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赣东、九江、武宁、景德镇采茶戏(受湖北黄梅戏发育)

文摘   2024-08-31 01:50   湖北  

 点击蓝字“黄梅雨竹轩”关注我们

挖掘传统文化  贴近百姓生活

关注民情民意  记住乡音乡愁

欢迎投稿,来稿请寄:2253327253@QQ.COM



1999年江西省志·江西文化艺术志

  宋元以来,江西就有“戏剧之邦“的誉称。诞生于赣东北地区的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是南戏诸腔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是高腔系统的源头。赣剧在明朝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和乱弹诸腔,形成兼唱高腔、昆曲和乱弹等腔的剧种。

  江西戏曲经过数百年的兴替,形成了具有本地独特风格的两大系列:一是四大声腔及其变腔的后裔江西大班,包括东河戏、盱河戏、宁河戏、抚河戏、西河戏和信河戏等支派,以演历史故事为主。二是由茶歌、灯歌等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江西采茶戏,形成赣南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抚州采茶戏、高安采茶戏和武宁采茶戏等十五个主要支派,主要演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乡俚小戏,乡土气息浓郁。至近现代,黄梅戏、花鼓戏以及京剧、越剧、评剧、木偶皮影等,也先后进入江西。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苏区第一次将戏剧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戏剧历史的新篇章。

  1949年江西解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很快采取有力措施。1950年,选择饶河、广信两个大班,组建了江西省赣剧实验剧团,随后又正式成立省赣剧团。赣剧既具有“美、秀、娇、甜”的优点,又有高亢激越的特色,被公认为全国最有价值的剧种之一。石凌鹤改编的赣剧《珍珠记》和《还魂记》,曾多次进京公演,并先后为中共中央八届七中全会、八届八中全会和1961年庐山中央工作会议演出,获得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周恩来还接见了潘凤霞、杨桂仙等人。青年演员涂玲慧在1987年获第四届梅花奖和首届文华奖;陈俐获第八届梅花奖。还相继建立了赣州东河戏剧团、抚州宜黄戏剧团、修水宁河戏剧团、婺源徽剧团和广昌盱河戏剧团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覆盖面最广的江西采茶戏,文化部门投入了更大的力量。50年代初期,成立了江西省采茶剧团,尔后南昌市及七个地区(市)和45个县陆续成立了各自的采茶剧团。这些剧团曾到北京、上海、东北、江浙等10余省、市演出,获得当地观众的好评。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在华东区会演中获创作奖和表演奖,宜春地区采茶剧团《小保管上任》演出后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都被拍成彩色戏曲片,赣南采茶戏《茶童哥》也被拍成彩色戏曲艺术片。高安采茶戏《孙成打酒》在北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创作一等奖。自1986年以来举行的三届玉茗花戏剧节,也出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如《牛二宝经商记》、《试妻》、《贵人遗香》等,其中不少剧目在全国、全省获奖。除赣剧和采茶戏以外,京剧、越剧等也都在解放后得到了扶植和发展。

戏曲剧种

十三、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俗名灯戏,起源于茶灯,并经过了灯戏、三角戏、半班等阶段。主要流行地区为南昌市区以及南昌、新建、安义、进贤、永修、奉新等县。清末宣统年间,南昌采茶戏在抚州演出达六年之久。抗日战争时,在吉安、泰和、赣州一带有较长时期的演出。建国后,初名为南昌地方戏,1953年改称南昌采茶戏。

  新建县西山,是江西的茶区之一,而茶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相关,茶灯成为一种娱乐形式。这种茶灯一对灯头走在前面,四个茶旦扮演者(二丑二旦,或四个旦角)手持茶灯,打锣的六人,演唱《十二月采茶歌》以及《拜年调》等。这种茶灯有时也与龙灯、狮子灯一起表演。明末清初,南、新两县的茶灯开始兼演一旦一丑的小戏,这就是早期的茶灯戏。根据音乐唱腔的分析,这种茶灯戏是由赣东和赣南传来的,其曲调均属民歌体,曲称杂调。演出时,旦舞手帕跷步,丑耍纸扇走矮步,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由于这种小戏演出,有灯有戏,故又称灯带戏。

  新建乐化、溪霞一带,也是南昌采茶戏的策源地之一。清乾嘉年间,受黄梅采茶的影响而形成的武宁茶戏、靖安湖调(一名下河调)等,都很盛行。南昌采茶戏的三角班出现以后,在剧目方面,增加了小戏,如《卖棉纱》、《撇芥菜》、《讨学钱》等等。为适应整本大戏的演出,也把湖调的正板唱腔下河调吸收过来了。

  南昌采茶戏的成熟时期,约在清同治、光绪年间。上演剧目中的整本大戏增加到四十八本,除老“十三本”外,还有《卖水记》、《南瓜记》、《荷包记》等。

  南昌采茶戏的音乐,有本调、凡字调和杂调等。在调式上,除老生本调属宫调式外,其余均属徵调式。其中以花旦本调最具特色,板式中以简板最有特点,凡字调更具有特色。杂调是灯戏时期的主要声腔,此外,还有高腔和渔鼓调。间奏曲牌主要是从民间吹打乐、南昌清音、京剧、赣剧和其他剧种的曲牌吸收而来。以后又根据剧情的需要,发展创造了许多新曲牌。伴奏乐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板胡、唢呐、曲笛、笙等,其中二胡为主奏乐器。打击乐器来自民间花灯锣鼓,后来又吸收了京剧的锣鼓。

  南昌采茶戏在艺术上有诙谐风趣的表演和优美深情的演唱两大特点。它除了动人的故事情节,常以夸张、误会、巧合等手法来渲染气氛。在表演艺术上,它长于表现热烈明快的喜剧和生动活泼的歌舞小戏,如《秧麦》、《攀笋》等,在大戏中,如《南瓜记》、《赶子图》都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剧目。这时的南昌采茶戏,在演出上进入了半班,演员分生、旦、净末、丑等行,剧目也比较丰富。

  清末民初,采茶戏一度与京剧同台演出,称为京乡合演,这对南昌采茶戏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民国十六年(1927年),采茶戏进入南昌市龙王庙新舞台后,便吸收了京剧的表演程式,并编演了很多新戏,较有影响的如《南瓜记》、《鸣冤记》、《辜家记》、《花轿记》(南昌四大记)等。1936年,首次由女演员大凤英(徐杏花)登台演出,从此结束了百余年来男旦状况。同年,在南昌钟鼓楼创办平民剧社,培养了一批学员,对南昌采茶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南昌采茶戏的发展,1946年,又将下河调中锣鼓帮腔部分改用二胡、三弦伴奏,并在唱腔中增人过门,使下河调变成南昌采茶戏的本调。

  1950年5月,筹组了江西地方剧院,1953年,改为国营江西省采茶剧团。1951年11月,南昌市文教局组建了民营公助南昌地方剧实验剧团,1956年3月,改为地方国营南昌市采茶剧团。随后,南昌、新建等县也相继成立了采茶剧团。1959年,《南瓜记》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得好评。在剧目创作上,有《南昌怒火》、《五井之春》、《三代》、《井冈山人》、《选郎》、《攀笋〉等。现代戏的演出,在艺术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在表演程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在音乐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主要声腔本调的旋律性和板式变化,并将原有的凡字调发展成为第二主要声腔。在间奏曲牌、锣鼓经和乐队伴奏也都有了新的发展,舞台美术增加了灯光布景,从而使南昌采茶戏开创了新局面。

三十三、湖调

  湖调,原名湖广调,简称湖调。主要流行地区有靖安、安义、奉新和永修等县。从永修到靖安一带,属于潦河流域,在这以北的武宁县,位于修水流域,因此,靖安县称武宁采茶为上河调,称湖调为下河调。

  清代的湖广乃是湖北的别称。据说乾隆年间,湖北黄梅一带水灾泛滥,迫于生计,大批灾民流入江西,有的流散艺人带来了黄梅采茶剧目、唱腔和表演艺术。到靖安后,就在当地落户生根。至道光年间,受邻县茶戏的影响,使它在剧目和唱腔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从而变成潦河流域的一个独立剧种,仍名湖广调。

  湖调的传统剧目也很丰富,经常演出的小戏有四十余出。其中有来自赣东和抚州采茶戏的《干哥下南京》等;湖调本戏有《绣鞋记》等;来自武宁采茶戏的有《文武魁》等。湖调的唱腔比较丰富,板式有原板(正板)、慢板、快板、连板(又叫清板)、二六、摇板等。另外,湖调还吸收了高腔和南北词。在演出上,早年的湖调有七紧八松之说。行当有老生(白须、麻须、青须)、小生(正生、副生)、武生、老旦、花旦(正旦)、青衣、摇旦(彩旦、五旦)、丫环、大花、小花等十人行当。

十四、赣东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旧称三角班。流行地区为铅山、弋阳、乐平、贵溪、余江、万年、余干、波阳等县。建国后,定名为赣东北采茶戏,后改赣东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发源于江西上饶地区铅山县,是当地民歌、茶歌和茶灯戏的基础上,再吸收湖北黄梅戏的养料发育而成。宋朝以来,地处武夷山的铅山县不但盛产茶叶,民间传唱的茶歌亦远近闻名。后来进入元宵灯彩行列的采茶山歌,就变成采茶灯。至今上饶、铅山等县还有保存。约在明末,由于福建移民及商业往来,流传到闽西、闽北的赣南采茶戏的部分剧目被带进了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的铅山县河口镇,从而大大丰富了当地的灯彩,并由此演变为赣东采茶戏。清乾隆年间,大批湖北灾民流进江西,带来了黄梅采茶戏的三角班,对赣东采茶戏的影响较大,丰富和发展了上演剧目和曲调,由单演小戏到逐步演出大戏,由用民间小调演唱到板腔音乐。

  赣东采茶戏的剧目,大部分来自赣南采茶戏,如《三矮子玩灯》、《攀笋》等。经过赣东采茶戏的演出,在音乐方面变化较大,这些变化与赣南采茶戏有了明显的差异。小戏多描写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交易和男女爱情的故事。大戏则着重反映善恶报应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建国后,创作、整理、改编、移植演出了不少现代戏和古装戏。

  在表演上,至今仍保留灯彩时期不少演唱和表演风格。经过三角班和半班时期的发展,更具有载歌载舞、生动活泼、朴实风趣和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

  赣东采茶戏的唱腔,可分为三脚调和湖广调两大类。三脚小调主要来自当地茶歌、灯歌和民间小曲,也吸收了不少外地的民歌和戏曲音乐;湖广调,是演出大戏时常用的主要腔调,属板腔体,系吸收黄梅戏的七板、火弓曲调,不断发展而成的。此外,还有一种凡字调,速度慢、拖腔多,常用在悲苦凄切的场合。赣东采茶戏过去没有丝弦伴奏,只有打击乐,乐器有板、梆、鼓、大锣、小锣、云锣等,这一特点是从茶灯戏时期传下来的。建国后才加入唢呐、板胡、琵琶等。

  清道光年间,弋阳腔日益衰落,赣东采茶戏兴盛起来,在上饶地区广为流传。因受清政府查禁迫害,戏班减少,几乎绝迹。直到民国十年前后,又开始兴旺,在贵溪、弋阳、余江、横峰等县的班社,演出活动甚为频繁。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时期,有不少红军歌曲就是用赣东采茶戏的某些曲调填词的,如《打上饶》、《打横峰》等。

  建国后,赣东采茶戏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1955年成立了上饶专区采茶剧团后,贵溪、横峰及上饶市也相继建立了专业采茶剧团,在广大农村也建立了业余剧团。在浙江衢州、金华、杭州和福建南平、福州的观众中,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十五、九江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原名茶灯戏,进入半班以后,更名为采茶戏,民间俗称茶戏。其主要流行地区为瑞昌、九江、湖口、彭泽、德安、都昌等县。建国后,流行于瑞昌的采茶戏,曾定名为瑞昌采茶戏,后统称为九江采茶戏。

  明代,瑞昌、九江一带的灯彩十分盛行,每逢元宵佳节至二月花朝都要结队玩灯贺彩。九江、瑞昌、湖口位于长江南岸,享有江西门户之称。赣北吴城镇,是江西的四大名镇之一。随着经济繁荣和商业往来,明末在赣东地区形成的采茶戏,很快就传至九江、瑞昌、湖北黄梅等县,并与这些地方的灯彩结合起来,变成了赣北戏曲采茶戏。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洪水横溢,江堤尽溃,灾民外出。逃荒而来的黄梅采茶戏三角班,便在赣北演唱开来。赣北原有的茶灯戏,很快就和黄梅采茶相结合,这就形成了九江采茶的三角班。

  清道光年间,因黄梅采茶戏的兴盛,最初创始了采茶戏的半班形式,由七子班变为十子班,九江采茶戏也迅速发展成为半班。九江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共分四大类:平板类、花腔类、汉腔类、杂调类。九江采茶戏的表演,简炼朴实、生活气息浓郁,有一些小戏,这种特色更为突出。

  在历史上,九江采茶戏与黄梅采茶戏的关系十分密切。在黄梅采茶戏中,也能找到江西采茶戏的剧目和唱腔,如《姑嫂望郎》就是由江西的《姐妹摘茶》改编而成的。其他如《卖杂货》、《秧麦》、《补背裕》等,也都与江西采茶有关。如瑞昌瓜山班名演员周英荣,经常来往于赣北及湖北黄梅、广济一带演出。光绪年间,赣北艺人还不断从汉剧、花鼓戏中吸收唱腔、剧目、表演艺术来丰富自己。由此可见湖北汉剧和花鼓戏对九江采茶戏后期发展也是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的。

  建国后,于1956年成立了九江采茶戏第一个专业剧团———瑞昌县采茶剧团。随着瑞昌采茶剧团经常巡回演出的影响,在赣、鄂、湘、皖毗连地区也出现了小型班子。

十六、武宁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旧称茶戏。主要流行地区有武宁、修水、铜鼓、德安、永修、奉新、靖安、瑞昌和湖北的阳新、通山等县。1953年定名武宁茶戏,后称武宁采茶戏。

  武宁地处赣北幕阜山区,境内盛产茶叶,茶农在垦荒种茶、锄茶,特别是清明摘茶时,都击鼓(锄山鼓)唱茶歌,至今武宁锄山鼓还单独保留了一番鼓,名曰唱采茶。曲调有《十二月茶歌》、《十月望郎》、《赛酒香》、《梅花三百六》等。明末清初,每逢新春的民间艺术玩灯演化成了灯戏,名为花鼓灯。武宁采茶戏的形成,最早是受赣南采茶戏和赣东采茶戏的影响。过去武宁有很多商人在吴城镇开设茶行,请来一些艺人在茶行内清唱板凳曲。这种板凳曲来自赣南采茶戏的《姑嫂摘茶》、《卖杂货》、《补皮鞋》等,曲调也基本相同。来自赣东采茶戏的剧目有《姐妹观灯》、《三矮子攀笋》等,曲调也很接近。另外,还有来自抚州采茶戏的《南山秧麦》等。

  清乾隆年间,湖北黄梅、广济等县的民间艺人,把黄梅采茶戏带到了武宁。道光年间,武宁茶戏就进入半班阶段演唱了大本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两种流派;上河派和下河派。上河派接近修水,受宁河大班的影响,长于做工、表演功底厚实;下河派则重唱功,唱腔婉转动听,多演文戏。

  剧目有大戏《乌金记》、《赶子图》等28种,小戏《撇芥菜》、《夫妻观灯》等等。建国后,整理改编了《姑嫂摘茶》,创作了《火炬》、《向前看》等现代剧。武宁茶戏的表演,较为接近生活,有一些独特的表演程式。甩发是武宁茶戏的独特表演,凡唱苦情戏多用甩发,有的演员能连甩一百多转。

  武宁茶戏的唱腔比较丰富,大部分唱腔与湖北黄梅采茶戏相似。其主要唱腔,分为北腔、汉腔和叹腔三种,都属于板腔体。武宁茶戏原来只用锣鼓,不用丝弦伴奏。

  武宁茶戏早期无正规的专业班社,但半专业的呼拢班却遍布全县农村。建国后,成立了武宁采茶剧团。1954年5月,剧团奉调九江,改为九江专区采茶剧团,“文化大革命”中被迫解散。

十七、景德镇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旧名三角班。它的前身是来自湖北的黄梅戏。主要流行地区为景德镇、浮梁、都昌、波阳、乐平、婺源以及安徽的祁门、东至等县。建国后,把浮梁原有的三角班,定名为景德镇采茶戏。

  很早以前,黄梅因连年水灾,黄梅戏艺人郭牢记等流落赣东一带,秋冬农闲,就以连厢、道情、旱龙船等形式,演唱采茶调。同时在波阳、都昌等地广泛传艺,深受群众欢迎。在清道光以后,黄梅戏艺人邢绣娘、帅敦铭等,先后来景德镇传艺,并融汇当地语言和民间小调而变成当地流行的地方剧种。

  景德镇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原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说,可惜有些剧目没有传下来,如大戏《天仙配》、《乌金记》等十二种,小戏《小辞店》、《姑嫂望郎》等二十一种。现在演出的剧目并不很多,这些剧目都和黄梅采茶戏的演出相同。景德镇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可分为正调和杂调两个部分:正调是演唱大本戏板腔音乐,有一整套的板式。同时,正调部份由三种腔调组成,即词调、金鸡调、还魂调。至于杂调,名目繁多,除花鼓调外,多是以戏名作为曲调的名称,如《卖棉纱》、《秧麦》等,多演出三小戏或对子戏。演大本戏时,除小生、小旦外,其他演员都要兼演几角。化妆简单,所有戏班几乎没专用的服装道具,演出前可向群众借用。演出时,旦角不离手帕,生角不离折扇,丑角则可拿扇,也可拿竹烟管。到了后期,才从饶河班中吸收基本程式化的表演动作。

  景德镇采茶戏的演员,过去大都是瓷业工人,如刘兆生、刘尧生。1932年,刘尧生组织专业戏班,在景德镇、都昌等地演出,历时十八年之久。1952年春,刘兆生等人邀集原三角班艺人和少数文词戏及说唱艺人,在景德镇大众曲艺场演出。同年秋,正式成立景德镇市采茶戏剧团,并培养一批新生力量,使景德镇采茶戏得到了很大发展。1963年,《窑前战歌》由省文化局、文化部印成单行本,作为交流剧目,发向全国。1982年,排演了《甜甜蜜蜜》,参加创作剧目调演,获剧本创作奖、舞美奖、音乐奖。

《江西省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编. 江西省文化艺术志[M].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07

  南昌采茶戏:清乾嘉年间,受黄梅采茶的影响而形成的武宁茶戏、靖安湖调(一名下河调)等,都很盛行。为适应整本大戏的演出,也把湖调的正板唱腔下河调吸收过来了。

  靖安湖广调:清代的湖广乃是湖北的别称。据说乾隆年间,湖北黄梅一带水灾泛滥,迫于生计,大批灾民流入江西,有的流散艺人带来了黄梅采茶剧目、唱腔和表演艺术。

  赣东采茶戏:再吸收湖北黄梅戏的养料发育而成。湖广调,是演出大戏时常用的主要腔调,属板腔体,系吸收黄梅戏的七板、火弓曲调,不断发展而成的。

  九江采茶戏: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洪水横溢,江堤尽溃,灾民外出。逃荒而来的黄梅采茶戏三角班,便在赣北演唱开来。赣北原有的茶灯戏,很快就和黄梅采茶相结合,这就形成了九江采茶的三角班。清道光年间,因黄梅采茶戏的兴盛,最初创始了采茶戏的半班形式,由七子班变为十子班,九江采茶戏也迅速发展成为半班。在历史上,九江采茶戏与黄梅采茶戏的关系十分密切。

  武宁采茶戏:清乾隆年间,湖北黄梅、广济等县的民间艺人,把黄梅采茶戏带到了武宁。道光年间,武宁茶戏就进入半班阶段演唱了大本戏。武宁茶戏的唱腔比较丰富,大部分唱腔与湖北黄梅采茶戏相似。

  景德镇采茶戏:它的前身是来自湖北的黄梅戏。很早以前,黄梅因连年水灾,黄梅戏艺人郭牢记等流落赣东一带,秋冬农闲,就以连厢、道情、旱龙船等形式,演唱采茶调。在清道光以后,黄梅戏艺人邢绣娘、帅敦铭等,先后来景德镇传艺,并融汇当地语言和民间小调而变成当地流行的地方剧种。景德镇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原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说,这些剧目都和黄梅采茶戏的演出相同。


往期推荐

1. 江西非遗戏曲:瑞昌采茶戏(逃避洪荒的湖北黄梅采茶戏来到瑞昌)

2. 民族学考研:黄梅戏作为我国比较典型的民间艺术,经历多年发展逐渐奠定基调,也成为我国最具艺术个性、审美特色的传统文化

3.1951年张紫:“黄梅调”的初步调查(从湖北黄梅戏演变而来之故)

4. 一部可信的黄梅戏传播史研究专著

投稿须知

《黄梅雨竹轩》面向全社会常年征集散文、诗歌、小说、摄影、美术等各类原创作品。文责自负,切忌一稿多投。鉴于本刊创办无经费来源,凡来自读者的赞赏款,五十元以内的部分用于平台维护与采编费用开支,五十元以上的部分与作者分享,分享比例是70%归作者,30%留作平台,特定对象点名赞赏除外。

书讯:《黄梅雨竹轩》编辑部还有少量作品集,价格48元,欢迎各位朋友订阅收藏。联系电话13907255060江主编。

扫码关注《黄梅雨竹轩》

微信及电话 : 13907255060

顾      问:江沈红

主      编:江尊华

执行主编:王石磊

责任编辑:汪洋大海  


黄梅雨竹轩
关注民情民意,记住乡音乡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