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于《创作评谭》2024年第2期
编者按:刘上洋散文集《难以攀登的美》2023年9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了作者2011年以来创作的散文三十六篇。在此书中,他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阐发了对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对赣鄱大地的诗意情怀、对生命历程的礼赞。刘上洋是一位著作颇丰的散文家,著有《高路入云端》《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废墟的辉煌》《山河气象入梦来》等多部散文集。2023年11月28日,江西省作家协会、江西人民出版社共同举办《难以攀登的美》研讨会。以下为发言摘要。
省作家协会主席李晓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以及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今天举行这次研讨会,是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繁荣文学创作,不断推动江西文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散文汲古开新,异彩纷呈,老中青三代作家齐发力,江西成为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现象级省份。上洋同志作为江西散文创作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以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丰硕的创作成果引起广泛关注。刘上洋散文集《难以攀登的美》,进一步彰显了作家的美学追求,将寻找、发现、表达、呈现美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核心理念。这既是作者创作之路的一次大收获,也是江西文坛的一次大收获,确实可喜可贺。
省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凌卫:
我们召开《难以攀登的美》研讨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江西文化资源禀赋,推进江西文学创作的一个实际行动。《难以攀登的美》这本散文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表达对祖国河山崇高敬意和诗意情怀的《万里长江第一湾》《波涌浪卷西沙情》,又有充满对江西历史积极思考和独特视角的《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天下第一家——义门陈轶事》,还有反映西藏自然景观、历史风情和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巨大变化的《永远的布达拉宫》《遥望珠穆朗玛峰》,以及呈现对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关注的《坎昆之殇》《迪拜的恐惧》,等等。特别是第五辑,篇篇饱含着作者对故乡、对故人深情的文章,朴实无华,感人至深,有种跟随作者回到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现场感,触摸得到那种真实的脉动。
省出版传媒集团原总经理助理、江西人民出版社总经理(社长)张德意:
散文的魅力在于精湛思想与艺术之美的完美结合,在于典型场景与语言之美的完美融合,在于平淡无奇、于无声处中突现瑰丽的艺术高峰。正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魅力,吸引着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去翻越、创造那难以攀登的艺术高峰。散文即为美文。《难以攀登的美》体现了作者对散文创作孜孜不倦的实践追求,体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理论探索的新成果。江西人民出版社鼓励散文创作、出版优秀散文,就是希望通过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当代文学故事表达我们对美的理解、美的追求、美的表达与美的创新创造,呈现我们对时代、对历史、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观照,展现江西文学界活跃的创造力。
省文联主席叶青:
上洋同志的散文集《难以攀登的美》,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家乡和生活的热爱,渗透着对历史、现实与生命的思考,洋溢着豪迈壮阔的诗情诗意情怀。每一篇文字都如此厚重,许多文章发人所未发,给人以启迪,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第五辑中有七篇文章是第一次公开面世,这些文字留下了作者对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的感恩之情,并升华出对于人生和时代的丰富思考。这些真切、坦率、朴素、温暖的文字,让读者们读到了作者散文的另一种风格和面貌。并且这个文集出版以后,已经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
关于作者的这部新散文集,我在《跃上更为高远的美的巅峰》评论里做了阐述,就不再重复。这里我再谈三点感受。第一,是作者始终以全景式的观照体察生活,以哲学的高度和深度思考生活,以整体性的把握书写生活。他的每一篇文字都有着精心的布局、潜心的打磨,因此每一篇文字都是精美的、完善的成品。第二,作者始终坚持正确的文学观,坚持文以载道,坚持正大气象,因此每一篇都会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充分发挥了文学的社会作用,凸显了文学作品的社会效益。在私人化写作盛行、文学叙事日益转向狭小内心空间的自我凝视的潮流下,上洋同志始终坚持文学的“载道”功能。这种文学使命已深入笔端、深入思维深处,成为其写作的前提。他也是用自己的文章在以身作则,在示范着这样一种再造的追求。第三,作者始终秉持着清晰的写作目的和追求,对自己的文字有着清楚的功能定位、清晰的艺术审美风格选择,从未含糊。由于有着上面所谈到的鲜明的使命意识和价值追求,必然形成特有的文风。我们读上洋同志的散文,始终感受到其中秉持着明朗刚健、质朴有力的风骨和气质。他以纵横驰骋的思维、雄浑劲健的笔力,在散文这一难以攀登的美的历程中奋力攀登,并不断为读者奉献出精品力作。
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南昌大学教授陈东有:
每当上洋同志拿出一部散文集出来,就会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且会认真地阅读,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读后感的感性认知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从散文创作的理性高度,从中国散文发展到今天的历史长度来研究一下刘上洋的散文创作。就是说可以把他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不仅仅是读后感的问题,从语言到修辞,从谋篇到章法,从情感到思想,我认为都值得好好研究。现在大家都喜欢讲“上洋体”,某一种创作,某一种诗文,只有在具有一定的积累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后,才能称之为体。上洋同志至少有数十篇优秀作品已经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丰富的研究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研究上洋同志的散文创作。
我对上洋同志的散文一直有一个看法,就是写作章法与众不同,他吸收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又有自己的创造。所谓的章法是什么呢?就是文章结构作为载体的内容逻辑设计。章法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读一篇、两篇上洋的散文可能还感觉不到这一点,但是读多了,给人的印象就越来越深。上洋散文的大部分,无论是谈古今还是说中外,它的题材是没有局限的,它的内容因此就显示出宏大和丰富的特点。他的散文实际上是把人类文明的进程纳入自己视野和思考之中,这就是我们讲过的人文的思考。文章的谋篇布局紧紧围绕这种思考进行,该颂扬的大声喊好,该批评的不吝笔墨,且讲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它给人们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
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他归纳作乐府的六字法叫作“凤头猪肚豹尾”。其实不仅是作乐府,写文章也是如此。起头要美丽,中段要浩荡,结尾要响亮。美就是要引人入胜,浩荡就是内涵丰富,响亮就是有力量、有余响。在他的章法里,丰富内容不是突然出来的,而是从一个非常微妙的开头引现出来。这个开头也可能是一个提问,也可能是一个赞叹,也可能是一个思考,也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场景。但这些开头就像一扇门一样,会把你带进它丰富的内涵当中去。这是他散文的“凤头”。他散文的“猪肚”就是我刚才所讲的,无论古今,也无论中外,上洋同志都可以写上去,而且都写得非常真实贴切。有很多东西是史学家才能办到的,在他的散文当中也办到了。有很多东西可能是理工科的人才懂的,他也能够把它写得非常真切。他散文的“豹尾”是很多读者称赞的,他散文的最后结尾往往是思考性的、哲理性的。这种结尾不仅又一次引人入胜,而且引人深思,他是用自己的思考来带动读者的思考。比如说他写鄱阳湖落星墩,比如说他写迪拜,等等。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都能够体现出他这种带有深刻思想内涵,又具有辩证法的思考。散文之贵,贵在形散神不散,这个“豹尾”就是“神”的“牛鼻子”所在,我看它还是散文的“文眼”,直显作者之心,直指读者之灵。这种“豹尾”并非只是技巧,需要一定的经历、一定的思想、一定的情怀、一定的格局,才能写出来。上洋散文结尾归纳起来有这么四大哲理性启发意义:如登高山,立意高远;如临深渊,含义深刻;如当头棒喝,明白事理;如醍醐灌顶,幡然梦醒。
那么这种风格,这种体式,可不可以认同为“上洋体”?我们可以认真研究。在我们现今很多散文追求一种表面的功利,追求一种浮躁成就的情况下,这种体式别具一格,很有现实意义。这应该看作我们江西散文的一个创造。所以说,研究上洋的散文应该成为江西散文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不是仅仅为研究上洋的散文而研究,而是要研究江西的散文这些年来发展的原因、特点和成就。如果这样来研究的话,我们可能对江西散文这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对于上洋散文这些年的成就,就会有一种新的认知,可以促进咱们江西散文的发展,可以帮助一批青年散文写作者,让他们去认识散文应该怎么写。
另外,在这本书的第五辑上洋新增的散文,又呈现一种新的风格。这种风格跟我前面所讲的风格很不相同,它的特点是平常和质朴,那就是生活的本来,或者叫作生活的本质。当然这个更深的含义,我们有同样经历的人可能理解得更深一些。如果说前面所讲的风格就像是一场盛大的宴席,那这里的风格就是一股清甜的甘泉。可见上洋的散文中,这两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独到之处。
所以,我们应该对上洋的散文好好研究,由此带动我们对其他散文大家的研究。这对江西散文的发展,乃至对中国散文的发展都是会有好处的。
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子:
上洋同志的《难以攀登的美》散文集,至少有五个方面的重要考量。第一是辽阔的全球性视野。散文集从江西写到西藏,从西藏写到迪拜,写了他去过的世界很多地方,这是一种边走边唱的姿态,是散文作家非常理想的一个姿态。第二是对于包括本土文化在内的文化的深度开掘。比如万寿宫文化,我当时读到《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这篇长文的时候,非常激动。它从万寿宫这样一个建筑,对整个江右商帮进行了一个全局性的审视。这其实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研究课题,上洋同志借助这样一篇文章就完成了。作者对江右商帮有诸多赞美,特别是对其筚路蓝缕的精神的赞美,但他同时对江右商帮又有十分深刻的批判,认为其不像山西晋商,会全力依附朝廷和官场做大,而江右商帮只能一直往偏远的地方拓展,空间很小。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发现和思考。另外还有对江右商帮固守孝的理念的批判。孝是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思想理念,上洋同志却敏锐地发现江右商帮对孝的过分坚守,是江右商帮难以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发现,对我们江西未来的发展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提醒。第三,上洋同志的散文写作,有着文化学者的现代性的审视态度。对鹅湖之辩,一般的散文作者都会持赞美和仰视态度,但他有反思和批判,而且这种反思和批判是现代性的,他指出鹅湖之辩对于整个中国文化其实是个巨大阴影。《梅关古驿道》亦是如此。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是一本书的话,梅关古驿道就是非常重要的装订线。如此重要的历史地位,很多作者来写这条古驿道,很容易采用仰望的视角。但是上洋同志很敏锐地从古驿道的历史中发现了缺少商贾和移民的记载,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商贾和移民历史的轻视,这是梅关驿道历史的一大缺憾,也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大缺憾。这种发现,就像黄金一样珍贵。在《天下第一家——义门陈轶事》里,他赞美天下第一家的形成过程和其独特的文化,同时以现代文明视角,对这个家族蔑视经商的文化和封建家长制的人治模式予以了批判,对这个家族衰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这种剖析,对现在进行的乡村振兴,对乡村的现代性治理,就有很重要的警示意义。第四,上洋同志的整部作品洋溢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氛围。我们的许多现代性散文、现代性写作,往往充满了很多灰暗的情绪,可上洋同志的写作是一直饱含着阳光的,他的散文给读者提供的是光明向上的精神动能。第五,上洋同志一直在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寻求突破,不断寻求表达的难度。我们从《万里长江第一湾》,到《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再到《一座围屋的回响》《梅关古驿道》《鹅湖之辩》,可以看到他一直在寻求突破。江右商帮和万寿宫其实非常难写,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课题,但他却勇于挑战这样的难度。我愿意再次强调,万寿宫这篇文章,是他这么多年的文章中结构最为复杂、表达最为充分、情绪最为饱满的,是能充分体现他的散文驾驭能力的。
当然,我觉得上洋同志的散文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写西藏的几篇就不够理想。因为我觉得,西藏文化是一种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我们汉文化写作者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有距离的文化,要进入是很难的。如果采取旅行式走到哪写到哪的方式,只把一些旅行地的知识点放进去,这样的写作是不够的,因为写作者个人的气血没有融入。同时,这组文章在文本的把握上,也没有更多的突破。还有,上洋同志的散文,喜欢在结尾两句,用并列句和感叹号,我认为应该改一改。文无定法,散文最核心的要义就是自由。但现在,这种结尾却被一种程式捆绑了,散文写作就带了枷锁,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
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汪玉奇:
刘上洋是在全国散文界卓有建树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洋溢着雄放之美。在《难以攀登的美》这部散文集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充足地感受到他的这种散文风格。
这本书由五辑组成。在第一辑中,他的《万里长江第一湾》,奔涌着长江滔滔的江水;《落星墩·鄱阳湖》,燃烧着他对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焦灼心境。在第二辑中,《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天下第一家——义门陈轶事》,通过深入的历史考证与文学化表达,以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把江西文化中一个江右商帮、一个义门陈两大历史现象写入散文,由此,对赣文化完成了研究和叙事两个方面的升华。第三辑,他写西藏;第四辑则是国际题材。这两辑的作品,同样实现了哲理与散文美的完美统一,在统一中表现出他对国际国内发展过程中许多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特别是《迪拜的恐惧》,是在几乎全球众口一词的赞美中,他从人类生存与命运的角度,给出了别具一格的思考。所有这些,感情的雄放、思想的雄放、文字表达的雄放,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第五辑中,写他的童年少年,写他的故乡,和他青年岁月中人生的转折,却写得是那么温馨,那么缠绵,那么充满童趣,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心灵深处珍藏着的童心。这一辑文章,有别于其他文章的雄放之美,而是充满着柔情之美、诙谐之美、温馨之美。
省出版传媒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也是美学,文学的重要价值是创造美和积累美。刘上洋的散文创作体现了对美矢志不移、一以贯之的追求,而《难以攀登的美》到达了新的高度,是其散文之美的丰富与再造。
我说《难以攀登的美》是美的丰富,主要针对的是该书第五辑中的一组散文。这是一组属于私人叙事的散文,写的都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阐发多少高深的道理,闪现的主要是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通俗美、婉约美和孤寂美。它们既明显地有别于那些激流奔涌、黄钟大吕的“大散文”,又不是他早期那种散文的简单回归,更远胜于时下同题材、同类型的诸多“作品”。好像似曾相识,实则别有洞天,洋溢着的是脱俗的韵味,清纯中寓清奇,细碎中见深挚,又巧妙地融入了思想和意境之美,没有同类题材一般散文作品容易给人造成的平淡、絮叨甚至油腻的感觉。这组散文丰富了作者的散文谱系,在其创作苑林中营造了新的生态,奉献了新的风景。这里面充溢的是真善美,是地气、烟火和温情,既丰富和扩展了作品美的表现,也丰富和扩展了阅读人的审美感知,会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发共情,增强感染力和渗透力。这也是系统和深入研究作家与作品的珍贵资料。
我说《难以攀登的美》是美的再造,主要针对的是第一至第四辑中的文章,尤其是《万里长江第一湾》《波涌浪卷西沙情》《扁担颂》《长征第一渡》《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一座围屋的回响》《鹅湖之辩》《永远的布达拉宫》《从高峰跌落的文明》《迪拜的恐惧》等篇什。这些都是我所理解的“大散文”,都是宏大叙事,凸显的是读者熟悉和专家激赏的雄放之美,即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思想美、意境美、深邃美和悲壮美。篇篇有新意,处处见奇趣,是对雄放之美量的扩充和质的提升。思想是要有棱角的,《迪拜的恐惧》标题中“恐惧”这个词质地太坚硬,一般人不敢用,但是这里用得真好,最能表现其中的思想美、深邃美和哀伤美;而整个文本既棱角分明,又收放有度,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这很见功力。《古巴,那些我没有想到的》传递出来的无与伦比的美、无畏的坚强、简单中的和谐、宽松包容和异彩纷呈,颠覆了我此前的认知,我相信这是真实的古巴。第三辑取材于藏地的八篇散文,我认为可能达到了中国散文名家书写藏地历史文化和风物风情的高境界,也许有填补空白的意义。遥望中的珠穆朗玛峰、生命禁区的红柳、神奇的勒布沟等等,都给了我阅读的震撼。《飘过国界的哈达》,把一条公路跟哈达,跟吉祥如意结,跟穿越时空的纽带巧妙联系起来,不仅写出了童话般的仙境,写出了险峻与平缓,写出了浓郁的“藏味”,还有发人深省的感慨。读书至此,拍案叫好,深入过藏地的人也未必能写出这么好的美文。
总之,就散文创作来说,丰富也是再造,再造也是丰富,丰富中有再造,再造中有丰富,丰富和再造都是创新创造。《难以攀登的美》是对散文之美胜利的攀登。
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江西日报社副刊部主任李滇敏:
作为一个江西散文的观察者,作为一个文艺副刊编辑,我深刻地感受到江西散文能有今天人才辈出、花繁果硕的样貌,能成就令文坛瞩目的“江西散文现象”,与上洋同志对散文的热爱、关心和扶持分不开,更与他孜孜不倦的高品质的创作和引领分不开。
几十年来,上洋同志一直坚守着自己非常独特的散文理念,他的散文创作一直有自己非常坚定的审美追求,这就使得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思想精深、艺术精湛。
读上洋同志的散文,我最突出的一点感受是他在创作中始终自觉地传承文以载道的散文传统。无论是写大好河山、域外风情,还是写历史文化、社会民情,他总能以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思考去发现、去揭示、去提炼、去升华,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从万里长江第一湾的自然风光得出拐弯的深刻内涵:一条河流的拐弯,弯出了独一无二的景观和灿烂的文明,而历史和人文的拐弯,往往会改变社会和人生的走向。置身于人人艳羡的沙漠的奇迹——迪拜,作者却感受到了她的富裕和繁荣背后以消耗巨量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恶性发展,并对此表示恐惧。当人人都沉醉于油菜花花海的浪漫和美丽中,作者却咏叹油菜花要种,但绝不能单单为了好看,提醒人们,农业是命根子,绝不能为了赚钱把农业弄丢了……文章中的这些思考,这些恐惧、担忧、悲悯,这些振聋发聩的呼吁、警醒,就是文章所载之道,也是一位作家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位写作者应该学习的,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私人写作盛行的潮流当中,更应该倡导文以载道的写作精神。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腊生:
我一直在跟踪刘上洋同志的创作,他的散文是我阅读研究的对象。上洋同志的这本散文集,前面的四辑,体现了一种历史和现实的真实。对于历史的建构,他避免了有些散文的弊端,诸如掉书袋、炫耀式的文化姿态等。在刘上洋散文的历史建构中,用的是中国美学里的一种,就是移步换景。在西方美学里,比如西方绘画是一种焦点透视,而上洋同志的散文用的是散点透视。他没有对一个地方进行集中性的典型书写,没有大段的景物描写,而是把中国美学里的散点透视融入进来,更多地把目光或者视角融入所写的事物之中,心随眼动,步移景变。比如《梅关古驿道》,这篇散文我很喜欢,里面是典型的移步换景。作家通过自己的一步步攀登,把一个个历史的画面呈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有张九龄、苏东坡、宋庆龄、毛泽东、刘伯坚、陈毅等,一个个历史名人的形象依次向我们走来。这就使得文中的历史空间充满着张力。
上洋同志的散文另一大特点,就是持一个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姿态。前面四辑里有讲江西本土文化的,有讲西藏的,有讲世界各地的,这些都是文化散文。但是我觉得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孤立地去写一个东西,而更多的是一种对话方式。比如写鹅湖书院的论辩,其中谈到这个论辩给我们民族、给江西文化带来的一些阴影,足以让我们深思和醒悟。还有写油菜花和迪拜的恐惧,其实也是一种对话。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不仅体现了一种危机意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家心怀天下的情怀和视野。
《难以攀登的美》还体现出一种发现之美。我是婺源人,回家时看到很多人去看油菜花,也有上洋同志那种类似的感觉,但我没有写出来;而他写出来了,察人所未察,说人所未说,既给人启发,又让人思考。
著名评论家古耜:
《难以攀登的美》是刘上洋推出的散文新著。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作者的每一篇散文,都有一系列新颖跳脱的积极修辞,一连串斜出旁逸的意识流动,连同一种激扬高蹈的叙事风度相伴而来。而玉成和推动这一切的,乍看是作家的文心与才情,深究则发现它最终得益于作家在长期工作和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踸踔不羁的心理路径,一种鲜活开放的思维方式。
一是逆向思维。散文中的逆向思维,指的是作家对一些屡见不鲜、几成定势的说法或思路进行反向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接近、丰富乃至抵达事物的纵深和本真。譬如《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锁定江右商帮在国内乃至海外的地标性建筑万寿宫,起笔先写了借此而生的万寿宫文化,对于促进江右商业发展的精神价值和历史意义。但作者没有让这一思路顺势而下,而是中途笔锋一转,开始探讨此种文化包含的某些缺失与局限,以及它最终未能把江右商帮做大做强,使其能与晋商媲美的原因。其中思维的变向与逆行,揭示了更为复杂的商业规律和越发深层的历史情境。迪拜是近半个世纪在沙漠上崛起的国际大都市,被称为人间天堂。然而一篇《迪拜的恐惧》却别具只眼,敏锐地看到了这“天堂”中隐含的悖谬与危机,进而严肃指出:在一个本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追求和制造奇特豪华的“世界第一”,实质上是一种掠夺式、破坏式和非理智的发展,可谓语出惊人,振聋发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人都认为“抚州蛤蟆头”的称呼,是对抚州人的丑化和矮化。《点赞“抚州蛤蟆头”》一文从图腾崇拜、民间语义、象征蕴含,以及“蛤蟆”的形象特征和生存习性入手,撷英咀华,广征博引,正本清源,为久遭误读的“抚州蛤蟆头”正了名,同时也拓宽了读者眼界,更新了其思想方法。
二是陡转思维。在本部散文集中,有多篇聚焦某种景物、事物或现象。作家在将这些转化为艺术文本时,每每表现为意脉的陡转性和叙事的跳跃性,以及深层意蕴的对立统一性。以《江西第一树》为例,该篇围绕被称为江西省树的樟树展开讲述,依次介绍了樟树与赣地的历史缘分,在赣地的生态规模,以及樟树自身的品性与优长,但不忘换一种角度和视线看樟树,结果樟树身上倒映出当下某些人的功利、浮躁与短视,从而具有了普遍的启迪和警示意义。《遥望珠穆朗玛峰》写“我”与珠峰的一段因缘,其中有对自然风光的礼赞,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还有对登山健儿的讴歌。而在卒章显志处,作家却严肃地指出了近年来登峰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值得警惕和必须摈弃的现象。显然,如此这般的思维图式与图景,有益于读者的精神和心理建设,从而帮助他们走出简单肯定或否定的二元对立。
三是联想思维。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联想是散文家重要的表现手段,也是散文文体的优势和魅力所在。这种独具风采的联想思维,往往决定作品构思与表达上的奇崛与开阔。《难以攀登的美》的若干篇目正是如此。《万里长江第一湾》落墨于水势浩荡却又风度悠然,山野之间呈现一个巨大的水之太极的长江上游,但作家显然没有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将此段长江从容迂回,顺势拐弯,最终“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神奇样貌,同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以及人生选择巧妙地联系起来。《扁担颂》从人们熟知的“朱德的扁担”切入话题,但没有止于固有内涵的重申和强调,而是启动联想思维对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做了新的开掘与延伸:作风上由艰苦奋斗到唤起民众,精神上由勇于担当到与时俱进,并由此引申出“扁担精神”及其在中华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干渴的大瀑布》取材于非洲赞比亚。作品由维多利亚大瀑布的缺水,写到整个赞比亚因旱情引发的“干渴”,再将这种“干渴”做象征性投射,写到其经济的萧条、教育卫生事业的困顿、知识与智力的匮乏等。这种由具象到抽象的联想看似拉开了本体与客体的距离。其实正是这种远距离的联想,深化了作品的意蕴和作家的情感,从而传递出愈发鲜明的人类共同体意识。
四是直观思维。收入《难以攀登的美》的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几乎所有的表现对象都建立在作家“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基础之上,都是其经验王国的经久储存和表象世界的潜心打捞。就此而言,《波涌浪卷西沙情》《贵州传奇》《拾取娃声一串》这类记游式、回忆式篇章自不待言,即使重在介绍历史风景和文化遗产的作品亦堪称异曲同工。譬如,状写赣南围屋的《一座围屋的回响》,追述德安义门陈的《天下第一家——义门陈轶事》,历数梅关古今的《梅关古驿道》等,都留下了作家“眼处心生”的线索和“亲到长安”的印痕。其中一篇《永远的布达拉宫》尤见匠心与功力。其笔墨所至不仅道尽了布达拉宫千年来的变化消长,而且把这座宫殿的微观情境、局部精彩描绘得详尽具体,历历在目,显示出作家考察的细致和认真。这种注重现场感,讲究亲历性的创作习惯或艺术追求,无疑有效强化着散文所倚重的本真性与现场感。而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着眼,这种习惯和追求分明还别有一重意义。
什么是好散文?时下的文坛解读见仁见智。但《难以攀登的美》以颇具个性和新意的思维方式,交了出色的答卷,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江西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周俊杰:
刘上洋同志的散文创作思想、特色是攀登向上的。中央领导刘云山同志在为他的散文作序时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我认为,上洋同志的散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开放胸怀和开阔视野。这在《万里长江第一湾》《波涌浪卷西沙情》《遥望珠穆朗玛峰》《难以攀登的美》等作品中都有集中的体现。第二,时代精神和独特视角。上洋同志的散文总是勇立时代潮头,用时代精神审视现实和历史,在立意新颖的基础上,选取与别人不一样的视角,使人感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让人耳目一新。这在《扁担颂》《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长征第一渡》《点赞“抚州蛤蟆头”》等作品中都有突出的体现。第三,独具匠心和哲理思考。上洋同志真正践行了把名家当镜子,把读者当上帝,把时代当对象,把生活当源泉,把历史当筛子,他的散文表现出的强烈的辩证法和批判性,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这在《鹅湖之辩》《油菜花咏叹调》《落星墩·鄱阳湖》《干渴的大瀑布》《迪拜的恐惧》等作品中尤为突出。在第五辑中,他用白描的手法,质朴写实的笔触,自传式地娓娓叙述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特别是写他的父亲,虽然笔墨不多,但慈父的形象却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省出版传媒集团原副总经理朱法元:
看到《难以攀登的美》,我眼前豁然一亮。这个书名确实起得好。
我认为,刘上洋能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散文作家,其散文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是情。上洋同志的散文一直贯穿着一种爱,一种情感。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且这种情感是澎湃的,是真挚的。二是气。上洋同志的散文有一种霸气,有一种英武之气,气势磅礴,读起来令人振奋。三是察,察就是发现。我认为这本书里面写的,都是人人心中都有,但是笔下都没有的东西。四是思,就是思考。对上洋同志的散文,陈东有先生特别提到“豹尾”,每篇散文的结尾都有发人深省的思考。现在一味赞扬的散文太多了,生怕触及问题。其实,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能够反思和批评的散文的。
江西日报社原总编辑、江西省散文学会会长彭春兰:
美的散文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能够给我们美的享受,给我们精神的力量。我觉得上洋同志的散文正是这样的美文。读了上洋同志《难以攀登的美》散文集,我概括八句话的感想。第一句是有思有魂,在思想中见灵魂,在灵魂中见思想。第二句是有情有义,文章中贯穿了一种大情大义。第三句是有棱有角。散文必须有棱角,像《迪拜的恐惧》,写出了迪拜这种发展模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第四句是有喜有虑。他的散文不仅有对历史文化、江西的赞美,但更多的是有自己的思考。第五句是有江有海。这个江是从生养我们的赣江,一直到鄱阳湖到长江,到太平洋到大西洋,都纳入了上洋散文中。第六句是有古有今。既写今天,也写历史。对历史重大题材,能够敢写敢碰,而且能够碰出火花,能够碰出声音来,这个不容易。第七句是有血有肉。特别是第五辑中写的独子的孤独,我想这可能反映了很多独生子女内心的一种酸甜苦辣。第八句是有眼有境。这个眼就是文眼,每篇作品都藏着他的文眼。这本书标志着上洋同志的散文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西站原站长胡啸:
研究一个散文家、一个作家,首先要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上洋的个性决定了他的语言的明朗之美、远阔之美。他的文章基本上直截了当,但又显得很深邃。
再就是格局决定了上洋同志的语言,泾渭分明,基本上属于奔放、成熟类。这是由他个人的阅历所决定的,长期在一个大的岗位上统揽全局,使他的视野极其开阔。所以他的散文语言,包括句式、结构,显得成熟、奔放。
还有情怀。上洋的散文既有一种家国情怀,也有儿女情长。一个官员,一个男人,一个深受我们传统文化滋养的学者所体现出来的格局、情怀,都融进了他所有的语言里面。所以从上洋的个性、阅历、学养三个角度去研究他,都体现了他的明朗、深邃、远阔、成熟这样一种文字之美。
江西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舒仁庆:
我读了上洋同志的这本新作之后,有几点突出的感受。
一是感觉他作品里有别人没有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优秀的散文除了有内涵有思想之外,还必须有别于一般人的叙事角度与独到的见解,这样的文章才会有新意。这本集子里的很多文章,包括《油菜花咏叹调》《落星墩·鄱阳湖》《点赞“抚州蛤蟆头”》《迪拜的恐惧》等,都是作者用他的超前的意识和独特的视角,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一些东西,充满了一种新意。这是他的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
二是作者有深刻的认知。上洋同志喜欢用笔行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了很多别人没有到过的地方,写了很多非常精彩的文章、文字,包括西藏的系列作品。上洋同志还非常喜欢阅读,无论是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读了不少的书,再加上有足够多的实践,就会有足够高的认知水平和写作水平。特别是驾驭能力,就比一般人悟得要深一点,境界也要高一些,思维要更活跃一些。《梅关古驿道》这篇文章,由一条古驿道串起的一段大历史,文思激荡,吞吐古今,思接千载,带着读者去寻觅历史的足迹,也带着读者去倾听历史的回声,触摸历史的脉络,丈量历史的厚重,确实让我读了以后有点荡气回肠的感觉,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而未知、答而难答的这样一种启示。
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火》主编范晓波:
我讲简单一点,就是一个感想,观察上洋同志这本书还有他之前的创作,我发现他是在扬长避短中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上洋的散文作品里面有很多他自己对社会、对生态、对文化的思考和反思。在当前散文界,这种有观点、有态度的散文很少。上洋的散文里面这样的东西很多,不管是写生态还是写文化,都有他自己的看法。这是他的一种写作特色。我揣测,他可能做过权衡和规划,他曾是级别比较高的领导,社会阅历很丰富,对人生、对社会有自己的一些洞察和见解。很多年轻的散文作者,包括一些文字特别好的散文家,他们不具备这类社会阅历,也没有相关理论素养,所以怯于在散文里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刚好是上洋同志的资源优势。年轻作家喜欢搞文体实验,把散文写得像小说,甚至用虚构的方式来写散文。可能这种方式不是上洋所喜欢和习惯的,所以他做了一个取舍,不和年轻作家比文本革新,主要精力用在思想见解的提炼和表达上,逐渐形成自己的文本特色。现在这种散文特别少,我认为这种方法对他而言很可取,值得不断发扬光大。
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力农:
上洋同志的这本散文集,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文集的思想魅力。文集中所有的文章,不是一般性的状物抒情,所有叙事、描写和抒情的文字,都是建立在高远的立意、开阔的视野、独特的发现之上。读之,既能感受文字之美,更常有一种令人眼前豁然一亮、意外惊喜的精神感悟与收获。正是书中那些诸多宝贵而独特的思考与发现,令人豁然而惊喜,并由衷地叹服。个人认为,这也是文集的最大亮点、特色和魅力,说明作者始终是这样一个勤奋的观察者、思索者、发现者。在人工智能等现代新科技浪潮汹涌而至、机器可以参与文学创作的时代,这种独立而深刻的思考习惯,探索与发现的能力,将是我们散文乃至各类文学创作赖以存活并持续繁荣发展的根本。这是特别需要我们去认识、学习和传承的重点所在。
二是文集的烟火情怀。从个人讲,我特别喜爱文集中第五辑的一组思乡怀旧之作。这是一幅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西基层乡村的风俗画,是一个乡村少年艰难而有趣的成长史。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凡人小事、个人情怀的作品,最接近人性,也最能打动人。这组作品的题材与内容,丰富和扩展了作者的散文谱系。
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任、原巡视员张启元:
读了上洋同志出版的新散文集,我非常感慨。作为一个退休干部,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创作,而且佳作频出。这不仅是一种文学情怀、一种散文情结,也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本书一共五辑。前四辑大部分都公开发表过,第五辑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如果说前四辑的散文有一种大气磅礴的美、思想深邃的美、文化厚重的美,那么第五辑展现了一种质朴、清新、原生态的美。我认为这种美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题材选取的新意。作者过去的散文作品,大都是大题材、大场面、大事件,而且他善于驾驭这类题材,举重若轻,收放自如,这也是他散文作品的鲜明特色,但是《拾取娃声一串》不同,从我、我家、我村入手,表面看起来是农民的居家琐事,油盐柴米,但是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无论是我家、我村,都无不刻印着时代的轨迹。农村的经济活动、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农村的人际关系,在文中得到了生动具体的体现,也从农村层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驾驭大题材与小题材,我觉得就像照相机变焦,或推移,或拉近,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题材方面,我觉得作者有新的开拓,有新的风格。
第二个是表达方式的新意,这辑的叙述表达大部分是用白描的手法,叙述家事、村事、乡事,文字很朴实、很平凡、很细腻,行云流水,恰到好处,为全书增色不少。
《难以攀登的美》入选2024花地文学榜入围名单
请通过投票页面,投下您心目中的一票,您的投票结果将成为专家评委终评的重要依据。
投票时间:即日起至10月30日,每日可投6票。
投票链接:
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20467/52997273.html?isShare=true&xyt=1729389225373
(复制链接至浏览器打开即可投票)
撰稿:徐旻/高等教育(高职高专)出版中心
编辑:邓丽红、李芙淑子
审核:王一木、张芝雄
核发:梁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