姓距离上班打飞的’”场景的实现还会有多久?落地的关键点是什么?

郜春海:我觉得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在某种程度,低空经济的环境要比高空复杂得多。它有气象的问题,风的问题或者电磁干扰的问题,这些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载人方面,还涉及到航空器的安全,还有整个空管及通导监的问题。要确保低空飞行整体系统安全性,载人才会成为常态。但技术成熟度较高的农林植保、应急类或文旅类的载物飞行,在未来三年左右可能会有一个爆发期,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的限制条件。

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空域的开放问题。空域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如果管不住的话,政府很难放开,让大家自由去飞,因为这样风险是巨大的。作为交控科技来说,我们一直致力于如何保证管得住,如何让更多的场景放得开。

05

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一定会压缩汽车的产销量



记者:由于空天地一体化的进一步落实,很多车企在布局飞行汽车领域,您觉得未来汽车产量及销量会否被压缩?

郜春海:不一定是压缩。我觉得“空天地一体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反而可能会促使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因为飞行汽车一定不会在像北京这种繁忙的公路上出现,它应用的领域更多的将会是在一些汽车不容易到达的偏远地区。

飞行汽车是作为整个地面交通非常好的补充。假如,今天要去机场,正常情况下不堵车,可能坐汽车比较方便;如果有特殊情况,对于在城市里的特殊群体,可以用一些飞行汽车。所以,这不是一个互相压缩的问题,可能会是一个互相补充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帮助产业之间互相促进。

记者:对于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的相关企业,您有何建议?

郜春海:有机遇也有挑战。刚才说的三类场景,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入,传统无人机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因为大疆做得太优秀。所以,首先建议大家落点在一些特种行业,这些领域还有很多可以做的工作。

第二,机会还存在于飞行服务和空管方面。这方面附加值比较高。按照产业分类的话,大概占到30%的份额。这里面包括通导监及气象的问题,在此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工作。另外,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识别出的内容可以与低空的无人机结合,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要做场景,我们可以将无人机变成工具,例如利用无人机帮助喷农药、送外卖等。从载货再到载人,在场景方面大家的参与将更有主动性。所以,只要能让大家有收益,低空经济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另外一个挑战是,现在低空的人才相对比较短缺。近日,教育部审批通过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六所“双一流”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这一新专业。大学已经开设低空经济专业,还有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在做低空方面的人才培训。企业也有很多岗位开始投入,不管从设计、研发、规划、测试、验证等方面进行布局。

06


独角兽企业可关注三类低空经济企业


记者:纵观目前低空经济领域,您觉得哪家可以称得上是先锋代表?

郜春海:现在整个低空行业里亿航智能是最典型的,拿到了三证(eVTOL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及生产许可证(PC)),2024年7月宣布运营许可证(OC)正式获民航局受理,它在低空经济里属于先锋了。后面可能还有很多像沃兰特、沃飞、御风未来这些企业。

现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确实有很大优势。未来可能在整个系统飞行器、航空器安全设计、空管系统、飞行服务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上,对他们来说是个挑战。未来慢慢会在飞行管理、飞行服务、空管,甚至基础设施等方面会慢慢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企业,这是必然。

记者:您认为在哪些细分领域最有可能产生独角兽企业,能给一级市场投资者或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

郜春海:第一,从飞行服务和空管方面,要保证是安全、高效的,在这里面有很多核心技术,在这个领域想做到头部企业其实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第二,飞行器、航空器,甚至各类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的结合,也是投资的一个方向。第三,从中期角度来说,我觉得也可以做运营场景。但关键还是大家真的要把账算得通。

所以,一些投资的趋向:第一类,侧重于上市公司的头部企业,值得关注。第二类,创新型企业,以新技术和新手段应对传统技术的企业。第三类,零部件支持企业。

记者:交控在低空经济领域有何规划及布局?

郜春海:交控科技从2022年底开始关注低空经济,2024年1月,正式成立交控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我们布局低空经济领域主要关注两大核心:一是我们集成能力比较强,第二我们是做安全的。从场景入手,我们先从赋能类的低空经济开始做,从有真需求、技术可行的,能把账算得通的领域切入。同时,我们着重考虑如何保证系统安全,即空管系统是不是能做出飞行服务系统,包括无人机对它的管理否能达到安全。这两年来,有很多国际相关的安全标准,如何在相对开放的空间里做到系统安全,这也是关注的重点。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由民航系统、航天航空系统、电科系统、通用航空系列、eVTOL系列、无人机系列、空天地一体化系列、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等共同发起创办的非官方、非独立法人、非营利性的行业智库平台,并于2024年8月3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正式发起成立。


-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是由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和北京湾区硅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以推动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合作的高端对话平台。


-首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年会于2024年11月26-27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锦武院士、牛津大学peter院士等国内外800多位嘉宾出席。


-联盟宗旨:不断探索低空经济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应用场景,促进国际交流与协作,引领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副理事长单位:民航数据通信、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交遥感、交控科技、九洲空管、航天南湖、航天宏图、狮尾智能、千方科技、沃兰特航空、沃飞长空、零重力飞机工业、时的科技、亿航智能、峰飞航空、澳盛科技、平安财产保险、中兴通讯、超图软件、博能股份、西旺集团、华设设计、湾区硅谷


-常务理事单位:航天万润、航天时代飞鹏、大有时空、雷通科技、千寻位置、云圣智能、星逻智能、卓翼智能、兆恒众力、北京市政总院、能飞航空、东方通(数字天堂)、巢管家、联合飞机、青铁金汇、盟图测绘、时空道宇、博雅讯飞、南昌航空大学、郑州航空工业学院、山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通用航空学院


-注册会员:翼新智能、明途科技、华体科技、倍特人力、湖南通航无人机、华成航泰、上海特金、量讯物联、桂粤(深圳)、数字政通、中电科七所、中电科钻石飞机、北京市低空经济联盟、惠州低空经济联盟、厦门市通用航空协会等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全球低空经济论坛  网址:www.claec.com.cn 

|电话:010-84783803 、15810359495  邮箱:laebj2024@126.com



低空经济创新中心
低空经济创新中心是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和全球低空经济论坛的官方公众号。宗旨是科学传播低空经济知识,推动低空经济行业对话交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