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新胜地——绩溪县传统村落特展

旅行   2024-10-29 17:03   安徽  


绩溪

位于安徽省宣城市

地处黄山余脉与西天目山山脉交汇处

境内有46座海拔超千米的山峰

众多溪流在山谷间穿梭

最终汇入钱塘江水系与长江水系


鄣山大峡谷自然风貌

绩溪传统村落鸟瞰——仁里村


绩溪历史上

与歙县、休宁、婺源、黟县、祁门

并称为“徽州六县”

是徽文化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保存有大量徽派建筑

以白墙黑瓦、飞檐翘角的马头墙

精美绝伦的徽雕闻名


徽派建筑中飞檐翘角的马头墙

上庄村民居中栩栩如生的木雕

湖村徽派建筑精美的门罩砖雕


还传承着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的手龙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手龙舞


传承着独特的徽州味道

被授予“中国徽菜之乡”的称号


伏岭村徽菜博物馆


还是世界闻名的徽墨发源地

一款名为“地球墨”的徽墨

在1915年荣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

绩溪徽墨制作技艺于2006年

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墨制作技艺




绩溪以其绮丽的自然景色

厚重的文化积淀蜚声遐迩


境内分布着31个中国传统村落

2022年

绩溪县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山环水绕的传统村落——北村鸟瞰


山环水绕的传统村落——周坑村鸟瞰


1.山水之间

寻觅人与自然的和韵


临溪而绩,此为“绩溪”

“绩溪”之名

讲述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


“临溪石,在县北三里溪岸上,其方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纱,数里妇人悉来,去家既远,遂绩其旁以守之。春时多丽服,群绩于此,虽不浣纱者亦会绩焉。县名亦兼取此义。”

——南宋《新安志》


在溪水畔

妇女们一边洗涤织物

一边织就生活的希望

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生活画卷


余川村村民在河边洗衣服


“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当地谚语


在这里

有宜人的生态环境

绩溪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5.5%

茂密的林海连绵起伏

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境内植物200余科1300余种

有超过33种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

各类动物超440种

多种珍稀动物享受着国家的特别保护


绩溪县华阳镇溪马村寿带鸟


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们

早已将大自然视为亲密的伙伴

他们的生活节奏顺应季节的交替

农作与林产并重

既耕种田地

又从森林中获取竹木、药材和丰富的林产品


宅坦村田间劳作休憩的村民

孔灵村桑蚕养殖

北村村民正在制作红薯粉

仁里村村民收获种植的花生



村民的生活与自然相融

村民生活的村落亦与自然相融


翠绿的山川之中

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一个个山村

村落依山傍水,沿溪蜿蜒而建

房屋或严整规制,或错落有致

在大自然的布局之中

呈现着各自的独特魅力


这里有天目山下六山环峙的磡头村

霞川河畔临水望云的霞水村

源溪河畔形如太极的湖村

登源河畔水竹常绿的水村

长安镇清泉入两江的镇头村

晴虹河上古朴静美的胡家村

向北而居形如棋盘的石家村

宋赐“江南第一家”的孔灵村

等等……


自古以来

绩溪人与连绵的山川

清澈的水流朝夕相处,荣辱与共

与自然相生正是绩溪人代代传承的智慧



江南第一家——孔灵村浧坡别墅

依山傍水的龙川村

磡头村水街美景


2.古道幽幽

踏寻徽商文化的荣光


由于绩溪地形多山少地

许多家庭难以维持生计

男孩子往往在十三、四岁便外出当学徒

通过经商来谋生

孕育出了璀璨的徽商文化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谚语


南宋宝祐年间

大石门人胡旦利用山势开凿了徽杭古道

这条道路起于绩溪伏岭镇

止于浙江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镇浙基田村

全长20余千米

是徽商和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上,

被誉为“江南第一关”的关口

南北夹峙,起伏回旋

见证了无数徽商走出绩溪

迈向广阔世界的第一步


江南第一关——徽杭古道


自宋代起

绩溪商人开始崭露头角

他们经营徽墨、茶叶、菜馆

药材、山货等各色店铺

商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明清时期

徽商达到了鼎盛

足迹远至东南亚和欧美


他们凭借

辛勤努力、精明练达和诚信好义的品质

获得满满回报

江南商埠甚至有“无绩不成街”的说法



徽杭古道、翚岭-新岭古道、金岭古道……

连接着的座座村落

便描摹着徽商的件件往事


徽杭古道起点江南村

通往府治歙县的古道驿站北村

登源河上的重要水陆码头仁里村

还有将徽墨推向世界的上庄村

金山时雨茗雾茶乡余川村

以及集合了徽剧徽雕艺术的庄团村等等

都见证了徽商成长发迹的历史


周坑雪岩商道

仁里村巷道

余川村村民用竹子编制生活日用品

庄团村珍藏着传统徽剧表演戏本

上庄村“清朝四大墨王”胡天注的故居


3.书声朗朗

一睹历史名人的风华


得益于徽商的发达

绩溪文风昌盛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

——谚语


贾而好儒、崇文重教的

文化风气渗透至每个乡村

无论人们从事何种工作

读书都被视为人生的必修课


这里有建成安徽省最早书院的宅坦村

有子贤家旺被人赞颂的大谷村


宅坦村村史博物馆


十姓村民和谐互助的尚村

更有章氏家风美名天下的瀛洲村


尚村族谱

瀛洲村章氏祠堂


这些村落的故事

是绩溪崇文重教传统的生动缩影


龙川村奕世尚书坊


我们可以到汪村

追忆唐朝越国公汪华的故里

到龙川村感受

明朝抗倭名臣、兵部尚书胡宗宪的传奇

到蜀马村探寻状元陈于泰的故事

到坦头村一睹“一门三代七进士”的辉煌

到尚田村了解清代徽墨四大家汪近圣的故事

到上庄村吟唱近代著名学者胡适的兰花草

到旺川村缅怀

“中国第一位女农学家”曹诚英的一生


磡头村节妇坊


一代代绩溪人勤勉治学,

造就了“邑小士多,代有闻人”的绩溪美名,

传统村落

则在耕读传家、崇信重礼的文化特色中

绵延发展。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绩溪县凭借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集中连片的传统村落,不仅将传统村落打造成徽文化的重要载体,更塑造了一张“徽文化新胜地”的亮丽名片。在这里,你有更多机会深入体验徽文化的魅力,你可以走徽杭古道,亲手研磨徽墨、品尝地道徽菜、住宿徽派民居、探寻茶文化源头......绩溪县,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欢迎您共赴这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诗意之旅!


往期回顾 Review



你好,大黄山!绩溪这一条路上皆是美景



绩溪县荆州乡第九届“油画荆州”活动来啦!



宣绩高铁开通!一起解锁“大黄山”地区的“诗与远方”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信息不错过

发现我们 Contacts

部分资料来源:传统村落博物馆

编辑:王晨雯

初审:张    燕

终审:洪    汀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绩溪文旅
养生福地,美食天堂,徽州之源,自在绩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