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以独特的气质与性格登上“美”的高峰 ——感悟当代散文大家刘上洋

文化   2024-10-28 20:15   江西  


以独特的气质与性格登上“美”的高峰

——感悟当代散文大家刘上洋

作者:徐景权




1


文学是上洋先生的爱好。在这条自找苦吃的路上,从“痛苦”的土壤里,开出了永不凋谢的灿烂花朵:自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几十年辛勤笔耕,坚持不懈,写着写着,走向了文学尤其是散文创作的高峰。


让我们看看上洋先生的作品清单吧:


著有《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废墟的辉煌》《高路入云端》《山河气象入梦来》《难以攀登的美》等多部散文集,出版了6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老表之歌》,创作了大型歌舞剧本《井冈山》《神奇赣鄱》等。所发表的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入选国内多种权威选本。其中《井冈山》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双头鹰的国度》获冰心散文奖:《九江赋》被评为“影响中国旅游的文章”十强;《一张小桌和一首名词》《停滞的繁华》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金奖;《万里长江第一湾》获井冈山文学奖;《废墟的辉煌》被一些省市收录中学生课外读本;《江西老表》被收录2012年《中国文学年鉴》,被认为是近年来国内文坛剖析中国地域文化性格的难得精品。此外,还在各种报纸杂志发表《试论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于提高宣传艺术的几个问题》等论文近百篇,主编了《经典江西》《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等大型丛书。


或许是出于对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自觉意识和使命担当,或许是骨子里藏着深深的文学情结和文人情怀,或许是在散文领域长期的艰难跋涉中卓有建树,上洋先生在他新近出版的《难以攀登的美》的散文集的自我介绍中,将自己的身份界定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


这个定位是精准的。


2


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上洋先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散文创作领域勤奋耕耘,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上洋先生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囊括域外风情、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名人逸事,既有哲学的、地理的、政治的、科学技术的,又有对历史的探究、对现实的严肃思考;既有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也有寻常平凡的黎民百姓;既有江河湖海,也有农家菜园。作品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层面的内容,描绘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包含着人间万象,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绚烂多姿的自然与人文画卷。


品读上洋先生的散文,你会发现他的叙述功力不凡。他的作品不堆砌华丽辞藻,很少引经据典,也很少有人物对话,总是以平实、自然、亲切的语言叙述着人与事,在深沉而真挚的文字中带着诗意和哲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读者,打动读者,触动读者的心灵,赢得读者的喜爱。


关于散文创作,上洋先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散文是一种美文,无论叙事、议论还是抒情,必须给人美感,或意境美,或思想美,或雄放美,或婉约美,或深邃美,或通俗美,或悲壮美,或哀伤美,或孤寂美。而这种美又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他说:要创作一篇优秀的散文,必须在崎岖陡险的路上艰苦攀登,如果眼光不高,意志不坚,勇气不够,笔力不济,就不能到达美的高峰。


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


纵观中国文学史,许多登上了“美”的高峰的散文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譬如以冷峻、尖锐、讽刺、犀利而著称的鲁迅,以雄浑、豪放、直率而著称的欧阳修,以清新、淡雅、含蓄、细腻而著称的朱自清等。如果你细品上洋先生的散文作品,会强烈地感受到他的散文作品透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文字间透射出的大气、思辨、联想、勇气等特点和风格向你扑面而来,这或许就是上洋先生散文的主要气质和性格特点。


这里,重点说说上洋先生散文这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思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有了思想,人类才能发展,国家才能进步。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中,无不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有人说,杰出的作家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上洋先生的散文渗透着他对生活的深度思考与感悟。他的散文散发着正气的光,闪烁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人们在他的散文中,体验的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升华。


看下他的《扁担颂》吧。


这篇散文写的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挑粮的扁担,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颂扁担,而是作者在饱含深情和朴素的感情的文字里,颂一种精神、颂中国革命、颂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颂党与群众的鱼水之情、颂干部的清正廉洁、颂革命的胜利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读过这篇散文,我确被震撼到:一根扁担,挑出了一个强大、美丽的新中国!


不仅仅是《扁担颂》,上洋先生的许多散文都在传达一种思想理念。通过文字,让读者获得启发和思考。


你接着看下《寻找柏林墙》。作者写道:柏林墙倒了,但马克思、恩格斯的塑像依然屹立在柏林城内。“用真理铸造的信仰之墙是任何力量也摧毁不了的”。作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歌颂真理、歌颂光明”的主题一下就凸显出来了。


好文章不仅体现文字功底,更体现理论功底和思想水平。通观上洋先生的散文,体现了这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自觉意识,体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责任。


从这一层面来看,上洋先生的散文是一位思想者的正气歌。


(二)展现了大视野、大气象、大境界、大气势


古人云:文以气为主。文章好不好,主要看其气势的强弱。读者是很看重气势的,如果某个作家的文章不受读者“待见”,那他的文章起码是不大气,那他基本上也就“歇菜”了,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上洋先生的作品给人一个突出印象就是大气。当你深入上洋先生的作品中,一个深远广大的世界立刻呈现在你面前,你将被作品中辽阔的视野、宽广的胸襟和超常的大气所叹服。


上洋先生写过许多大题材、大人物、大事件,写过世界各地许多名山大川、著名景物,写过众多的“第一”,如《万里长江第一湾》《江西第一树》《长征第一渡》《天下第一家》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散文虽没有冠以第一,却还是“第一”,如《落星墩·鄱阳湖》《遥望珠穆朗玛峰》《呼唤亚马孙》等等。我想可能作者觉得“第一”更震得住,更典型,更有说服力。


到《万里长江第一湾》看看吧。


文章开篇写道:


在云南丽江的崇山峻岭中,有一道十分壮美的景观,这就是万里长江第一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这样奇妙无比。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南下的怒江、澜沧江和长江上游段金沙江,在巍峨绵延的横断山脉里并肩穿流,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川”字形三江并流大观。然而,就在人们认为这三条巨龙会继续以不可阻挡之势齐头向南奔腾的时候,长江却在丽江境内突然掉头绕了一个180度的大弯,毅然地向北飘然而去,然后又折向东方,浩浩荡荡地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这是一次果断的抉择。

这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这段文字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很是震撼。


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凡涉及长江的文章或其他样式的作品都还是比较大气的,我阅读(观看)后都会升腾起一股热血。像早些年央视的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以及在这之后诞生的胡宏伟作词的《长江之歌》等,都有很大的气势。就整体的气势而言,《万里长江第一湾》对我的冲击力更大,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给震住了,似有吞吐长江之势,读后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我想,作者在形成这段文字时的心绪亦如长江巨浪奔涌吧。


上洋先生散文的大气,不是那些震荡神州、惊天动地的诗句或格言警句,而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展现出来的大气度和盛大宏伟的气势,是一种将“心胸宽广”含在作品中的精神品质。上洋先生散文写作中的大气还体现在文章奇妙的构思布局中,体现在文章“过渡”的安排里,像《万里长江第一湾》《高路入云端》等都体现了这种大气。


“以大气成大器”应是上洋先生散文创作的写照。


(三)充满着哲学的思考辨析


文史哲不分家。文学需要哲学思想的深度。有很多历史书、哲学书写得很有文采,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有许多文学作品写得很有历史和哲学价值。像诗圣杜甫将诗歌写成了“诗史”,司马迁的史记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哲学是思想的源头。上洋先生的散文之所以有思想高度,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他之所以能够在当代文坛成为独树一帜的散文大家,除却文中真挚的情感外,最根本的就是他的作品中充满着智慧、哲理与思辨。


随手翻几篇吧。


在《双头鹰的国度》中,作者从哲学层面深刻剖析了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双头鹰风格”,分析了俄罗斯人复杂的充满矛盾的“二元性格”的成因与表现。


在《废墟的辉煌》中,作者原先想象,意大利罗马应该是很美丽、很繁华的,可到罗马一看,没想到一切都是旧的,看到的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作者在罗马广场的废墟中漫步,脑子里却浮现出罗马昔日的辉煌。凝视这些废墟,作者转而“呼喊”:废墟是一种残缺的美,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


在《失败的英雄》中,败军之将拿破仑是英雄,作者提出:有时失败还会使英雄更具悲壮的色彩。


在《埃菲尔铁塔》中,法国巴黎城市不协调的建筑,却让他想到如果不敢标新立异,就不会有现代城市各种各样的现代建筑艺术的出现。进而作者提示:辉煌的艺术往往是在不协调中产生的,独特的风格往往是在非议中形成的,惊世骇俗的大手笔往往是在败笔中勾画出来的。


在《阿连德铜像》中,得出“有些人看起来失败却是最终的胜利者,有些人看起来胜利了,最终却是失败者”的结论。


在《滕王阁》中,他告诉人们,豪华建筑都是为统治者建造,供其享乐的。没有他们享乐,就没有名胜,历史就不会显得如此晕眩耀眼。有些大丑可产生大美,一些不朽的东西往往是从腐朽之中产生的。


这些文字,其实就是作者的“思想”。它渗着作者的爱与憎和深沉的思考,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领略到哲学的智慧与美。


上洋先生的每一篇散文基本上都承载着哲学的思考。哲理思辨性是上洋先生作品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是他的作品的一个无形的品牌,也是上洋先生理论水平、分析能力、领导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的集中体现。


上洋先生是博览群书的,从他作品中,可以断定,他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那种,而是将书本知识消化后升华为才华。上洋先生在谈到散文创作体会时也曾说,他大量地阅读了政治、理论、经济、文化、历史、哲学和科技等方面的书籍,提高了理论水平,拓宽了知识视野,增强了分析和观察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在市县的任职,进一步丰富了实践和阅历,对其散文创作起到了很重要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有了深厚的哲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思考什么问题、写什么题材的文章,都习惯用哲学思维,将其提到哲学的高度,使哲学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例如《重复絮语》《失落的感悟》都属哲理散文。


你看看他在《好会栽禾的崽哩子》中写插秧,得出结论是:“退步原来是向前。”活生生地把踩在泥水里的双脚写出了插秧的哲学。在《乡下放牛崽》中写“有的牛容易长膘,有的牛无论怎么努力也养不肥”时,论述了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写出了放牛的哲学。


上洋先生的作品因为充满智慧和思辨,所以有极高的辨识度。


(四)具有超常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散文的灵魂。没有想象力的散文将黯然失色。没有联想,就没了散文的丰富与厚重。


在上洋先生的散文里,想象力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读他的散文,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他情怀激荡、浮想联翩,思绪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翔在思维的天空,在思绪万端中挥就瑰丽多姿的文字。


还以《万里长江第一湾》为例。他由长江的大转弯,想到历史大转弯,想到长江第一湾下游不远处的遵义小城,在这里弯出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弯出了一个光闪闪的新中国。紧接着又放飞思绪,联想到在历史的长河里关键性的拐弯会彻底改变社会发展的走向,会决定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之后又由历史联想到人生,提出“有时一个关键性的拐弯,会让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发生根本性改变”的观点。告诉人们,走直路不一定是好事,也没有直路可走,弯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正道,是一种常态,一种品格,一种胆略,一种坚韧,一种力量,一种被扭曲的壮美,一种低调的崇高。


就这样“七拐八拐”,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深邃奇妙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宏伟画卷。再看《波涌浪卷西沙情》。面对波涛汹涌、浩瀚无垠的南海,他想起了解放军的伟岸形象,想起了历代渔民开辟祖国海疆的壮烈情景……


由于作者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所以联想起来也得心应手、上下贯通、左右逢源。他的联想有时是跳跃式的,由政治想到经济,由文化想到科技,由现实想到历史,由今天想到未来,由中国想到世界。


(五)独特的视角与观察的深刻


观察人与事物的角度独特,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在众多复杂的现象中找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这是上洋先生的散文给读者的又一个突出印象。


他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审视世间万物,对世界得出与众不同的理解与感悟。


在大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十分注意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人、观察事。作者在总结自己的创作体会时曾说:要写好散文,必须具有独特的眼光,察人所未察,思人所未思,悟人所未悟,言人所未言,写人所未写,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寻找新的答案,在别人熟悉的风景中发现新的风景。


上洋先生的作品中,有许多是对国外风情和景物的描述与反思,他观察分析事物的角度堪称“另类”。在素有“世界城市建筑展览馆”之称的巴西利亚,他看到的是一条拓荒者的路,一条通过迁都带动巴西经济起飞的路。在《坎昆之殇》里,在人们欣赏坎昆美丽的风光时,他的心里却“有股说不出的滋味”。因为他想得很远,他所注视的随着思绪飞到了3000年前,他想到在孕育了璀璨的玛雅文明的墨西哥坎昆,却看不到玛雅建筑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为这个伟大的人类文明衰亡而深深遗憾。


《从高峰跌落的文明》一文,讲述作者考察埃塞俄比亚。当人们感到这里的经济文化异常落后时,作者却在这里听到了人类诞生的最古老的足音,听到了从遥远的密林深处发出的第一声人类文明的啼响,看到的是埃塞俄比亚灿烂的历史,想到的是为什么历史与现实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作者在分析其根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动乱”,进而向人们发出“动乱是发展的最大敌人。唯有稳定,才是一个国家走向文明昌盛的最响亮福音”的警示。


这样以与众不同的角度审视世界的作品还有许多。在这些看似轻松却十分凝重的文字里,读者强烈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思考,听到作者心底的呐喊!


在将笔触投向世界的同时,作家更将视野投向生养他的华夏大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说:文学家是自己时代的儿子。上洋先生观察时代,把握时代,书写时代,以散文拥抱时代,惦念着天下苍生,许多作品为时代呐喊、为人民发声。他既有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壮志豪情,又有鲁迅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心系天下苍生之心。


他把目光投向人民群众,投向当下人们比较关注、迫切希望得到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投向与老百姓生计密切相关的事物,作品多“忧国忧民忧天下”。


《落星墩·鄱阳湖》一文,作者怀念曾经碧波荡漾、湖水清澈的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中小岛落星墩,如今它变成了一片大草原,站在草地上,作者“心里非常难受,甚至有些疼痛”。他发出呼吁: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千万不要把鄱阳湖的饥渴难耐当作新鲜奇异的风光,要保护地球,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鄱阳湖,善待鄱阳湖,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在《西双版纳纪行》里,他没有欣赏西双版纳美丽的风光,关注的重点投向了一种能把周围的树“缠死”的“绞杀树”,人们出于愤恨,提出要将这“凶手”砍了。作者认为自然界毕竟不同于人类社会,不能像对待人类社会凶手那样对待自然界的“凶手”。一物降一物本是大自然的规律,将“绞杀树”之类的“凶手”砍掉,自然界就会失去平衡,而一个倾斜的自然界是十分可怕的。这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视角,是需要足够大的气度的。


让我们再去听下《油菜花咏叹调》吧。在文中,作者从多维度多层面讲述油菜花,既赞颂油菜花的美丽,讲述油菜花的生长规律和油菜花与人们生活的关联,挖掘油菜花的象征意义,又指出个别地方,为了好看,供人参观,搞出只开花不结籽,结了籽也不榨油的变了味的油菜花,表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我读这篇散文,感到这是——

一幅乡村春天的美丽画卷;

一堂阳春农事的生动网课;

一番油菜花观赏的辩证思考;

一则关注油菜花现象的温馨提示;

一段飘着人间炊烟的深情文字;

一篇开启认知油菜花新视角的深度美文!


这样出于忧患进行严肃思考,展开哲理思索,提出一些意见建议的散文还有不少,体现了作者的高度责任心,对百姓关心关切之情。


(六)不凡的勇气和胆识


写作是一种思想情感的流淌。有人说勇气比才华更重要。作家的勇气就是坚持用自己的心灵说出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判词。


赏读上洋先生的作品,感觉不仅在思想内容上见解精辟、语言优美、简练朴素,表现了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还有着一股勇气,敢于将自己的思想讲出来。作者看到什么事,观察到什么现象,心中有什么不同看法,能够大胆亮出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脑袋始终长在自己的脖子上。


《江西老表》被认为是近年来国内文坛剖析中国地域文化的难得作品,在这篇万言的散文里,作者从历史、现实、文化、地域等方面对江西人的整体性格、品质进行深入剖析,在提出江西老表优秀品质、文化性格的同时,也不客气不回避问题,指出老表性格的短处与缺憾。这种“揭短”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作者出于公心,以凝重的笔触,对“家乡人”性格中的“问题”作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别,也体现了作家的胸怀与大度。


除《江西老表》外,在《滕王阁》《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鹅湖之辩》等多篇散文中,作者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见解与思考。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作者敢于坦露自己心迹的勇气,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博大胸襟。这些认识、想法与建议,映照出作者的正直善良与光明磊落。


如果说讲真话需要无私与勇气,那么反思同样需要勇气加智慧。上洋先生有好些散文对当代的一些社会现象以及历史人物与事件,在深刻剖析其历史文化背景与根源的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比较典型的是《好望角》,作者在文中感叹,同是航海,葡萄牙人发现了好望角,郑和什么也没发现,反而消耗国力。


好一个反思!反思就是正视问题,反思更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种反思既来自作家的独立思考,更来自作家对真理的追求。


上洋先生的许多散文正是有了这样的反思,文字更显重量感和震撼力。


3


2023年金秋季节,上洋先生的新书《难以攀登的美》出版了,这是他的第五本散文集。很快,我读到了这本书。


沉甸甸的书,收录了上洋先生10多年来的36篇散文,分为5辑。同以前出版的几部散文著作一样,在这本散文集中,也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关注关切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爱恋与感恩。令我耳目一新的是第三辑收录的《永远的布达拉宫》《遥望珠穆朗玛峰》《飘过国界的哈达》等8篇散文,这是作者根据自己在西藏调研时积累的素材和见闻所写下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念所悟所叹。这些文章描述了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西藏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片神秘土地的热爱和深情礼赞,让人们领略到别样的藏族风情。


印象最深并激起我兴趣的还是集子的第五辑散文,作者写他的家乡和他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往事。第五辑共有7篇文章,开篇是《拾取娃声一串》,主要由作者童年时代的一组故事集纳而成。顺着这串“娃声”,我们可以找到这位地道的农家子弟何以成为一名地方领导干部,又何以成为独树一帜的散文大家的源头,可以看到作者的成长足迹。


“娃声”告诉人们,作者独特的气质与性格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上洋先生50年代初出生于江西省九岭山脉中段安义县北面的一个叫珠珞的小山村,这里群山环抱,树木葱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尤其是村头的那片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呈一字形排开的古老樟林,让这个小山村有了几分神秘感。据说,这个村子里的刘姓人家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子齐惠王刘肥的后裔,先后由江苏徐州迁移江西饶州、德安等地,最后定居安义。这一说法能否成立,依据不详,无从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几十年前这里与全国的农村一样贫穷、落后、交通闭塞,甚至还有几分封建。作者在这块美丽但又贫瘠的土地上学习生活了20来年,对农村生活有切身体验和深刻了解。所以这一辑描绘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写出了原汁原味的乡土味道。


我自己生在城里,长在农村,对农村的了解感受体验远多于城市。上洋先生大我几岁,但他经历过的我也经历过,文中所写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那些景我都很熟悉,散文虽不是写我,但我感觉就是写自己。这使我想起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曾有人问歌曲的词作者乔羽先生“一条大河波浪宽”指的是哪条河,乔羽先生说不是特指哪一条具体的河,而是家家门前都有的河。我想上洋先生第五辑写他的农村生活和成长经历,大概就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那样的一条“河”。


鲁迅先生说,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没有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同所有农村长大的人一样,作者在家乡放牛、劈柴,开荒、种地,犁田、翻土,春插、双抢,秋收秋种、兴修水利等等样样农活都干过。


作者曾回忆道,小时候,他家里穷,生活很困难,有时甚至挨冻挨饿。他上中学时,靠着一条薄薄的棉被,一半垫一半盖过冬,常常在半夜被冻醒。遇到寒潮冰雪天,坐在教室全身发冷,只能默默咬牙坚持。


作者描述那时的生活状况时说:穿不暖吃得也差。每周从家里背六斤大米到学校交给食堂,早餐一碗米粥两个馒头,菜是自己带的,每个星期从家里带一竹筒子菜,大多数时候是芥菜腌制的咸菜,有时咸菜里再加几块小腊肉,最好的是干辣椒炒小鱼干。


一篇《米粉的力量》让人心酸。那年,作者考上县城中学,父亲送他去县城上学时,他才第一次吃到肉丝炒粉,因为要省钱供他上学,父亲仅给上学的他买了一碗,自己却吃的是米饭,他想把一半米粉拨到父亲碗里,但被父亲推了回来。读着读着,我被震撼到了。我想起了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不由得鼻子发酸。然而,就是这碗在今日看来“不屑一顾”的米粉,却产生了“物质变精神”的奇特效应,给作者带来了巨大鼓舞,他决心好好读书,为了今后能吃上更多的米粉。


吃过苦的人是不怕吃苦的。因此,上洋先生刻苦学习,刻苦创作,一路苦来,才有了今天的收获。


成功从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来。作者的父亲是个文化人,有涵养,作者本人虽是家里的“独苖”,是父母的“宝贝疙瘩”,父母视若掌上明珠,但父亲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也对他寄予厚望。在这一辑的散文里,作者有多篇多次提到父亲,在这些朴实的文字里,一个老实厚道、家教严格、心地善良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最典型的是《学前“练功”》。作者6岁那年的端午节,父亲去县城说是要给他买东西,他等了好半天,满以为过节父亲会给他买些好吃的,结果让他大失所望,父亲买了一些纸和笔,要他认字写字,说你将来要有出息就得好好读书。


虽说作者是独子,父母看得很重,但父亲对他的学习管教是非常严厉的。父亲布置的学习任务必须按时按要求完成。有一次,因为同几个小朋友去划水耽误了作业,父亲知道后,对他就是一顿猛打,直到母亲出面“求情”,直到他连声说今后再也“不敢,不敢”,父亲才住手。


固然,棍棒教育的方式不可取,这反映了当时农村普遍存在的“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但另一方面,父亲望子成龙心切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当时农村那种环境条件下。


如果说《学前“练功”》是言传,那么在《乡下放牛崽》《地道农家》等文章中则体现了父亲的身教。


《乡下放牛崽》里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作者家养了一头黄牛,很肥壮,后来公社成立要将牛归公,由生产队派人放养。但实行一段时间后,效果不好,队上又把耕牛分给每户放养。开始父亲满以为会把他家原来的那头黄牛划回来,不料,队长却把他家的牛分给了别人,给了他家一头弱小的黄牛。他有点想不通,为此,父亲解释说,人家人口多,咱们家人少。于是,没有怨言默默地领回了这头小黄牛。


父亲传给他的是“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去跟别人计较”。


在父亲“身教”影响下,年少的他也学会了隐忍。作者上中学时,有一次,同班一个同学看到他带了一竹筒子萝卜丝炒小虾,那人趁他去图书馆看书时,悄悄地吃了个精光,害得他只好到街上买了半斤酱油,用酱油拌饭吃了一个星期。后来,他知道了是谁干的这事,心里虽然十分气愤,但还是强忍着,就这样,一场闹剧就在他的忍气吞声中化解了。


成功从心地善良中来。善良比天赋更重要。了解上洋先生的人都知道他工作起来是个急性子,有时也发“火”,但心地善良,与人为善,过去了就烟消云散。


他这种善良之心是年轻时就有的。从《吃派饭》一文中可以看到许多感人的细节。


“吃派饭”是指上级派到农村生产大队蹲点的干部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期间,由生产队每户人家轮流供其吃饭,蹲点干部按规定交餐费。这种吃派饭的做法,在“文革”前后实行了多年,很多地方老百姓将这种吃派饭的干部统称为“工作同志”。轮到自己家时,一般都会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工作同志”。作者那时已是公社的工作人员,有资格吃派饭了。


从这篇散文讲述的几件事中,读者可以感到作者对农民的体贴和心地的善良。文章写道:在农户家吃派饭时,看到桌上的“美食”,总是感动,不忍心动筷子,就是动筷子也是象征性地做个样子,因为他想到农民平时根本吃不上这些东西。


一天,他到一户农家吃派饭,刚上桌端起饭碗,主人家的四个小孩也跟着爬上桌,三下两下把菜碗里的肉全部抢吃掉了。主人上桌发现后,气得直瞪眼,对四个小孩呵斥了一番,并给了每人一巴掌,小孩们哭着下了桌。作者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对主人说,小孩吃了就等于我吃了。


另一件事是作者去一社员家吃饭时,这家桌上就放着一碗青菜、一碗咸菜,外加一碟霉豆腐。主人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但作者却笑着吃了起来,边吃边和他拉家常。从主人口中得知,因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好菜,为了他吃这餐饭,头天晚上农户主人硬着头皮到哥哥家里想借个鸡蛋,但被嫂子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作者听后劝慰、鼓励了主人一番,让主人感到干部是把每一家都放在心上的,不论家境好与差,不会另眼相看,临走时作者还特意多给了主人一点钱和粮票。


还有一次,作者去一户青年人家里吃饭,刚走到门口,听到夫妇俩为没钱买儿子读书用具的事在吵嘴。他马上转身跑到商店花两毛钱买了铅笔、笔记本,送给了主人的儿子。夫妇俩转怒为喜,马上和好了,并连声对他表示感谢。


通过这一件件、一桩桩感人肺腑的小事,读者会发自内心赞叹作者真是个难得的有情有义、心地善良的好人。好人总会有好报的。


成功从坚定的理想信念中来。作者自小好学上进,工作比较早,他20岁入党,成为乡里的干部,一直受到组织的重用。在他的心中装有一台永不熄火的发动机,这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大学梦圆》一文生动地体现了他执着的追求。他从小就有大学梦,一直没放松学习。平常素日,注意积累知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高考的机遇降临,他各科成绩优秀,尤其是语文,考了85分,全县第二名。虽然,后来由于特殊的年代出现的“白卷英雄”突发事件,考试成绩被作为“旧制度复辟”而被取消,不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改为以推荐为主,但毕竟通过考试他的实力得到了证明。


正是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了大学圆梦;正是梦圆大学理想的实现,给他插上了成功的翅膀。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如果一个人充满信心朝着他的理想迈进,他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功。上洋先生便是如此。



徐景权 ,生于南昌,资深传媒人,出版专业编审。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发表千余篇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多篇作品获省级以上一等奖。著有报告文学、散文集《多彩的人生》(合作),书信体散文集《写给80后女儿》,报告文学、散文选集《写在雪地的脚印里》,长篇报告文学《北大外宣一期学子》等。




本文在不影响文意的前提下,转载时对原文内容进行了修订。




《难以攀登的美》入选2024花地文学榜入围名单

请通过投票页面,投下您心目中的一票,您的投票结果将成为专家评委终评的重要依据。

投票时间:即日起至10月30日,每日可投6票。

投票链接:

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20467/52997273.html?isShare=true&xyt=1729389225373

(复制链接至浏览器打开即可投票)



长按或扫码购书






供稿:徐旻/高等教育(高职高专)出版中心



编辑:胡   畔、李芙淑子

审核:王一木、张芝雄

核发:梁   菁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江西人民出版社
永远为人民出好书。思想凝聚力量,阅读成就人生。领略阅读至乐,推送精彩内容。服务社会,方便读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