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会感恩还是白眼狼,看一段接孩子放学视频就知道了

教育   2024-12-25 20:41   安徽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被溺爱的孩子,最容易被现实世界的一缕微风吹倒。

父母收回包办的手,让孩子与真实世界链接,他们才能真正学会感恩。

——鹿妈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女儿派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核心能力

学校和老师从来不教,只有靠“通识教育”习得

12月27日 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呀呀妈×全知识APP专场

全面提升孩子思辨力、表达力、抗挫力、创造力...

养出一个阳光自信、博文强识的全才女孩

报名就送价值599新闻思辨课,仅此1次!

▽▽▽

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 男孩派(ID:boy666dj)

看到这样一则视频:

一场大雨后,重庆某学校的门口积了不少水,来往的行人都走得格外艰难。

这时,两位来接孩子的妈妈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

其中一位男孩妈妈二话不说,蹲下身体,将儿子背了起来,只见她一只手撑着伞,另一只手勉强托着儿子的屁股。

宁愿自己浑身湿透,也不让儿子的鞋袜沾到一点水。

而另一位女孩的妈妈呢?

她先是试探着向前走了一步,了解了积水的深度后,牵起了女儿的小手。

就这样,母女俩手牵着手,一同小心地趟了过去。

在这个视频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个令人心里五味杂陈的小细节:

当男孩妈妈蹲下后,男孩没有任何犹豫,就熟练地爬到了妈妈的背上,就像以前曾做过无数次那样。

曾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的魏书生在看到生活中很多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后,痛心地说:

“你最悲惨的不是累着了自己,而是惯出来逆子这颗心。”

有些父母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含辛茹苦养大,一直捧在手心里的孩子,最后却变成了白眼狼。

也许从一开始,父母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却将孩子捧成“小皇帝”的那一刻就错了。

被溺爱的孩子
远比我们想象中更痛苦
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中分享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有个男孩,是家里的独子。
他的父亲在很远的地方上班,母亲则是位全职主妇。
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以至于他没有丝毫的自理能力。
后来,男孩入伍当兵,但在整理内务和训练活动方面却常常不达标,大家发现,他甚至连被子都不会叠。
男孩做得不好,还不允许别人说,谁批评他,他就记恨谁。
有一回,男孩因站岗动作不规范,被新来的、还小他一岁的副班长批评了几句。
当天午休时,男孩就持刀冲向副班长的床铺,疯了似的捅了对方一刀又一刀,一直连捅了56刀,最终,副班长因重伤身亡。
拘留所里,这个已经二十多岁的大男孩哭得像个孩子,他对着李玫瑾教授说:
“我真的很痛苦,我想回家,我想我妈……”
诗人于戈曾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溺爱就像一把涂满麻醉药的锯子,对孩子进行无痛截肢。
一旦他走出了父母的保护伞,真实世界中的一缕微风都足以将他吹垮。
还记得“天下第一懒人”杨锁吗?
他从小聪明伶俐、长相清秀,父母对他十分疼爱,为了能将独子永远留在身边,专门给他起名为“杨锁”。
杨锁家庭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却从来不舍得他干农活。
久而久之,他就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父母先后因病去世后,无所事事的杨锁便整日躺在家里,懒得打工,甚至懒得做饭。
就这样,一个智商在线、四肢健全的小伙子,在母亲去世五年后,被活活饿死在了自己的家中。
美国心理学家兰德·纽曼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很多父母总以为替孩子扛下一切困难,扫清一切障碍,排除一切风险就是爱,孩子就会过得幸福。
却偏偏忽略了,困难和挫折才是人生的常态。
有研究发现,在童年时期被溺爱过的人,很难产生被爱的感觉。
同时,他们更容易出现暴饮暴食、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孩子的成长父母可以参与,却无法代替。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替孩子扛下了所有,将孩子变成了没有生存能力和美好品质的废柴。
有求必应的父母
只能养出自私自利的逆子
看过这样一张图:
一个孩子手握游戏机,理直气壮地享受着父母的照顾,却对母亲的辛苦视而不见。
白眼狼就是这么养出来的。
心理学的“贝勃定律”告诉我们:
如果对一个人太好,非但得不到对方的感恩,反而会让他习以为常,甚至变本加厉地榨干你的最后一滴血肉。
《生活晨报》上就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
山西太原,有户人家诞下一个男婴,取名为刘玉(化名)。
因为是三代独子,刘玉从小就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哪怕犯了再大的错,都能被原谅。
小时候,他把姥爷推倒,从老人手里抢钱;
长大后,他不务正业,每天就知道瞎混。
然而,全家人的纵容并没能换来逆子回头,相反,他变得愈发自私冷漠。
刘玉35岁时,有一回,和母亲发生了口角,将母亲气到心梗发作,而他,居然直接一走了之了。
母亲倒地不起,痛苦地离开了人世。
因为无人照料,年迈的姥姥不久后也去世了。
患有脑梗、长年瘫痪的父亲更是在绝望和后悔中被活活饿死……
而刘玉,则因涉嫌遗弃罪被警方逮捕。
作家刘墉说:“孩子不懂得珍惜,因为他已变成笼子里的小鸟,天天等你喂。他无法独立,觉得你是欠他的,你到时候就该喂他。”
说到底,孩子对父母的态度,是父母允许的。
所有的蛮横冷漠,都有着长久的有求必应。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提到过一个20岁的女孩,小妍。
她因适应不了学校生活而退学回家。
在家里,她动辄对父母发脾气,有时甚至会对父母大打出手。
每次动手后,她都无比自责,痛哭流涕地请求父母的原谅,并发誓再也不会这么做了,可没过多久,这一切又会重演。
武志红解释说,这是因为女孩在潜意识里明白:
自己经受不起挫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
而她折磨父母,也是在表达:
“以前你们能帮我摆平一切,现在,为什么不能继续帮我解决问题了?”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越多越好。
有些东西需要尺度,不然只会适得其反,比如,父母对孩子的爱。
合格的父母,从不会跪在地上替孩子成长,而会后退一步,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成为自己国度的主人。
好的家庭
从不把孩子当作中心
国学大师曾仕强曾说:
“子女有两种,一种是来报仇的,一种是来报恩的。
如果你的小孩是来报仇的,你身体很好,他能把你气死;你家财万贯,他帮你败掉;你的生意很好,他把你搞垮,这是典型的败家子。
另外一种是来报恩的,父母身体不好,他全心全意照顾你;父母很穷,他会赚钱补贴家用,让你过得很愉快;甚至父母名声不是很好,他都能帮你逆转过来。”
其实,孩子是来报仇的还是报恩的,都是由父母的养育方式决定的。
不想让孩子成为白眼狼、败家子,父母就不能只把孩子当成孩子,而要将他看作是家庭的一份子。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则新闻:
10岁那年,男孩杨志洋的妈妈被确诊为了渐冻症。
因为爸爸要外出挣钱,照顾妈妈的主要责任就落在了小志洋的身上。
就这样,他渐渐学会了帮妈妈洗漱、喂饭、按摩……
而照顾妈妈的日子,一过就是12年。
如今,志洋也从一个懵懂的小男孩,成长为了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为了帮妈妈找回生活的乐趣,作为体育生的他还学会了给妈妈化妆、扎头发。
他还会时不时抱着妈妈出门逛街、吃火锅。
志洋说:
“妈妈生我那年才21岁,三伏天上班不舍得坐公交,就是为了省钱给我买更好的奶粉,(现在)我有什么理由放下妈妈?”
朴实无华的一番话,却让人懂得了什么是双向奔赴的爱。
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
相反,如果我们能放开手,给孩子一个付出的机会,让他学着分担家庭的重任,他就会还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之前,还有个视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7岁的小男孩,动作熟练地帮卖卤菜的妈妈打包、装盒,并将东西递给客人。
炎炎夏日,男孩站在没有空调的集市里,被热得满头大汗。
妈妈表示,孩子从4岁就开始主动帮忙了,自己一直感觉很亏欠他。
但实际上,这位妈妈根本无需内疚。
每个孩子都迫切地渴望成长,希望有朝一日能分担父母的辛劳。
那个忙忙碌碌的小男孩,他的眼中透出的不是疲惫,而是成为了妈妈左膀右臂的骄傲。
就像毕淑敏说的: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要知道,一个人真正的幸福感,从来不是来自于接受,而是源于付出。

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里,生活着一种奇怪的雕类。

产下小雕后,成年雕会飞到二百英里外,寻找一种坚硬、带刺的树枝筑巢,再在上面铺满羽毛、杂草,防止孩子被刺伤。

然而,当幼雕渐渐长大后,母雕便会故意将巢内的羽毛和杂草叼走。

当幼雕感到被刺痛,就会拼命扑棱着翅膀。

而神奇的一幕也就此发生了:

经过了痛苦的挣扎,幼雕竟然渐渐学会了飞翔。

鸟类尚且能狠心打碎安乐窝,让孩子在磕磕碰碰中成长,人类又凭什么做不到呢?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一辈子当孩子的保护伞,替他吃苦,免他受累。

既然如此,不妨就早点收回自己包办一切的手,让孩子去适应真实的世界,学会分担,学会和家人一起走过泥泞。

点亮“在看”,与各位父母共勉。

*来源:男孩派(ID: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最新文章