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批太平天国:魔鬼的化身

学术   2025-02-02 22:37   山西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作者:屈超耘 (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来源:北京日报(2013年2月25日)


马克思关于“太平天国”的评价文章一共有7篇,其中有6篇写于1853-1858年,而最后一篇写于1862年,距第一篇已经九年多。前6篇都是肯定“太平天国”的。

1853年5月20日,他就写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热情地肯定了它的革命性质,文中说:“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1856年10月17日,马克思在《欧洲的金融危机》(又名《货币流通史片段》)中,又一次称“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起义”。接着,他又在1857年3月2日写的《俄国的对华贸易》中,重申了起义的观点,说中国产茶区的通路“为起义部队所占领”。

同月22日,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里,他说“太平天国”是“在中国爆发成了愤怒的烈火”。1858年9月3日,在《鸦片贸易史》中,他重申“鸦片战争”“使中国发生起义”的看法。而在该年9月10日的《英中条约》中,他再次强调了“太平天国”是“中国革命”的说法。

但是,只隔了几年工夫,马克思的态度就发生了质的变化。1862年6月,马克思在最后一次涉及“太平天国”的文章《中国纪事》中说:“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经过一番分析后,他总结性地指出:“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而“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我把马克思关于“太平天国”的7篇文章通读后,觉得他的前后不同的评价,都是有道理的、正确的。当运动处于萌芽或初期尚有革命性的时候,他就热情地赞扬它、肯定它;而当它蜕化变质以致彻底失败,他又正确地指出其原因和必然性。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实事求是,也真正符合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他不像某些理论家,总是形而上学、一成不变地看问题、作结论。

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在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上,全面否定有不公允的地方;而全面肯定亦不足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两分法地去看,好的方面就肯定,错误的方面就批评,绝不能主观主义地对待。至于那些对立的双方在文章中都引用马克思的话来证明自己的正确,那是实用主义,实在不足取。现在,急需有史论家对太平天国运动作全面总结,还历史事件以本来面目。


最近,我发现了一套普通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连环画世界名著》!我当时就恨不得给所有亲戚的小孩买一套。

看看这豆瓣评分9.7:


再看看这些十年前的豆瓣评论:

“要不是这套书,我就是另外一个人了。”

“这么好的编辑、文字、画风,以后怕是再不会有了……”

▽ 童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套书
要不是这套书,我就是另外一个人了
▽ 公认的好读好记忆
让人忍不住想一遍又一遍翻阅
翻到“烂了”也看不腻

再仔细一看,这套神奇的书,第一次出版竟然是1988年,影响了几代中国孩子!
那句曹禺先生广为流传的名言,也是从这套书里来的:


△实拍 曹禺为此书作《序》部分

它把大体量的世界名著精炼化,浓缩成更加简明易懂的文字内容。

再配上风格百变的连环画,与名著内容融为一体,最大限度还原出每一篇文学作品的灵魂。

一幅幅画作,像静态电影一样眼前“播放”。

△实拍

每一本都是精心编排!每一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一共有15册,分为欧美卷和亚非卷:

“欧美卷”共10册,包含60位作家的77部作品,基本囊括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名著。

“亚非卷”共5册,包括埃及、印度、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最著名的文学名著。


我读完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小时要是有这么一套书就好了!

真心推荐给所有大人和孩子。

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套书。

现在再也没有这么多连环画画家,也不会有出版社花如此心血去做这样一套书。

今天是因为出版社35年后再次重印,我们才有幸能买到。

世界文学经典,巅峰连环画作

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欧美卷 10

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 - 亚非卷 5 册

都是由出版社直发,保证正版!建议两卷一起入手,官方定价460元,今天跟我团只需要258元(共15册,15斤重)收藏价值更高。

第一哲学家
理性,趣味,多个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