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坚持以安全发展、集约高效、智慧绿色为导向,以加大建设和运行管理标准供给、强化央地协同、简化审批流程为重点,支持垂直起降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分类简化机场建设程序与标准,优化通用机场和起降点布局,全面提升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供给质量。提升低空运行监管效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适应低空飞行活动带来的安全态势变化,完善低空运行规则标准,明确各级管理主体监管职责,创新安全监管理念,加快构建“行业管理+社会管理”的分级分类多元治理模式,夯实监管能力,提升监管效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马兵:低空经济除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新质生产力的一般特点外,还在产业延展程度、产业分布、创新角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特征。发展低空经济是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增长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选择,是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完善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要求,是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的应有之义。
中国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向阳: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面对低空“多主体、大流量、高密度、强异构”的发展态势,必须在保障低空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空域使用效率,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构建全面的低空航行服务保障体系,必须提升低空安全管控能力,厘清落细职责,进一步完善多方协同联动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基于风险的分类适航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低空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建设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向锦武:目前低空经济在各地还正处于加紧探索突破阶段,虽然前景广阔,依然面临着一些技术方面的挑战。在航空器技术上,需要解决“眼睛、小脑、大脑”作用的问题,即自主环境感知、自动控制、自主决策等技术。具体而言,低空航空器需要具备高效的环境感知、定位和避障能力,发挥眼睛的作用,知道自己在哪里,知道环境怎么样,以规避可能出现的障碍和干扰风险,例如鸟群、高空建筑等;还要突破低空自动控制技术,增强小脑的能力,低空航空器的运行环境更为复杂、多变,飞行器本身的安全稳定是完成预定任务和保障公众安全的基础,为此需要解决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中抗干扰的稳定控制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低空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迎来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动应急救援与低空经济相互促进,要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中国特色航空应急救援创新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完善航空服务和信息化网络,增密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促进通用航空装备和地面保障设施的自主研制,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加强通航飞行员和无人机操作员教育培训和严格管理;设立“航空应急救援专项保险”基金;积极推进大城市和城市群之间的垂直起降飞机通航试点。
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副局长刘新军:航空应急救援发展的战略方向是加快灭火大飞机建设,建强航空救援关键力量,加大基础保障设施建设,打造航空应急救援数字化平台,提升航空力量实战能力。低空经济作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之一,正在逐步赋能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现代化。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升级、完善协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完善政策法规等措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整体效能和水平。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低空经济》作者罗军:低空经济是未来经济,当前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相关标准、规则统一,全国上下一盘棋,而不是每个地方单独立法,每座城市制定自己的空中交通网络,最终是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我们至少还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基本进入到低空经济时代。当前,空中交通网络没有,地面若干飞行服务设施及配套服务没有,安全有序飞行缺乏基本保障,急于发展低空产业是不现实的。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斌:低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一系列关键要素,包括物理基础设施、高效的空中管理系统以及大量的数据交互与处理,而这些要素的实现与优化,均有赖于低空数字经济的支持。低空数字经济依托丰富的低空空域资源,巧妙融合了无人机、卫星遥感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在智慧水利、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为低空经济的全面、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低空数字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智慧空管是低空经济各类应用场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必须加大智慧空管系统研发力度,打造全域、智能、高效的空中管理体系,着力解决低空空域存在的“无路飞”“看不见”“管不住”三大难题。
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瑜: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通方式的革新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高速公路和高铁的普及,到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再到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崛起,中国社会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先进城市交通时代。低空经济的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行业协作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建议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示范应用;支持企业试飞需求,完善低空空域管理;加快政策细则落地,为企业技术突破和场景落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由民航系统、航天航空系统、电科系统、通用航空系列、eVTOL系列、无人机系列、空天地一体化系列、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等共同发起创办的非官方、非独立法人、非营利性的行业智库平台,并于2024年8月3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正式发起成立。
-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是由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和北京湾区硅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以推动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合作的高端对话平台。
-首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年会于2024年11月26-27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锦武院士、牛津大学peter院士等国内外800多位嘉宾出席。
-联盟宗旨:不断探索低空经济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应用场景,促进国际交流与协作,引领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副理事长单位:民航数据通信、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交遥感、交控科技、九洲空管、航天南湖、航天宏图、狮尾智能、千方科技、沃兰特航空、沃飞长空、零重力飞机工业、时的科技、亿航智能、峰飞航空、澳盛科技、平安财产保险、中兴通讯、超图软件、博能股份、西旺集团、华设设计、湾区硅谷
-常务理事单位:航天万润、航天时代飞鹏、大有时空、雷通科技、千寻位置、云圣智能、星逻智能、卓翼智能、兆恒众力、北京市政总院、能飞航空、东方通(数字天堂)、巢管家、联合飞机、青铁金汇、盟图测绘、时空道宇、博雅讯飞、南昌航空大学、郑州航空工业学院、山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通用航空学院
-注册会员:翼新智能、明途科技、华体科技、倍特人力、湖南通航无人机、华成航泰、上海特金、量讯物联、桂粤(深圳)、数字政通、中电科七所、中电科钻石飞机、北京市低空经济联盟、惠州低空经济联盟、厦门市通用航空协会等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全球低空经济论坛 网址:www.claec.com.cn
|电话:010-84783803 、15810359495 邮箱:laebj202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