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
“ 2024年3月27-28日,西南大学—卑尔根大学逻辑工作坊(SWU-UiB Logic Workshop)于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承办,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郭美云教授和卑尔根大学逻辑与人工智能研究组主任Thomas Ågotnes教授任主席。”
2024年西南大学—卑尔根大学逻辑工作坊(SWU-UiB Logic Workshop)由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后称“中心”)承办,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郭美云教授和卑尔根大学逻辑与人工智能研究组主任Thomas Ågotnes教授任主席。会议旨在加强西南大学与卑尔根大学之间逻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致力于加强中挪两国逻辑学者间的合作与交流。会议围绕认知逻辑、联盟逻辑、动态逻辑、社会网络逻辑等现代逻辑及其应用问题展开,采用了邀请报告的形式进行。共邀请到了来自卑尔根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的英文报告摘要17篇,共40人参加了会议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Thomas Ågotnes教授主持,Thomas教授回忆了十多年前与中心建立学术联系的难忘经历,历数了十年来中心在人才培养与国际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卑尔根大学与西南大学在逻辑学间的合作。
01
—
3月27日报告简述
来自卑尔根大学与山西大学的Thomas Ågotnes的报告题目为“足够公共的知识”(Common-Enough Knowledge)。报告基于社会网络中的群体行动问题,提出一个新的认知逻辑模态算子“足够公共的知识”,并介绍其语义解释以及在认知网络模型中的应用。报告指出,“足够公共的知识”足以用于研究社会网络中的群体行动问题。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琚凤魁与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的李尹峰的报告题目为“极小的联盟逻辑”(A Minima Coalition Logic)。报告强调,联盟逻辑的模型存在三条过强的假设:主体间的独立性,序列性和确定性。为此,他们提出一种基于一般共时博弈模型(general concurrent game models)的联盟逻辑,证明该逻辑系统的完全性,并同联盟逻辑进行比较。
来自西南大学的熊作军报告的题目为“多主体系统中的秘密逻辑”(A Secret Logic in Multiagent systems)。报告旨在将秘密逻辑扩展到多主体系统中,介绍了这一逻辑系统的语义以及新规则,并基于“秘密模态”的语义性质讨论了其互模拟定义的困境,以及该逻辑系统的完全性证明问题。
来自清华大学的石辰威报告的题目为“关于依赖性、偏好与联盟力的推理”(Reasoning about Dependence, Preference and Coalitional Power)。报告指出,通过使用偏好关系来扩展Baltag和van Benthem提出的框架(LFD),可以得到一个刻画依赖性、偏好和联盟力之间相互作用的逻辑系统,并介绍了这一逻辑系统的公理与逻辑性质。
来自山西大学的王奕岩报告的题目为“作为关系实体的群体主体”(Collective Agency as Relational Entity)。报告中先是讨论关于群体主体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关系性、整体论的观点以理解群体主体的本质。然后,基于关于群体主体的哲学观点,建立一种关于偏好和函数依赖及其混合扩展的逻辑。
来自山西大学的徐超报告的题目为“关于容器意象图式的新逻辑”(A New Logic of Container Image Schema)。该报告从认知的角度解释命题逻辑,将命题逻辑解释为容器意象图式的一个变种,并利用从真值条件域到命题领域的隐喻映射构造一种新的逻辑。
来自卑尔根大学的Fernando R. Velazquez Quesada报告的题目为“似真模型中的分布式相信”(Distributed Belief in Plausibility Models)。报告指出,尽管在等价关系框架(KT45),可以将分布式信息定义为正规的模态算子,但这一定义方式不适用于信念关系框架(KD45)。随后,报告者使用似真模型这一更丰富的关系结构来探讨对分布式相信的定义。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李大柱报告的题目为“替换的模态方法”(A Modal Approach Towards Substitutions)。报告提出了一种关于单步替换与迭代替换的逻辑框架,并探讨这一逻辑框架的表达力、希尔伯特式证明系统以及可满足性等逻辑属性。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李磊报告的题目为“分布式博弈推理的模态逻辑”(A Modal Logic for Reasoning in Distributed Games)。报告介绍了分布式博弈中的局部视角与全局视角,提出一种双层(two-level)的逻辑系统来处理局部公式与全局公式,并探讨该逻辑的完全性与可判定性问题。
来自卑尔根大学的John Elias Lindqvust报告的题目为“解决分布式相信”(Resolving Distributed Belief)。在研究分布式相信时,通过将对个体的可及关系求交集已得到群体的可及关系的这种方法会遇到困难。为此,报告者从两个层级上探讨了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基于得到的信息更新高阶信念与接受其他主体的信息或信念。
来自卑尔根大学的Rustam Galimullin报告的题目为“为什么量化在动态认知逻辑中是有趣的”(Why Quantification in DEL is Fun)。报告者先是回顾了认知逻辑与公开宣告逻辑,介绍了关于量化认知行为的逻辑研究领域,并结合公开宣告逻辑与行动模型探讨这一领域的主要结果与开放问题。
来自西南大学的孙洋报告的题目为“极小凸性模态逻辑”(A Minimal Convex Modal Logic)。报告介绍了一种用于刻画Elgi-Milner构造的极小凸性模态逻辑及其公理化,并探讨了这一逻辑系统的一些模型论性质。
02
—
3月28日报告简述
来自山西大学的李楷报告的题目为“规范性系统与博弈”(Normative Systems and Games)。报告介绍了规范性系统的主要内容与提出背景,并探讨了规范性系统与直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形式化规范的方法。
来自西南大学的李章吕与李斌报告的题目为“信念的测度——拉姆齐方法与布拉德利的辩护”(The Measurement of Belief - Ramsey Method and Bradley’s Defense)。报告介绍了拉姆齐测度信念的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理论不足以及布拉德利的辩护方案,报告指出布拉德利的辩护仍存在困难。
来自南开大学的李延军报告的题目为“知道如何规划计划”(Knowing How to Plan about Planning)。报告区分了高阶的认知规划与元层次的认知规划,并利用多主体知道如何逻辑进行基于知道如何的规划,与报告者此前的工作共同用于保证自动规划与知道如何逻辑之间的联系。
来自山西大学的梁晓龙报告的题目为“带有非直谓真谓词的认知逻辑”(Epistemic Logic with Impredicative Truth Predicates)。报告者在认知逻辑中引入一个非直谓真谓词的动机与意义,继而提出一个新的认知谓词逻辑,以探究信念、知识和真理之间的关系。报告还探讨了在这个逻辑系统中,哪些句子或句子集会被确定为悖论。
来自西南大学的郭美云与潘易欣报告的题目为“基于邻域语义的概率认知逻辑”(Probabilistic Epistemic Logic Based on Neighborhood Semantics)。报告基于洛克论题,在邻域语义下将信念定义为概率,证明概率认知逻辑系统的可靠性与弱完全性,并应用该逻辑分析抽彩悖论。
郭美云教授主持了闭幕式,点评了本次会议的发言讨论,对未来会议的持续开展表达了期待。西南大学—卑尔根大学逻辑工作坊的成功举行,深化了两校间在逻辑学领域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提升了西南大学逻辑学以及哲学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与知名度,为中心师生搭建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及研究方法的重要平台。
会议摘要链接请点击下方海报:
李斌,熊作军/文图
郭美云/审核
熊作军/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