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学长曾在UAL学习,在伦敦工作后,回国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广告创意领域,曾服务过, Gucci, Tiffany, Volvo, Volkswagen, Hennessy,Apple等品牌
2024年,他的AI辅助创作作品入选了伦敦两个重要展览:落雁画廊群展和萨奇美术馆群展。在很多人担忧AI会取代创意工作时,这位资深创意总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AI的出现不仅不会减少创意需求,反而会让真正的创意变得更加珍贵。
AI在广告行业的应用
AI确实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但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整个创意生产的方式。"JING分享道。在传统的创意流程中,从概念到可视化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创意的过程其实很像用手去抓一把烟或者抓水,很难把脑海中的想法真实表现出来。AI能帮助我们很快地把想法可视化,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以前做汽车广告时,从概念到最终呈现可能要经过七八轮修改,每次修改都需要重新制作,这极大限制了我们尝试不同方向的可能性。现在通过AI,我们可以在客户面前实时生成和调整不同风格的视觉呈现,这让创意讨论变得更加直观和高效。
但这种效率的提升不能替代创意。很多时候你要用创意去抓住一些很特别的瞬间,这需要敏锐的洞察。比如我们在聊天时产生的某个共鸣点,或者一杯茶让你想起的某个场景,这些都是AI无法主动发现的创意火花。
AI与艺术创作:平衡技术与人性
当然AI不但可以应用于广告领域,也可以在艺术创作中大幅降低迭代所需要的时间成本,让艺术家有更多时间关注创造本身。JING采用了一种独特的人机协作方式。
首先是概念探索,我会用AI生成大量的参考图像,这些图像帮助我快速验证不同的创意方向。比如在最近的一个作品中,我想探索'都市孤独'这个主题,通过AI我能在短时间内生成数百张不同风格和氛围的图像,从赛博朋克到极简主义,这让我能更全面地思考表达方式。"
第二阶段是深度创作,这时我会选择最有潜力的方向,开始与AI进行更细致的对话。关键是要让AI理解你的美学偏好和创作意图。就像在伦敦展出的那件作品,我花了很多时间调整提示词,不断实验不同的参数组合,直到找到能准确表达我想法的方式。这个过程很像在和一个助手交流,你需要学会用它的'语言'来表达你的创意。
最终作品一定会经过我的二次创作。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需求,更是为了注入个人的艺术语言和情感。我会在AI生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可能是调整构图,可能是重新处理细节,甚至是将多个元素重新组合。就像一个画家不会被限制在某个特定的技法里,我们要学会把AI当作画笔,而不是画作本身。
这种创作方式让我意识到,AI不是来替代艺术家的,而是在扩展我们的创作边界,它让我们能更自由地探索各种可能性,但最终作品的灵魂依然来自创作者本身。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AI时代,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依然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情感投入。
"AI味”与个性化:人工干预的必要性
正是通过这种多阶段的创作实践,JING深刻体会到了所谓"AI味"的本质。"AI味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视觉层面,AI生成的图像往往过度完美。就像电脑渲染的场景,每个渐变、每个色块都太过整齐划一。而在现实世界中,即使是一堵白墙,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千变万化的颜色变化,这就是印象派画家们所捕捉的微妙之处。
第二个层面是创作逻辑的局限。AI是基于现有作品训练的,所以它往往带有特定风格的烙印。比如在科幻风格的创作中,你会发现AI很容易倾向于赛博朋克的表现手法。这种倾向可能导致作品缺乏真正的独特性和突破性。
就像在可口可乐最近的那支全AI广告中,虽然技术层面已经很成熟,但人物的细微表情、眼神传达的情感,还是与真实表演有差距。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深层的是对人性细节的把握。这也是为什么我始终坚持在AI创作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通过人工来注入那些细腻的、富有生命力的细节。
在AI时代,创意需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分化。现在我们已经能看到很多商家在使用AI生成的广告图片,比如一些小店的户外广告,甚至一些数字平台的内容,都开始大量使用AI创意。这让基础的创意服务变得更容易获取,但同时也导致了某种程度的同质化。
这种分化让我们想到高定和成衣的区别,就像现在人人都能买到好看的成衣,但高定的价值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显珍贵。为什么?因为它提供的是个性化的定制体验。同样,当基础创意变得触手可及时,真正的高端创意服务反而变得更有价值。
这种价值的重构在品牌服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调性。比如Tiffany,它不仅仅是高级珠宝,更多的是传递爱与温暖的情感;卡地亚则更强调高冷的奢华感。而沃尔沃则遵循北欧简约的设计哲学,简洁但不失温度。这些品牌调性的差异,需要创意人对品牌的深刻理解。"
AI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呈现不同的风格,但准确把握品牌调性,理解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诉求,这需要创意人的洞察力和经验积累。就像现在消费者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他们渴望看到能让眼前一亮的创意。如何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创造惊喜,这种能力是AI无法替代的。
对于创意行业的这种分化趋势,JING持积极态度:"这实际上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升级。基础创意服务的门槛降低了,但这恰恰让优质创意的价值更加突出。未来的创意机构需要在战略咨询、品牌洞察、创意策略等更深层面建立核心竞争力。这种转变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创意人的增长指南:在AI守住初心
在AI技术加速重塑创意行业的当下,每个创意从业者都面临着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的挑战。对于刚踏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来说,既要把握时代机遇,又要坚守创意本质。以下五个维度的建议,或能帮助新一代创意人在变革中找到方向。
夯实基础,培养慧眼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扎实的基本功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愈发重要。虽然AI能够生成精美的图像,但对造型、色彩和构图等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仍是一切创意工作的根基。这种理解不仅能帮助创作者更好地驾驭AI工具,更能培养独特的美学判断力。
当AI可以在几秒钟内生成数十张方案时,识别和选择最佳创意的能力变得尤为关键。正如一位资深画家能从千万种可能中准确找到最打动人心的表达,未来的创意人也需要这种敏锐的审美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只有亲手实践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某个细节处理更好,为什么特定的色彩搭配更有张力。
开放学习,拥抱变化
在AI这个领域,每个人都是新手。无论资历深浅,都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这项新技术。实践表明,那些能在职场走得更远的年轻人,往往具备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愿意投入时间去探索和尝试。
新技术的出现从未真正淘汰过传统技能。就像电脑的普及没有取代手绘设计,数码相机的发展也没有消灭胶片摄影。相反,那些精通传统手法的创作者往往能更好地驾驭新技术,因为他们理解创作的本质规律。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和拥抱新技术并非对立选择,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跨界学习,广积薄发
对新人而言,接触完整的创意链条至关重要。过早将自己局限在某个专业领域并非明智之选。即使在看似"商业化"的广告行业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形式,从影像、摄影到插画、书法,这些跨领域的经历最终都能转化为创作的养分。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这种多元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寻找热爱,坚守初心
在选择创意作为终身职业之前,需要深入思考是否真正热爱这个行业。当下喜欢一件事情相对容易,因为周围环境往往充满支持和鼓励。但当面临职业发展的重要抉择时,必须考虑到这个行业带来的各种挑战。
在AI时代,创作者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是人,而是机器。当AI能在几分钟内完成需要数周才能完成的作品时,继续坚持的唯一动力就是对创作的纯粹热爱。这种热爱不仅能帮助度过职业生涯中的困难时期,更能推动持续的创新和突破。
把握机遇,保持锐气
新一代创意人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下市场正在向年轻群体倾斜,他们对新兴文化和媒体的理解日益重要。善用这种对时代的敏锐理解,同时保持开放和谦逊的学习态度,将成为职业发展的重要助力。
与其担忧被AI取代,不如思考如何利用AI提升创作能力。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始终保持创新的能力和对创意的热忱。这种平衡艺术,或许正是新时代创意人最需要修炼的功课。
我们正在组建UAL AI兴趣小组,如果希望加入,请添加下方主理人微信:hongyu_she
往期相关内容:
"不如主动拥抱AI" - 一位阿里设计老将转型AI产品的实战指南MoPaaS: 让AI应用落地不再难 - 企业的"智能化加速器"
一周时间,编程新手能够用Ai写出怎样的工具?Mixlab Ai编程挑战赛 一周时间,编程新手能够用Ai写出怎样的工具?
用AI写最好的故事 , Midreal创始人陈锴杰专访AI时代下的“Agent”革命与企业及个人的新机遇
AI赋能珠宝设计:基于更高的设计效率培养个人ip,实现按需定制
S5 AI浪潮下的交互设计革新:MIX Copilot引领信息智能处理新时代
S6 AI如何改变产品经理的工作,MIXLAB NODE创始人熊叔的故事
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更高效的学习:伊伊子的硅谷洞见
在这里找到我们:
* 公众号:遇见AIER / Mixlab
* 收听渠道:小宇宙|喜马拉雅
*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
* 联系我们:sidneyshe@outlook.com
如果希望加入听友群,请扫描二维码,或添加主理人微信:hongyu_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