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龙舞是绩溪县伏岭镇北村沿袭数百年的传统习俗,以其形式之独特、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技艺之高超、民风之浓厚而闻名,被列入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在徽州地区,许多村落都有舞龙的习俗,而北村板龙之所以独具特色,是因为这条龙由十几节、甚至几十节板凳串联而成,阵图变化丰富,民间参与面极广,道具工艺制作手法丰富。
为迎接绩溪县第十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北村村委会的广场上,大家正紧锣密鼓地制作准备板龙道具,为非遗大巡游做好充分准备,今年的板龙有56节75米,寓意56个民族大团结,共祝伟大祖国75周年华诞。竹篾巧手一扎,龙头龙尾已然成形,龙身分段,板凳为底,绵纸绘上图案,神龙活灵活现。板龙好不好看,威不威武,关键看画工的手艺,74岁的程建华是村里画板龙的老师傅,有着一手绝活。
绘制完成的板龙龙身(胡天顺 摄)
“我们的板龙都是纯手工制作的,今年的龙头和去年不同,去年主要是红色和白色,今年是红色和黄色。”程建华老人边给龙身描金上彩,边笑着介绍道,笑容里满是对自己亲手制作的板龙的自豪。
毛笔蘸金,点龙双目,龙眸璀璨,神韵尽显,这条威严的板龙似要腾空而起,翱翔天际。板龙点睛,是对古老文化的再度激活,也是跨越时空的精神接续。炯炯如炬的双眸,承载着北村人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乡愁记忆,正是靠着这样一条板龙作为纽带,全村1400多人的心紧紧拴在了一起。
“我们村的老百姓对板龙舞的仪式非常重视,只有参与了仪式,才算真正的完成‘成为大人’的蜕变,从此以后,就要扛起家庭重任。每年春节,不管身在哪里,北村人都会克服一切困难回到家乡,完成这项仪式。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对板龙舞产生了浓厚兴趣,村里平时有表演任务时,他们都会积极主动报名参加,并且引以为豪。队员们年龄和背景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爱好将他们紧密连接,他们之间已不仅仅是队友,更像是一家人。”据北村党支部书记程存炫介绍。
近年来,伏岭镇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开展多样化民俗展演活动,打造非遗研学特色课程,设计研发非遗文创产品,充实文化产业生态,使得板龙舞、祭社、秋千抬阁等一大批民俗焕发生机。接下来,伏岭镇将继续深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激发非遗文化的内在动力与创造力,推动非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促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往期回顾 Review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信息不错过
发现我们 Contacts
来源:央广网
编辑:王晨雯
初审:张 燕
终审:洪 汀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