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屏爆浆小豆腐的美妙滋味,就深入骨髓拔不出来了~~
炸到金黄的包浆豆腐,搞一下蘸水,外焦里嫩,一口爆浆,入口即化,瞬间光盘~~
在这样春寒料峭的时节,开个电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闲聊追剧。
一边享受一口爆浆的小豆腐。边烤边吃,再加上秘制的辣椒面,香辣入味,简直幸福到眩晕。
鲜、香、嫩!一咬爆浆!
包浆豆腐乍看和普通的豆腐没什么区别,但熟了之后,里面有像豆浆一样的汁液。
一般豆腐是做不成包浆的,只有经过特殊工艺的石屏包浆小豆腐才能“爆浆”。
而包浆豆腐神奇的是,无论外面烤的有多么焦黄,皮内的豆腐依然和豆腐脑一样鲜嫩。
没下锅的时候,还是一个个的“玉面书生”。
油锅烹炸后,就变得酥脆金黄,外焦里嫩,化身成馋哭人的“小妖精”。
或是用空气炸锅炸个五六分钟,也是细腻滑嫩、嚼之有劲。
还可以用炉火慢慢烤制。这一个个的小精灵,像是气泡鱼一般,一个接一个的鼓了起来,黄澄澄的,特别可爱。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时可不能急着吃。稍等几分钟,待它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瘪下来,再夹到碗里,蘸上秘制辣椒酱。
迫不及待放到嘴里,一嚼一吸之间,鲜嫩的包浆迸裂出来,充盈整个口腔,皮香浆滑,香辣入味,堪称人间美味!
这款会爆浆的小豆腐,是云南石屏镇的特产,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在清朝,深受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喜爱。
2012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石屏豆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7年6月2日,云南省政府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石屏豆腐制作技艺入选。
“酸水”仅在云南石屏有,据当地人介绍:“多年前石屏由于地壳运动频繁,形成了地下岩溶,地下水很丰富,不过它口味酸涩,不能直接饮用。所以被称为酸水”。
这种特殊的水质自然含卤,可以代替石膏点浆,做出来的豆腐不但质地细腻、韧性高,味道还很鲜香,为其它豆腐所不能。
除了丰富的“酸水”资源,大豆的浸泡环节,也对豆腐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留存,起到关键性作用。
传统手工 2斤大豆1斤豆腐
除了丰富的地下“酸水”资源,大豆的浸泡也是石屏豆腐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适当的浸泡可以更好、更多、更加充分的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而浸泡的时间和浸泡程度是否充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石屏县年均气温18.1℃
是浸泡大豆的理想气候环境,而恒定的水温也可以保持工艺和品质的稳定。
采用传统石磨,不仅豆香浓郁,口感还很嫩。一个人1小时,只能磨15斤左右的大豆。
磨好的豆浆煮30分钟左右,用干净的细纱布滤去豆渣。而市场上的很多包浆豆腐为了降低成本,都不滤渣,带渣的浆做出的豆腐口感自然粗糙。
之后,还要经过煮浆、滤渣、酸水点浆、凝固、定型等十几个工序。
层层工序下来,2斤大豆才能做出1斤豆腐,虽然用料是其他人的2-3倍。但做出的豆腐白如纯玉、细如凝脂、鲜嫩美味,品质远非一般豆腐能比。
一般的包浆豆腐很容易粘锅,一烤就糊,浆汁外流很不美观。而吴叔推荐的这款小豆腐,基本不粘锅,不破皮,言谈笑语间一块块小豆腐被烤得滋溜冒气,蓬松柔软、不焦不破。
专业质检 赠送秘制蘸料
制作这款豆腐的工厂,坐落在石屏的老城区。
工厂的掌舵人陶阿姨自小在豆腐作坊里长大,两代传承下来,已有接近40年的制作经验。
经过专业的消毒和杀菌,保证每一款豆腐都是健康的。
嗅觉敏感的吃货们,已经在朋友圈秀起了豆腐厨艺,嫩、香、鲜、酥、辣的口感,让无数人拜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